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刀式門球拾球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的剪刀式門球拾球器,包括主桿,主桿鉸接有副桿,主桿的上端設置有第一護手部,主桿的下端設置有網袋;副桿的上端設置有第二護手部。本實用新型的門球拾球器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老年人用該拾球器撿拾門球,不用彎腰,也無需費力,能夠輕松地將門球拾起,避免了由于彎腰拾球造成老年人腰部勞損的問題。
【專利說明】 剪刀式門球拾球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撿球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剪刀式門球拾球器。
【背景技術】
[0002]門球是高爾夫球與撞球的混血兒,不但規則簡單、輕松有趣,而且可以激發腦力、促進身心。門球運動占地少,花費省,很安全,且技術簡單,比賽時間短,運動量也不大,適于中老年人。
[0003]然而老年人在進行該運動的時候,常常需要彎腰撿球,這對于老年人來說是比較吃力的,并且經常做彎腰撿球的動作,容易造成腰部勞損。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剪刀式門球拾球器,不用彎腰即可將門球撿起,避免了由于彎腰拾球造成老年人腰部勞損的問題。
[0005]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剪刀式門球拾球器,包括主桿,主桿鉸接有副桿,主桿的上端設置有第一護手部,主桿的下端設置有網袋;副桿的上端設置有第二護手部。
[0006]本實用新型的特點還在于,
[0007]主桿與副桿的長度相等。
[0008]主桿的長度為Im。
[0009]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剪刀式門球拾球器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老年人用該拾球器撿拾門球,不用彎腰,也無需費力,能夠輕松地將門球拾起。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圖1是本實用新型剪刀式門球拾球器的結構示意圖。
[0011]圖中,1.主桿,2.副桿,3.第一護手部,4.網袋,5.第二護手部,6.門球。
【具體實施方式】
[0012]下面結合附圖以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0013]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剪刀式門球拾球器,如圖1所示,包括主桿1,主桿I鉸接有副桿2,主桿I的上端設置有第一護手部3,主桿I的下端設置有網袋4 ;副桿2的上端設置有第二護手部5。
[0014]主桿I與副桿2的長度相等。
[0015]主桿I的長度為lm。
[0016]使用時,用手同時握住主桿i和副桿2的上端,并且通過分別向第一護手部3和第二護手部5施加推力,使得主桿I和副桿2的下端形成超過7.5cm的距離,然后移動撿球器使得門球6恰好處于主桿I和副桿2之間,再握緊主桿I和副桿2的上端,這樣副桿2就將門球6推進了位于主桿I下端的網袋4中,完成門球的撿拾。
[0017]主桿I與副桿2的長度相同,都為lm,這個長度恰好為手臂自然伸直,不用彎腰,即可拾到門球6的長度。
[0018]通過上述方式,本實用新型的剪刀式門球拾球器不用彎腰即可將門球撿起,避免了由于彎腰拾球造成老年人腰部勞損的問題。該拾球器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特別適合老年人使用。
【權利要求】
1.剪刀式門球拾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桿(1),主桿(I)鉸接有副桿(2),主桿(I)的上端設置有第一護手部(3),主桿(I)的下端設置有網袋(4);副桿(2)的上端設置有第二護手部(5);所述的主桿(I)與所述的副桿(2)的長度相等;所述的主桿(I)的長度為Im0
【文檔編號】A63B47/02GK204158978SQ201420243402
【公開日】2015年2月18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13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13日
【發明者】陳麗紅, 孟宏睿 申請人:陜西理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