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限位裝置及具有該裝置的蹬力架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567696閱讀:274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限位裝置及具有該裝置的蹬力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適合用于擺動類健身器材的限位裝置,本實用新型還涉及具有該限位裝置的蹬力架。
背景技術
人們越來越注重健身和鍛煉,很多小區都配套設置有一些公共的健身器材,平時的使用率也很高。各種健身器材中,其中擺動類健身器材有較多種類,如蹬力架、坐姿下拉 訓練器和坐姿前推訓練器等,以蹬力架最為典型。以蹬力架為例,它是由立柱、上橫梁、下橫梁和若干個座椅等組成,座椅通過擺桿與上橫梁轉動連接,上橫梁上焊有支座,座椅的擺桿上焊有轉套,內裝軸承,擺桿通過轉套與上橫梁的支座轉動連接。使用時人坐在座椅上,雙腳擱在支架下橫梁上用力蹬腿,克服人體自身重力使座椅相對上橫梁作一定角度的擺動,返回時雙腳支撐慢慢回落至起始位置,重復上述的動作,達到活絡雙腳各個部位關節和增強腳部肌肉的鍛煉效果。為了達到器材的舒適性和安全性,國標規定擺桿下落時起始位置應有限位裝置和柔性接觸,但現有的蹬力架大多在下橫梁位置裝置一塊尼龍或橡膠之類的擋塊,或用了彈簧緩沖以達到舒適和安全的國標要求,但也有明顯的缺陷,一是尼龍和橡膠經多次擠壓后會被擠碎,室外的條件材質老化很快,耐用性差,更嚴重的是不使用時,當有人搬動或提起座椅后,接著放下時,擋塊處正好有人(無人看管),這樣就會擠傷人或手,公共健身場所曾發生多起傷人事件,蹬力架的限位是健身器材行業比較難解決的問題,再有現有的限位結構不能對擺桿的向上最大擺動角度進行限定,只是起到防止擺桿向下擺動的角度進行限定。如一申請號為CN200710114247. 6(公開號為CN101455892A)的中國發明專利《三位坐蹬訓練器》,及一專利號為ZL201020213689. 3(公告號為CN201744128U)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四位蹬力健身器》,它們均披露了采用常規限位還柔性接觸方式的蹬力架。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現狀而提供一種具有用于擺動類健身器材的限位裝置,本限位裝置對擺動部件的向上的最大擺動角度有一定限位,且限位裝置不外露,有效防止傷人事件的發生,具有使用更安全的優點。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限位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定拉桿和動拉桿,所述套筒的前后兩端固定有將套筒開口封閉住的前封蓋和后封蓋,所述定拉桿穿設并固定在后封蓋,所述動拉桿活動穿設在前封蓋上并能前后滑移,位于套筒內的動拉桿上固定有與所述前封蓋擋配的擋環,在動拉桿后移一定距離后,所述定拉桿與動拉桿抵觸而阻擋動拉桿繼續后移。為便于安裝各部件,上述后封蓋焊接固定在套筒上,所述前封蓋螺紋連接套筒的前端開口內。[0009]上述定拉桿的后端開有后連接孔,所述動拉桿的前端開有前連接孔。這樣開通過連接孔將本限位裝置安裝到相應擺動類的健身器材上,如蹬力架。上述擋環套設并焊接在動拉桿的中部位置。當然擋環也可以上與動拉桿一體成型在一起,相對于具有環形外肩胛的動拉桿。為防止定拉桿和動拉桿相互撞擊產生變形后與彈簧發生干涉,上述定拉桿的上端和動拉桿的下端呈錐形。這樣即使定拉桿和動拉桿有點變形,變形部位也不會觸碰到彈簧。為使本限位裝置同時具有阻尼緩沖功能,上述擋環和后封蓋之間設置有彈簧,所述彈簧套設在定拉桿和動拉桿上。當動拉桿收回時,會先壓縮彈簧,最后動拉桿頂死在定拉桿上,這樣彈簧就對動拉桿有一個反作用力,使動拉桿緩慢靠近定拉桿,人體不會感覺受震動,而產生不適感,緩沖后止退撞擊聲音小,沒有噪音,改善了鍛煉環境。作為優選,上述彈簧有兩根,分別為第一彈簧和第二彈簧,所述第一彈簧套設在第 二彈簧外,且第一彈簧的長度比第二彈簧的長度長。其為一種組合式彈簧結構,當動拉桿收回時,會先壓縮第一彈簧,最后壓縮第二彈簧,即動拉桿受到的彈簧作用力到后面會比較大,組合彈簧緩沖由小到大軟性碰撞,而且使各彈簧的壓縮距離短,受壓力較小,使彈簧不易變形、疲勞、從而使用壽命長。與現有技術相比,本限位裝置的優點在于本限位裝置起主要限位作用的動拉桿還定拉桿藏于套筒內,與現有的限位裝置相比,動拉桿和定拉桿撞擊過程中的間隙始終位于套筒內,因此不會又夾傷人的事故發生,使用更安全,另外動拉桿通過擋環與前封蓋的限位,動拉桿不能無限制外拉,因此本限位裝置還對擺動部件的最大擺動角度有限定作用,進一步提高使用本限位裝置的健身器材的安全性。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第二個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具有前述限位裝置的蹬力架,本蹬力架具有使用安全的優點。一種具有前述限位裝置的蹬力架,包括具有上橫梁和下橫梁的支架及擺桿,所述上橫梁和下橫梁上下平行間隔設置,所述擺桿的頂端轉動連接在上橫梁的中部位置而能相對支架前后擺動,擺桿的底端固定有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橫梁中部的下方固定有向下延伸的安裝板,所述定拉桿的后端轉動連接于安裝板的前端面上而能相對安裝板相對上下擺動,所述動拉桿的前端轉動連接于擺桿的上端位置而能相對擺桿上下擺動。上述擺桿上焊有轉套,所述上橫梁的中部位置處焊有支座,支座上具有轉軸,所述轉套通過軸承安裝于所述轉軸上。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由于限位裝置安裝在擺桿的上部,相對以前限位裝置安裝于擺桿的下部更安全,另外本蹬力架的擺桿上下擺動的最大角度通過前述限位裝置也有限定作用,進一步提高本蹬力架使用的安全性,該蹬力架把座椅的擺桿限制在與下橫梁相對位置的一個安全距離內,國標要求間隙達到30mm以上(防止擠傷手)。
圖I為本實用新型限位裝置實施例的結構剖視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限位裝置實施例的分解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蹬力架實施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0025]如圖1、2所示,為限位裝置的一個優選實施例。一種限位裝置,包括套筒I、定拉桿2和動拉桿3,套筒I具有軸向貫穿的通孔,套筒I的前后兩端固定有將套筒I開口封閉住的前封蓋4和后封蓋5,其中,后封蓋5焊接固定在套筒I上,前封蓋4螺紋連接套筒I的前端開口內。定拉桿2穿設并焊接固定在后封蓋5,即定拉桿2的前端部分伸入套筒I內,定拉桿2的后端部分外露出套筒I后端,定拉桿2的后端開有后連接孔21。動拉桿3活動穿設在前封蓋4上并能相對前封蓋4前后滑移,動拉桿3的后端部分伸入套筒I內,動拉桿3的前端部分外露出套筒I的前端,動拉桿3的前端開有前連接孔 31,位于套筒I內的動拉桿3上固定有與前封蓋4擋配的擋環6,擋環6套設并焊接在動拉桿3的中部位置。在動拉桿3后移一定距離后,定拉桿2與動拉桿3抵觸而阻擋動拉桿3繼續后移,定拉桿2的上端和動拉桿3的下端均呈錐形。擋環6和后封蓋5之間設置有彈簧,彈簧套設在定拉桿2和動拉桿3上。彈簧有兩根,分別為第一彈簧7和第二彈簧8,第一彈簧7套設在第二彈簧8外,且第一彈簧7的長度比第二彈簧8的長度長。如圖3所示,為具有前述限位裝置的蹬力架的一個優選實施例。一種蹬力架,包括具有上橫梁91和下橫梁92的支架9及擺桿10,支架9還包括兩個立柱93,上橫梁91和下橫梁92固定中兩立柱93之間,且上橫梁91和下橫梁92上下平行間隔設置。擺桿10的頂端轉動連接在上橫梁91的中部位置而能相對支架9前后擺動,即中擺桿10上焊有轉套13,上橫梁91的中部位置處焊有支座14,支座14上具有轉軸15,轉套13通過軸承安裝于轉軸15上。擺桿10的底端固定有座椅11。上橫梁91中部的下方固定有向下延伸的安裝板12,定拉桿2的后端的后連接孔21通過連接軸轉動連接于安裝板12的前端面的支架上而能相對安裝板12上下擺動,動拉桿3的前端的前連接孔31通過連接軸轉動連接于擺桿10的上端位置的支架上而能相對擺桿10上下擺動。當然,前述限位裝置還可用在坐姿下拉訓練器和坐姿前推訓練器本蹬力架的工作原理及過程如下人坐在座椅上,雙腳擱在支架的下橫梁92上用力蹬腿,克服人體自身重力使座椅11及擺桿10相對上橫梁91作一定角度的擺動,擺桿10帶動動拉桿3相對套筒外伸,直至擋環6與前封蓋4抵觸,動拉桿3不能繼續外伸,即擺桿10不能繼續向前擺動。返回時雙腳彎曲,使座椅11及擺桿慢慢回落至起始位置,擺桿10帶動動拉桿3相對套筒I收回時,擋環6會先壓縮第一彈簧7,最后壓縮第二彈簧8,最后動拉桿3頂死在定拉桿2上,動拉桿3不能繼續收回,即擺桿10不能繼續向后擺動,擺桿10和下橫梁92之間形成一個大于30mm的間隙。
權利要求1.一種限位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1)、定拉桿(2)和動拉桿(3),所述套筒(I)的前后兩端固定有將套筒開ロ封閉住的前封蓋(4)和后封蓋(5),所述定拉桿(2)穿設并固定在后封蓋(5),所述動拉桿(3)活動穿設在前封蓋(4)上井能前后滑移,位于套筒(I)內的動拉桿(3)上固定有與所述前封蓋(4)擋配的擋環¢),在動拉桿(3)后移一定距離后,所述定拉桿(2)與動拉桿(3)抵觸而阻擋動拉桿(3)繼續后移。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限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封蓋(5)焊接固定在套筒(I)上,所述前封蓋(4)螺紋連接套筒(I)的前端開口內。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限位裝置,其特征在干所述定拉桿(2)的后端開有后連接孔(21),所述動拉桿(3)的前端開有前連接孔(31)。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限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擋環(6)套設并焊接在動拉桿(3)的中部位置。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限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拉桿(2)的上端和動拉桿(3)的下端呈錐形。
6.根據權利要求1 5中任ー權利要求所述的限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擋環(6)和后封蓋(5)之間設置有彈簧,所述彈簧套設在定拉桿(2)和動拉桿(3)上。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限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彈簧有兩根,分別為第一彈簧(7)和第二彈簧(8),所述第一彈簧(7)套設在第二彈簧(8)タト,且第一彈簧(7)的長度比第二彈簧(8)的長度長。
8.ー種具有前述任ー權利要求所述的限位裝置的蹬カ架,包括具有上橫梁(91)和下橫梁(92)的支架(9)及擺桿(10),所述上橫梁(91)和下橫梁(92)上下平行間隔設置,所述擺桿(10)的頂端轉動連接在上橫梁(91)的中部位置而能相對支架(9)前后擺動,擺桿(10)的底端固定有座椅(11),其特征在干所述上橫梁(91)中部的下方固定有向下延伸的安裝板(12),所述定拉桿(2)的后端轉動連接于安裝板(12)的前端面上而能相對安裝板(12)上下擺動,所述動拉桿(3)的前端轉動連接于擺桿(10)的上端位置而能相對擺桿(10)上下擺動。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蹬力架,其特征在干所述擺桿(10)上焊有轉套(13),所述上橫梁(91)的中部位置處焊有支座(14),支座(14)上具有轉軸(15),所述轉套(13)通過軸承安裝于所述轉軸(15)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限位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1)、定拉桿(2)和動拉桿(3),所述套筒(1)的前后兩端固定有將套筒開口封閉住的前封蓋(4)和后封蓋(5),定拉桿(2)穿設并固定在后封蓋(5),動拉桿(3)活動穿設在前封蓋上并能前后滑移,位于套筒內的動拉桿上固定有與前封蓋(4)擋配的擋環(6),在動拉桿后移一定距離后,定拉桿與動拉桿抵觸而阻擋動拉桿繼續后移。動拉桿和定拉桿撞擊過程中的間隙始終位于套筒內,因此不會又夾傷人的事故發生,使用更安全,另外動拉桿通過擋環與前封蓋的限位,動拉桿不能無限制外拉,因此本限位裝置還對擺動部件的最大擺動角度有限定作用,進一步提高使用本限位裝置的健身器材的安全性。還涉及一種具有前述限位裝置的蹬力架。
文檔編號A63B21/068GK202409989SQ20112022330
公開日2012年9月5日 申請日期2011年6月27日 優先權日2011年6月27日
發明者陸立青 申請人:寧波奇勝運動器材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