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跑步機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健身器材技術領域,提供了一種跑步機,包括底架、跑臺以及安裝于跑臺的跑步板。跑臺的前端部與底架鉸接,跑臺的后端部設置有減震機構。減震機構包括第一減震輪、輪支架和第一彈性減震條。第一彈性減震條固定于跑臺的底部,第一減震輪轉動安裝于輪支架,輪支架與第一彈性減震條連接,第一減震輪與跑臺之間具有緩沖間隙。本實用新型的這種跑步機減震效果好,通過第一彈性減震條緩沖跑動產生的沖擊力,能夠保護腳踝和膝蓋,提高使用者跑步時的舒適性;而且降低了跑動時產生的噪音,避免影響周圍鄰居。
【專利說明】
一種跑步機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健身器材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跑步機。【背景技術】
[0002]隨著社會經濟和文化的飛速發展,健康生活已經越來越被現代人所重視。在品類繁多的健身器材中,跑步機作為有氧運動器材推向市場后越來越受到廣大消費者的歡迎。 跑步機使廣大消費者又增加一種室內健身運動的平臺,它不僅能鍛煉跑步者體質、承受能力及心肺功能,而且使跑步者猶如在正常路面上進行跑步一樣,達到科學鍛煉目的。
[0003]對于現有技術中的跑步機,其跑步板一般直接固定在跑臺框架上,這種形式的跑步機剛性有余彈性不足。也有跑步機的跑步板僅僅前后兩端與主框架通過連接件連接,這種跑步機彈性有余,卻剛性不足。有部分傳統跑步機也帶有減震裝置,但僅限于在跑步板的夾層中設置小塊的橡膠墊或硬質中空氣囊,這些簡單的裝置受沖擊變形不大,難以有效吸收跑動產生的沖擊力,最終跑道將受力完全反作用于腿部,給使用者的腳踝、膝蓋等關節連接部位帶來震動損傷。
[0004]綜上,現有跑步機不能有效減震,而且運動噪聲極大,尤其體現在樓層住戶的使用過程中,跑動鍛煉會給周圍鄰居帶來極大地困擾。
[0005]所以急需一種能夠有效減震,且能夠降低運動噪音的跑步機。【實用新型內容】
[0006]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跑步機,這種跑步機不僅能夠減震吸能,還能夠降低噪音。
[0007]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
[0008]—種跑步機,包括底架、跑臺以及安裝于跑臺的跑步板,跑臺的前端部與底架鉸接,跑臺的后端部設置有減震機構,減震機構包括第一減震輪、輪支架和第一彈性減震條, 第一彈性減震條固定于跑臺的底部,第一減震輪轉動安裝于輪支架,輪支架與第一彈性減震條連接,第一減震輪與跑臺之間具有緩沖間隙。
[0009]作為優選,第一彈性減震條由高錳合成鋼制成。
[0010]作為優選,第一彈性減震條的一端與跑臺連接,第一彈性減震條的另一端為第一自由端,第一彈性減震條的中部遠離跑臺且輪支架固定于第一彈性減震條的中部。
[0011]作為優選,第一自由端轉動連接有第二減震輪,第二減震輪與跑臺貼合。
[0012]作為優選,第一彈性減震條呈圓弧形,圓弧形的弧長小于或者等于圓弧形對應的圓周長的一半。
[0013]作為優選,第一彈性減震條的一端與跑臺固定,第一彈性減震條的另一端為第一自由端,第一自由端遠離跑臺,輪支架固定于第一自由端。
[0014]作為優選,減震機構還包括第二彈性減震條,第二彈性減震條的一端與跑臺固定, 第一彈性減震條的另一端為第二自由端,第二自由端設置有輪支架和第三減震輪,第二自由端與跑臺的距離小于第一自由端與跑臺的距離。
[0015]作為優選,第一彈性減震條呈圓弧形,圓弧形的弧長小于或者等于圓弧形對應的圓周長的四分之一。
[0016]作為優選,跑步板和跑臺之間設有彈性部件。
[0017]作為優選,彈性部件包括橡膠減震氣囊和/或硅膠緩沖墊。
[0018]作為優選,輪支架的底部轉動連接有輪軸,第一減震輪包括硬質環和彈性環,彈性環包裹于硬質環的外周,硬質環與輪軸固定連接。
[0019]作為優選,彈性環的材質為聚氨酯、聚氯乙烯或者橡膠。
[0020]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這種跑步機減震效果好,第一減震輪安裝于輪支架,而輪支架又與第一彈性減震條連接,所以第一減震輪間接地與第一彈性減震條連接。第一減震輪與地面接觸,在第一彈性減震條的支撐作用下,第一減震輪與跑臺之間具有緩沖間隙,也就是說跑臺與地面之間也存在間隙。第一彈性減震條是由具有彈性的的材料制成,當跑臺使用者向下的沖擊力時,第一彈性減震條發生彈性形變,第一減震輪向跑臺靠近,跑臺向地面靠近,使用者的沖擊力得到緩沖,跑臺對使用者腳部的反作用力大大降低,使用者的腳踝和膝蓋得到保護。同時,第一彈性減震條發生彈性形變時,第一減震輪相應地在地面滾動,這種減震機構幾乎不產生噪音,避免影響周圍鄰居。【附圖說明】[0021 ]圖1示出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跑步機的側視圖;[〇〇22]圖2示出了圖1的A區域局部放大圖;
[0023]圖3示出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跑步機的局部立體圖;
[0024]圖4示出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跑步機的局部示意圖;
[0025]圖5示出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3的跑步機的側視圖;
[0026]圖6示出了圖5的B區域局部示意圖;
[0027]圖7示出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3的跑步機的局部立體圖。[〇〇28] 其中,圖1?圖7的附圖標記為:[〇〇29] 跑步機100、300;底架101;跑臺102;跑步板103;減震機構104、204、304;第一減震輪106、306;第二減震輪108、208;輪支架110、310;第一彈性減震條112、312;第一自由端 114、316;橡膠減震氣囊116;輪軸118;硬質環120;彈性環122;第二彈性減震條313;第三減震輪314;第二自由端318;硅膠緩沖墊320。【具體實施方式】
[0030]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通常在此處附圖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組件可以以各種不同的配置來布置和設計。[〇〇31]因此,以下對在附圖中提供的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的詳細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而是僅僅表示本實用新型的選定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32]應注意到:相似的標號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圖中表示類似項,因此,一旦某一項在一個附圖中被定義,則在隨后的附圖中不需要對其進行進一步定義和解釋。[〇〇33]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和“第三”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
[0034]下面列舉幾個比較典型的例子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〇〇35] 實施例1,參見圖1?圖3。
[0036]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跑步機100,如圖1和圖2所示,這種跑步機100包括底架101、 跑臺102、跑步板103和減震機構104。跑步板103安裝于跑臺102的頂部,底架101與跑臺102 的前端部鉸接,減震機構104設置于跑臺102的后端部。[〇〇37]減震機構104包括第一減震輪106、第二減震輪108、輪支架110和第一彈性減震條 112。第一彈性減震條112呈圓弧形,該圓弧形的弧長等于圓弧形對應的圓周長的一半。第一彈性減震條112可以由聚碳酸酯材料制成。第一彈性減震條112還可以由制作彈簧的彈簧鋼制作,彈簧鋼是由于在淬火和回火狀態下的彈性,而專門用于制造彈簧和彈性元件的鋼。鋼的彈性取決于其彈性變形的能力,即在規定的范圍之內,彈性變形的能力使其承受一定的載荷,在載荷去除之后不出現永久變形。
[0038]第一彈性減震條112的一端與跑臺102連接,第一彈性減震條112的另一端為第一自由端114。如圖2和圖3所示,第一彈性減震條112的中部遠離跑臺102且輪支架110固定于第一彈性減震條112的中部,第一減震輪106轉動安裝于輪支架110,第一自由端114轉動連接有第二減震輪108,第二減震輪108與跑臺102貼合。
[0039]第一彈性減震條112固定于跑臺102的底部,第一減震輪106轉動安裝于輪支架 110,輪支架110與第一彈性減震條112連接,第一減震輪106與跑臺102之間具有緩沖間隙。
[0040]第一自由端114沒有和跑臺102固定,第一自由端114處于懸置狀態,第一自由端 114可以靠近跑臺102也可以遠離跑臺102設置,但是第一自由端114不能過于貼近地面,第一自由端114與地面之間有一定的間隙。由于第一自由端114位于跑臺102和地面之間,當跑臺102和地面靠近時,第一自由端114可能與地面貼合,也可能與跑臺102貼合。當然可以預設第一自由端114與跑臺102之間的間距,進而限定第一自由端114優先與跑臺102貼合,反之亦然。
[0041]第二減震輪108的作用與第一減震輪106類似,第二減震輪108可以避免第一自由端114與跑臺102之間因為摩擦而產生噪音。還進一步利用了第一自由端114的彈性,吸震效果更佳。
[0042]在第一彈性減震條112的支撐作用下,第一減震輪106與跑臺102之間具有緩沖間隙。第一彈性減震條112具有彈性,可以發生彈性形變。當使用者在跑臺102上跑動時,使用者的腳對跑臺102施加向下沖擊力,跑臺102向下對第一彈性減震條112施加作用下,第一彈性減震條112發生彈性形變,第一減震輪106與跑臺102之間的緩沖間隙變小,使用者對跑臺 102施加的向下的沖擊力得到緩沖,跑臺102僅對跑臺102回饋很小一部分反向作用力,使用者的腳踝和膝關節不易受到損傷,使用時的舒適度也更好。[〇〇43]此外,第一彈性減震條112發生形變時,第一減震輪106在地面上會發生一定量的位移,由于第一減震輪106能夠在地面滾動,所以不會產生噪音。若將第一減震輪106去掉,則第一彈性減震條112與地面之間容易因為摩擦而產生噪音。
[0044]第一彈性減震條112由高錳合成鋼制成,高錳合成鋼屬錳鋼與其它金屬的合成材料,高錳合成鋼具備非常優良的耐沖擊性、高彈性,尺寸穩定性高、變形量小,且化學穩定性較好。
[0045]為了進一步提高跑臺102上跑步時的舒適度,跑步板103和跑臺102之間設有用于輔助減震的橡膠減震氣囊116。
[0046]輪支架110的底部轉動連接有輪軸118,輪軸118的軸心線沿橫向設置,輪軸118的軸心線沿跑臺102的寬度方向設置,第一減震輪106與輪軸118固定。
[0047]為了進一步降低噪音和減震,第一減震輪106和第二減震輪108均包括硬質環120 和彈性環122,彈性環122包裹于硬質環120的外周,硬質環120與輪軸118固定連接。彈性環 122能夠進一步輔助減震、并能降底使用時所產生的噪音。彈性環122的材質為聚氨酯、聚氯乙烯或者橡膠。[〇〇48]第一彈性減震條112呈長條形,第一彈性減震條112固定于跑臺102的底部,第一彈性減震條112可以呈直線,也可以呈弧形。在第一彈性減震條112的支撐作用下,第一減震輪 106與跑臺102之間具有緩沖間隙。第一彈性減震條112具有彈性,可以發生彈性形變。當使用者在跑臺上跑動時,使用者的腳對跑臺施加向下沖擊力,跑臺向下對第一彈性減震條112 施加作用下,第一彈性減震條112發生彈性形變,第一減震輪106與跑臺102之間的緩沖間隙變小,使用者對跑臺102施加的向下的沖擊力得到緩沖,跑臺102僅對跑臺回饋很小一部分反向作用力,使用者的腳踝和膝關節不易受到損傷,使用時的舒適度也更好。[〇〇49]此外,第一彈性減震條112發生形變時,第一減震輪106在地面上會發生一定量的位移,由于第一減震輪106能夠在地面滾動,所以不會產生噪音。若將第一減震輪106去掉, 則第一彈性減震條112與地面之間容易因為摩擦而產生噪音。第二減震輪108的作用與第一減震輪106類似,第二減震輪108可以避免第一自由端114與跑臺102之間因為摩擦而產生噪音。
[0050]實施例2,參見圖4。
[0051]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跑步機,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的區別僅在于減震機構204與減震機構104在結構上不同,因此,圖4中僅展示了減震機構204,本實施例中未提到的結構請參見實施例1的描述。[〇〇52]如圖4所示,本實施例的跑步機與實施例1相比,是把減震機構204的第二減震輪 208的位置做了調整,本實施例中,第二減震輪208與跑臺之間留有間隙。當跑臺受到的沖擊力比較小時,第二減震輪208不與跑臺接觸,當跑臺受到的沖擊力進一步增大時,第二減震輪208與跑臺的底部貼合,第一自由端114開始發生彈性形變并對跑臺產生作用力。[〇〇53] 實施例3,參見圖5?圖7。[〇〇54]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跑步機300,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的區別僅在于減震機構304 與減震機構104在結構上不同,本實施例中未提到的結構請參見實施例1的描述。[〇〇55]如圖5和圖6所示,減震機構304包括第一彈性減震條312、第二彈性減震條313、第一減震輪306和第三減震輪314。[〇〇56]第一彈性減震條312和第二彈性減震條313均呈圓弧形,第一彈性減震條312的弧長等于對應的圓周長的四分之一,第二彈性減震條313的弧長等于對應的圓周長的五分之o
[0057]第一彈性減震條312的一端與跑臺固定,另一端為第一自由端316,而且該第一自由端316與跑臺的間隙為H1。第二彈性減震條313的一端與跑臺固定,另一端為第二自由端 318,該第二自由端318與跑臺的間隙為H2。H1的尺寸大于H2。[〇〇58]如圖6和圖7所示,第一自由端316卷曲形成輪支架310,第一減震輪306轉動安裝于第一自由端316的輪支架310上。第二自由端318卷曲形成輪支架310,第三減震輪314轉動安裝于第二自由端318的輪支架310上。[〇〇59]第二自由端318與跑臺的距離小于第一自由端316與跑臺的距離,所以第一彈性減震條312先發揮作用,第二彈性減震條313作為二級減震。
[0060]第二自由端318和第三減震輪314均懸置在地面和跑臺之間,所以初始狀態下,第三減震輪314不會接觸到地面,第二彈性減震條313不會發生彈性形變。第一彈性減震條312 發生的彈性形變較大時,第一自由端316與跑臺的距離小于第二自由端318與跑臺的距離, 此時第三減震輪314與地面接觸,并且第二彈性減震條313發生彈性形變,進一步緩沖沖擊力。[0061 ]這種減震機構304的減震效果更佳,使用者的舒適度更好,主要體現在:使用者對跑臺的沖擊力較小時,減震機構304僅有第一彈性減震條312發揮作用,減震機構304較 “軟”,使用者對跑臺的沖擊力較大時,減震機構304的第一彈性減震條312和第二彈性減震條313同時發揮作用,減震機構304較“硬”,不過減震機構304會發生“軟”到“硬”的過程,給使用者的感覺仍然很舒適。
[0062] 為了進一步提高在跑臺上跑步時的舒適度,跑步板103和跑臺102之間設有用于輔助減震的硅膠緩沖墊320。
[0063]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跑步機,包括底架、跑臺以及安裝于跑臺的跑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跑臺的前 端部與所述底架鉸接,所述跑臺的后端部設置有減震機構,所述減震機構包括第一減震輪、 輪支架和第一彈性減震條,所述第一彈性減震條固定于所述跑臺的底部,所述第一減震輪 轉動安裝于所述輪支架,所述輪支架與所述第一彈性減震條連接,所述第一減震輪與所述 跑臺之間具有緩沖間隙。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跑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彈性減震條的一端與所述跑臺 連接,所述第一彈性減震條的另一端為第一自由端,所述第一彈性減震條的中部遠離所述 跑臺,所述輪支架固定于所述第一彈性減震條的中部。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跑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自由端轉動連接有第二減震 輪,所述第二減震輪與所述跑臺貼合。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跑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彈性減震條呈圓弧形,所述圓 弧形的弧長小于或者等于所述圓弧形對應的圓周長的一半。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跑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彈性減震條的一端與所述跑臺 固定,所述第一彈性減震條的另一端為第一自由端,所述第一自由端遠離所述跑臺,所述輪 支架固定于所述第一自由端。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跑步機,其特征在于,減震機構還包括第二彈性減震條,所述 第二彈性減震條的一端與所述跑臺固定,所述第一彈性減震條的另一端為第二自由端,所 述第二自由端設置有所述輪支架和第三減震輪,所述第二自由端與所述跑臺的距離小于所 述第一自由端與所述跑臺的距離。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跑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彈性減震條呈圓弧形,所述圓 弧形的弧長小于或者等于所述圓弧形對應的圓周長的四分之一。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跑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跑步板和跑臺之間設有彈性部件。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跑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部件包括橡膠減震氣囊和/或 硅膠緩沖墊。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跑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輪支架的底部轉動連接有輪軸,所 述第一減震輪包括硬質環和彈性環,所述彈性環包裹于所述硬質環的外周,所述硬質環與 所述輪軸固定連接。
【文檔編號】A63B22/02GK205569600SQ201620164011
【公開日】2016年9月14日
【申請日】2016年3月3日
【發明人】魏逢鑫, 蔣宗權
【申請人】香港力飛健康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