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健身器材設計的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多功能仰臥板健身器。
背景技術:
仰臥板目前是健身器材的一種,廣泛應用于體育界、家用健身器材等領域。傳統的仰臥板主要是做仰臥起坐運動來進行鍛煉。
現在生活在城鄉的人們,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強身健體的鍛煉顯得格外重要,人們的鍛煉身體的功能要求越來越多樣化,僅僅簡單的仰臥起坐鍛煉已不能滿足人們的要求了;
此外,由于大多數地區各種公共設施欠缺限制,人們想鍛煉卻苦無去處。
還有,隨著空氣污染的加重,pm2.5等大氣污染物增多,室外越來越不適合體育鍛煉;
再者,普通的家用多功能健身器占地面積大,普通住宅本身空間緊缺,無法承載較大體積的健身器材;
因此占地面積小、適合家用、多樣功能集于一體的健身器材應運而生。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設計的不足,提供一種體積小,功能多的多功能仰臥板健身器。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多功能仰臥板健身器結構,包括前雙導軌1、后雙導軌2、前腿管3、前支撐桿4、滑板架6、調節滑套7、豎把手8、橫把手9、單拉把手11、拉繩24、導軌滑輪12、中部滑輪25和頂端滑輪10;
仰臥板后雙導軌2的底端支撐在地面上,其頂端能滑動地安裝在前雙導軌1的底端橫桿上,并通過設置在前雙導軌1的底端橫桿上的鎖緊抽銷17鎖緊定位;仰臥板前腿管3鉸接于前雙導軌1的底端橫桿上,調節滑套7套設在前腿管3上,并能沿前腿管3自由滑動;前支撐桿4一端鉸接于前雙導軌1的中部位置上,另一端鉸接于調節滑套7上;
仰臥板橫把手9豎直地安裝在前雙導軌1的前端,泡棉23分別安裝在兩個橫把手9的外側,豎把手8水平地安裝在前雙導軌1的前端;
滑板架能滑動地安裝在前雙導軌1和后雙導軌2上,導軌滑輪12固定在滑板架6的底端,中部滑輪25固定在滑板架6的頂端,頂端滑輪10固定在前雙導軌1的頂端;
單拉把手11通過拉繩24分別連接頂部滑輪10、中部滑輪25和導軌滑輪12。
進一步地,調節滑套7通過設置在前腿管3上的鎖緊抽銷18鎖緊定位。
進一步地,豎把手8和橫把手9通過可拆卸的方式進行安裝。
綜上所述,所述的一種多功能仰臥板健身器可以在同一臺仰臥板上實現腿部彎曲運動、蹬腿運動、飛鳥運動、拉力訓練、仰臥起坐、立式腹肌訓練等運動。從而實現提供一種體積小,功能多的多功能仰臥板健身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多功能仰臥板健身器材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和技術方案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無需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本技術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義,這里使用的所有術語(包括技術術語和科學術語)具有與本實用新型所屬領域中的普通技術人員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義。還應該理解的是,諸如通用字典中定義的那些術語應該被理解為具有與現有技術的上下文中的意義一致的意義,并且除非像這里一樣定義,不會用理想化或過于正式的含義來解釋。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的“和/或”的含義指的是各自單獨存在或兩者同時存在的情況均包括在內。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的“內、外”的含義指的是相對于設備本身而言,指向設備內部的方向為內,反之為外,而非對本實用新型的裝置機構的特定限定。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的“左、右”的含義指的是閱讀者正對附圖時,閱讀者的左邊即為左,閱讀者的右邊即為右,而非對本實用新型的裝置機構的特定限定。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的“連接”、“鉸接”的含義可以是部件之間的直接連接也可以是部件間通過其它部件的間接連接。
如圖1所示,本申請的多功能仰臥板健身器結構,包括前雙導軌1、后雙導軌2、前腿管3、前支撐桿4、滑板架6、調節滑套7、豎把手8、橫把手9、單拉把手11、拉繩24、導軌滑輪12、中部滑輪25和頂端滑輪10。
仰臥板后雙導軌2的底端支撐在地面上,其頂端能滑動地安裝在前雙導軌1的底端橫桿上,并通過設置在前雙導軌1的底端橫桿上的鎖緊抽銷17鎖緊定位;仰臥板前腿管3鉸接于前雙導軌1的底端橫桿上,調節滑套7套設在前腿管3上,并能沿前腿管3自由滑動;前支撐桿4一端鉸接于前雙導軌1的中部位置上,另一端鉸接于調節滑套7上;
仰臥板橫把手9豎直地安裝在前雙導軌1的前端,泡棉23分別安裝在兩個橫把手9的外側,豎把手8水平地安裝在前雙導軌1的前端;
滑板架能滑動地安裝在前雙導軌1和后雙導軌2上,導軌滑輪12固定在滑板架6的底端,中部滑輪25固定在滑板架6的頂端,頂端滑輪10固定在前雙導軌1的頂端;
單拉把手11通過拉繩24分別連接頂部滑輪10、中部滑輪25和導軌滑輪12。
作為優選的,調節滑套7通過設置在前腿管3上的鎖緊抽銷18鎖緊定位。
進一步地,豎把手8和橫把手9通過可拆卸的方式進行安裝。
后雙導軌2一端支撐地面,另一端沿前雙導軌1一端形成兩側的滑道內滑動,并通過設置在前雙導軌1上的鎖緊抽銷17鎖緊定位,仰臥板前腿管3鉸接于前導軌1一端,調節滑套7套設在前腿管3上,并自由調節滑動,前貼地管5鉸接于前腿管3另一端上,前支撐桿4一端鉸接于前雙導軌1中間部位上,另一端鉸接于調節滑套7上;多功能仰臥板通過移動調節滑套7所在前腿管3的位置,可以實現仰臥板的角度調節和折疊收回,后雙導軌2可以實現收縮。
泡棉23套在橫把手9兩側,橫把手9安裝在后雙導軌2上,人體臀部坐在圓墊21上面,腳底部蹬在橫把手9和泡棉23上,人在使用時,腳底部通過對橫把手9和泡棉23施加蹬力,帶動滑板架6運動,人體腿部彎曲,滑板架6在人體自重的作用下隨人體腳部恢復原位,如此往復運動,即可實現蹬腿運動。
泡棉23套在橫把手9兩側,泡棉23套在橫把手9兩側,人體腳部放置在泡棉23和橫把手9之間,并鉤住,如此往復運動,即可實現仰臥起坐運動。
人體臀部坐在圓墊21上面,腳底部放置在長墊22上,人體手部可任意對單拉把手11施加拉力,把手11隨之可以向多個方向運動,人體手部對把手10撤去拉力時,在人體自重的作用下,隨拉繩24縮回,恢復原位,如此往復運動,即可實現拉伸運動。
泡棉23套在橫把手9兩側,豎把手8安裝在橫把手9上,橫把手安裝在前雙導軌1上端,人體膝蓋跪在圓墊21上面,腳部放在長墊22上,人體肘部放在泡棉23上面,手握住豎把手8,人在使用時,膝蓋部通過對圓墊21施加圖作用力,帶動滑板架6運動,人體腿部伸直,滑板架6在人體自重的作用下隨人體腳部恢復原位,如此往復運動,即可實現健腹運動。
塑料端帽19安裝在貼地管的兩端。滑板架6的底部設置有豎向骨架13和橫向固定架14,通過連接桿15套設在后雙導軌2上。
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