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健身設備,具體是一種多功能折疊式健身板。
背景技術:
鍛煉身體對于我們的生活而言是不可或缺的,而現在一般的上班族上一天班后,都賴在家中,所以需要在家中進行一定地鍛煉,而室內最常見的運動便是仰臥起坐以及俯臥撐,而仰臥起坐主要是鍛煉腰部肌肉,使得鍛煉所起到的作用過于單一,需要多方面的鍛煉。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多功能折疊式健身板,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多功能折疊式健身板,包括主板和擴展板;所述主板設置有支撐塊、工具板、杯槽、雜物槽、腳板、轉桿、鉤槽、鉤頭、腳環、轉軸、卡桿、彈性繩、套環、T形彈性繩和手環;所述主板分為兩塊,兩塊主板通過鉸鏈連接在一起;所述支撐塊有四個,分別設置在主板下端面的四個頂角處;所述工具板設置在主板左端的前側邊處;所述杯槽設置在工具板上端面的前側位置;所述雜物槽設置在工具板上端面的后側位置;所述腳板的一側通過鉸鏈連接在主板上端面的后側邊處;所述轉桿通過轉銷連接在腳板左端面的中間位置;所述鉤槽設置在主板上端面的右側位置;所述鉤頭設置在轉桿的活動端頭處;所述轉軸設置在主板下端面的右側位置;所述卡桿的中點位置固接在轉軸的下端頭處且卡桿處于水平面內;所述彈性繩有兩條,分別固接在主板上端面右端的前后兩側;所述套環有兩個,分別設置在兩條彈性繩的端頭處;所述T形彈性繩一端固接在主板左端的中間位置;所述手環有兩個,分別固接在T形彈性繩的前后端頭上;所述擴展板設置有滑槽、手推板、防滑墊和滑輪;所述擴展板有兩個,分別通過鉸鏈連接在主板左端的前后兩側;所述滑槽設置在擴展板的上端面處;所述手推板設置在滑槽內;所述滑輪有四個,分別設置在手推板下端面的四個頂角處。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腳環有兩個,分別設置在腳板左端面的前后兩側。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手推板的底面鋪有防滑墊。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的主板通過對折,收納起來;支撐塊用于支撐主板;杯槽便于水杯穩定地放在工具板上,從而便于鍛煉者喝水;雜物槽用于放置鍛煉者隨身攜帶的小物品;當鍛煉者進行仰臥起坐時,將腳板轉動至豎直位置,從而便于使用者雙腳搭放在腳板上;轉桿上下轉動;鉤頭用于插入鉤槽內,從而保證腳板處于豎直位置;腳環便于鍛煉者用腳鉤在腳板上,從而便于發力進行仰臥起坐;當主板平攤開后,轉動卡桿,使得卡桿橫跨主板的左右折板,使得主板在鍛煉者仰臥起坐的過程中保持在水平位置;套環套在鍛煉者的腳踝上,便于鍛煉者躺在主板上高抬腿拉伸彈性繩,從而進行腿部鍛煉;手環用于套在鍛煉者的手上,便于鍛煉者在做仰臥起坐的過程中拉伸T形彈性繩,從而加大腰部的鍛煉強度;手推板用于放置鍛煉者的手掌,便于鍛煉者在做俯臥撐的過程中雙臂向兩側擴展,從而加強了胸部肌肉的鍛煉;防滑墊增大手推板支撐面的摩擦力,防止手掌打滑;滑輪便于手推板滑動;本實用新型的設計結構簡單,工作性能好,功能多,實用性強,充分展現了現代化工具的特點,發展前景十分良好。
附圖說明
圖1為多功能折疊式健身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多功能折疊式健身板中擴展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多功能折疊式健身板中卡桿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多功能折疊式健身板中轉桿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主板,2-T形彈性繩,3-手環,4-手推板,5-擴展板,6-工具板,7-杯槽,8-雜物槽,9-支撐塊,10-腳板,11-彈性繩,12-套環,13-卡桿,14-滑槽,15-滑輪,16-防滑墊,17-轉軸,18-轉桿,19-鉤槽,20-鉤頭,21-腳環。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詳細地說明。
請參閱圖1-4,一種多功能折疊式健身板,包括主板1和擴展板5;所述主板1設置有支撐塊9、工具板6、杯槽7、雜物槽8、腳板10、轉桿18、鉤槽19、鉤頭20、腳環21、轉軸17、卡桿13、彈性繩11、套環12、T形彈性繩2和手環3;所述主板1分為兩塊,兩塊主板1通過鉸鏈連接在一起,主板1通過對折,收納起來;所述支撐塊9有四個,分別設置在主板1下端面的四個頂角處,支撐塊9用于支撐主板1;所述工具板6設置在主板1左端的前側邊處;所述杯槽7設置在工具板6上端面的前側位置,杯槽7便于水杯穩定地放在工具板6上,從而便于鍛煉者喝水;所述雜物槽8設置在工具板6上端面的后側位置,雜物槽8用于放置鍛煉者隨身攜帶的小物品;所述腳板10的一側通過鉸鏈連接在主板1上端面的后側邊處,當鍛煉者進行仰臥起坐時,將腳板10轉動至豎直位置,從而便于使用者雙腳搭放在腳板10上;所述轉桿18通過轉銷連接在腳板10左端面的中間位置,轉桿18上下轉動;所述鉤槽19設置在主板1上端面的右側位置;所述鉤頭20設置在轉桿18的活動端頭處,鉤頭20用于插入鉤槽19內,從而保證腳板10處于豎直位置;所述腳環21有兩個,分別設置在腳板10左端面的前后兩側,腳環21便于鍛煉者用腳鉤在腳板10上,從而便于發力進行仰臥起坐;所述轉軸17設置在主板1下端面的右側位置;所述卡桿13的中點位置固接在轉軸17的下端頭處且卡桿13處于水平面內,當主板1平攤開后,轉動卡桿13,使得卡桿13橫跨主板1的左右折板,使得主板在鍛煉者仰臥起坐的過程中保持在水平位置;所述彈性繩11有兩條,分別固接在主板1上端面右端的前后兩側;所述套環12有兩個,分別設置在兩條彈性繩11的端頭處,套環12套在鍛煉者的腳踝上,便于鍛煉者躺在主板1上高抬腿拉伸彈性繩11,從而進行腿部鍛煉;所述T形彈性繩2一端固接在主板1左端的中間位置;所述手環3有兩個,分別固接在T形彈性繩2的前后端頭上,手環3用于套在鍛煉者的手上,便于鍛煉者在做仰臥起坐的過程中拉伸T形彈性繩2,從而加大腰部的鍛煉強度;所述擴展板5設置有滑槽14、手推板4、防滑墊16和滑輪15;所述擴展板5有兩個,分別通過鉸鏈連接在主板1左端的前后兩側;所述滑槽14設置在擴展板5的上端面處;所述手推板4設置在滑槽14內,手推板4用于放置鍛煉者的手掌,便于鍛煉者在做俯臥撐的過程中雙臂向兩側擴展,從而加強了胸部肌肉的鍛煉;所述手推板4的底面鋪有防滑墊16,防滑墊16增大手推板4支撐面的摩擦力,防止手掌打滑;所述滑輪15有四個,分別設置在手推板4下端面的四個頂角處,滑輪15便于手推板4滑動。
上面對本專利的較佳實施方式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專利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在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專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種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