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飛行器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487769閱讀:503來源:國知局
一種飛行器的制作方法與工藝

本實用新型涉及飛行器,具體地說是一種可載攝像裝置的航模飛行器。



背景技術:

航模飛行器一般與載人的飛機一樣,主要由機翼、尾翼、機身、起落架和發動機五部分組成。機翼是航模飛行器在飛行時產生升力的裝置,并能保持航模飛行器飛行時的橫側穩定。尾翼包括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兩部分。水平尾翼可保持航模飛行器飛行時的俯仰穩定,垂直尾翼保持航模飛行器飛行時的方向穩定。水平尾翼上的升降舵能控制航模飛行器的升降,垂直尾翼上的方向舵可控制航模飛行器的飛行方向。機身是將模型的各部分聯結成一個整體的主干部分叫機身。同時機身內可以裝載必要的控制機件,設備和燃料等。起落架供航模飛行器起飛、著陸和停放的裝置。前部一個起落架,后面兩面各一個起落架叫前三點式,前部兩面各一個起落架,后面一個起落架叫后三點式。發動機是航模飛行器產生飛行動力的裝置。現代航空模型運動分為自由飛行、線操縱、無線電遙控、仿真和電動等五大類。按動力方式又分為:活塞發動機、噴氣發動機、橡筋動力模型飛機和無動力的模型滑翔機等。螺旋槳是指靠槳葉在空氣中旋轉將發動機轉動功率轉化為推進力的裝置。螺旋槳旋轉時,槳葉不斷把大量空氣(推進介質)向后推去,在槳葉上產生推進力。

航模飛行器架包括起落架,起落架中帶有攝像裝置,目的是利用航模飛行器在飛行時攝照所需圖像。

現有技術中,航模飛行器有中心螺旋架及螺旋機臂,還包括控制電路板,其結構較復雜、飛行穩定性欠佳。



技術實現要素:

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科學合理、機身均衡、飛行穩定性好的航拍飛行器。

技術方案:一種飛行器,包括主支架、電機、電池、連接電路、攝像裝置。所述主支架四個角分別固接有驅動安裝件,所述驅動安裝件中心裝有所述電機,電機輸出軸中安裝有螺旋槳,所述主支架上面有一面蓋,面蓋前端裝有攝像鏡頭,所述主支架底部安裝有主控件。

所述攝像裝置裝于所述面蓋內。所述電池裝于主支架底部。

所述主控件包括:圖像攝像與無線傳輸控制裝置、飛行控制線路裝置。

所述驅動安裝件以支臂固接于主支架四個角的圓弧處,所述電機裝于所述支臂末端,所述支臂還固接有支撐件,所述支撐件外端固接有環形件,所述螺旋槳設于環形件內。

所述圖像攝像與無線傳輸控制裝置有圖像傳輸調頻按鍵及圖像傳輸數碼管。

所述主支架底部還有電源插座。所述所述主支架底部還裝有腳架。

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其結構緊湊、科學合理、機身均衡、飛行穩定性好。由于在航拍飛行器上安裝了圖像攝像與無線傳輸控制裝置能實現航拍視頻即時傳輸。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主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后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左視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右視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俯視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仰視圖。

圖中標號代表:主支架1、面蓋2、攝像鏡頭3、支臂4、電機5、螺旋槳6、支撐件7、環形件8、電池9、圖像傳輸調頻按鍵10、圖像傳輸數碼管11、電源插座12、飛行控制線路裝置13、腳架14、圖像攝像與無線傳輸控制裝置15、圓弧處16。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便于理解本實用新型,下面將對本實用新型進行更全面的描述。本實用新型給出了較佳實施方式。但是,本實用新型可以以許多不同的形式來實現,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實施方式。相反地,提供這些實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對本實用新型的公開內容理解的更加透徹全面。

需要說明的是,當元件被稱為“連接”另一個元件,它可以是直接連接到另一個元件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居中元件。除非另有定義,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術和科學術語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含義相同。本文中在本發明的說明書中所使用的術語只是為了描述具體的實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及/或”包括一個或多個相關的所列項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組合。

見圖1-6,一種飛行器,包括主支架1、電機5、電池9、連接電路、攝像裝置。所述攝像裝置裝于所述面蓋2內,所述電池9裝于主支架1底部,可用外殼與主支架,電池9裝于外殼內。

所述主支架1四個角分別固接有驅動安裝件,所述驅動安裝件中心裝有所述電機5,電機輸出軸中安裝有螺旋槳6,所述主支架1上面有一面蓋2,面蓋2前端裝有攝像鏡頭3。

所述主支架1底部安裝有主控件。所述主控件包括圖像攝像與無線傳輸控制裝置15、飛行控制線路裝置13組成。所述圖像攝像與無線傳輸控制裝置15有圖像傳輸調頻按鍵10及圖像傳輸數碼管11。主控件是現有技術,不作詳述。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驅動安裝件以支臂4固接于主支架1四個角的圓弧處16,所述電機5裝于所述支臂4末端,所述支臂4還固接有支撐件7,所述支撐件7外端固接有環形件8,所述螺旋槳6設于環形件8內。環形件能進一步聚集旋轉風力,增加驅動力,并能降低外部風向的不利影響。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主支架1底部還有電源插座12,給電池充電。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所述主支架1底部還裝有腳架14,用于機身停放。

所述連接電路是電機、電池、攝像裝置、圖像攝像與無線傳輸控制裝置、飛行控制線路裝置電性連接線路。

其工作過程:本實用新型配套使用的還有無線接收及控制裝置。無線接收及控制裝置通過圖像攝像與無線傳輸控制裝置、飛行控制線路裝置之信號傳輸,可以控制螺旋槳的轉速及控制飛行器的飛行方向,并能控制攝像裝置的攝照操作,將攝到的視頻圖像傳到無線接收及控制裝置中。

以市電通過電源插座給電池充電,按配套使用的無線接收及控制裝置對調好圖像傳輸調頻按鍵,按動電源開關,螺旋槳啟動向空中飛行,通過地面無線操作搖控,飛行控制線路裝置接收指令,攝像鏡頭尋找所需目標,視頻圖像通過圖像攝像與無線傳輸控制裝置傳回地面的無線接收及控制裝置。

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優選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所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只局限于這些說明。對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推演或替換,都應當視為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