專利名稱:臥立式兩用健身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有關于一種利用一健身車就能供身體的多個部位使用鍛煉,且或坐或臥均可的健身車。
背景技術:
科技越發達,文明病也就越來越多,許多文明病的產生均與運動不足有關,但因為現代人工作忙碌,且生活步調快,生活重心均放在工作及家庭上,鮮少有時間可運動健身, 就算有時間,亦若無適當且完整的場所可供人們使用,于是一些能完善運用空間,并可供何時何地均能運動的健身器材即因此而被一一研發出。本創作即是針對運動的健身,是以如何研發一種可做多種的運動,利用一健身車就能供身體的多個部位使用鍛煉,且或坐或臥均可,再者運動健身的方式并不局限于高階的困難動作,而是由基本到高階的使用均有,針對上述的使用問題點,如何研發改良出一種更具理想實用性的新型結構,乃是本創作所欲追求改良、突破。故本創作人有鑒于此,乃思及創作的意念,遂以多年的經驗加以設計,經多方探討并試作樣品試驗,及多次修正改良,乃推出本實用新型。
實用新型內容解決問題的技術特點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臥立式兩用健身車。為實現所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臥立式兩用健身車,其包含有一健身車本體、一后支撐架、一第一驅動單元及一第二驅動單元,其中,健身車本體具有支撐于地面的腳部,與從腳部后方垂直延伸出的管體,該管體上方設有重力輪組與支架,重力輪組上延伸有曲柄與踏板,而管體內部則由后方往前形成有一滑道,又支架上乃樞組有具座墊的支桿組,支桿組并連動于第一驅動單元,以透過第一驅動單元的伸出與縮回,而能用來帶動支桿組進行樞轉,同步改變座墊的高度與前后位置,及該健身車本體前方乃樞設有往上高起,且透過一連桿與支桿組相連結的握把桿組,握把桿組上并樞設有握把;后支撐架具有支撐于地面的腳部,與從腳部前方垂直延伸出的中空長桿,該長桿前端設有螺孔,并設有滑輪,上方則樞設有弧彎狀的連接桿;通過上述結構,后支撐架的長桿利用滑輪滑入健身車本體的滑道中,連接桿上方再樞組于支桿組上,利用驅動單元牽弓I的拉扯,而令后支撐架能獲得定位。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臥立式兩用健身車,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健身車本體、 一后支撐架及一第二驅動單元,其中健身車本體具有腳部,與從腳部后方延伸出的管體, 該管體上方設有重力輪組與支架,重力輪組上延伸有曲柄與踏板,而管體內部則由后方往前形成有一滑道,又支架上乃樞組有具座墊的支桿組,健身車本體前方樞設有往上高起,且透過一連桿與支桿組相連結的握把桿組,握把桿組上并樞設有握把;后支撐架具有腳部,與從腳部前方延伸出的長桿,長桿前端設有螺孔,并設有滑輪,上方則樞設有連接桿;第二驅動單元具有一固設于管體前方上的驅動件,驅動件連結有一伸入管體內部且往后做延伸的
4螺桿;通過上述結構,后支撐架的長桿利用滑輪滑入健身車本體的滑道中,連接桿上方再樞組于支桿組上,利用驅動單元牽引的拉扯,而令后支撐架能獲得定位,同時第二驅動單元的螺桿與后支撐架的螺孔產生螺合。本實用新型再提供一種臥立式兩用健身車,包含有一健身車本體、一后支撐架、 一第一驅動單元及一第二驅動單元,其中健身車本體具有腳部,與從腳部后方延伸出的管體,該管體上方設有重力輪組與支架,重力輪組上延伸有曲柄與踏板,而管體內部則由后方往前形成有一滑道,又支架上乃樞組有具座墊的支桿組,支桿組并連動于第一驅動單元, 以透過第一驅動單元的伸出與縮回,而能用來帶動支桿組進行樞轉,及該健身車本體前方乃樞設有往上高起,且透過一連桿與支桿組相連結的握把桿組,握把桿組上并樞設有握把; 后支撐架具有腳部,與從腳部前方延伸出的長桿,長桿前端設有螺孔,并設有滑輪,上方則樞設有連接桿;第二驅動單元具有一固設于管體前方上的驅動件,驅動件連結有一伸入管體內部且往后做延伸的螺桿;通過上述結構,后支撐架的長桿利用滑輪滑入健身車本體的滑道中,連接桿上方再樞組于支桿組上,利用驅動單元牽引的拉扯,而令后支撐架能獲得定位,同時第二驅動單元的螺桿與后支撐架的螺孔產生螺合。其中,第一驅動單元乃為馬達帶動螺桿或油壓缸、氣壓缸的使用形態。其中,第二驅動的驅動件乃設呈馬達配合減速機的使用形態。其中,座墊外方增設有扶手。其中,后支撐架的連接桿乃設呈弧彎狀。對照先前技術的功效本實用新型提供臥立式兩用健身車,其健身車或坐或臥均能使用,當使用姿勢改變時,其可供鍛煉的身體部位即隨之產生變化,讓使用的健身并不局限于高階的困難動作, 而是由基本到高階的使用均有,該相對能迎合各種不同使用者的需求,以得到一適用性高, 且運動效果更顯著的結構。
附圖說明握把桿組-—17連桿-----18后支撐架一20長桿-----22滑輪-----24第一驅動單元-30第二驅動單元-40螺桿-----42
握把-----171
腳部-----21
螺孔-----23
連接桿一一25
驅動件——4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貴審查委員對本實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及功效能夠有更進一步的了解與認識,以下茲請配合
列舉實施例,詳述說明如后首先,請由圖1至圖3所示觀之,其包含有一健身車本體10、一后支撐架20、一第一驅動單元30及一第二驅動單元40,其中,健身車本體10具有支撐于地面的腳部11,與從腳部11后方垂直延伸出的管體12,該管體12上方設有重力輪組13與支架14,重力輪組13 上延伸有曲柄131與踏板132,以該踏板132將能用來提供使用者踩踏,而管體12內部則由后方往前形成有一滑道121,又支架14上乃樞組有具座墊16的支桿組15,支桿組15并連動于第一驅動單元30,以透過第一驅動單元30的伸出與縮回,而能用來帶動支桿組15進行樞轉,同步改變座墊16的高度與前后位置,及該健身車本體10前方乃樞設有往上高起,且透過一連桿18與支桿組15相連結的握把桿組17,握把桿組17上并樞設有握把171,后支撐架20具有支撐于地面的腳部21,與從腳部21前方垂直延伸出的中空長桿22,長桿22前端設有螺孔23,并設有滑輪M,上方則樞設有弧彎狀的連接桿25,第二驅動單元40具有一固設于管體12前方上的驅動件41,驅動件41乃設呈馬達配合減速機的使用形態,該并連結有一伸入管體12內部且往后做延伸的螺桿42,透過驅動件41帶動而令螺桿42能產生相對的轉動。其結構的組合,復請由圖1及圖3所示觀之,后支撐架20的長桿22利用滑輪M 滑入健身車本體10的滑道121中,連接桿25上方再樞組于支桿組15上,利用第一驅動單元30牽引的拉扯,而令后支撐架20能獲得定位,同時第二驅動單元40的螺桿42與后支撐架20的螺孔23產生螺合,據此,即完成組合。其實際使用時,是以健身車本體10與后支撐架20的腳部11、21支撐于地面,而令該健身車能穩固的擺放,當使用者坐于座墊16,并以雙腳的施力進行踩踏時,即能達到原地循環的健身效果,且該健身乃不受時間、空間限制,又在健身過程,乃能透過第一驅動單元 30與第二驅動單元40的同步做動,來達到改變座墊16與握把桿組17后傾角度的目的,讓使用者能或坐或臥的進行運動,即當第一驅動單元30伸出,而第二驅動單元40的驅動件 41往一特定方向轉動,以透過螺桿42將長桿22前拉時,能將支桿組15上推,讓座墊16連同握把桿組17與后支撐架20的連接桿25會受到牽引,而同步往上樞轉,此時,握把171會跟著轉動下降,后支撐架20則呈較靠攏于健身車本體10的形態,該相對能提供使用者以坐姿進行運動(請同時由圖1至圖3所示觀之),反之,若第一驅動單元30縮回,而第二驅動單元40的驅動件41往另一特定方向轉動時,其支桿組15會被下拉,讓座墊16、握把桿組17與后支撐架20的連接桿25會同步產生往下的樞轉,后支撐架20將往后與健身車本體 10做遠離,而握把171則順勢上轉,以形成閃避空間,該相對能提供使用者以臥姿進行運動 (請同時由圖4及圖5所示觀之),以該可變式的設計,將能以一健身車即提供身體多個部位使用鍛煉,同時因為后支撐架20的長桿22是以滑輪M滑入于健身車本體10的滑道121 內,故在伸縮調動時,將令后支撐架20能產生順暢的滑移,且能避免產生噪音,及上述的第一驅動單元30乃以馬達帶動螺桿或油壓缸、氣壓缸等方式實施,而座墊16外方則可增設扶手,利用該扶手來提高后傾使用的安全。另,第一驅動單元30與第二驅動單元40亦可視使用者需要,而擇一設置(請同時由圖6及圖7所示觀之),有效節省成本,以降低售價,當該臥立兩用健身車上同時配備有第一驅動單元30與第二驅動單元40時,將令健身車本體10在臥、立變化的作動上可更為順暢。通過上述具體實施例的結構,可得到下述的效益其健身車或坐或臥均能使用,當使用姿勢改變時,其可供鍛煉的身體部位即隨之產生變化,讓使用的健身并不局限于高階的困難動作,而是由基本到高階的使用均有,該相對能迎合各種不同使用者的需求,以得到一適用性高,且運動效果更顯著的結構。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確實已達突破性的結構設計,而具有改良的實用新型內容, 同時又能夠達到產業上的利用性與進步性,且本實用新型未見于任何刊物,亦具新穎性,當符合專利法相關法條的規定。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一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的限定本實用新型實施的范圍;即大凡依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所作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實用新型專利涵蓋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臥立式兩用健身車,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健身車本體、一后支撐架及一第一驅動單元,其中健身車本體具有腳部,與從腳部后方延伸出的管體,該管體上方設有重力輪組與支架, 重力輪組上延伸有曲柄與踏板,而管體內部則由后方往前形成有一滑道,又支架上乃樞組有具座墊的支桿組,支桿組并連動于第一驅動單元,以透過第一驅動單元的伸出與縮回,而能用來帶動支桿組進行樞轉,及該健身車本體前方乃樞設有往上高起,且透過一連桿與支桿組相連結的握把桿組,握把桿組上并樞設有握把;后支撐架具有支撐于地面的腳部,與從腳部前方垂直延伸出的中空長桿,該長桿前方設有螺孔,并設有滑輪,上方則樞設有弧彎狀的連接桿;通過上述結構,后支撐架的長桿利用滑輪滑入健身車本體的滑道中,連接桿上方再樞組于支桿組上,利用驅動單元牽引的拉扯,而令后支撐架能獲得定位。
2.—種臥立式兩用健身車,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健身車本體、一后支撐架及一第二驅動單元,其中健身車本體具有腳部,與從腳部后方延伸出的管體,該管體上方設有重力輪組與支架, 重力輪組上延伸有曲柄與踏板,而管體內部則由后方往前形成有一滑道,又支架上乃樞組有具座墊的支桿組,健身車本體前方樞設有往上高起,且透過一連桿與支桿組相連結的握把桿組,握把桿組上并樞設有握把;后支撐架具有腳部,與從腳部前方延伸出的長桿,長桿前端設有螺孔,并設有滑輪,上方則樞設有連接桿;第二驅動單元具有一固設于管體前方上的驅動件,驅動件連結有一伸入管體內部且往后做延伸的螺桿;通過上述結構,后支撐架的長桿利用滑輪滑入健身車本體的滑道中,連接桿上方再樞組于支桿組上,利用驅動單元牽引的拉扯,而令后支撐架能獲得定位,同時第二驅動單元的螺桿與后支撐架的螺孔產生螺合。
3.—種臥立式兩用健身車,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健身車本體、一后支撐架、一第一驅動單元及一第二驅動單元,其中健身車本體具有腳部,與從腳部后方延伸出的管體,該管體上方設有重力輪組與支架, 重力輪組上延伸有曲柄與踏板,而管體內部則由后方往前形成有一滑道,又支架上乃樞組有具座墊的支桿組,支桿組并連動于第一驅動單元,以透過第一驅動單元的伸出與縮回,而能用來帶動支桿組進行樞轉,及該健身車本體前方乃樞設有往上高起,且透過一連桿與支桿組相連結的握把桿組,握把桿組上并樞設有握把;后支撐架具有腳部,與從腳部前方延伸出的長桿,長桿前端設有螺孔,并設有滑輪,上方則樞設有連接桿;第二驅動單元具有一固設于管體前方上的驅動件,驅動件連結有一伸入管體內部且往后做延伸的螺桿;通過上述結構,后支撐架的長桿利用滑輪滑入健身車本體的滑道中,連接桿上方再樞組于支桿組上,利用驅動單元牽引的拉扯,而令后支撐架能獲得定位,同時第二驅動單元的螺桿與后支撐架的螺孔產生螺合。
4.根據權利要求1或權利要求3所述的臥立式兩用健身車,其特征在于,第一驅動單元乃為馬達帶動螺桿或油壓缸、氣壓缸的使用形態。
5.根據權利要求2或權利要求3所述的臥立式兩用健身車,其特征在于,第二驅動的驅動件乃設呈馬達配合減速機的使用形態。
6.根據權利要求1、權利要求2或權利要求3所述的臥立式兩用健身車,其特征在于, 座墊外方增設有扶手。
7.根據權利要求1、權利要求2或權利要求3所述的臥立式兩用健身車,其特征在于, 后支撐架的連接桿乃設呈弧彎狀。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關于一種臥立式兩用健身車,其包含有一健身車本體、一后支撐架、一第一驅動單元及一第二驅動單元,其中健身車本體具有一腳部與一管體,管體上方設有重力輪組與支架,內部往前形成有一滑道,又支架上乃樞組有具座墊的支桿組,支桿組并連動于第一驅動單元,及該健身車本體前方乃樞設有往上高起,且透過一連桿與支桿組相連結的握把桿組,握把桿組上并樞設有握把,后支撐架具有一腳部與一長桿,該長桿前方設有螺孔與滑輪,上方則樞設有連接桿,第二驅動單元具有一固設于管體前方上的驅動件,驅動件連結有一伸入管體內部且往后做延伸的螺桿,以透過驅動件帶動而令螺桿能產生相對的轉動。
文檔編號A63B22/06GK202052264SQ201120135368
公開日2011年1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1年4月29日 優先權日2011年4月29日
發明者羅栢華 申請人:東榮豐國際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