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彈力毽球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到健身器材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結構簡單、彈性效果好的彈力毽球。
背景技術:
毽球是人們所熟知的一種簡易健身器材,受到很多年輕人的追捧。毽球通常包括一插有毛束的底座,設置在底座上方的上蓋,底座與上蓋之間有多個鐵墊,鐵墊和上蓋均為圓環形。現有技術通過設置鐵墊可以增加毽球的重量,毽球具有一定的重力,毽球被踢到空中的時候不容易飄,從而踢得更遠。但是,由于毽球本身沒有減震部件,人們的腳部在接觸毽球的時候往往需要用力較大的力才能使毽球踢得更遠,頻繁觸擊毽球使腳部酸脹感加劇,沒有從根本上達到健身的目的。同時,人們腳部觸擊毽球用力過大容易導致動作變形,毽球受力不均,毽球變向不穩定,加之,大多數毽球上端為毛束,質量較輕,下端底座較重,受空氣阻力的影響,毛束容易晃動,導致毽球變向更加不穩定,人們在使用時不能很好的控制毽球的走向,達不到有效鍛煉的目的。此外,毽球彈性較差,降低了健身舒適性。公開號為CN 201147612,
公開日為2008年11月12日的中國專利文獻公開了一種健身羽毛毽球,包括一插有毛束的底座,底座上部有一上蓋,所述底座與所述上蓋之間有多個鐵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與所述上蓋之間還設置有彈性塑料墊。該專利文獻通過增加彈性塑料墊使毽球與腳部接觸時,毽球有一個緩沖力,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使毽球受力更均勻,但是,由于彈性塑料墊的彈性較低,想要將毽球踢得更遠,達到健身的目的,還是需要腳部提供較大的力量,降低了健身舒適性。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彈力毽球,本實用新型通過在底座與上蓋之間設置有彈性柱體,大大提高了毽球彈力,提高了健身舒適性,且達到較好的鍛煉目的。為了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彈力毽球,包括底座、毛束、緊套在毛束下端的上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與上蓋之間設置有彈性柱體,彈性柱體一端與底座上表面固定連接,另一端與上蓋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彈性柱體呈“S”狀。所述彈性柱體為中空柱體。使用時,當人們腳部觸擊健身毽球底座的時候,由于底座與上蓋之間設置有彈性柱體,且彈性柱體呈“S”狀,大大提高了彈力,使毽球被踢得更遠,提高了健身舒適性,且達到較好的鍛煉目的。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本實用新型,與公開號為CN 201147612,
公開日為2008年11月12日的中國專利文獻相比,由于底座與上蓋之間設置有彈性柱體,且彈性柱體呈“S”狀,大大提高了彈力,使毽球被踢得更遠,提高了健身舒適性,且達到較好的鍛煉目的。二、本實用新型,與公開號為CN 201147612,
公開日為2008年11月12日的中國專利文獻相比,彈性柱體為中空柱體,更易被壓縮,進一步提高了彈性力。因此本實用新型與該專利文件不論是從技術方案,還是所達到的技術效果上均存在明顯區別。
下面將結合說明書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其中: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標記:1、底座,2、毛束,3、上蓋,4、彈性柱體。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一種彈力毽球,包括底座1、毛束2、緊套在毛束2下端的上蓋3,所述底座I與上蓋3之間設置有彈性柱體4,彈性柱體4 一端與底座I上表面固定連接,另一端與上蓋3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彈性柱體4呈“S”狀。實施例2一種彈力毽球,包括底座1、毛束2、緊套在毛束2下端的上蓋3,所述底座I與上蓋3之間設置有彈性柱體4,彈性柱體4 一端與底座I上表面固定連接,另一端與上蓋3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彈性柱體4呈“S”狀。所述彈性柱體4為中空柱體。當然,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還可以根據上述實施例做出各種變形,但均應落入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彈力毽球,包括底座(I)、毛束(2)、緊套在毛束(2)下端的上蓋(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I)與上蓋(3)之間設置有彈性柱體(4),彈性柱體(4) 一端與底座(I)上表面固定連接,另一端與上蓋(3)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彈性柱體(4)呈“S”狀。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彈力毽球,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柱體(4)為中空柱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彈力毽球,包括底座、毛束、緊套在毛束下端的上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與上蓋之間設置有彈性柱體,彈性柱體一端與底座上表面固定連接,另一端與上蓋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彈性柱體呈“S”狀。本實用新型通過在底座與上蓋之間設置有彈性柱體,大大提高了毽球彈力,提高了健身舒適性,且達到較好的鍛煉目的。
文檔編號A63B67/18GK202961771SQ201220691348
公開日2013年6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14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14日
發明者朱江 申請人:成都動能健身服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