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戶外組合背包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戶外組合背包,包括主袋(1),所述主袋(1)開口設置主袋拉鏈,所述主袋拉鏈上夾持設置拉扣(3),所述主袋(1)背部設置吸汗墊與雙肩背帶(2),所述雙肩背帶(2)為可調節式背帶;所述主袋(1)兩側底端設置側袋(4),所述主袋(1)頂端設置9字扣耳仔(5),所述主袋(1)前部兩端設置活扣(7);所述主袋(1)前端通過活扣(7)與副袋(6)活扣連接;所述副袋(6)內部設置水袋掛鉤(8)與插袋(9)。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提供了一種結構合理、攜帶方便,同時在使用的過程中能夠根據使用者使用需求更改背包容量的新型戶外組合背包。
【專利說明】一種新型戶外組合背包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用品設備【技術領域】,尤指一種新型戶外組合背包。
【背景技術】
[0002]背包通常可以背在在使用者肩上,其攜帶方便且易于收納物品,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到。
[0003]現有的背包由于其自身容量的限制,時常使得在使用的時候,由于背包的容量過小導致攜帶物品時部分無法攜帶,從使得在攜帶過程中需要附帶腰包;再者由于背包的容量過大,使得在使用過程中攜帶笨重,影響使用中形象,存在明顯技術性缺陷。
實用新型內容
[0004]針對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結構合理、攜帶方便,同時在使用的過程中能夠根據使用者使用需求更改背包容量的新型戶外組合背包。
[0005]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新型戶外組合背包,包括主袋,所述主袋開口設置主袋拉鏈,所述主袋拉鏈上夾持設置拉扣,所述主袋背部設置吸汗墊與雙肩背帶,所述雙肩背帶為可調節式背帶;所述主袋兩側底端設置側袋,所述主袋頂端設置9字扣耳仔,所述主袋前部兩端設置活扣;所述主袋前端通過活扣與副袋活扣連接;所述副袋內部設置水袋掛鉤與插袋。
[0006]進一步優選,所述側袋形狀為網格狀;所述網格為菱形網。這樣的設計使得側袋具有可收縮性,在側袋裝帶物件的時候,側袋可以隨之增大,當取出物件時,側袋能夠隨之收縮,從而恢復原狀。
[0007]進一步優選,所述側袋銳角方向與水平線垂直,所述側袋鈍角方向與水平線平行,所述側袋網格采用彈性線條構成。由于菱形內角是有一對銳角與一對鈍角所構成,這樣的設計使得側袋在裝帶物件的時候,側袋能夠做出最大彈性形變,從而具有較大容積。
[0008]進一步優選,所述水袋掛鉤設置于副袋內部頂端,所述水袋掛鉤通過彈性橡筋與所述副袋連接。這樣的設計使得使用者可以將水袋放置于副袋內部,由于副袋與主袋不是采用一體設置,因此在便于攜帶水袋的同時還使得水袋與需要干燥存放的物品進行隔離,再者,由于采用彈性橡筋連接水袋掛鉤與副袋使得水袋在副袋內部具有一定緩沖,在出現顛簸的時候水袋掛鉤與水袋之間不會出現應力性損耗,使得水袋相對較為平穩。
[0009]進一步優選,所述插袋設置于副袋內部中間位置處,所述插袋開口與水平線平行。
[0010]進一步優選,所述副袋前端兩側設置內活扣與外活扣,所述副袋頂部設置9字扣,所述內活扣與外活扣與主袋相對活扣連接,所述副袋背部設置雙肩背帶。這樣的設計能夠在使用的時候根據使用者需求是否安裝副袋,安裝時只需要將副袋上的雙肩背帶藏于副袋與主袋之間;同時,主袋與副袋也能進行單一攜帶,因此使得副袋具有較強的適應性,從而使得背包具有較強適應性。
[0011]進一步優選,所述雙肩背帶內側設置減震墊。這樣的設計使得背包在背帶過程中能夠具有減震作用。
[0012]進一步優選,所述減震墊外設置網格,所述減震墊采用棉花材料制成。這樣的設計使得減震墊在具有減緩肩部受到負重的同時還具有吸汗作用,結合網格的設計還使得雙肩背帶具有防滑功能。
[0013]所述副袋頂部設置9字扣。
[0014]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①、本實用新型結構合理、攜帶方便,同時在使用的過程中能夠根據使用者使用需求更改背包容量的新型戶外組合背包。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做簡單的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7]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0018]圖2為本實用新型之主袋結構示意圖;
[0019]圖3為本實用新型之副袋結構示意圖;
[0020]圖4為本實用新型之副袋內部結構示意圖;
[0021]圖中1-主袋、2-雙肩背帶、3-拉扣、4-側袋、5-9字扣耳仔、6-副袋、7-活扣、71-內活扣、72-外活扣。
【具體實施方式】
[0022]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
[0023]實施例1
[0024]如圖1、圖2、圖3和圖4所示的一種新型戶外組合背包,包括主袋1,所述主袋I開口設置主袋拉鏈,所述主袋拉鏈上夾持設置拉扣3,所述主袋I背部設置吸汗墊與雙肩背帶2,所述雙肩背帶2為可調節式背帶;所述主袋I兩側底端設置側袋4,所述主袋I頂端設置9字扣耳仔5,所述主袋I前部兩端設置活扣7 ;所述主袋I前端通過活扣7與副袋6活扣連接;所述副袋6內部設置水袋掛鉤8與插袋9。所述側袋4形狀為網格狀;所述網格為菱形網。這樣的設計使得側袋4具有可收縮性,在側袋4裝帶物件的時候,側袋4可以隨之增大,當取出物件時,側袋能夠隨之收縮,從而恢復原狀。所述側袋4銳角方向與水平線垂直,所述側袋4鈍角方向與水平線平行,所述側袋4網格采用彈性線條構成。由于菱形內角是有一對銳角與一對鈍角所構成,這樣的設計使得側袋4在裝帶物件的時候,側袋4能夠做出最大彈性形變,從而具有較大容積。所述水袋掛鉤8設置于副袋6內部頂端,所述水袋掛鉤8通過彈性橡筋與所述副袋6連接。這樣的設計使得使用者可以將水袋放置于副袋6內部,由于副袋6與主袋I不是采用一體設置,因此在便于攜帶水袋的同時還使得水袋與需要干燥存放的物品進行隔離,再者,由于采用彈性橡筋連接水袋掛鉤8與副袋6使得水袋在副袋6內部具有一定緩沖,在出現顛簸的時候水袋掛鉤8與水袋之間不會出現應力性損耗,使得水袋相對較為平穩。所述插袋9設置于副袋6內部中間位置處,所述插袋9開口與水平線平行。所述副袋6前端兩側設置內活扣71與外活扣72,所述副袋6頂部設置9字扣所述內活扣71與外活扣72與主袋I相對活扣連接,所述副袋6背部設置雙肩背帶2。這樣的設計能夠在使用的時候根據使用者需求是否安裝副袋6,安裝時只需要將副袋6上的雙肩背帶2藏于副袋6與主袋I之間;同時,主袋I與副袋6也能進行單一攜帶,因此使得副袋6具有較強的適應性,從而使得背包具有較強適應性。所述雙肩背帶2內側設置減震墊。這樣的設計使得背包在背帶過程中能夠具有減震作用。所述減震墊外設置網格,所述減震墊采用棉花材料制成。這樣的設計使得減震墊在具有減緩肩部受到負重的同時還具有吸汗作用,結合網格的設計還使得雙肩背帶具有防滑功能。
[0025]在以上的描述中闡述了很多具體細節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實用新型。但是以上描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本實用新型能夠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來實施,因此本實用新型不受上面公開的具體實施的限制。同時任何熟悉本領域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范圍情況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術內容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做出許多可能的變動和修飾,或修改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做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及修飾,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保護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新型戶外組合背包,包括主袋(I),所述主袋(I)開口設置主袋拉鏈,所述主袋拉鏈上夾持設置拉扣(3),所述主袋(I)背部設置吸汗墊與雙肩背帶(2),所述雙肩背帶(2)為可調節式背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袋(I)兩側底端設置側袋(4),所述主袋(I)頂端設置9字扣耳仔(5),所述主袋(I)前部兩端設置活扣(7);所述主袋(I)前端通過活扣(7)與副袋(6)活扣連接;所述副袋(6)內部設置水袋掛鉤(8)與插袋(9);所述副袋(6)前端兩側設置內活扣(71)與外活扣(72),所述副袋(6)頂部設置9字扣,所述內活扣(71)與外活扣(72)與主袋(I)相對活扣連接,所述副袋(6)背部設置雙肩背帶(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戶外組合背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側袋(4)形狀為網格狀;所述網格為菱形網。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戶外組合背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側袋(4)銳角方向與水平線垂直,所述側袋(4)鈍角方向與水平線平行,所述側袋(4)網格采用彈性線條構成。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戶外組合背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袋掛鉤(8)設置于副袋出)內部頂端,所述水袋掛鉤通過彈性橡筋與所述副袋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戶外組合背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袋(9)設置于副袋(6)內部中間位置處,所述插袋開口與水平線平行。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戶外組合背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雙肩背帶(2)內側設置減震墊。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戶外組合背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減震墊外設置網格,所述減震墊采用棉花材料制成。
【文檔編號】A45F3/04GK203969594SQ201420155934
【公開日】2014年12月3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1日 優先權日:2014年4月1日
【發明者】董輝, 羅康 申請人:廣東維仕藍戶外休閑用品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