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運動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413647閱讀:381來源:國知局
運動裝置的制作方法

本實用新型是關于一種適于做伏地挺身的運動裝置。



背景技術:

伏地挺身(Push-up;俯臥撐、掌上壓),是常見的健身運動,在面朝下的俯臥姿勢,以手臂撐起與降下身體。伏地挺身主要鍛煉的肌肉群有胸大肌和肱三頭肌,同時還鍛煉三角肌前束、前鋸肌和喙肱肌及身體的其他部位。伏地挺身在日常鍛煉和體育課上,特別是在軍事體能訓練中是一項基本訓練。

為推廣此簡單有效的運動,申請人提出一種輔助運動裝置,使提升伏地挺身的訓練效果。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輔助運動裝置,使提升伏地挺身的訓練效果。

本實用新的的目的及解決其技術問題是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一種運動裝置,適于供用戶做伏地挺身,包含二個支撐架與一握桿。每個該支撐架包含多個支撐面或支撐點以及多個孔。其中該一或多個支撐面或支撐點用以支撐地面,該多個孔包含一第一孔與一第二孔。該握桿連接該二個支撐架的該第一孔或該第二孔。

本實用新的的目的及解決其技術問題還可采用以下技術措施來進一步實現。

在一實施例,該第二孔是設置于該支撐架的中心線。

在一實施例,該第二孔是偏移于該支撐架的中心線。

在一實施例,該多個孔更包含一第三孔,該第三孔偏移于該支撐架的中心線。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可增加挺身時的深度,加強鍛煉效果。再者,借由更換不同的使用高度,可訓練不同部位的肌肉。

附圖說明

圖1是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運動裝置的立體圖。

圖2是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可調整使用高度的運動裝置的立體圖。

圖3A至3C是圖1可具有三種不同的使用高度的運動裝置的示意圖。

圖4A至4D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的可具有四種不同的使用高度運動裝置的示意圖。

圖5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的運動裝置的示意圖。

[符號的說明]

1:運動裝置 10:支撐架

10’:支撐架 11:握桿

101:第一孔 102:第二孔

103:第一支撐面 104:第二支撐面

105:第三支撐面 106:第三孔

H1:第一高度 H2:第二高度

H3:第三高度 H4:第四高度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詳述本案的各實施例,并配合圖式作為例示。除了這些詳細描述之外,本實用新型還可以廣泛地施行在其他的實施例中,任何所述實施例的輕易替代、修改、等效變化都包含在本案的范圍內,并以之后的專利范圍為準。在說明書的描述中,為了使讀者對本實用新型有較完整的了解,提供了許多特定細節;然而,本實用新型可能在省略部分或全部這些特定細節的前提下,仍可實施。此外,眾所周知的步驟或組件并未描述于細節中,以避免造成本實用新型不必要之限制。圖式中相同或類似之組件將以相同或類似符號來表示。特別注意的是,圖式僅為示意之用,并非代表組件實際的尺寸或數量,除非有特別說明。

圖1是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運動裝置1的立體圖。此運動裝置1用于輔助用戶做健身運動,例如伏地挺身。通常,運動裝置1是兩個一組同時使用,一個供左手握持,另一個供右手握持。

如圖1所示,每個運動裝置1包含兩個支撐架10以及一或多個握桿11。每個支撐架10具有多個孔,而握桿11用于連接兩個支撐架10于相對應的孔。例如,在本較佳實施例,每個支撐架10具有第一孔101以及第二孔102,而握桿11連接于兩個支撐架10的第一孔101。或者,如圖2所示,握桿11連接兩個支撐架10的第二孔102。當兩個運動裝置1同時使用時,使用者的左手握住一個運動裝置1的握桿11,右手握住另一個運動裝置1的握桿,如此可進行伏地挺身運動。如圖1所示,每個支撐架10具有多個支撐面,例如,三個支撐面103/104/105,而其中一或多個支撐面,例如第二支撐面104,與地面接觸。在本實用新型其他實施例,每個支撐架10可具有多個支撐點,其中一或多個支撐點,用以與地面接觸。在本實用新型其他實施例,每個支撐架10可具有數量多于兩個的孔。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運動裝置1,可根據用戶需求,調整使用高度,以訓練不同的肌肉部位。圖3A至圖3C是根據圖1的可以調整三種使用高度的運動裝置1,。如圖3A所示,當握桿11連接兩個支撐架10于第一孔101,并且以第二支撐面104接觸地面,則運動裝置1具有第一使用高度H1。如圖3C所示,當握桿11連接兩個支撐架10于第二孔102,并且以第二支撐面104接觸地面,則運動裝置1具有第二使用高度H2。如圖3B所示,當握桿11連接兩個支撐架10于第二孔102,且支撐架10倒向左側或右側(在本例倒向左側,并且以第一支撐面103接觸地面),則運動裝置1具有第三使用高度H3。在本實施例,第一使用高度H1大于第二使用高度H2,而第二使用高度H2大于第三使用高度H3。

如圖3A至3C所示,在本實施例,第二孔102是設置于支撐架10的中心在線。因此,無論支撐架10倒向左側或右側,都會有相同的第三使用高度H3。圖4A至4C為根據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運動裝置的支撐架10’的示意圖。在本實施例,第二孔102并未設置于中心線,而是偏移于中心線設置。如圖4A所示,當握桿11連接兩個支撐架10’于第一孔101,并且以第二支撐面104接觸地面,則運動裝置1具有第一使用高度H1。如圖4B所示,當握桿11連接兩個支撐架10’于第二孔102,并且以第二支撐面104接觸地面,則運動裝置1具有第一使用高度H2。如圖4C所示,當握桿11連接兩個支撐架10’于第二孔102,并且以第一支撐面103接觸地面,則運動裝置1具有第一使用高度H3。如圖4D所示,當握桿11連接兩個支撐架10’于第二孔102,并且以第三支撐面105接觸地面,則運動裝置1具有第一使用高度H4。

圖5顯示根據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運動裝置的支撐架10’。此實施例中,每個支撐架10’可具有第一孔101、第二孔102,以及第三孔106。其中,第二孔102和第三孔106皆為偏移于支撐架10’的中心線設置。較佳的,第二孔102和第三孔106是對稱于支撐架10’的中心線設置。

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與兩個支撐架10/10’搭配的握桿11的數量可不限于一個,使用者可自行更換為其他長度的握桿11。借由更換不同長度的握桿11,可進行不同方式的訓練。此外,握桿11的材質可選用稍具彈性的材質,例如熱塑性橡膠(TPR,Thermo-Plastic-Rubber material);或者,握桿11可以是剛材且其表面包覆具有彈性的材料。此外,支撐架10/10’的材質,可以是木質,或者塑料。

在上述實施例中,支撐架10/10’的外觀僅為例示,并不限于三角形,也可以是其他形狀或多邊形。在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支撐架10可為星狀。此外,支撐架10/10’可具有挖孔或鏤空的設計。此外,支撐架10/10’與握桿11之間的固定,可以通過螺固、緊配合,或其他方式固定。例如,握桿11的兩端,可具有螺紋,其中每一端通過支撐架10/10’的一個孔,例如第一孔101或第二孔102后,與一個外旋鈕(未圖示)固定,該外旋鈕的外徑大于孔,例如第一孔101或第二孔102的外徑,該外旋鈕具有內螺紋與握桿11的螺紋嚙合。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運動裝置1,適合作為伏地挺身運動的良好輔助器材。此外,于進行伏地挺身運動時,可增加挺身時的深度,加強鍛煉效果。再者,借由更換不同的使用高度,可訓練不同部位的肌肉。

本說明書所揭露的每個/全部實施例,本領域熟悉技藝人士可據此做各種修飾、變化、結合、交換、省略、替代、相等變化,只要不會互斥者,皆屬于本實用新型的概念,屬于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可對應或與本案所述實施例特征相關的結構或方法,及/或創作人或受讓人任何申請中、放棄,或已核準的申請案,皆并入本文,視為本案說明書的一部分。所并入的部分,包含其對應、相關及其修飾的部分或全部,(1)可操作的及/或可建構的(2)根據熟悉本領域技藝人士修飾成可操作的及/或可建構的(3)實施/制造/使用或結合本案說明書、本案相關申請案,以及根據熟悉本領域技藝人士的常識和判斷的任何部分。

除非特別說明,一些條件句或字詞,例如可以(can)、可能(could)、也許(might),或可(may),通常是試圖表達本案實施例具有,但是也可以解釋成可能不需要的特征、組件,或步驟。在其他實施例中,這些特征、組件,或步驟可能是不需要的。

本文前述的文件,其內容皆并入本文,視為本案說明書的一部分。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實施例,僅作為例示,不是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本實用新型所提到的特征或其他特征包含方法步驟與技術,可與相關申請案所述的特征或結構做任何結合或變更,部分的或全部的,其可視為本案不等的、分開的、不可替代的實施例。本實用新型所揭露的特征與方法其對應或相關者,包含可從文中導出不互斥者,以及熟悉本領域技藝人士所做修飾者,其部分或全部,可以是(1)可操作的及/或可建構的(2)根據熟悉本領域技藝人士的知識修飾成可操作的及/或可建構的(3)實施/制造/使用或結合本案說明書的任何部分,包含(I)本實用新型或相關結構與方法的任何一個或更多部分,及/或(II)本實用新型所述任何一或多個創作概念及其部分的內容的任何變更及/或組合,包含所述任何一或多個特征或實施例的內容的任何變更及/或組合。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