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排球訓練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排球訓練器,包括發射裝置、送球裝置和驅動裝置,所述驅動裝置包括一個帶有減速箱的伺服電機,減速箱連接有輸出軸,在輸出軸上設置有第一凸輪、第二凸輪和半齒輪,所述發射裝置包括發射筒、彈射頭、彈簧、末端帶有齒條的滑桿,齒條與半齒輪配合,所述送球裝置包括球筐,在球筐下設置有進球通道,在進球通道上設置有控制進球的上伸縮桿和下伸縮桿,上伸縮桿和下伸縮桿分別與驅動裝置中的第一凸輪和第二凸輪配合,本實用新型能夠自動連續發球,可以模擬出從球場各個位置,各種速度發出的球,有助于運動員針對自身的薄弱點進行針對性的訓練。
【專利說明】 一種排球訓練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運動器材,具體地說是一種能夠自動發球的排球訓練器。
【背景技術】
[0002]在排球訓練過程中,運動員需要對來自各個方向的球做出快速反應,用正確的方式予以還擊,在常規的訓練中,由于一些高難度的擊球動作發生的概率非常小,對高難度動作的訓練并不能起到好的效果,如果想針對性的訓練,通常會由教練員來模擬出高難度的擊球,比如教練員站在較高的平臺上,快速發球,從而對運動員的吊扣球反應做專項的訓練,但是這種方式,會耗費教練員體力,難以保證發球速度和方向的一致性。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排球訓練器,有助于運動員針對自身的薄弱點進行針對性的訓練。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0005]一種排球訓練器,包括發射裝置、送球裝置和驅動裝置,所述驅動裝置包括一個帶有減速箱的伺服電機,減速箱連接有輸出軸,在輸出軸上設置有第一凸輪、第二凸輪和半齒輪,所述發射裝置包括發射筒、彈射頭、彈簧、末端帶有齒條的滑桿,齒條與半齒輪配合,所述送球裝置包括球筐,在球筐下設置有進球通道,在進球通道上設置有控制進球的上伸縮桿和下伸縮桿,上伸縮桿和下伸縮桿分別與驅動裝置中的第一凸輪和第二凸輪配合。
[0006]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07]本實用新型能夠自動連續發球,可以模擬出從球場各個位置,各種速度發出的球,有助于運動員針對自身的薄弱點進行針對性的訓練。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8]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0009]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發射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0010]圖2為發射完成后發射器復位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0011]圖3為待發射球進入發射筒的狀態示意圖。
[0012]圖4為球筐內的球進入待發射區的狀態示意圖。
[0013]圖5為進球控制伸縮桿的工作原理示意圖。
[0014]圖6為發射器的工作原理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5]如圖1所示,一種排球訓練器,包括發射裝置、送球裝置和驅動裝置,所述驅動裝置包括一個帶有減速箱9的伺服電機8,減速箱9連接有輸出軸11,在輸出軸11上設置有第一凸輪10、第二凸輪12和半齒輪13,所述發射裝置包括發射筒1、彈射頭5、彈簧6、末端帶有齒條的滑桿7,齒條與半齒輪13配合,所述送球裝置包括球筐2,在球筐2下設置有進球通道,在進球通道上設置有控制進球的上伸縮桿3和下伸縮桿4,上伸縮桿3和下伸縮桿4分別與驅動裝置中的第一凸輪10和第二凸輪12配合。
[0016]如圖5所示,上伸縮桿3穿過套15,活動端設置有彈簧16,活動端面與第一凸輪10配合。下伸縮桿4結構與上伸縮桿3相同。
[0017]如圖6所示,滑桿7穿過套17,彈簧6設置在彈射頭5與套17之間。
[0018]工作原理如下:輸出軸11轉動一周,完成一個工作循環,當第一個球被彈出后,狀態如圖1所示;輸出軸11繼續轉動,帶動半齒輪13轉動,從而帶動齒條、滑桿7及彈射頭5向后運動,如圖2所示;第二凸輪12控制下伸縮桿4打開進球通道,待發射球進入到發射筒I中,狀態如圖3所示;第二凸輪12控制下伸縮桿4閉合進球通道,第一凸輪10控制上伸縮桿3打開進球通道,球筐2中的球進入到上伸縮桿3和下伸縮桿4之間的待發射區,如圖4所示;最后,半齒輪13轉動到無齒部分,此時齒條不受半齒輪13約束,在彈簧6的作用下快速向前,從而將發射筒I內的球彈出。
[0019]為了保證發射筒I的發射口朝下時球不會滑出,在發射筒I內設置有彈性限位片14。
[0020]作為優選,所述套17可以滑動,通過改變套17的位置可以控制彈簧6的預緊力,從而調節球被彈出時的初始速度。
【權利要求】
1.一種排球訓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發射裝置、送球裝置和驅動裝置,所述驅動裝置包括一個帶有減速箱(9)的伺服電機(8),減速箱(9)連接有輸出軸(11),在輸出軸(11)上設置有第一凸輪(10)、第二凸輪(12)和半齒輪(13),所述發射裝置包括發射筒(I)、彈射頭(5)、彈簧(6)、末端帶有齒條的滑桿(7),齒條與半齒輪(13)配合,所述送球裝置包括球筐(2),在球筐(2)下設置有進球通道,在進球通道上設置有控制進球的上伸縮桿(3)和下伸縮桿(4),上伸縮桿(3)和下伸縮桿(4)分別與驅動裝置中的第一凸輪(10)和第二凸輪(12)配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排球訓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伸縮桿(3)穿過套(15),活動端設置有彈簧(16),活動端面與第一凸輪(10)配合。
3.根據 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排球訓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桿(7)穿過套(17),彈簧(6)設置在彈射頭(5)與套(17)之間。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排球訓練器,其特征在于:在發射筒(I)內設置有彈性限位片(14)。
【文檔編號】A63B69/00GK203564747SQ201320773538
【公開日】2014年4月30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2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2日
【發明者】孫志新, 王麗娜, 韓亞軍, 呂巖 申請人:河北聯合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