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是一種輕便、安全、簡單、易用的氣壓式單向可調力量大小的健身器材,需特別說明的是,本發明的構成由自行車打氣筒簡單改造而來,應可以看作是打氣筒技術的一種延伸應用。
背景技術:
現在市場上主要的小型健身器材主要是繞彎巨型彈簧的臂力器。不足之處在于力度無法調節,使用時動作單一,功能少,重要的是其安全性很低,彈簧在被繞彎后自有的反彈力容易失控造成損傷,甚至打向頭部造成較嚴重的傷害。還有啞鈴,耗費較多的金屬資源,價格也比較貴,沉重而不便攜,調節重量比較麻煩,安全性也不高,可能會被砸傷,鍛煉胸肌時需要與仰臥板配合使用。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小型擴胸臂力鍛煉器材缺乏安全、功能單一等缺點,本發明利用單向壓縮空氣去除了反彈力的安全隱患,增加實現了腹肌及手臂更多肌群的鍛煉,還可以做成寶劍的樣子,美觀實用。
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由氣筒、活塞、密封組件組成密閉氣室,且該密閉氣室設置有單向進氣閥和可調限壓排氣閥來分別控制氣流的方向和調節作用力的大小。或者可以簡單理解為在自行車打氣筒的氣嘴上連接一個可調限壓排氣閥。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使人們鍛煉更安全,增加實現了對腹肌及手臂更多肌群的鍛煉的多功能性,鍛煉力量可以無級調節,簡單,美觀,易用,便攜。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發明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活塞的剖面構造圖。
圖3是單向進氣閥打開時的氣流路徑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1所示為本發明的其中一種可行的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其基本構成包括氣筒1、塑膠把手2、活塞3、密封圈4、活塞桿5、限位膠圈6、手柄7、節流圓片8、限壓彈簧9、調節螺栓10、腳踩底座11,其中活塞3的外直徑稍小于氣筒1的內直徑,氣流可以直接通過活塞3的外壁與氣筒1的內壁之間的間隙;可調限壓排氣閥由手柄7、節流圓片8、限壓彈簧9和調節螺栓10這四個部件構成,調節螺栓10內有氣流通道;限位膠圈6固定連接于氣筒1,可限制活塞桿5運動時的擺幅。如圖2所示,活塞3上有兩個安裝密封圈4的槽體,兩槽體之間及左側槽體與氣室之間都有氣流通道,槽體的寬度稍大于密封圈4的厚度。使活塞3位于氣筒1內最左側,慢慢地將活塞3向右拉,此時,在氣流的壓力下,(兩側的)密封圈4緊貼所在槽體左側與氣筒壁,外部氣流通過活塞3外壁與氣筒1內壁之間的間隙進入到右側槽體,進而通過兩個槽體之間的氣流通道進入左側槽體,同樣通過左側槽體與氣室之間的通道后進入氣室,其整個過程就是單向進氣閥開啟進氣的過程。若活塞3向左運動,氣流由氣室向外部流動,氣流的壓力使密封圈4緊貼槽體右側與氣筒壁,兩個槽體中間的氣流通道就被密封圈4封住了,氣流無法通過兩道密封圈4,即單向進氣閥關閉的過程,而氣流則通過活塞3、活塞桿5、手柄7三個部件的中心中空管道到達可調限壓排氣閥,達到預設壓力后頂開節流圓片8,氣流隨作用力的運動慢慢排出。完成此行程需要花費預設的力量,從而達到鍛煉的目的。若只使用除腳踩底座11外的主體部分,則僅適合鍛煉上肢肌群與擴胸,而將手柄7鎖入腳踩底座11后,則可以用站立姿勢鍛煉腹部肌肉。
在活塞壓縮空氣的行程中,由于空氣的可壓縮屬性,造成需要壓縮一段距離后才能達到預設的壓力,如果這段距離過長就會影響鍛煉,根據理想氣體狀態方程可以得出,不管活塞直徑有多大,活塞壓縮空氣一定距離后的氣體壓強是一定的,再根據壓強公式,增大活塞的直徑,可以在該距離處即該氣體壓強處得到更大的作用力,從而用更短的壓縮距離達到預設的壓力。
此外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圖1、圖2、圖3大體是依據現市場上常見的打氣筒結構而繪制的,相應的改變是打氣筒的底座變成了手柄7及其上的可調限壓排氣閥,增加了塑膠把手2、腳踩底座11,為了繪圖簡單省略了打氣筒活塞內部氣流通道的一個單向閥,此單向閥同樣可增強本發明的性能。鑒于本發明與打氣筒的高度相似性,本發明主張將打氣筒的現有技術應同樣視為本發明的現有技術。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一種實施例,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明的涵蓋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