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倒翁后手翻輔助性訓練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體育輔助性訓練器材,不倒翁后手翻輔助性訓練器,其特征是:練習者站在腳踏板(1)上,背對托腰板(3)站立,兩臂前舉站立開始,稍屈膝屈髖后坐,兩臂自然后擺,重心后移,當身體向后失去平衡時,兩臂迅速經前、上向平行后甩、蹬地、抬頭(眼看手)展胸展腹,身體充分后屈,經低騰空,兩手直臂快速甩手挑腰下橋,隨著身體重心的后移,弧形管(8)向后滾動,挑腰下橋后兩手抓在半圓管把桿(6)上,利用反方向手倒立的反彈力頂肩推手,收腹提腰,腳落地成直立;不倒翁后手翻輔助性訓練器,對發展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快速建立動作概念都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也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有效手段。
【專利說明】不倒翁后手翻輔助性訓練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體育器材,腰部柔韌素質訓練的一種輔助性訓練器材。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傳統的后手翻動作技術做法是:兩臂前舉站立開始,稍屈膝屈髖后坐,兩臂自然后擺,重心后移,當身體向后失去平衡時,兩臂迅速經前、上向平行后甩、蹬地、抬頭(眼看手)展胸展腹,身體充分后屈,經低騰空,向后翻轉接著兩手撐地,利用反方向手倒立的反彈力頂肩推手,收腹提腰,雙腳落地成直立。
[0003]技術要點:重心后移失去平衡后的甩臂、蹬地、展胸、展腹,身體充分后屈;教學規格,方向正,動作伸展,有節奏;保護與幫助方法:保幫者跪在練習者的側后方,當練習者向后翻時,一手托其腰,一手托其大腿后部助其翻轉;創傷與安全措施:腕關節、腰和頸部,初學者在海綿墊子上在保護和幫助下進行練習;教學方法:保幫者與練習者背對背站立,兩臂上舉,保幫者握住練習者的手腕,把練習者背翻過來,練習者手撐地、經倒立收腹成站起;保幫者弓步站在練習者身后,手扶練習者肩背,練習者重心后移,坐于保幫者腿上,體會動作開始時重心后移的感覺,或對背跳馬練習;手倒立重心后移接著推手,提腰、收腹、摜腳成站立;兩人幫助下完整練習、單個后手翻熟練后、可用小翻踺子連接做后手翻;常見錯誤及糾正方法,開始重心后移不移,造成向上“卷”。整個過程概念不清,腹部太緊張,方向不正,推手收腹無力,不及時,較熟練時出現后手翻歪或有轉體的錯誤。
[0004]由于傳統的教學方法需要教師親自保護,保護與幫助負荷大,學生脫離保護后課外訓練容易造成頸部受傷,為此,專門設計制作了一種不倒翁后手翻輔助性訓練器,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地防止了運動損傷。
實用新型內容
[0005]為了克服現有的體育柔韌素質橫叉訓練方法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不倒翁后手翻輔助性訓練器。
[0006]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所述的不倒翁后手翻輔助性訓練器,由腳踏板1、套管升降孔2、托腰板3、升降桿4、插銷5、把桿6、半圓管7和弧形管8構成,腳踏板I上有四根平行的圓管,長度為0.6米,間隔0.05米焊接在弧形管上,插銷5卡在套管升降孔2里面,弧形管8上焊接有半圓管7,半圓管7上焊接有四根平行把桿6,把桿6上包裹有壓縮海綿保護層。
[0007]所述的不倒翁后手翻輔助性訓練器,托腰板3和升降桿4焊接在一起,托腰板3上
有一層壓縮海綿保護墊子。
[0008]所述的不倒翁后手翻輔助性訓練器,升降桿4長度為0.6米,其上面分布有五個升降孔,間隔距離為0.05米。
[0009]所述的不倒翁后手翻輔助性訓練器,套管升降孔上面分布有五個升降孔,間隔距離為0.05米,最大升降的高度為0.25米,安裝在最低點時托腰板3離地的高度為0.75米,安裝在最高點時托腰板3離地的高度為I米。
[0010]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給練習者提供了一種安全可靠的體育器材,不倒翁后手翻輔助性訓練器,克服了初學者訓練時的畏懼心理,增強了訓練者的自信心,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
[0011]因此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點:本器械結構簡單,制作方便。容易普及和推廣使用,輔助性訓練能夠有效地減少運動損傷,課外訓練更加安全可靠。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0013]圖1是不倒翁后手翻輔助性訓練器立體結構示意圖。
[0014]圖2是不倒翁后手翻輔助性訓練器立體結構標注示意圖。
[0015]圖3是不倒翁后手翻輔助性訓練器剖面結構示意圖。
[0016]圖4是不倒翁后手翻輔助性訓練器立體分解結構標注示意圖。
[0017]圖中:1、腳踏板;2、套管升降孔;3、托腰板;4、升降桿;5、插銷;6、把桿;7、半圓管;8、弧形管。
【具體實施方式】
[0018]實施例:下面通過實施例,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體育輔助性訓練器材,不倒翁后手翻輔助性訓練器,其特征是:練習者站在腳踏板I上,背對托腰板3站立,兩臂前舉站立開始,稍屈膝屈髖后坐,兩臂自然后擺、重心后移,當身體向后失去平衡時,兩臂迅速經前上方平行后甩、蹬地、抬頭(眼看手)展胸展腹,身體充分后屈,經低騰空,兩手直臂快速甩手挑腰下橋,隨著身體重心的后移,弧形管8向后滾動,挑腰下橋后兩手抓在半圓管把桿6上,利用反方向手倒立的反彈力頂肩推手,收腹提腰,雙腳落地成直立。不倒翁后手翻輔助性訓練器,對發展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快速建立動作概念都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也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有效手段。
【權利要求】
1.一種不倒翁后手翻輔助性訓練器,由腳踏板(I)、套管升降孔(2)、托腰板(3)、升降桿(4)、插銷(5)、把桿(6)、半圓管(7)和弧形管(8)構成,其特征是:所述的不倒翁后手翻輔助性訓練器,腳踏板(I)上有四根平行的圓管,長度為0.6米,間隔0.05米焊接在弧形管上,插銷(5)卡在套管升降孔(2)里面,托腰板(3)和升降桿(4)焊接在一起,托腰板(3)上有一層壓縮海綿保護墊子,弧形管(8)上焊接有半圓管(7),半圓管(7)上焊接有四根平行把桿(6 ),把桿(6 )上包裹有壓縮海綿保護層,升降桿(4 )長度為0.6米,其上面分布有五個升降孔,間隔距離為0.05米。
【文檔編號】A63B22/00GK203777585SQ201420175266
【公開日】2014年8月20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13日 優先權日:2014年4月13日
【發明者】茍小平, 陳思涵, 王莉莉, 任劍, 郭大綱, 彭星, 董對林, 陳娜娜, 楊蘭蘭, 楊晶晶, 徐婷婷, 徐娟, 牛飛霞 申請人:隴東學院, 茍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