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學步輔助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獨輪車學習輔助架。
背景技術:
獨輪車代步設備在剛開始學習的時候,由于剛開始接觸,平衡性很難掌握,導致很容易在學習的過程中摔傷,安全性沒有保障,且在學習的過程中,初學者對平衡度的掌握也比較慢,降低了學習的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結構簡單,為獨輪車初學者提供安全的學習環境,防止摔傷的一種獨輪車學習輔助架。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獨輪車學習輔助架,包括用于安裝各部件的安裝部和用于使用時支撐攀扶的扶手部,所述扶手部和安裝部之間連接有支撐桿,所述安裝部的一側連接有若干個萬向輪。
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為,所述支撐桿的兩端分別通過連接頭與安裝部和扶手部可拆卸連接。
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為,所述連接頭為直角接頭或T型接頭。
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為,所述安裝部和扶手部與支撐桿的兩端焊接。
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為,所述萬向輪的數量至少為三個。
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為,所述安裝部和扶手部的形狀為U形、長方形或圓形,開口處有弧度的外張。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1、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適合輪滑、滑板、獨輪車等設備的初學者,或用于行動有障礙人群學習,為其提供更安全的學習環境,防止在學習過程中摔傷,提高學習的速度,且造價成本低,便于普及和生產。
2、支撐架各部件可拆卸,方便存放,使用直角接頭、T型接頭和外六角螺釘連接,無需使用安裝工具,在保證支撐架的穩固性的同時,簡化了安裝程序,提高支撐架的實用性。
3、支撐架各部件通過焊接連接,適合存放空間大的使用者,無需安裝,可直接接觸使用,節省學習時間。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便于本領域技術人員的理解,下面結合實施例與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實施方式提及的內容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
一種獨輪車學習輔助架,包括用于安裝各部件的安裝部和用于使用時支撐攀扶的扶手部,所述扶手部和安裝部之間連接有支撐桿,所述安裝部的一側連接有若干個萬向輪。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適合獨輪車設備的初學者,或用于行動有障礙人群學習,為其提供更安全的學習環境,防止在學習過程中摔傷,提高學習的速度,且造價成本低,便于普及和生產。
萬向輪的數量為四個,安裝分布于安裝部一側的四個方向,使支撐架在運動的過程中更穩定,轉彎時穩定性更佳,防止傾倒。
安裝部和扶手部的形狀為U形。
實施例1,如圖1所示,一種獨輪車學習輔助架,包括用于安裝各部件的安裝部和用于使用時支撐攀扶的扶手部,所述扶手部和安裝部之間連接有四根支撐桿,所述安裝部的一側連接有若干個萬向輪。
支撐桿的兩端分別通過連接頭與安裝部和扶手部可拆卸連接。
連接頭為直角接頭或T型接頭。
支架各部件可拆卸,方便存放,使用直角接頭、T型接頭和外六角螺釘連接,無需使用安裝工具,在保證支撐架的穩固性的同時,簡化了安裝程序,提高支撐架的實用性。
實施例2,如圖2所示,安裝部和扶手部與四根支撐桿的兩端焊接。
支架各部件通過焊接連接,適合存放空間大的使用者,無需安裝,可直接接觸使用,節省學習時間。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其中兩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因此,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