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健身器械,尤其涉及了一種橢圓機。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的橢圓機,如專利201310440308.3 所示,其導軌的高度不能自動調節,當鍛煉者需要對自身的運動姿態作出調整時需要先暫停運動,并從橢圓機上下來后進行手動調節,這不僅較為麻煩還影響了原先的運動節奏,更有某些對橢圓機運行原理不熟悉的使用者,無法對橢圓機進行正確的調節操作。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針對上述缺點,提供了一種橢圓機導軌電動仰升機構。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
橢圓機導軌電動仰升機構,包括導軌、車架組立,還包括仰升杠桿,車架組立上設有杠桿支座,所述的仰升杠桿中部鉸接在杠桿支座上,還包括絲桿和螺母,仰升杠桿的兩端分別連接在導軌、螺母上。
作為優選,所述的絲桿連接在車架組立上,還包括馬達,所述的馬達帶動絲桿轉動。優選的,還包括電子表盤,所述的電子表盤與馬達相連。
本實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術方案, 橢圓機的導軌實現了自動仰升調節。
附圖說明
圖1是實施例1的側視圖。
圖2是實施例1的導軌仰升后的狀態示意圖。
圖3是實施例1的立體圖。
圖4是圖3中Ⅰ處的局部示意圖。
圖5是馬達帶動絲桿轉動的原理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與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實施例1
橢圓機導軌電動仰升機構,如圖1至圖4所示,包括導軌1、車架組立4,還包括仰升杠桿2,車架組立4上設有杠桿支座3,所述的仰升杠桿2中部鉸接在杠桿支座3上,還包括絲桿7和螺母6,仰升杠桿2的兩端分別連接在導軌1、螺母6上。
還包括馬達5,所述的馬達5帶動絲桿7轉動。所述的絲桿7連接在馬達5的外殼上,馬達5的外殼底部鉸接在車架組立上,所以馬達5與絲桿7可在車架組立4上轉動。如圖5所示,馬達5的軸上設有一個齒輪,絲桿7底部也設有一個齒輪,絲桿7固定在其底部齒輪的中心處,馬達5帶動兩個齒輪旋轉后即帶動絲桿7轉動。
總之,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實用新型專利的涵蓋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