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跆拳道力量訓練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跆拳道力量訓練裝置,包括底座和架體,架體兩側底部設置有三角板與底座連接,架體的中間部位的底座上設置有豎直的隔柱,隔柱的頂端設置有支撐桿,底座上設置有一對用于放置腳的扎帶和腳后跟擋板,腳后跟擋板上表面分別設置有墊板,與腳后跟接觸一面的凹槽內設置有腳后跟墊片,支撐桿兩側設置有對稱的拉伸裝置,拉伸裝置由手柄框和拉簧組成,手握把手貫穿有把手主軸,把手主軸的兩端分別設置有定位軸,手握把手通過其兩端的定位軸安裝在手柄框內。本實用新型可以從多方位對上肢力量進行鍛煉。
【專利說明】
一種跆拳道力量訓練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體育用品,具體說是一種跆拳道力量訓練裝置。
【背景技術】
[0002]跆拳道是現代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之一,總體而言跆拳道是一種以腿法為主的武技,實戰中步法的靈活運用對保證充分發揮腿的威力、取得實戰的勝利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腿法使用時多以后腿進攻,因此跆拳道的步法具有鮮明的特點,即重心落在兩腳之間或偏于前腳,而且身體姿勢大都以側向站位,以便保護身體和下面要害部位和使后腿通過擰腰轉髖發力,增加擊打的力量和速度。受跆拳道的精神影響,運動員在比賽當中多是直擊直打;接觸防守、躲閃技術運用得比較少,進攻都采用直線連續進攻,以連貫快速的腳法組合擊打對手。防守多采用格擋技術或采取以攻對攻,以攻代防的技術,因此在跆拳道比賽中抗擊打是至關重要的,這對力量和耐力要求更高。
[0003]目前,跆拳道力量訓練用的器材較為簡單,如啞鈴、雙杠等,這些用于力量訓練的器材訓練的方式也較為單一,對于跆拳道這種靈活性強的運動,傳統的力量訓練器材已經難以滿足跆拳道訓練的要求。
【實用新型內容】
[0004]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跆拳道力量訓練裝置,可以從多方位對上肢力量進行鍛煉。
[0005]本實用新型為實現上述目的,一種跆拳道力量訓練裝置,包括底座和架體,架體兩側底部設置有三角板與底座連接,架體的中間部位的底座上設置有豎直的隔柱,隔柱的頂端設置有支撐桿,底座上設置有一對用于放置腳的扎帶和腳后跟擋板,腳后跟擋板上表面分別設置有墊板,與腳后跟接觸一面的凹槽內設置有腳后跟墊片,支撐桿兩側設置有對稱的拉伸裝置,拉伸裝置由手柄框和拉簧組成,手握把手貫穿有把手主軸,把手主軸的兩端分別設置有定位軸,手握把手通過其兩端的定位軸安裝在手柄框內,定位軸分別位于手柄框的轉動凹槽內,且每條定位軸的外圍分別設置有一圈滾珠,手柄框的兩側分別設置有主球座,連接桿一端的球頭位于主球座的球槽內,連接桿另一端的球頭位于副球座的球槽內,副球座通過固定螺栓與拉簧連接,拉簧的另一端通過固定螺栓、副球座、連接桿、主球座與架體連接。
[0006]為進一步實現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還可以采用以下技術方案:所述支撐桿的直徑小于隔柱的直徑。
[0007]由于采用以上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將手握住拉伸裝置的手握把手,在拉簧的作用下即可實現對手臂力量的訓練,定位軸和滾珠便于手臂活動時手握把手轉動,通過拉伸裝置可實現手臂向各個方向伸展,全方位對手臂的力量進行鍛煉。
【附圖說明】
[0008]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結構不意圖;
[0009]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左視結構不意圖;
[0010]圖3是圖1的I局部放大結構示意圖。
[0011]圖中:I底座2架體3三角板4隔柱5支撐桿6扎帶7腳后跟擋板8墊板9腳后跟墊片10手柄框11拉簧12手握把手13把手主軸14定位軸15滾珠16主球座17連接桿18球頭19球槽20副球座21固定螺栓22轉動凹槽。
【具體實施方式】
[0012]—種跆拳道力量訓練裝置,如圖1-3所示,包括底座I和架體2,架體2兩側底部設置有三角板3與底座I連接,架體2的中間部位的底座I上設置有豎直的隔柱4,隔柱4的頂端設置有支撐桿5,底座I上設置有一對用于放置腳的扎帶6和腳后跟擋板7,腳后跟擋板7上表面分別設置有墊板8,與腳后跟接觸一面的凹槽內設置有腳后跟墊片9,支撐桿5兩側設置有對稱的拉伸裝置,拉伸裝置由手柄框10和拉簧11組成,手握把手12貫穿有把手主軸13,把手主軸13的兩端分別設置有定位軸14,手握把手12通過其兩端的定位軸14安裝在手柄框10內,定位軸14分別位于手柄框10的轉動凹槽22內,且每條定位軸14的外圍分別設置有一圈滾珠15,手柄框1的兩側分別設置有主球座16,連接桿17—端的球頭18位于主球座16的球槽19內,連接桿17另一端的球頭18位于副球座20的球槽19內,副球座20通過固定螺栓21與拉簧11連接,拉簧11的另一端通過固定螺栓21、副球座20、連接桿17、主球座16與架體2連接,支撐桿5的直徑小于隔柱4的直徑。
[0013]當然,上述說明并非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實用新型也并不限于上述舉例,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實質范圍內,作出的變化、改變、添加或替換,都應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跆拳道力量訓練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I)和架體(2),架體(2)兩側底部設置有三角板(3)與底座(I)連接,架體(2)的中間部位的底座(I)上設置有豎直的隔柱(4),隔柱(4)的頂端設置有支撐桿(5),底座(I)上設置有一對用于放置腳的扎帶(6)和腳后跟擋板(7),腳后跟擋板(7)上表面分別設置有墊板(8),與腳后跟接觸一面的凹槽內設置有腳后跟墊片(9),支撐桿(5)兩側設置有對稱的拉伸裝置,拉伸裝置由手柄框(10)和拉簧(11)組成,手握把手(12)貫穿有把手主軸(13),把手主軸(13)的兩端分別設置有定位軸(14),手握把手(12)通過其兩端的定位軸(14)安裝在手柄框(10)內,定位軸(14)分別位于手柄框(10)的轉動凹槽(22)內,且每條定位軸(14)的外圍分別設置有一圈滾珠(15),手柄框(10)的兩側分別設置有主球座(16),連接桿(17)—端的球頭(18)位于主球座(16)的球槽(19)內,連接桿(17)另一端的球頭(18)位于副球座(20)的球槽(19)內,副球座(20)通過固定螺栓(21)與拉簧(11)連接,拉簧(11)的另一端通過固定螺栓(21)、副球座(20)、連接桿(17)、主球座(16)與架體(2)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跆拳道力量訓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桿(5)的直徑小于隔柱(4)的直徑。
【文檔編號】A63B69/00GK205494830SQ201620166197
【公開日】2016年8月24日
【申請日】2016年3月5日
【發明人】徐光輝
【申請人】宿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