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可變擊球角度的匹克球拍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528830閱讀:1383來源:國知局
可變擊球角度的匹克球拍的制作方法與工藝

本實用新型涉及球拍領域技術,尤其是指一種可變擊球角度的匹克球拍(PICKLE BALL)。



背景技術:

匹克球(PICKLE BALL) 是用球拍擊球的一種運動,是從美國西雅圖的本不里奇島興起的。說它是網球、羽毛球和乒乓球的混合運動,那是最妥當不過。 匹克球的場地和羽毛球的場地完全相同。使用的球大小如網球,為硬塑料制成的薄殼中空球,有26個直徑約1厘米的孔。橫握的球拍形如較大的乒乓球拍,最初是木制的,目前有較輕的玻璃纖維、混合材料和碳纖維板的。

匹克球的規則和網球的規則類似,但是只是發球方可得分(和羽毛球類似〕。此外,發球必須是在下手(腰下)擊球;雙方都必須在球于自己場地內落地一次之后方才可以凌空攔擊對方來球。匹克球的設計是使所有在場的人都能積極活動。匹克球是球落點的競技,是耐心的競技;它不是氣力和蠻力的競技。擊球規則中,禁止在網前7英尺區域內凌空截擊對方來球,有助于減輕在網前過強的扣殺。

匹克球在美國已經成為中學體育課經常的運動項目,在年輕人和老年人中已經逐漸普遍。只是在紐約州,就有500多所學校將匹克球設為課程。美國每年在許多地方有匹克球的市、州和全國的比賽。美國有匹克球全國聯誼會。

目前市面上的匹克球拍的主要結構包括有球拍主體以及與球拍主體連接的拍柄,球拍主體一般由拍框和設于拍框內沿的面板構成,現有球拍面板正反面是平行的平面,從而擊球時,利用反射原理,入球的角度等于擊出的角度。但有一部份運動員,由于擊球力度和姿勢問題,擊出的球總是過不了中界網或者總是超出界外,使人非常沮喪。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可變擊球角度的匹克球拍,有利于使匹克球通過中界網并落到界內。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術方案:

一種可變擊球角度的匹克球拍,包括有球拍主體以及與球拍主體連接的拍柄,該球拍主體遠離拍柄的一端為第一端,靠近拍柄的一端為第二端,第一端的厚度與第二端的厚度差大于1mm。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第一端的厚度為10-12mm,第二端的厚度為8-9mm。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第一端的厚度為12mm,第二端的厚度為9mm。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第一端的厚度為8-9mm,第二端的厚度為10-12mm。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第一端的厚度為9mm,第二端的厚度為12mm。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球拍主體包括有拍框以及分別上下設置于拍框內側緣的面板和底板,由面板、底板和拍框圍構形成容置空間,該容置空間中填充有發泡材料。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拍框為金屬或纖維材質,該面板和底板均為纖維材質。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球拍主體和拍柄均為纖維材質。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纖維材質為玻璃纖維或碳纖維。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明顯的優點和有益效果,具體而言,由上述技術方案可知,其主要是由于球拍主體的第一端與第二端具有厚度差,并且厚度差大于1mm,這樣,使球拍板面由傳統的平面變為傾斜面,從而可以改變擊球角度。例如,當第一端的厚度小于第二端的厚度,使得球拍面板由第二端向第一端由薄逐漸變厚傾斜,這樣,會使擊出角度大于進入角度,適合擊球時總是過不了中界網的運動員。相反,當第一端的厚度小于第二端的厚度,使得球拍面板由第二端向第一端由厚變薄逐漸傾斜,這樣,會使擊出角度小于進入角度,適合擊球時總是打出界外的運動員。正是如此,運動員不需要改變自身的打球習慣,便可輕易地使球落到界內,增加打球樂趣。

為更清楚地闡述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特征和功效,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例來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之第一實施例的整體結構外形圖。

圖2是圖1中A-A的剖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之第一實施例的使用效果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之第二實施例的剖視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之第二實施例的使用效果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之第三實施例的剖視圖。

附圖標識說明:

10、球拍主體 11、第一端

12、第二端 13、拍框

14、面板 15、底板

16、發泡材料 20、拍柄。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照圖1和圖2所示,其顯示出了本實用新型之第一較佳實施例的具體結構,是一種可變擊球角度的匹克球拍,包括有球拍主體10以及與球拍主體10連接的拍柄20,該球拍主體10遠離拍柄20的一端為第一端11,靠近拍柄20的一端為第二端12,第一端11的厚度與第二端12的厚度差大于1mm。這樣,能使球拍板面傾斜,從而可以改變擊球方向,使匹克球更大概率落入界內。

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端11的厚度為10-12mm,第二端12的厚度為8-9mm。球拍板面由第二端12向第一端11逐漸增厚,以形成從底部向頂部由內向外傾斜,因此,可以減小回擊時球飛出的角度,使擊球易于落到界內。作為優選方案,所述第一端11的厚度H1為12mm,第二端12的厚度H2為9mm,例如,見圖2和圖3,擊球時,當匹克球進入角度為45°時,由于球拍的板面是傾斜的,使得擊出角度為41°,也即是,擊出角度小于進入角度,適合擊球時總是打出界外的運動員。這種球拍可以將出球角度減小,這樣,原本可能飛出界外的匹克球能順利落到界內,即如圖3中的虛線軌跡變為實線軌跡。

如圖4和圖5所示,其顯示出了本實用新型之第二較佳實施例的具體結構,本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基本相同,不同之處在于:所述第一端11的厚度為8-9mm,第二端12的厚度為10-12mm,也即是,第一端11的厚度小于第二端12的厚度,使得球拍板面由第二端12向第一端11逐漸變薄,以形成從底部向頂部由外向內傾斜。因此,可以增大回擊時球飛出的角度,使擊球易于通過中界網。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第一端11的厚度H1為9mm,第二端12的厚度H2為12mm,例如,擊球時,當匹克球進入角度為45°時,由于球拍的板面是傾斜的,使得擊出角度為49°,也即是,擊出角度大于進入角度,適合擊球時總是過不了中界網的運動員。這種球拍可以將出球角度增大,這樣,原本過不了中界網的匹克球能順利通過中界網上方,即如圖3中的虛線軌跡變為實線軌跡。

如圖6所示,其顯示出了本實用新型之第三較佳實施例的具體結構,本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基本相同,不同之處在于:所述球拍主體10包括有拍框13以及分別上下設置于拍框13內側緣的面板14和底板15,由面板14、底板15和拍框13圍構形成容置空間,該容置空間中填充有發泡材料16,發泡材料16是采用單一發泡粉熱膨脹形成的發泡塊,其質量輕,從而減輕球拍的總重量,能更好地發揮擊球效果,另外,發泡材料16還具有減震功能,減少震動對運動員手臂造成的負擔。

所述拍框13為金屬或纖維材質,該面板14和底板15均為纖維材質。作為優選方案,所述球拍主體10和拍柄20均為纖維材質,具體是指玻璃纖維或碳纖維。采用纖維材質進行制作,不但質硬,并且質量輕,耐用,不易磨損,揮拍時減輕力度也能達到很好的擊球效果。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設計重點在于,其主要是由于球拍主體10的第一端11與第二端12具有厚度差,并且厚度差大于1mm,這樣,使球拍板面由傳統的平面變為傾斜面,從而可以改變擊球角度。例如,當第一端11的厚度小于第二端12的厚度,使得球拍板面由第二端12向第一端11由薄逐漸變厚傾斜,這樣,會使擊出角度大于進入角度,適合擊球時總是過不了中界網的運動員。相反,當第一端11的厚度小于第二端12的厚度,使得球拍板面由第二端12向第一端11由厚變薄逐漸傾斜,這樣,會使擊出角度小于進入角度,適合擊球時總是打出界外的運動員。正是如此,運動員不需要改變自身的打球習慣,便可輕易地使球落到界內,增加打球樂趣。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范圍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細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