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體能訓練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體育教學用體能訓練裝置。
背景技術:
體能訓練具有其系統性特點,即訓練的整體性和綜合性,體能訓練應結合運動項目特點和人體系統特點,通過多學科支撐,進行學科交叉,并借鑒融和其它領域的優秀成果和先進經驗,有針對性地對體能訓練中人體運動系統骨、關節、肌肉及運動輔助系統,運動訓練的大系統進行優體能骨關節肌肉神經系統人體運動系統運動輔助系統走、跑、跳、投等支配供能化的過程。
跨欄訓練是體能訓練的一個很重要科目,而目前市場上的跨欄架在使用的過程中高度無法調整,這樣體育教師對不同年級的學生,進行跨欄體能訓練時,因學生的高度差別較大,跨欄架的高度無法調整,從而造成不同年級的學生不能對跨欄架進行有效使用,從而導致跨欄架出現使用效率較低的問題,從而大大降低了跨欄架的使用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體育教學用體能訓練裝置,具備跨欄架高度可調的優點,解決了跨欄架出現使用效率較低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體育教學用體能訓練裝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內側通過伸縮桿固定連接,所述底板的頂部固定連接有下桿體,所述下桿體外側的表面均開設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內側設置有固定卡塊,所述下桿體內腔的兩側均開設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內側設有滑塊,所述滑塊的內側設置有上桿體,所述上桿體表面的底部固定連接有操作板,所述操作板的一端貫穿下桿體,所述操作板的兩側固定連接有彈簧,所述彈簧的兩側固定連接有與固定卡塊相匹配的卡板,所述上桿體的頂部貫穿下桿體,所述上桿體的頂部開設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內腔設置有支撐桿,所述支撐桿的頂部設置有橫桿。
優選的,兩個所述底板的底部均設置有防滑紋,所述伸縮桿的兩端與底板的連接處通過固定件固定連接。
優選的,所述橫桿的表面設置有反光貼,所述支撐桿表面的底部與凹槽內腔的連接處設置有彈性墊。
優選的,兩個所述上桿體、下桿體和底板均關于橫桿呈中心對稱,兩個所述滑塊的外側與滑槽的連接處設置有耐磨墊。
優選的,兩個所述彈簧的外側與卡板的連接處通過固定件固定連接,兩個所述彈簧的內側與操作板的連接處通過固定件固定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下桿體、彈簧、操作板、上桿體、卡板、固定槽、固定卡塊、滑塊和滑槽的配合使用,可對跨欄架的高度進行調整,這樣跨欄架的使用范圍更加廣泛,解決了跨欄架在使用的過程中,體育教師對不同年級的學生,進行跨欄體能訓練時,因學生的高度差別較大,跨欄架的高度無法調整,從而造成不同年級的學生不能對跨欄架進行有效使用,從而導致跨欄架出現使用效率較低的問題,從而大大提高了跨欄架的使用效率,適合推廣使用。
2、本實用新型通過凹槽和支撐桿的配合,可將橫桿從上桿體的頂部取出,這樣跨欄架的使用效果更好,避免跨欄架在長時間的使用過程中,因橫桿損壞后無法更換,從而導致跨欄架架體出現浪費的問題,通過耐磨墊,可對滑塊與滑槽起到保護的作用,這樣跨欄架的使用時間更長,避免了滑槽與滑塊長時間的相對滑動,從而導致滑塊與滑槽的連接處出現磨損嚴重的問題,通過伸縮桿,可在橫桿取下時有效減小跨欄架的體積,這樣跨欄架的存儲更加方便,避免了跨欄架在存儲時,因跨欄架的體積較大,從而導致跨欄架出現存儲不便的問題。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側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下桿體側視剖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A-A放大圖。
圖中:1底板、2伸縮桿、3下桿體、4彈簧、5操作板、6上桿體、7凹槽、8支撐桿、9橫桿、10反光貼、11卡板、12固定槽、13固定卡塊、14滑塊、15滑槽、16耐磨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4,一種體育教學用體能訓練裝置,包括底板1,底板1的內側通過伸縮桿2固定連接,通過伸縮桿2,可在橫桿9取下時有效減小跨欄架的體積,這樣跨欄架的存儲更加方便,避免了跨欄架在存儲時,因跨欄架的體積較大,從而導致跨欄架出現存儲不便的問題,兩個底板1的底部均設置有防滑紋,伸縮桿2的兩端與底板1的連接處通過固定件固定連接,底板1的頂部固定連接有下桿體3,下桿體3外側的表面均開設有固定槽12,固定槽12的內側設置有固定卡塊13,下桿體3內腔的兩側均開設有滑槽15,滑槽15的內側設有滑塊14,滑塊14的內側設置有上桿體6,兩個上桿體6、下桿體3和底板1均關于橫桿9呈中心對稱,兩個滑塊14的外側與滑槽15的連接處設置有耐磨墊16,通過耐磨墊16,可對滑塊14與滑槽15起到保護的作用,這樣跨欄架的使用時間更長,避免了滑塊14與滑槽15長時間的相對滑動,從而導致滑塊14與滑槽15的連接處出現磨損嚴重的問題,上桿體6表面的底部固定連接有操作板5,操作板5的一端貫穿下桿體3,操作板5的兩側固定連接有彈簧4,彈簧4的兩側固定連接有與固定卡塊13相匹配的卡板11,兩個彈簧4的外側與卡板11的連接處通過固定件固定連接,兩個彈簧4的內側與操作板5的連接處通過固定件固定連接,通過設置下桿體3、彈簧4、操作板5、上桿體6、卡板11、固定槽12、固定卡塊13、滑塊14和滑槽15的配合使用,可對跨欄架的高度進行調整,這樣跨欄架的使用范圍更加廣泛,解決了跨欄架在使用的過程中,體育教師對不同年級的學生,進行跨欄體能訓練時,因學生的高度差別較大,跨欄架的高度無法調整,從而造成不同年級的學生不能對跨欄架進行有效使用,從而導致跨欄架出現使用效率較低的問題,從而大大提高了跨欄架的使用效率,適合推廣使用,上桿體6的頂部貫穿下桿體3,上桿體6的頂部開設有凹槽7,凹槽7的內腔設置有支撐桿8,支撐桿8的頂部設置有橫桿9,通過凹槽7和支撐桿8的配合,可將橫桿9從上桿體6的頂部取出,這樣跨欄架的使用效果更好,避免跨欄架在長時間的使用過程中,因橫桿9損壞后無法更換,從而導致跨欄架架體出現浪費的問題,橫桿9的表面設置有反光貼10,支撐桿8表面的底部與凹槽7內腔的連接處設置有彈性墊。
使用時,用手將按緊卡板11在彈簧4的帶動下卡板11從固定卡塊13形成的卡槽內移出,然后將操作板5上下移動,從而對跨欄架的高度進行調整,當跨欄架調整到位置松開手,在彈簧4的作用下卡板11再次與固定卡塊13形成配合,從而完成操作。
綜上所述:該體育教學用體能訓練裝置,通過設置下桿體3、彈簧4、操作板5、上桿體6、卡板11、固定槽12、固定卡塊13、滑塊14和滑槽15的配合使用,解決了跨欄架出現使用效率較低的問題。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