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蹦床跳布連接結構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578456閱讀:1572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蹦床跳布連接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健身器材技術領域,涉及一種蹦床的改進,具體說是一種蹦床跳布連接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的蹦床,其主要部件跳布的連接方式一般是在跳布邊緣上縫紉一定數量的系帶,系帶的另一端套在三角環內,用彈簧把跳布連接到蹦床支架上,即彈簧的一端掛在三角環上,彈簧的另一端掛在邊框管的孔內。此類連接結構中跳布上需要縫紉數量眾多的附件,如系帶和三角環,連接繁瑣,而且系帶的縫紉強度直接影響到跳布的連接強度和整個蹦床的安全性能,此外三角環內的空間較大,在跳布上運動時,彈簧的運動范圍較大,系帶會因持續受力或受力不均勻而產生老·化使連接強度降低,影響蹦床的安全性。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為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提供一種蹦床跳布連接結構,結構簡潔、制作方便,連接可靠,使用安全。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蹦床跳布連接結構,包括跳布、邊框管、連接跳布邊緣及邊框管的彈簧,其特征在于,所述跳布的周邊與所述彈簧連接部位均壓合或熱合有壓片,所述壓片上開有安裝孔,彈簧的一端掛在安裝孔中,彈簧的另一端掛在邊框管上。對上述技術方案的第一種改進所述跳布的邊緣向下翻折180度形成翻邊和邊緣,所述壓片一端插入跳布的翻邊與邊緣之間,壓片另一端向下翻折180度包住跳布的翻邊,壓片再向上翻折180包住跳布的邊緣,壓片與跳布的翻邊及邊緣經機械壓合形成緊密的壓合體,壓合體上形成上下貫通的安裝孔。對上述技術方案的第二種改進所述跳布的邊緣向下翻折180度形成翻邊和邊緣,所述壓片為平板狀,所述壓片直接與跳布的翻邊對接,壓片與跳布的翻邊及邊緣經機械壓合形成緊密的壓合體,壓合體上形成上下貫通的安裝孔。對上述技術方案的第三種改進所述跳布的邊緣向下翻折180度形成翻邊和邊緣,所述壓片為U形,所述U形壓片直接包覆跳布的翻邊及邊緣,壓片與跳布的翻邊及邊緣經機械壓合形成緊密的壓合體,壓合體上形成上下貫通的安裝孔。對上述技術方案的第四種改進所述壓片為U形,所述U形壓片直接包覆跳布的邊緣,壓片與跳布的邊緣經機械壓合形成緊密的壓合體,壓合體上形成上下貫通的安裝孔。對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的壓片的材料為金屬或塑料,所述的壓合體的壓合方式為沖壓、鉚接(材料為金屬時)或熱合(材料為塑料時),并在露在外面的壓片上形成壓合點。對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相鄰兩個壓合體之間的翻邊和邊緣熱合或縫合在一起。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本實用新型充分利用了跳布本身優良的材料特性,將跳布材料直接應用在連接系統中,在跳布的邊緣壓合壓片,壓片上的安裝孔對彈簧進行固定和限位,大大提高了運動的安全性能。另外,跳布的邊緣不再縫紉數量眾多的附件,使蹦床整體更整齊、簡潔、美觀,跳布與邊框管的連接過程更便捷,使用更安全。

圖I為本實用新型一種蹦床跳布連接結構實施例I的壓片與跳布連接結構立體圖;圖2為圖I的沿跳布徑向的剖面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種蹦床跳布連接結構實施例I的壓片折彎過程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一種蹦床跳布連接結構實施例I的的安裝示意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一種蹦床跳布連接結構實施例2的壓片與跳布連接結構立體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一種蹦床跳布連接結構實施例3的壓片與跳布連接結構立體圖;圖I為本實用新型一種蹦床跳布連接結構實施例4的壓片與跳布連接結構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I一圖4,本實用新型一種蹦床跳布連接結構的實施例1,包括跳布I、彈簧7和邊框管9,跳布I的邊緣向下翻折180度形成邊緣3和翻邊2,沿跳布I邊緣的一周均勻分布有若干分層包住翻邊2和邊緣3的壓片4,壓片4上開有安裝孔6,壓片4和翻邊2、邊緣3經機械壓合形成緊密的壓合體5,壓合體5上有一安裝孔6,彈簧7的一端掛在安裝孔6中,彈簧7的另一端掛在蹦床支架的邊框管9上,如圖4。參見圖3,所述的壓片4的一端夾在翻邊2、邊緣3中間,壓片4沿與跳布I翻邊相反的方向折彎180,將翻邊2包住,再向跳布布面I方向折彎180,如圖中箭頭所指的方向,壓住跳布I的邊緣3。相鄰兩個壓合體5之間的翻邊2和邊緣3熱合或縫合在一起,使跳布邊緣更牢固,更整齊、美觀。壓片4的材料為金屬或塑料,壓合體5的壓合方式為沖壓、鉚接(材料為金屬時)或熱合(材料為塑料時)。在壓片4上沖壓或鉚接形成壓合點8,將跳布I緊緊的固定在壓片4的中間位置,防止跳布I的滑動或移位,如圖I、圖2。壓合體5上的安裝孔6對彈簧7既有固定作用,也具有一定的限位功能,大大提高了運動的安全性能。在實際生產過程中,壓合體5上的安裝孔6可以在壓片4上預留,在壓片4安裝到跳布I上后,再貫通跳布I的翻邊2和邊緣3。跳布I可以為圓形、方形或橢圓形,壓片4的數量和間距根據不同形狀的跳布I來設置。參見圖5,本實用新型一種蹦床跳布連接結構的實施例2,所述跳布I的邊緣向下翻折180度形成翻邊和邊緣,所述壓片10為平板狀,所述壓片10直接與跳布I的翻邊對接,壓片10與跳布I的翻邊及邊緣經機械壓合形成緊密的壓合體,壓合體上形成上下貫通的安裝孔10-2。在壓片10上沖壓或鉚接形成壓合點10-1,將跳布I緊緊的固定在壓片10上,防止跳布I的滑動或移位。本實施例的其他結構、材料及安裝使用方式同實施例1,故不再贅述。參見圖6,本實用新型一種蹦床跳布連接結構的實施例3,所述跳布I的邊緣向下翻折180度形成翻邊和邊緣,所述壓片11為U形,所述U形壓片11直接包覆跳布I的翻邊及邊緣,壓片11與跳布I的翻邊及邊緣經機械壓合形成緊密的壓合體,壓合體上形成上下貫通的安裝孔11-2。在壓片11上沖壓或鉚接形成壓合點11-1,將跳布I緊緊的固定在壓片11之間,防止跳布I的滑動或移位。本實施例的其他結構、材料及安裝使用方式同實施例I,故不再贅述。 參見圖7,本實用新型一種蹦床跳布連接結構的實施例4,所述跳布I的邊緣不用翻邊,所述壓片12為U形,所述U形壓片12直接包覆跳布I的邊緣,壓片12與跳布I的邊緣經機械壓合形成緊密的壓合體,壓合體上形成上下貫通的安裝孔12-2。在壓片12上沖壓或鉚接形成壓合點12-1,將跳布I緊緊的固定在壓片12之間,防止跳布I的滑動或移位。本實施例的其他結構、材料及安裝使用方式同實施例I,故不再贅述。當然,上述說明并非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實用新型也并不限于上述舉例,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實質范圍內,所作出的變化、改型、添加或替換,也應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蹦床跳布連接結構,包括跳布、邊框管、連接跳布邊緣及邊框管的彈簧,其特征在于,所述跳布的周邊與所述彈簧連接部位均壓合或熱合有壓片,所述壓片上開有安裝孔,彈簧的一端掛在安裝孔中,彈簧的另一端掛在邊框管上。
2.按照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蹦床跳布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跳布的邊緣向下翻折180度形成翻邊和邊緣,所述壓片一端插入跳布的翻邊與邊緣之間,壓片另一端向下翻折180度包住跳布的翻邊,壓片再向上翻折180包住跳布的邊緣,壓片與跳布的翻邊及邊緣經機械壓合形成緊密的壓合體,壓合體上形成上下貫通的安裝孔。
3.按照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蹦床跳布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跳布的邊緣向下翻折180度形成翻邊和邊緣,所述壓片為平板狀,所述壓片直接與跳布的翻邊對接,壓片與跳布的翻邊及邊緣經機械壓合形成緊密的壓合體,壓合體上形成上下貫通的安裝孔。
4.按照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蹦床跳布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跳布的邊緣向下翻折180度形成翻邊和邊緣,所述壓片為U形,所述U形壓片直接包覆跳布的翻邊及邊緣,壓片與跳布的翻邊及邊緣經機械壓合形成緊密的壓合體,壓合體上形成上下貫通的安裝孔。
5.按照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蹦床跳布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壓片為U形,所述U形壓片直接包覆跳布的邊緣,壓片與跳布的邊緣經機械壓合形成緊密的壓合體,壓合體上形成上下貫通的安裝孔。
6.按照權利要求1-5任一項所述的一種蹦床跳布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壓片的材料為金屬或塑料,所述的壓合體的壓合方式為沖壓、鉚接或熱合,并在露在外面的壓片上形成壓合點。
7.按照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一種蹦床跳布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相鄰兩個壓合 體之間的翻邊和邊緣熱合或縫合在一起。
8.按照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蹦床跳布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相鄰兩個壓合體之間的翻邊和邊緣熱合或縫合在一起。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蹦床跳布連接結構,包括跳布、邊框管、連接跳布邊緣及邊框管的彈簧,其特點是所述跳布的周邊與所述彈簧連接部位均壓合或熱合有壓片,所述壓片上開有安裝孔,彈簧的一端掛在安裝孔中,彈簧的另一端掛在邊框管上。所述跳布的邊緣向下翻折180度形成翻邊和邊緣,所述壓片為平板狀,所述壓片直接與跳布的翻邊對接,壓片與跳布的翻邊及邊緣經機械壓合形成緊密的壓合體,壓合體上形成上下貫通的安裝孔。增強了跳布的連接強度,使跳布與邊框管的連接過程更便捷,蹦床整體更整齊、簡潔、美觀,使用更安全。
文檔編號A63B5/11GK202777567SQ201220392930
公開日2013年3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9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9日
發明者朱希龍, 鄭燦敏, 何平 申請人:青島海碩鋼塑制品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