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秋千,特別涉及一種可折疊式秋千。
[
背景技術:
]
兒童秋千已經成為一種常用的家庭兒童用品,但目前的兒童秋千大多都是功能比較單一,而且體積比較大,一般不具有折疊功能,這樣在儲藏或者運輸過程中占用空間比較大,亟需一種能夠折疊一減小運輸或儲藏占用空間的秋千。
[
技術實現要素:
]
本發明克服了上述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結構簡便,能夠折疊的秋千。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下列技術方案:
一種可折疊式秋千,包括左支架1和右支架2,所述左支架1包括左連接座11以及連接在左連接座11上的左前支桿12和左后支桿13;所述右支架2包括右連接座21以及連接在右連接座21上的右前支桿22和右后支桿23;在所述左連接座11、右連接座21上分別連接有能前后擺動的左擺臂14、右擺臂24,在所述左擺臂14、右擺臂24之間連接有折疊后能將左擺臂14、右擺臂24相對靠攏的折疊座架3,在所述左支架1和右支架2之間連接有折疊后能將左支架1和右支架2相對靠攏的折疊連接架4。所述左連接座11上設有能使得左前支桿12和左后支桿13前后相對折疊靠攏的第一鉸接點和第二鉸接點,所述左前支桿12通過第一鉸接點與左連接座11鉸接,所述左后支桿13通過第二鉸接點與左連接座11鉸接;所述右連接座21上設有能使得右前支桿22和右后支桿23前后相對折疊靠攏的第三鉸接點和第四鉸接點,所述右前支桿22通過第三鉸接點與右連接座21鉸接,所述右后支桿23通過第四鉸接點與右連接座21鉸接。所述折疊連接架4為一能帶動左前支桿12和右前支桿22朝向左后支桿13和右后支桿23靠攏的折疊架。所述折疊連接架4包括四個分別與左前支桿12、右前支桿22、左后支桿13、右后支桿23鉸接的斜向折疊桿41,所述四個斜向折疊桿41另一端鉸接有升起后能帶動它們相互靠攏的升降座42,在所述升降座42側壁上設有底部開口的供所述四個斜向折疊桿41分別伸入的四個開口槽421,在所述升降座42還活動連接有能相對升降座42轉動的解鎖轉動盤43,在解鎖轉動盤43上設有與開口槽421對位時能阻止斜向折疊桿41脫離開口槽421的卡合部431,在所述解鎖轉動盤43上設有當轉動解鎖轉動盤43后與開口槽421對位時允許升降座42相對斜向折疊桿41轉動的解鎖孔432,在升降座42與解鎖轉動盤43之間設有鎖定復位彈簧401。所述折疊座架3為一能前后折疊靠攏的折疊架。所述折疊座架3包括與左擺臂14鉸接的能向上相對折疊的左前座桿31和左后座桿32以及與右擺臂24鉸接的能向上相對折疊的右前座桿33和右后座桿34,在所述左擺臂14上設有限制左前座桿31和左后座桿32向下轉動的卡位,在所述右擺臂24上也設有限制左前座桿31和左后座桿32向下轉動的卡位;在左前座桿31另一端、右前座桿33另一端分別鉸接有左前連接桿35、右前連接桿36,所述左前連接桿35另一端與右前連接桿36另一端端鉸接,在左后座桿32另一端、右后座桿34另一端分別鉸接有左后連接桿37、右后連接桿38,左后連接桿37另一端與右后連接桿38另一端鉸接,在所述折疊座架3上還設有限制其左右折疊的座架鎖定裝置。所述折疊連接架4包括分別與左前支桿12、右前支桿22、左后支桿13、右后支桿23鉸接的第一折疊桿44、第二折疊桿45、第三折疊桿46、第四折疊桿47,所述第一折疊桿44另一端與第二折疊桿45另一端鉸接,第三折疊桿46另一端與第四折疊桿47另一端鉸接,在第一折疊桿44另一端與第二折疊桿45之間或第三折疊桿46與第四折疊桿47之間設有限制整個折疊連接架4左右折疊的底架鎖定裝置。折疊座架3包括座位上架301和座位下架302,所述座位上架301包括鉸接在左擺臂14上并相對左擺臂14左右轉動的左上架3011和鉸接在右擺臂24上并相對右擺臂24左右轉動的右上架3012,所述座位下架302包括左下架3021和右下架3022,在所述左上架3011、右上架3012、左下架3021、右下架3022之間連接有驅動左上架3011、左下架3021與右上架3012、右下架3022對折的驅動折疊機構5。所述驅動折疊機構5包括豎向升降桿51、第一斜拉桿52、第二斜拉桿53,在所述左上架3011、右上架3012上分別設有鉸接在一起的第一鉸接套54和第二鉸接套55,在第一鉸接套54和第二鉸接套55內壁上都設有外齒,第一鉸接套54和第二鉸接套55內設有能解鎖滑動盤,在解鎖滑動盤外壁設有與所述外齒卡合而限制第一鉸接套54和第二鉸接套55發生轉動的內齒,所述解鎖滑動盤一端設有從所述第一鉸接套54伸出外界按壓部,所述的解鎖滑動盤另一端與第二鉸接套55之間設有復位彈簧,所述豎向升降桿51上端與左上架3011、右上架3012鉸接,所述左下架3021與右下架3022鉸接,在左下架3021、右下架3022鉸接處設有限位銷56,在所述豎向升降桿51下端設有供限位銷56滑行的條形孔511,所述第一斜拉桿52的上端和下端分別與左上架3011、右下架3022鉸接,所述第二斜拉桿53的上端和下端分別與右上架3012和左下架3021鉸接。在所述折疊座架3上還設有將所述座位上架301和座位下架302能前后折疊靠攏的前后折疊裝置6。所述前后折疊裝置6包括設置在左上架3011上的左鉸接座3013和設置在右上架3012上的右鉸接座3023,所述左鉸接座3013鉸接在左擺臂14上并相對左擺臂14左右轉動,在左鉸接座3013上設有左豎向軸,在所述左豎向軸鉸接有左上前側桿、左上后側桿,左上前側桿和左上后側桿另一端分別鉸接有左上前邊桿和左上后邊桿;所述右鉸接座3023鉸接在右擺臂24上并相對右擺臂24左右轉動,在右鉸接座3023上設有右豎向軸,在所述右豎向軸鉸接有右上前側桿、右上后側桿,右上前側桿和右后側桿另一端分別鉸接有右上前邊桿和右上后邊桿;所述左下架3021包括鉸接在一起的左下前側桿、左下后側桿,左下前側桿和左下后側桿另一端分別鉸接有左下前邊桿和左下后邊桿;所述右下架3022包括鉸接在一起的右下前側桿、右下后側桿,右下前側桿和右下后側桿另一端分別鉸接有右下前邊桿和右下后邊桿;所述左上前邊桿、左上后邊桿、右上前邊桿、右上后邊桿、左下前邊桿、左下后邊桿、右下前邊桿、右下后邊桿都有所述驅動折疊機構5連接。
在所述折疊座架3上設有當前后折疊靠攏時對座架鎖定裝置解鎖的解鎖裝置。所述座架鎖定裝置包括固定在左前連接桿上35上的內轉盤7和固定在所述右前連接桿上36能轉動地套在內轉盤7外面的外轉盤8,在所述內轉盤7上設有鎖定內孔71,在所述外轉盤8上設有鎖定外孔,在所述外轉盤8上設有能插入鎖定外孔和所述鎖定內孔71內而將兩者鎖定的鎖定件9,在鎖定件9與外轉盤8之間設有第一復位彈簧;所述解鎖裝置包括設置在所述右擺臂24上并相對其轉動的折疊解鎖轉盤91,所述折疊解鎖轉盤91固定在所述右前座桿33上,在所述右前座桿33上設有能相對其滑動的解鎖活動桿92,在所述折疊解鎖轉盤91上設有供解鎖活動桿92穿過的通孔,在所述右擺臂24上設有與解鎖活動桿92配合的弧形面93,所述通孔端口與弧形面93距離隨著右前座桿33向上轉動逐漸增大,在所述解鎖活動桿92與右前座桿33之間設有將解鎖活動桿92向弧形面93方向頂出的第二復位彈簧,所述第二復位彈簧的彈力大于第一復位彈簧的彈力,所述解鎖活動桿92與所述鎖定件9通過拉繩連接。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發明的左支架和右支架之間設有能夠左右折疊的折疊座架和折疊連接架,這樣在不用秋千時候,可以通過收折折疊座架和折疊連接架,實現整個秋千的左右折疊,大大減小了秋千的占用體積,便于運輸和儲藏。
2、本發明的左連接座上鉸接有能相對折疊的左前支桿和左后支桿,所述右連接座上鉸接有能相對折疊的右前支桿和右后支桿,這樣在不用秋千時候,可以通過收折左支架和右支架,實現整個秋千的前后折疊,大大減小了秋千的占用體積,便于運輸和儲藏。
3、本發明結構緊湊,設計巧妙,便于廣泛運用。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與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1打開狀態的立體圖之一;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1打開狀態的立體圖之二;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1打開狀態的具備爆炸圖;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1折疊狀態的立體圖;
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2打開狀態的局部爆炸圖;
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3打開狀態的立體圖;
圖7為本發明實施例3折疊狀態的立體圖;
圖8為本發明實施例4打開狀態的立體圖;
圖9為本發明實施例4折疊狀態的立體圖;
圖10為本發明實施例5打開狀態的立體圖;
圖11為本發明實施例5折疊狀態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附圖1-11,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可折疊式秋千,包括左支架1和右支架2,所述左支架1包括左連接座11以及連接在左連接座11上的左前支桿12和左后支桿13;所述右支架2包括右連接座21以及連接在右連接座21上的右前支桿22和右后支桿23;在所述左連接座11、右連接座21上分別連接有能前后擺動的左擺臂14、右擺臂24,在所述左擺臂14、右擺臂24之間連接有折疊后能將左擺臂14、右擺臂24相對靠攏的折疊座架3,在所述左支架1和右支架2之間連接有折疊后能將左支架1和右支架2相對靠攏的折疊連接架4。所述折疊連接架4設置在折疊座架3下方,這樣在不用秋千時候,可以通過收折折疊座架和折疊連接架,實現整個秋千的左右折疊,大大減小了秋千的占用體積,便于運輸和儲藏。所述左支架1和右支架2可以采取折疊或者不折疊方式。為了進一步減小秋千的體積,左支架1和右支架2前后可以折疊方式。所述左連接座11上設有能使得左前支桿12和左后支桿13前后相對折疊靠攏的第一鉸接點和第二鉸接點,所述左前支桿12通過第一鉸接點與左連接座11鉸接,所述左后支桿13通過第二鉸接點與左連接座11鉸接;所述右連接座21上設有能使得右前支桿22和右后支桿23前后相對折疊靠攏的第三鉸接點和第四鉸接點,所述右前支桿22通過第三鉸接點與右連接座21鉸接,所述右后支桿23通過第四鉸接點與右連接座21鉸接。這樣,使得整個秋千也可以前后折疊,進一步減小了秋千的體積。
實施例一:如圖1-4,所述折疊連接架4為一能帶動左前支桿12和右前支桿22朝向左后支桿13和右后支桿23靠攏的折疊架。所述折疊連接架4包括四個分別與左前支桿12、右前支桿22、左后支桿13、右后支桿23鉸接的斜向折疊桿41,所述四個斜向折疊桿41另一端鉸接有升起后能帶動它們相互靠攏的升降座42,在所述升降座42側壁上設有底部開口的供所述四個斜向折疊桿41分別伸入的四個開口槽421,在所述升降座42還活動連接有能相對升降座42轉動的解鎖轉動盤43,解鎖轉動盤43包括可拆卸固定連接在一起的上盤和下盤,升降座42裝在上、下盤之間的圍成的環形槽內,所述在解鎖轉動盤43的下盤上設有與開口槽421對位時能阻止斜向折疊桿41脫離開口槽421的卡合部431,在所述解鎖轉動盤43的下盤上設有當轉動解鎖轉動盤43后與開口槽421對位時允許升降座42相對斜向折疊桿41轉動的解鎖孔432,在升降座42與解鎖轉動盤43之間設有鎖定復位彈簧401。當需要收折此折疊連接架4時,轉動解鎖轉動盤43克服復位彈簧401的彈力,使得解鎖孔432與開口槽421對位,此時升降座42與斜向折疊桿之間可以轉動,然后向上拉動解鎖轉動盤43帶動升降座上升,四個斜向折疊桿相互靠攏,帶動左前支桿12、右前支桿22、左后支桿13、右后支桿23向秋千中間方向收折,實現秋千的前后、左右同時收折。所述折疊座架3為一能前后折疊靠攏的折疊架。所述折疊座架3包括與左擺臂14鉸接的能向上相對折疊的左前座桿31和左后座桿32以及與右擺臂24鉸接的能向上相對折疊的右前座桿33和右后座桿34,在所述左擺臂14上設有限制左前座桿31和左后座桿32向下轉動的卡位,在所述右擺臂24上也設有限制左前座桿31和左后座桿32向下轉動的卡位;在左前座桿31另一端、右前座桿33另一端分別鉸接有左前連接桿35、右前連接桿36,所述左前連接桿35另一端與右前連接桿36另一端端鉸接,在左后座桿32另一端、右后座桿34另一端分別鉸接有左后連接桿37、右后連接桿38,左后連接桿37另一端與右后連接桿38另一端鉸接,在所述折疊座架3上還設有限制其左右折疊的座架鎖定裝置30。所述座架鎖定裝置30包括分別設置在所述左前連接桿35、右前連接桿36上的第一鉸接套和第二鉸接套,第一鉸接套和第二鉸接套鉸接,在第一鉸接套和第二鉸接套內壁上都設有外齒,第一鉸接套和第二鉸接套內設有能解鎖滑動盤,在解鎖滑動盤外壁設有與所述外齒卡合而限制第一鉸接套和第二鉸接套發生轉動的內齒,所述解鎖滑動盤一端設有從所述第一鉸接套伸出外界按壓部,所述的解鎖滑動盤另一端與第二鉸接套之間設有復位彈簧。當需要收折秋千時,在收折連接架的同時,用手按觸按壓部,驅動解鎖滑動盤進入第二鉸接套內,而解除對兩個盤的鎖定,這樣左前連接桿35、右前連接桿36可以對折,整個實現折疊座架3左右和前后同時折疊實施例2:如圖5,所述折疊座架3上設有當前后折疊靠攏時對座架鎖定裝置30解鎖的解鎖裝置90。所述座架鎖定裝置30包括固定在左前連接桿上35上的內轉盤7和固定在所述右前連接桿上36能轉動地套在內轉盤7外面的外轉盤8,在所述內轉盤7上設有鎖定內孔71,在所述外轉盤8上設有鎖定外孔,在所述外轉盤8上設有能插入鎖定外孔和所述鎖定內孔71內而將兩者鎖定的鎖定件9,在鎖定件9與外轉盤8之間設有第一復位彈簧;所述解鎖裝置90包括設置在所述右擺臂24上并相對其轉動的折疊解鎖轉盤91,所述折疊解鎖轉盤91固定在所述右前座桿33上,在所述右前座桿33上設有能相對其滑動的解鎖活動桿92,在所述折疊解鎖轉盤91上設有供解鎖活動桿92穿過的通孔,在所述右擺臂24上設有與解鎖活動桿92配合的弧形面93,所述通孔端口與弧形面93距離隨著右前座桿33向上轉動逐漸增大,在所述解鎖活動桿92與右前座桿33之間設有將解鎖活動桿92向弧形面93方向頂出的第二復位彈簧,所述第二復位彈簧的彈力大于第一復位彈簧的彈力,所述解鎖活動桿92與所述鎖定件9通過拉繩連接。當需要折疊座架時,只需向上抬高左前連接桿上35和右前連接桿上36,所述右前座桿33同時向上轉動,進而帶動折疊解鎖轉盤91進行轉動,所述通孔端口與弧形面93距離隨著右前座桿33向上轉動逐漸增大,所述解鎖活動桿92被第二復位彈簧頂壓朝向弧形面93移動,通過拉繩克服第一彈簧的彈力拉動鎖定件逐漸朝遠離鎖定內孔71方向移動,當左前連接桿上35和右前連接桿上36轉動到位時,實現前后折疊,此時鎖定件脫離鎖定內孔71,左前連接桿上35和右前連接桿上36之間失去鎖定,可以左右折疊。
實施例3:如圖6-7,所述折疊連接架4包括分別與左前支桿12、右前支桿22、左后支桿13、右后支桿23鉸接的第一折疊桿44、第二折疊桿45、第三折疊桿46、第四折疊桿47,所述第一折疊桿44另一端與第二折疊桿45另一端鉸接,第三折疊桿46另一端與第四折疊桿47另一端鉸接,在第一折疊桿44另一端與第二折疊桿45之間或第三折疊桿46與第四折疊桿47之間設有限制整個折疊連接架4左右折疊的底架鎖定裝置40。所述座架鎖定裝置40包括分別設置在第一折疊桿和第二折疊桿45上的第一鉸接套和第二鉸接套,第一鉸接套和第二鉸接套鉸接,在第一鉸接套和第二鉸接套內壁上都設有外齒,第一鉸接套和第二鉸接套內設有能解鎖滑動盤,在解鎖滑動盤外壁設有與所述外齒卡合而限制第一鉸接套和第二鉸接套發生轉動的內齒,所述解鎖滑動盤一端設有從所述第一鉸接套伸出外界按壓部,所述的解鎖滑動盤另一端與第二鉸接套之間設有復位彈簧。
實施例4:如圖8-9,所述折疊座架3包括座位上架301和座位下架302,所述座位上架301包括鉸接在左擺臂14上并相對左擺臂14左右轉動的左上架3011和鉸接在右擺臂24上并相對右擺臂24左右轉動的右上架3012,所述座位下架302包括左下架3021和右下架3022,在所述左上架3011、右上架3012、左下架3021、右下架3022之間連接有驅動左上架3011、左下架3021與右上架3012、右下架3022對折的驅動折疊機構5。所述驅動折疊機構5包括豎向升降桿51、第一斜拉桿52、第二斜拉桿53,在所述左上架3011、右上架3012上分別設有鉸接在一起的第一鉸接套54和第二鉸接套55,在第一鉸接套54和第二鉸接套55內壁上都設有外齒,第一鉸接套54和第二鉸接套55內設有能解鎖滑動盤,在解鎖滑動盤外壁設有與所述外齒卡合而限制第一鉸接套54和第二鉸接套55發生轉動的內齒,所述解鎖滑動盤一端設有從所述第一鉸接套54伸出外界按壓部,所述的解鎖滑動盤另一端與第二鉸接套55之間設有復位彈簧,所述豎向升降桿51上端與左上架3011、右上架3012鉸接,所述左下架3021與右下架3022鉸接,在左下架3021、右下架3022鉸接處設有限位銷56,在所述豎向升降桿51下端設有供限位銷56滑行的條形孔511,所述第一斜拉桿52的上端和下端分別與左上架3011、右下架3022鉸接,所述第二斜拉桿53的上端和下端分別與右上架3012和左下架3021鉸接。實施例5:如圖10-11,在所述折疊座架3上還設有將所述座位上架301和座位下架302能前后折疊靠攏的前后折疊裝置6。所述前后折疊裝置6包括設置在左上架3011上的左鉸接座3013和設置在右上架3012上的右鉸接座3023,所述左鉸接座3013鉸接在左擺臂14上并相對左擺臂14左右轉動,在左鉸接座3013上設有左豎向軸,在所述左豎向軸鉸接有左上前側桿、左上后側桿,左上前側桿和左上后側桿另一端分別鉸接有左上前邊桿和左上后邊桿;所述右鉸接座3023鉸接在右擺臂24上并相對右擺臂24左右轉動,在右鉸接座3023上設有右豎向軸,在所述右豎向軸鉸接有右上前側桿、右上后側桿,右上前側桿和右后側桿另一端分別鉸接有右上前邊桿和右上后邊桿;所述左下架3021包括鉸接在一起的左下前側桿、左下后側桿,左下前側桿和左下后側桿另一端分別鉸接有左下前邊桿和左下后邊桿;所述右下架3022包括鉸接在一起的右下前側桿、右下后側桿,右下前側桿和右下后側桿另一端分別鉸接有右下前邊桿和右下后邊桿;所述左上前邊桿、左上后邊桿、右上前邊桿、右上后邊桿、左下前邊桿、左下后邊桿、右下前邊桿、右下后邊桿都有所述驅動折疊機構5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