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夫球桿頭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高爾夫球桿頭的改良的擊球面,公開了一種具有頂部、底部和裙部的高爾夫球桿頭,其具有由內外過渡區域包圍的加厚的中央區域,其中,加厚的中央區域具有內周界,其形狀與高爾夫球桿頭的擊球面的外周界形狀基本類似。
【專利說明】高爾夫球桿頭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高爾夫球桿頭的改良的擊球面。更確切地說,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具有由內外過渡區域包圍的加厚的中央區域的擊球面,其中,該加厚的中央區域具有中央周界,中央周界的形狀基本上類似于高爾夫球桿頭的擊球面的桿面周界的形狀。
【背景技術】
[0002]高爾夫運動一直與用于參與這項運動的設備密切相關。盡管自從高爾夫運動在早期的蘇格蘭發源后,實際的高爾夫運動并沒有改變很多,但是用于進行高爾夫運動的設備已經發生了顯著的變化。盡管從高爾夫早期開始大量高爾夫設備中的哪一種變化最大存在爭議,但是當前金屬木型高爾夫球桿與高爾夫運動早期中最初采用的柿木極大地不同是難以爭辯的。
[0003]金屬木桿,基于其常規的設計,通過形成中空的金屬殼而改進了柿木類型的高爾夫球桿頭的性能,其又通過允許擊球面在撞擊期間偏斜而大大提高了高爾夫球桿頭的恢復系數。除了提高恢復系數,金屬木型高爾夫球桿頭通過增加高爾夫球桿頭的轉動慣量而使高爾夫運動對于中等水平高爾夫球手來說更為容易,這是由增加尺寸的同時保持高爾夫球桿在撞擊期間的穩定性而實現的。
[0004]盡管獲得了上述的所有性能,但是高爾夫球桿設計者們通過改變高爾夫球桿頭擊球面后部的厚度而更進一步擴展了性能邊界。改變高爾夫球桿頭擊球面后部的厚度通過調節高爾夫球桿頭擊球面的抗撓剛度以策略性地改進擊球面上的甜蜜點的尺寸和形狀而改進了高爾夫球桿頭的性能,其中,甜蜜點定義為擊球面的能夠獲得高恢復系數的部分。
[0005]美國專利N0.6319150說明了改變面壁的厚度以在最小桿面質量的情況下使桿面強度最大化的早期嘗試之一。美國專利N0.6319150提供了一種增加了可用的高爾夫球桿撞擊面的最大尺寸的高爾夫球桿,這是通過改變厚度以允許節省額外的重量,并將額外的重量策略性地放置在替代位置來提高高爾夫球桿頭的轉動慣量而實現的。
[0006]盡管調節高爾夫球桿頭擊球面的厚度的這些早期嘗試在為該理念的未來發展提供基礎方面是值得贊賞的,但是它們中的大多數沒有完全實現基于擊球面的尺寸、形狀和幾何特征,通過最優化擊球面后部的可變厚度輪廓的尺寸、形狀及幾何特征可獲得的性能益處。美國專利6652391示出旨在改變高爾夫球頭的擊球面的尺寸、形狀和幾何特征以試圖改進性能的一種嘗試,但是其沒有與擊球面自身的尺寸、形狀和幾何特征相關聯。更確切地說,美國專利N0.6652391公開了一種厚度可變的前壁,其在其內表面上具有厚度增加的凸出區。該厚度增加的凸出區包括從前壁向后突出的大致環形質量(mass)。也從前壁向后突出的大致錐形質量可以位于該環形質量內部。
[0007]美國專利N0.6997820提供了另一種可選嘗試的示例,其調節被擊球板掩蓋的厚度幾何形狀的尺寸、形狀和幾何特征,以進一步改進具有可變厚度桿面的高爾夫球桿的基礎理念。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專利N0.6997820公開了一種面板,其具有厚度增加的豎直區域以及厚度減小的中央區域。豎直區域的向上延伸部包括被厚度減小的上部區域隔開的分散段。
[0008]美國專利N0.7137907提供了另一個用于調整高爾夫球桿頭擊球面性能的具有完全不同的幾何形狀的示例。更確切地說,美國專利N0.7137907公開了一種桿面插件,其包括具有第一厚度部分和第二厚度部分的內表面。第一厚度部分的厚度優選地比第二厚度區域的厚度大至少0.025英寸。
[0009]美國專利N0.6623377提供了試圖通過改變擊球面的厚度而調整高爾夫球桿頭性能的又一示例。更確切地說,美國專利N0.6623377公開了一種具有擊球板的高爾夫球桿頭,該擊球板具有可變厚度的區域,該可變厚度的區域具有中央區域,中央區域的第一厚度比任何其它區域的厚度范圍厚。所述區域的厚度從中心向外遞減。
[0010]盡管在調整高爾夫球桿頭擊球面后表面的尺寸、形狀及幾何特征上進行了很多嘗試,但是上述任一專利都沒有研究過與擊球面自身整個幾何形狀的幾何特征相關的擊球面的尺寸、形狀和幾何特征之間的關系。具有在尺寸、形狀和幾何特征方面優化過的擊球面的高爾夫球桿可大大提高高爾夫球桿頭的恢復系數,并增加高爾夫球桿頭的甜蜜點。
[0011]因此,如上述可見,盡管高爾夫球桿技術上的所有進步,但是現有技術沒有仔細地檢視與被擊球面掩蓋的可變桿面厚度輪廓的尺寸、形狀及幾何特征有關的擊球面的尺寸、形狀和幾何特征之間的關系。盡管在改變擊球面厚度上進行了大量嘗試,但是現有技術由于使用隨機的幾何形狀而顯得不足,隨機的幾何形狀沒有完全優化與擊球面自身有關的高爾夫球桿頭的性能能力。最終,可以從上述內容看出,在現有技術中需要一種高爾夫球桿頭,其具有可變厚度的幾何形狀,該可變厚度的幾何形狀根據高爾夫球桿頭自身的擊球面最優化不同厚度水平的尺寸、形狀和幾何特征。
實用新型內容
[0012]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是具有頂部、底部和裙部的高爾夫球桿頭。該高爾夫球桿頭進一步包括擊球面部分和主體部分,擊球面部分位于高爾夫球桿頭的適于擊打高爾夫球的前部,主體部分連接到擊球面部分的尾部。擊球面部分具有桿面周界,并進一步包括具有中央周界的加厚的中央區域以及具有過渡周界的過渡區域。高爾夫球桿頭的中央周界的幾何形狀與桿面周界的幾何形狀類似,過渡區域在擊球面的頂部處比在底部處厚,靠近擊球面的上部形成垂曲線(cantenary curve)。
[0013]本實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是具有頂部、底部和裙部的高爾夫球桿頭。該高爾夫球桿頭進一步包括擊球面部分和主體部分,擊球面部分位于高爾夫球桿頭的適于擊打高爾夫球的前部,主體部分連接到擊球面部分的尾部。擊球面部分具有桿面周界,并進一步包括具有中央周界的加厚的中央區域以及具有過渡周界的過渡區域。高爾夫球桿頭的中央周界的幾何形狀與桿面周界的幾何形狀類似,中央周界的總長度與桿面周界的總長度的比值大于約
0.23并小于約0.32。
[0014]本實用新型的又一方面是具有頂部、底部和裙部的高爾夫球桿頭。該高爾夫球桿頭進一步包括擊球面部分和主體部分,擊球面部分位于高爾夫球桿頭的適于擊打高爾夫球的前部,主體部分連接到擊球面部分的尾部。擊球面部分具有桿面周界,并進一步包括具有中央周界的加厚的中央區域以及具有過渡周界的過渡區域。中央周界的總長度與桿面周界的總長度的比值大于約0.23并小于約0.32。[0015]通過參考下面的附圖、說明以及權利要求將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這些以及其它特征、方面和優點。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下面將參考附圖描述本實用新型,本實用新型前述的及其它的特征和優點會更加清楚。在這里所包含的且組成說明書的一部分的附圖進一步解釋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并且可以使相關領域的技術人員制造和使用本實用新型。
[0017]圖1示出根據本實用新型示例性實施例的高爾夫球桿頭的透視圖;
[0018]圖2示出根據本實用新型示例性實施例的高爾夫球桿頭的前視圖;
[0019]圖3示出根據本實用新型示例性實施例的高爾夫球桿頭沿圖2中的截線A-A’截取的橫截面視圖;
[0020]圖4示出根據本實用新型示例性實施例的高爾夫球桿頭沿圖2中的截線B— B’截取的橫截面視圖;
[0021]圖5示出切開的高爾夫球桿頭的后視圖,其展現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示例性實施例的擊球面;
[0022]圖6示出與根據本實用新型示例性實施例的高爾夫球桿頭相關聯的“甜蜜點”的圖形表示;
[0023]圖7示出切開的高爾夫球桿頭的后視圖,其展現了現有技術高爾夫球桿頭的擊球面;
[0024]圖8示出與現有技術高爾夫球桿頭相關聯的甜蜜點的圖形表示;
[0025]圖9示出切開的高爾夫球桿頭的后視圖,其展現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替代實施例的擊球面;
[0026]圖10示出切開的高爾夫球桿頭的后視圖,其展現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另一替代實施例的擊球面;以及
[0027]圖11示出切開的高爾夫球桿頭的后視圖,其展現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另一替代實施例的擊球面。
具體實施例
[0028]下面的詳細說明描述了目前實施本實用新型最好的預期方式。由于本實用新型的范圍通過所附權利要求清楚地限定,因此下面的描述不應理解為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而僅僅是為了解釋本實用新型的一般性原理之目的。
[0029]下面描述了多種獨創性特征,每一個都可以彼此獨立使用或者與其它特征結合使用。然而,任何單一的獨創性特征都可能無法解決上述討論的一個或者全部問題,或者說只可以解決上述討論的問題之一。進一步地說,下述的任何一個特征可能無法完全解決上述討論的一個或多個問題。
[0030]附圖中的圖1示出根據本實用新型示例性實施例的高爾夫球桿頭100的透視圖。圖1中所示的高爾夫球桿頭100可通常具有擊球面部分102和主體部分104,擊球面部分位于聞爾夫球桿頭100的適于擊打聞爾夫球(未不出)的前部,主體部分連接到擊球面部分102的尾部。高爾夫球桿頭100的主體部分104可通常具有頂部106、底部108和裙部110以聚攏(round up)高爾夫球桿頭100的各部件。盡管從外面不可見,但是高爾夫球桿頭100的擊球面部分102可通常具有獨特的內部幾何特征,其以與擊球面部分102自身的尺寸、形狀和幾何特征有關的方式改變擊球面部分102的厚度。
[0031]為了更為密切地檢視擊球面部分102的內部幾何特征,必須首先限定高爾夫球桿頭100的橫截面視圖。附圖中的圖2示出高爾夫球桿頭200的前視圖,其提供了限定必要的橫截面視圖的簡單方法。更確切地說,圖2示出在頂部向底部的方向上豎直地跨過擊球面202的幾何中心214的截線A-A’。除了上述內容外,圖2還示出在跟部向趾部的方向上水平地跨過擊球面202的幾何中心214的截線B-B’。此處值得提及的是,擊球面202的幾何中心214可一般指的是擊球面202表面上的一點,其示出擊球面202內的中心點。
[0032]附圖中的圖3示出圖2所示的高爾夫球桿頭200沿截線A_A’截取的橫截面視圖。圖3中所示的高爾夫球桿頭300的橫截面視圖允許顯示被擊球面302掩蓋的可變厚度的幾何特征。更確切地說,擊球面302可通常具有加厚的中央區域320、內過渡區域322以及外過渡區域324。如目前這個示例性實施例所示,加厚的中央區域320的厚度dl可通常大于約3.1Omm,更優選地大于約3.40mm,且最優選地大于約3.70mm。如目前這個示例性實施例所示,內過渡區域322隨著其遠離擊球面302的幾何中心314,可通常在擊球面302的厚度上逐漸減小。此處應該注意到,在本實用新型目前的這個示例性實施例中,內過渡區域322在豎直方向上是不對稱的。事實上,上部內過渡區域322a可通常比下部內過渡區域322b厚。更確切地說,靠近擊球面302頂部的上部內過渡區域322a的厚度d2可從約3.60mm逐漸減少到約2.70mm,更優選地從約3.60mm減少到約2.60mm,最優選地從約3.60mm減少到約2.50mm。靠近擊球面302底部的下部內過渡區域322b的厚度d3可從約3.60mm逐漸減少到約2.60mm,更優選地從約3.60mm減少到約2.50mm,最優選地從約3.60mm減少到約2.40mmo
[0033]與內過渡區域322類似,外過渡區域324在豎直方向上也是不對稱的。上部外過渡區域324a可通常比下部外過渡區域324b厚。更確切地說,靠近擊球面302頂部的上部外過渡區域324a的厚度d4可通常從約2.70mm過渡到約2.73mm,更優選地從約2.60mm過渡到約2.63mm,且最優選地從約2.50mm過渡到約2.53mm。靠近擊球面302底部的下部外過渡區域324b的厚度d5可通常從約2.60mm過渡到約2.58mm,更優選地從2.50mm過渡到
2.48mm,且最優選地從約2.40mm過渡到2.38mm。基于上述各種厚度dl、d2、d3、d4和d5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的這個示例性實施例中所示的擊球面302可具有較厚的上部、較薄的下部,它們與加厚的中央區域320結合,以有助于形成使高爾夫球桿頭300的性能最優的幾何形狀。或者說,可以說上部內過渡區域322a和上部外過渡區域324a彼此結合,以靠近擊球面302的上部形成垂曲線,而下部內過渡區域322b和下部外過渡區域324b形成在厚度上穩定減小的曲線。
[0034]附圖中的圖4示出根據本實用新型示例性實施例的高爾夫球桿頭400沿圖2所示的水平截線B-B’截取的橫截面視圖。與圖3中所示的橫截面類似,圖4示出高爾夫球桿頭400的擊球面402,其具有加厚的中央區域420、內過渡區域422以及外過渡區域424。盡管圖3示出擊球面302的頂部比擊球面302的底部厚,但是沿跟部向趾部方向并不一定要存在相同的現象。因此,內過渡區域422的厚度d6和d7可通常從約3.60mm減少到約2.50mm,更優選地從約3.60mm減少到約2.45mm,最優選地從約3.60mm減少到約2.40mm。相應地,夕卜過渡區域424的厚度d8和d9可通常從約2.70mm減少到約2.35mm,更優選地從約2.65mm減少到約2.0mm,最優選地從約2.60mm減少到約2.25mm。,
[0035]值得注意的是,在圖3和4中,高爾夫球桿頭300和400的橫截面視圖示出擊球面302和402的厚度從加厚的中央區域320和420向著擊球面302和402的外周的逐漸過渡。如目前這個示例性實施例所示,通過組合內過渡區域322和422以及外過渡區域324和424而實現擊球面302和402的厚度的逐漸過渡。在高爾夫球桿頭的整個擊球面302和402上具有逐漸過渡對高爾夫球桿頭300和400的性能是有利,因為它明顯減少了增加的應力的位置,允許擊球面302和402制得更薄,以從高爾夫球桿頭300和400節省重量。
[0036]在進行圖5中關于擊球面部分的尺寸、形狀和幾何特征的討論之前,確認由不同區域的相應厚度呈現的關鍵設計特征是重要的。首先,從上面內容可看出,中央區域320和420的厚度響應于周界區域332a、322b、324a、324b、422和424的厚度變薄而增加。對各區域厚度進行控制,以遵從美國高爾夫球協會的與高爾夫球桿頭中所允許的最大CT值有關的規則和規定,因為盲目地使周界區域變薄會使高爾夫球桿頭中央部分處的CT值無意地增加至超過在美國高爾夫球協會規則和規定下的最大許可值的一值。因此,為了控制CT值,本實用新型尋求增加中央區域320和420的厚度,以減輕與周界區域的變薄相關聯的惡劣影響。
[0037]為了獲得使周界區域變薄和使中央區域變厚之間的恰當平衡,本實用新型已經獲得了擊球面部分的最厚部分以及擊球面部分的最薄部分之間的特殊關系,該特殊關系由下面的方程式(I)表示的桿面厚度比來定量:
[0038]桿面厚度比=擊球面部分的最厚部分/擊球面部分的最薄部分
[0039]根據本實用新型示例性實施例的高爾夫球桿頭的桿面厚度比可總體上大于約1.20且小于約1.80,更優選地大于約1.30且小于約1.75,最優選地大于約1.45且小于約
1.70,所有這些情況都未脫離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和內容。具有處于上述限定范圍中的桿面厚度比對于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擊球面部分的合適功能是重要的,因為它意在使各區域的各厚度恰當地平衡,以利用當前實用新型的性能優點。
[0040]此處值得討論的是,在當前示例性實施例中,可通過改變用于形成擊球面的材料來完成在不犧牲耐用性的情況下使擊球面部分的周界區域變薄。在本實用新型當前的示例性實施例中,可使用低密度高強度的鈦來形成擊球面,低密度高強度的鈦是比如α -β合金、近β合金、或者甚至β合金,所有這些都沒有脫離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和內容。更確切地說,擊球面可由α-β合金、近β合金和β合金形成,ct-β合金是比如AlleghenyTechnologies Ink 的 AT1-425 欽、Time 的 54M 欽、或者 Kobe Steel 的 Ti_9,近 β 合金是例如 JEFSteel 的 SP-700EXHM、Time 的 Ti_18 或 Time 的 T1-629,β 合金是比如 Time 的15-3-3-3、Daido Steel 的 15-3-3-3、Kobe Steel 的 15-5-3、Kobe Steel 的 15_0_3、DaidoSteel 的 DAT51、Daido Steel 的 DAT55G+、Daido Steel 的 Coati 或者 Advanced MaterialsTechnology的Ti_354,所有這些都沒有脫離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和內容。
[0041]合并上述材料可總體上提供優于當前使用的標準T1-6-4的巨大性能優點,因為上述參考的很多先進材料提供了優越的密度和強度特性,這可以幫助獲得上述的極端厚度。除了上述內容外,可以熱處理近β合金和β合金,以通過將晶體結構轉變為α晶體結構來進一步提高性能。[0042]最后,為了使擊球面具有足夠的耐用性以及足夠的強度,應該使材料的表面粗糙度最小。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擊球面的表面粗糙度可通常小于約100微米粗糙度,更優選地小于約80微米粗糙度,甚至更為優選地小于60微米粗糙度,并最優選地小于40微米粗糙度。可通常通過例如化學統削、翻滾介質(tumble media)、數控車床、研磨、拋光的方法或上述方法的任意組合來減小表面粗糙度,所有這些都沒有脫離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和內容。
[0043]圖5提供了解決方法的最后一部分來清楚地限定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示例性實施例的擊球面502的尺寸、形狀及幾何特征。更確切地說,附圖中的圖5示出已被切開以顯示擊球面502的后部的聞爾夫球桿頭的后視圖。如圖5所不,擊球面502可通常具有包括中央周界521的加厚的中央區域520、包括內過渡周界523的內過渡區域522以及包括外過渡周界525的外過渡區域524。應該注意,本實用新型的當前示例性實施例中顯示的外過渡周界525的長度可通常等于擊球面502的周界的長度,因為擊球面502在通往擊球面502的周界過程中厚度連續地減小。因此,在本申請的說明書中,術語擊球面邊緣525可與外過渡邊緣525互換使用,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和內容。
[0044]如圖5中本實用新型當前示例性實施例所示,通常難以從擊球面502的后視圖上視覺地限定桿面周界525的邊界。因此,此處值得花時間并且清楚地限定桿面周界525的邊界,因為其有助于限定擊球面502的加厚的中央部分520的尺寸、形狀以及幾何特征。桿面周界525可通常限定為擊球面502的前擊打部分的邊界,其邊界由基本偏離擊球面502的前平面擊打面的曲率半徑限定。因為擊球面502的插鞘部分可不包括基本偏離平面擊打面的曲率半徑,桿面周界525的那部分可總體上通過平滑曲率來估計,該平滑曲率形成桿面周界525的可限定的終端。
[0045]既然已經建立了桿面周界525的邊界,那么現在可以限定桿面周界525和中央周界521之間的關系。如前所述,加厚的中央區域520的尺寸、形狀及幾何特征與擊球面502的尺寸、形狀及幾何特征基本類似,且它們相對于彼此的關系有助于量化高爾夫球桿頭的性能增益。除了加厚的中央區域520和擊球面502之間尺寸、形狀及幾何特征相似之外,內過渡區域522的尺寸、形狀及幾何特征也與擊球面502相似。在本實用新型當前的示例性實施例中,中央周界521的長度可通常大于約65mm并小于約80mm,更優選地大于約70mm且小于約75mm,最優選地為約73mm。另一方面,桿面周界525的長度可總體上大于約250mm并小于約280mm,更優選地大于約260mm并小于約270mm,最優選地為約265mm。
[0046]上述不同周界長度的估值提供了中央周界521和桿面周界525之間很重要的關系。更確切地說,基于上述內容,可以總結的是,中央周界521的長度與桿面周界525的長度的比值可總體上大于約0.23并小于約0.32,更優選地大于約0.26并小于約0.28,最優選地為約0.27。中央周界521與桿面周界525的比值對于高爾夫球桿頭的性能來說很重要,因為它控制加厚的中央區域520的尺寸,而這控制甜蜜點的尺寸。
[0047]除了上面討論的各種幾何關系,加厚的中央區域520的尺寸對于高爾夫球桿頭的擊球面502的性能來說也是重要的。更確切地說,從圖5中可見,通常希望加厚的中央區域520的尺寸明顯小于由桿面周界525限定的擊球面502的總尺寸。由內過渡區域522限定的加厚的中央區域520的尺寸可總體上位于由桿面周界525的長度限定的擊球面502的尺寸的約20%到約40%之間,更優選地位于桿面周界525的尺寸的約25%到約35%之間,最優選地為桿面周界525的約30%。[0048]最終,此處值得認識到的是,圖5中所示的擊球面502的后視圖示出加厚的中央區域520和擊球面502的幾何形狀的關系。更確切地說,附圖中的圖5示出加厚的中央區域520和內過渡區域522都具有與桿面周界525的幾何特征基本相似的幾何特征。或者說,中央周界521和內過渡周界523可都形成與桿面周界525的幾何形狀基本相似的幾何形狀。此處重要的是意識到,加厚的中央區域520的形狀與整個擊球面502的幾何形狀基本相似對于高爾夫球桿頭的性能來說是有利的,因為它允許擊球面502沿所有方向更均勻地偏移,以產生較大的“甜蜜點”。盡管在高爾夫工業中通常用作高爾夫球桿性能的理想指標,但是“甜蜜點”很少以易于量化的方式被定義。因此,在通過加厚的中央區域520的這樣的改進幾何特征來量化當前實用新型的性能增益的嘗試中,“甜蜜點”被定義為所述擊球面502的能夠達到最大球速的98%的部分,該球速由與高爾夫球的撞擊而產生。
[0049]附圖中的圖6示出相對于高爾夫球桿頭的桿面中心614示出的甜蜜點630的圖形表示。從圖6中可看到,由甜蜜點630圍繞的區域可總體上包圍桿面中心614,并呈現大致橢圓形。除了具有大致橢圓的形狀,由該甜蜜點630覆蓋的面積可總體上大于約45mm2,更優選地大于約46.5_2,最優選地大于約48.0mm20突顯該放大的甜蜜點是重要的,因為它直接量化了當前本實用新型創造性高爾夫球桿頭的性能增益,該性能增益可歸因于加厚的中央區域520的改進的尺寸、形狀及幾何特征。該較大的甜蜜點是優選的,因為它為高爾夫球手提供用于擊球的更大區域,并且仍然獲得與完美擊打高爾夫球基本相同的結果。
[0050]為了比較的目的,附圖中的圖7和8示出現有技術高爾夫球桿頭的后視圖,以及與這樣的現有技術高爾夫球桿頭相關聯的甜蜜點的圖形表示。在圖7中,盡管事實上該現有技術高爾夫球桿頭具有包含加厚的中央區域720的擊球面702,但是與桿面周界725的幾何特征不一致的中央周界721的隨意圓形形狀將對甜蜜點的尺寸造成負面影響。因此,轉到圖8,我們可以看到,該現有技術高爾夫球桿頭的甜蜜點830的尺寸明顯小于本實用新型高爾夫球桿頭的甜蜜點630的尺寸。事實上,該甜蜜點830的尺寸可總體上小于約35mm2,更優選地小于約30mm2,且最優選地小于約27mm2。
[0051]附圖中的圖9示出根據本實用新型替代實施例的高爾夫球桿頭的后視圖,其中,加厚的中央區域920的幾何形狀與擊球面周界925的幾何形狀基本類似。在圖9所示的本實用新型的當前示例性實施例中,可以看到,盡管加厚的中央區域920的中央周界921的幾何特征與擊球面902的桿面周界925不相同,但是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和內容的情況下依然可以認為基本類似。更確切地說,當前本實用新型定義的術語“基本類似”不需要百分之百地一致,而只要形狀彼此大致相似。
[0052]附圖中的圖10提供了根據本實用新型替代實施例的高爾夫球桿頭的擊球面1002的后視圖。盡管該實施例的加厚的中央區域1020可具有比前面所示的橢圓形更為橢圓的不同形狀,但是該形狀依然與桿面周界1025的橢圓幾何形狀基本類似。與上面所討論的類似,為了最大化高爾夫球桿頭的擊球面1002的性能,控制與擊球面1002的幾何形狀相關、而不是作為獨立形狀的加厚的中央區域1020的幾何形狀是重要的。與上述相似,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和內容的情況下,中央周界1021的長度與桿面周界1025的長度的比值可總體上大于約0.23并小于約0.32,更優選地大于約0.26并小于約0.28,且最優選地約為 0.27。
[0053]附圖中的圖11提供了根據本實用新型替代實施例的高爾夫球桿頭的擊球面1102的后視圖。盡管該實施例的加厚的中央區域1120可具有比前面所示的圓形更圓的不同形狀,但是該形狀依然與桿面周界1125的大致圓形幾何形狀相似。像上面討論的那樣,為了最大化高爾夫球桿頭的擊球面1102的性能,控制與擊球面1102的幾何形狀有關、而不是作為獨立形狀的加厚的中央區域1120的幾何形狀是重要的。與上述相似,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和內容的情況下,中央周界1121的長度與桿面周界1125的長度的比值可總體上大于約0.23并小于約0.32,更優選地大于約0.26并小于約0.28,且最優選地為約0.27。
[0054]除了在操作示例中,或者除非有其它明確說明,說明書上述部分中的數值范圍、量、數值和百分比,比如那些材料的數量、轉動慣量、重力位置、球面傾角、脫模角、各種性能比和其它可以理解為如同前面帶有“約”字,即使術語“約”在數值、量或范圍上沒有明確出現。因此,除非表示相反,列于說明書和所附權利要求中的數值參數是近似值,其變化取決于本實用新型尋求獲得的期望性能。本申請根本不試圖限制把等同原則應用于權利要求的范圍,每一個數值參數至少應按照給出的有效數字以及通過四舍五入進行解釋。
[0055]盡管描述本實用新型寬范圍的數值范圍和參數是近似值,但是在特定示例中應已盡可能精確地描述所提出的數值。然而,任意數值本質上包含一定的誤差,這些誤差由在它們各自的測量中存在的標準偏差產生。而且,當在此列出不同范圍的值域時,很容易理解,可以使用包括所描述數值在內的這些數值的任何組合。
[0056]當然,應該可以理解的是,在不脫離如下面述權利要求限定的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可以對前述涉及到本實用新型的示例性實施例進行修改。
[0057]相關申請的交叉引用
[0058]本申請是共同待審的美國專利申請N0.12 / 972807的部分繼續申請,該申請的公開內容作為引用全部并入本文。
【權利要求】
1.一種具有頂部、底部和裙部的聞爾夫球桿頭,包括: 擊球面部分,位于所述高爾夫球桿頭的適于擊打高爾夫球的前部,所述擊球面具有桿面周界;以及 主體部分,連接到所述擊球面部分的尾部, 其特征在于,所述擊球面部分進一步包括: 加厚的中央區域,具有中央周界;以及 過渡區域,具有過渡周界, 所述中央周界的幾何形狀與所述桿面周界的幾何形狀類似;以及 所述擊球面部分的桿面厚度比大于約1.20并小于約1.80, 所述桿面厚度比定義為所述擊球面部分的最厚部分的厚度與所述擊球面部分的最薄部分的厚度的比值。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爾夫球桿頭,其特征在于,所述桿面厚度比大于約1.30并小于約1.75。
3.權利要求2所述的高爾夫球桿頭,其特征在于,所述桿面厚度比大于約1.45并小于約 1.70。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爾夫球桿頭,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周界的幾何形狀與所述桿面周界的幾何形狀相同。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高爾夫球桿頭,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周界的總長度與所述桿面周界的總長度的比值大于約0.23并小于約0.32。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高爾夫球桿頭,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周界的總長度與所述桿面周界的總長度的比值大于約0.26并小于約0.28。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高爾夫球桿頭,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周界的總長度與所述桿面周界的總長度的比值為約0.27。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高爾夫球桿頭,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周界的總長度大于約65mm并小于約80_。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高爾夫球桿頭,其特征在于,所述擊球面部分由β鈦合金制成。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高爾夫球桿頭,其特征在于,所述擊球面部分由α-β鈦合金制成。
11.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高爾夫球桿頭,其特征在于,所述擊球面部分由近β鈦合金制成。
12.—種高爾夫球桿頭,包括: 擊球面部分,位于所述高爾夫球桿頭的適于擊打高爾夫球的前部,所述擊球面具有桿面周界;以及 主體部分,連接到所述擊球面部分的尾部, 其特征在于,所述擊球面部分進一步包括: 加厚的中央區域,具有中央周界;以及 過渡區域,具有過渡周界, 所述中央周界的幾何形狀與所述桿面周界的幾何形狀類似;以及所述高爾夫球桿頭的所述擊球面部分的甜蜜點的尺寸大于約45mm2 ; 所述甜蜜點定義為所述擊球面部分的能夠獲得最大球速的98%的區域,該球速由與所述聞爾夫球的撞擊而產生。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高爾夫球桿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甜蜜點的所述尺寸大于約 46.5mm2。
14.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高爾夫球桿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甜蜜點的所述尺寸大于約 48mm2。
15.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高爾夫球桿頭,其特征在于,所述擊球面部分的桿面厚度比大于約1.20且小于約1.80 ; 所述桿面厚度比定義為所述擊球面部分的最厚部分的厚度與所述擊球面部分的最薄部分的厚度之比值。
16.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高爾夫球桿頭,其特征在于,所述桿面厚度比大于約1.30并小于約1.75。
17.根據權利要求16所述的高爾夫球桿頭,其特征在于,所述桿面厚度比大于約1.45并小于約1.70。
18.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高爾夫球桿頭,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渡區域在所述擊球面的頂部比在所述擊球面的底部要厚,靠近所述擊球面的上部形成了垂曲線。
19.根據權利要求18所述的高爾夫球桿頭,其特征在于,僅所述擊球面的所述上部產生所述垂曲線。
20.根據權利要 求12所述的高爾夫球桿頭,其特征在于,所述擊球面的表面粗糙度小于約60微米粗糙度。
【文檔編號】A63B53/04GK203577265SQ201320257346
【公開日】2014年5月7日 申請日期:2013年2月25日 優先權日:2012年2月23日
【發明者】M·C·邁爾休姆, U·V·德施穆克, J·莫林, N·德拉克魯茲, C·D·哈韋爾, T·O·貝內特 申請人:阿庫施耐特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