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繩索攀登器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583719閱讀:799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繩索攀登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攀繩技術,具體地說,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繩索攀登器。
背景技術
攀繩是一種常見的爬高作業方式,目前的攀繩方式主要是利用人的臂力使兩手交替上移帶動全身的重量向上移動。這種方式的工作原理決定了攀繩作業需要付出較大的體力,而對于沒有受過專門訓練的人很難完成這項作業。因此,為了攀繩方便省力,就需要一種能夠協助攀繩作業的工具。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夠協助人們攀繩的繩索攀登器。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繩索攀登器,其包括通過吊索相連接的手舉夾繩器和腳踏夾繩器,手舉夾繩器和腳踏夾繩器分為相配合的閉合能夠夾緊繩索、分開能夠松開繩索的兩半部,在手舉夾繩器的兩半部上設有手柄,在腳踏夾緊器的兩半部上設有腳蹬。所述手舉夾繩器的兩半部為兩個手舉夾繩塊,手舉夾繩器還包括能夠套在繩索外部的上環套,兩個手舉夾繩塊鉸接在上環套的兩側,所述手柄分別設在兩個手舉夾繩塊上,在兩個手舉夾繩塊相接觸的側面上分別設有弧形槽,兩個弧形槽相拼合形成讓繩索穿過的內孔。在所述兩個手舉夾繩塊相接觸的側面上還分別設有凹槽,在兩個凹槽的內壁上還設有上下錯開的且分別朝向對方伸出的舌塊,兩個凹槽相拼合形成讓繩索穿過的呈S型的空腔,空腔并與所述手舉夾繩 器上的內孔連通。所述手舉夾繩器上的內孔為孔徑上大下小的錐形孔。所述腳踏夾繩器的兩半部為兩個腳踏夾繩塊,腳踏夾繩器還包括能夠套在繩索外部的下環套,兩個腳踏夾繩塊鉸接在下環套的兩側,所述腳蹬分別設在兩個腳踏夾繩塊上,在兩個腳踏夾繩塊相接觸的側面上分別設有弧形槽,兩個弧形槽相拼合形成讓繩索穿過的內孔。在所述兩個腳踏夾繩塊相接觸的側面上還分別設有凹槽,在兩個凹槽的內壁上還設有上下錯開的且分別朝向對方伸出的舌塊,兩個凹槽相拼合形成讓繩索穿過的呈S型的空腔,空腔并與所述腳踏夾繩器上的內孔連通。所述腳踏夾繩器上的內孔為孔徑上大下小的錐形孔。所述兩個手舉夾繩塊和所述兩個腳踏夾繩塊通過所述吊索連接。在所述手舉夾繩器上連接有懸吊座椅和用于綁縛在人體上的保險帶。在所述手舉夾繩器上設有套在所述兩個手舉夾繩塊上的夾緊環箍,夾緊環箍的上端通過彈簧與手舉夾緊器的用于與所述上環套連接的支架相連接,在下端設有延伸至所述手柄處的拉索。[0014]本實用新型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繩索攀登器采用這種夾緊塊的結構,通過夾緊塊的張開和閉合來夾緊和松開繩索,從而能夠協助人們進行攀繩作業,攀繩省力,安全。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繩索攀登器的結構示意圖;上述圖中的標記均為:1、上環套;2、手舉夾繩塊;3、手柄;4、夾緊環箍;5、下環套;
6、腳踏夾繩塊;7、腳瞪;8、保險帶;9、懸吊座椅;10、彈黃;12、拉索;13、舌塊。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繩索攀登器,其包括通過吊索相連接的手舉夾繩器和腳踏夾繩器,手舉夾繩器和腳踏夾繩器分為相配合的閉合能夠夾緊繩索、分開能夠松開繩索的兩半部,在手舉夾繩器的兩半部上設有手柄3,在腳踏夾緊器的兩半部上設有腳蹬7。如圖1所示,手舉夾繩器的兩半部為兩個手舉夾繩塊2,手舉夾繩器還包括能夠套在繩索外部的上環套1,上環套I上設有讓繩索穿過的通孔,兩個手舉夾繩塊2通過支架鉸接在上環套I的兩側,手柄3分別設在兩個手舉夾繩塊2的側面上,手柄3為環形,便于握持和施力。在兩個手舉夾繩塊2相接觸的側面的上部分別設有弧形槽,兩個弧形槽相拼合形成讓繩索穿過的內孔,該內孔優選為孔徑上大下小的錐形孔,以增大對繩索的夾緊力。在兩個手舉夾繩塊2相接觸的側面上還分別設有凹槽,在兩個凹槽的內壁上還設有上下錯開的且分別朝向對方側面伸出的舌塊13,兩個凹槽相拼合形成讓繩索穿過的呈S型的空腔,空腔位于手舉夾繩器上的內孔的下方并與內孔連通。通過設置S型的空腔,以進一步的增強對繩索的夾緊力,防止手舉夾繩器下滑。在手舉夾繩塊2上位于S型空腔的下部的繩索出口,該出口可以為圓柱孔,為了增強夾緊力,也可以為孔徑上大下小的錐形孔,或者是孔徑上小下大的錐形孔。如圖1所示,腳踏夾繩器的兩半部為兩個腳踏夾繩塊6,腳踏夾繩器還包括能夠套在繩索外部的下環套5,下環套5上設有讓繩索穿過的通孔,兩個腳踏夾繩塊6通過支架鉸接在下環套5的兩側,腳蹬7分別設在兩個腳踏夾繩塊6上,在兩個腳踏夾繩塊6相接觸的側面的上部分別設有弧形槽,兩個弧形槽相拼合形成讓繩索穿過的內孔,該內孔優選為孔徑上大下小的錐形孔,以增大對繩索的夾緊力。在兩個腳踏夾繩塊6相接觸的側面上還分別設有凹槽,在兩個凹槽的內壁上還設有上下錯開的且分別朝向對方側面伸出的舌塊13,兩個凹槽相拼合形成讓繩索穿過的呈S型的空腔,空腔位于腳踏夾繩器上的內孔的下方并與內孔連通。通過設置S型的空腔,以進一步的增強對繩索的夾緊力,防止腳踏夾繩器下滑。在腳踏夾繩塊6上位于S型空腔的下部的繩索出口,該出口可以為圓柱孔,為了增強夾緊力,也可以為孔徑上大下小的錐形孔,或者是孔徑上小下大的錐形孔。本繩索攀登器的兩個手舉夾繩塊2在底部通過四根吊索與兩個腳踏夾繩塊6連接,防止手舉夾繩器和腳踏夾繩器分離,以增強攀登者的安全性。如圖1所示,在手舉夾繩器上設有套在兩個手舉夾繩塊2上的夾緊環箍4,夾緊環箍4在外部將兩個手舉夾繩 塊2箍住,防止兩個手舉夾繩塊2松開。夾緊環箍4的上端通過彈簧10與手舉夾緊塊上的支架相連接,在下端設有延伸至手柄3處的拉索12。在攀登者在進行攀登作業時,在需要張開手舉夾繩器時,將夾緊環箍4上的拉索12從手中釋放,夾緊環箍4在彈簧10的作用下會朝向手舉夾繩塊2的頂部移動,使得兩個手舉夾繩塊2能夠分開,之后就可以向上移動手舉夾繩器,在移動合適距離后,閉合手舉夾繩塊2,向下拉緊拉索12,將夾緊環箍4向下移動至原始位置。如圖1所示,在手舉夾繩器上還通過吊索連接有懸吊座椅9和用于綁縛在人體上的保險帶8。當攀登著攀登時,可以將保險帶8系在腰部位置,以增強安全性,并可以坐在懸吊座椅9上,此時人體呈坐姿。另外,懸吊座椅9和保險帶8在不需要時,可以拆卸。上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示例性描述,顯然本實用新型具體實現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實用新型的方法構思和技術方案進行的各種非實質性的改進,或未經改進將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和技術方案直接應用于其它場合的,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
權利要求1.一種繩索攀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通過吊索相連接的手舉夾繩器和腳踏夾繩器,手舉夾繩器和腳踏夾繩器分為相配合的閉合能夠夾緊繩索、分開能夠松開繩索的兩半部,在手舉夾繩器的兩半部上設有手柄,在腳踏夾緊器的兩半部上設有腳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繩索攀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舉夾繩器的兩半部為兩個手舉夾繩塊,手舉夾繩器還包括能夠套在繩索外部的上環套,兩個手舉夾繩塊鉸接在上環套的兩側,所述手柄分別設在兩個手舉夾繩塊上,在兩個手舉夾繩塊相接觸的側面上分別設有弧形槽,兩個弧形槽相拼合形成讓繩索穿過的內孔。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繩索攀登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兩個手舉夾繩塊相接觸的側面上還分別設有凹槽,在兩個凹槽的內壁上還設有上下錯開的且分別朝向對方伸出的舌塊,兩個凹槽相拼合形成讓繩索穿過的呈S型的空腔,空腔并與所述手舉夾繩器上的內孔連通。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繩索攀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舉夾繩器上的內孔為孔徑上大下小的錐形孔。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繩索攀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腳踏夾繩器的兩半部為兩個腳踏夾繩塊,腳踏夾繩器還包括能夠套在繩索外部的下環套,兩個腳踏夾繩塊鉸接在下環套的兩側,所述腳蹬分別設在兩個腳踏夾繩塊上,在兩個腳踏夾繩塊相接觸的側面上分別設有弧形槽,兩個弧形槽相拼合形成讓繩索穿過的內孔。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繩索攀登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兩個腳踏夾繩塊相接觸的側面上還分別設有凹槽,在兩個凹槽的內壁上還設有上下錯開的且分別朝向對方伸出的舌塊,兩個凹槽相拼合形成讓繩索穿過的呈S型的空腔,空腔并與所述腳踏夾繩器上的內孔連通。
7.根據權利要求6所 述的繩索攀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腳踏夾繩器上的內孔為孔徑上大下小的錐形孔。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繩索攀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兩個手舉夾繩塊和所述兩個腳踏夾繩塊通過所述吊索連接。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繩索攀登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手舉夾繩器上連接有懸吊座椅和用于綁縛在人體上的保險帶。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繩索攀登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手舉夾繩器上設有套在所述兩個手舉夾繩塊上的夾緊環箍,夾緊環箍的上端通過彈簧與手舉夾緊器的用于與所述上環套連接的支架相連接,在下端設有延伸至所述手柄處的拉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繩索攀登器,其包括通過吊索相連接的手舉夾繩器和腳踏夾繩器,手舉夾繩器和腳踏夾繩器分為相配合的閉合能夠夾緊繩索、分開能夠松開繩索的兩半部,在手舉夾繩器的兩半部上設有手柄,在腳踏夾緊器的兩半部上設有腳蹬。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繩索攀登器采用這種夾緊塊的結構,通過夾緊塊的張開和閉合來夾緊和松開繩索,從而能夠協助人們進行攀繩作業,攀繩省力,安全。
文檔編號A63B27/00GK203123470SQ20132005362
公開日2013年8月14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31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31日
發明者陳佩, 陳敬 申請人:陳佩, 陳敬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