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導彈車模型控制系統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937694閱讀:1359來源:國知局

本實用新型涉及導彈車模型控制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導彈車模型控制系統。



背景技術:

導彈車模型是以實物導彈車為標準,經過復雜的工藝流程,按照一定的比例縮小而成的模型,分為靜止的和開動兩種。導彈車模型一般是國防教育基地用來當作教材,科研所用來實驗,博物館用來展覽的多用途的模型,以及眾多熱愛模型的人用于收藏,現有的導彈車模型大都采用塑料制作,體積較小、尺寸比較輕,現在也有一些軍工單位定制一些重量較重的導彈車模型,這些模型大都還不具備運動功能,并且有一些導彈車模型具備了簡單的運動功能,然還未實現發射激光炮彈、實現炮筒升降,其進行速度動力方面仍存在著不足,且大都不具備循跡功能。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中導彈車模型大都能夠行進不具備發射激光、炮筒不易實現升降的不足、不具備循跡功能,而提供的一種導彈車模型控制系統。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方案是:如圖1所示,一種導彈車模型控制系統,包括電源模塊、單片機、無線接收模塊、左電機、右電機,所述的電源模塊的12V端口與左電機、右電機的電源正極相連,電源模塊的GND2端口與左電機、右電機的電源負極相連,電源模塊的12V端口還與第三繼電器模塊OUT+端口相連,所述的第三繼電器模塊的OUT-端口與電推桿的一端相連,電推桿的另一端與電源模塊的GND2端口相連,所述的電源模塊的5V端口與左電機、右電機、無線接收模塊的+5V端口相連、所述的電源模塊的GND1端口與左電機、右電機、無線接收模塊的0V端口相連,所述的左電機、右電機為無刷直流電機型號為BLDC-38SR-S,所述的單片機的RB0、RB1、RB2、RB3引腳與無線接 收模塊的PWM1、PWM2、PWM3、PWM4端口對應相連,單片機的RB4、RB5、RB6引腳分別與第三繼電器模塊的IN1+、第一繼電器模塊的IN1+、第二繼電器模塊的IN1+端口對應相連,第三繼電器模塊的IN1-、第一繼電器模塊的IN1-、第二繼電器模塊的IN1-端口與電源模塊的GND1端口相連,所述的單片機的RA2端口與三極管Q1的基極間設有電阻R1,三極管Q1的集電極與電源模塊的5V端口相連,三極管Q1的發射極與左電機的調速端口相連,所述的單片機的RA3端口與三極管Q2的基極間設有電阻R2,三極管Q2的集電極與電源模塊的5V端口相連,三極管Q2的發射極與右電機的調速端口相連,所述的單片機的型號為PIC16F873,所述的無線接收模塊的型號為WFR06S。

所述的第一繼電器模塊的OUT-端口、第二繼電器模塊的OUT-端口分別與電源模塊的GND2端口相連,第一繼電器模塊的OUT+端口與左電機的正反轉端口相連,第二繼電器模塊的OUT+端口與右電機的正反轉端口相連。

所述的電推桿的行程為15CM,所述的單片機的RA0、RA1引腳分別與第一灰度傳感器的D0端口、第二灰度傳感器的D0端口對應相連,第一灰度傳感器、第二灰度傳感器的VCC、GND端口分別與電源模塊的5V、GND1端口對應相連,單片機的RA4端口與電阻R3的一端相連,電阻R3的另一端與三極管Q3的基極相連,三極管Q3的發射極與激光器的一端相連,激光器的另一端接電源模塊的GND2,三極管Q3的集電極與電源模塊的12V端口相連。

本實用新型通過上述技術方案,存在如下效果:一種導彈車模型控制系統,其采用直流無刷電機作為模型動力,利用單片機及無線控制器實現對坦克模型前進后退以及轉彎、炮筒升降等的控制,采用灰度傳感器實現其循跡功能,其穩定可靠,擴展方便,尤其適合重量較重的導彈車模型使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電路原理圖。

圖中所示:1、電源模塊;2、第三繼電器模塊;3、電推桿;5、激光器;6、無線接收模塊;7、第一繼電器模塊;8、第二繼電器模塊9、左電機10、三極管Q1 11、第一灰度傳感器;12、第二灰度傳感器13、右電機14、三極管Q2 15單 片機16、三極管Q3。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所示之最佳實施例作進一步詳述,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方案是:如圖1所示,一種導彈車模型控制系統,包括電源模塊1、單片機15、無線接收模塊6、左電機9、右電機13,所述的電源模塊1的12V端口與左電機9、右電機13的電源正極相連,電源模塊1的GND2端口與左電機9、右電機13的電源負極相連,電源模塊1的12V端口還與第三繼電器模塊2OUT+端口相連,所述的第三繼電器模塊2的OUT-端口與電推桿3的一端相連,電推桿3的另一端與電源模塊1的GND2端口相連,所述的電源模塊1的5V端口與左電機9、右電機13、無線接收模塊6的+5V端口相連、所述的電源模塊1的GND1端口與左電機9、右電機13、無線接收模塊6的0V端口相連,所述的左電機9、右電機13為無刷直流電機型號為BLDC-38SR-S,所述的單片機15的RB0、RB1、RB2、RB3引腳與無線接收模塊6的PWM1、PWM2、PWM3、PWM4端口對應相連,單片機15的RB4、RB5、RB6引腳分別與第三繼電器模塊2的IN1+、第一繼電器模塊7的IN1+、第二繼電器模塊8的IN1+端口對應相連,第三繼電器模塊2的IN1-、第一繼電器模塊7的IN1-、第二繼電器模塊8的IN1-端口與電源模塊1的GND1端口相連,所述的單片機15的RA2端口與三極管Q1 10的基極間設有電阻R 1,三極管Q1 10的集電極與電源模塊1的5V端口相連,三極管Q1 10的發射極與左電機9的調速端口相連,所述的單片機15的RA3端口與三極管Q2 14的基極間設有電阻R2,三極管Q2 14的集電極與電源模塊1的5V端口相連,三極管Q2 14的發射極與右電機13的調速端口相連,所述的單片機15的型號為PIC16F873,所述的無線接收模塊6的型號為WFR06S。

所述的第一繼電器模塊7的OUT-端口、第二繼電器模塊8的OUT-端口分別與電源模塊1的GND2端口相連,第一繼電器模塊7的OUT+端口與左電機9的正反轉端口相連,第二繼電器模塊8的OUT+端口與右電機13的正反轉端口相連。

所述的電推桿33的行程為15CM,所述的單片機15的RA0、RA1引腳分別與第一灰度傳感器11的D0端口、第二灰度傳感器12的D0端口對應相連,第一灰度傳感器11、第二灰度傳感器12的VCC、GND端口分別與電源模塊1的5V、GND1端口對應相連,單片機15的RA4端口與電阻R3的一端相連,電阻R3的另一端與三極管Q3 16的基極相連,三極管Q3 16的發射極與激光器5的一端相連,激光器5的另一端接電源模塊1的GND2,三極管Q3 16的集電極與電源模塊1的12V端口相連。

所述的一種導彈車模型控制系統,其實施時,按要求連接上述各器件,在單片機15中下載事先編好的軟件,使用過程中將左電機9、右電機13分別作為導彈車的主動力,使用過程中通過遙控器上的操縱桿通過單片機15控制導彈車模型的前進后退、左轉、右轉,炮筒的升降,該車還可以實現在畫上黑色線作為邊界的路線內實現循跡功能,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