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木工平刨機升降調整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木工機械,特別涉及一種可以自動或手動調整升降座高度的木工平刨機升降調整裝置。
有鑒于以往大馬力的木工平刨機(工廠使用)存在調整升降座的高度相當不方便的缺點,因此本發明人提出的臺灣第88216044號「木工平刨機」專利申請,如
圖1、2、3、4所示,所述木工平刨機10主要包括有兩平行側架體11、一裝置在所述兩側架體11內可傳動一刀具及一齒輪箱(圖未示)轉動的動力源12、一裝置在所述兩側架體11內可縱向位移的升降座13、一固置在所述升降座13底部的連結柱14、一套置在所述連結柱14外的承置座15、一呈可轉動地穿樞所述承置座15并可驅動所述連結柱14升降的傳動桿16、一呈可轉動地樞置在所述一側架體11外并可帶動所述傳動桿16轉動的驅動桿17,及一呈可轉動地穿樞所述承置座15并可使所述升降座13定位的鎖桿18。所述兩側架體11外各裝置有一側蓋板111以增加美觀并防止組件受干擾。所述連結柱14具有一沿其軸向固置在其外周面的齒條141。所述承置座15具有一供套置在所述連結柱14外的容置孔151、一供所述齒條141容置的導槽152、兩平行于所述側架體11的固定塊153、兩穿置于所述固定塊153并穿固于所述側架體11的穿桿154、一內部設有徑向容室1551連通于所述容置孔151的調整部155,及一具有縱向開槽1561的迫緊部156。所述傳動桿16與所述穿桿154平行并穿置過所述調整部155,具有一套結有一驅動輪161的內桿162,及一穿出所述側架體11外并鍵結一傳動輪163的外桿164,且所述驅動輪161位于所述容室1551內并與所述齒條141嚙合。所述驅動桿17具有一組結有一與所述傳動輪163嚙合的蝸桿171的底桿體172、一穿置在一限位座173內的中桿174,及一穿出所述側架體11的頂部軸承座112外并組結有一手輪175的頂桿體176。所述鎖桿18具有一螺穿過所述迫緊部156的螺鎖部181,及一穿出所述側架體11外并套結一扳桿182的角桿183。當使用時,轉動所述手輪175使所述驅動桿17借由其蝸桿171帶動所述傳動輪163轉動,則傳動桿16的驅動輪161隨之轉動并驅動齒條141帶動所述連結柱14縱向位移,終使升降座13也產生縱向位移而達到調整高度的功效,最后轉動所述扳桿182使鎖桿18驅使所述迫緊部156的縱向開槽1561間隙變小,相對使所述容置孔151的孔徑縮小,就可以迫緊所述連結柱14使其定位,終使所述升降座13也產生定位。
上述專利申請在取得臺灣新型第165120號專利權并推出專利產品后,已深獲各界好評,但是,發明人進一步發現若升降座13可以自動升降調整高度,則將具有操作更方便、省力、省時的進步功效。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升降座可以選擇自動升降、手動升降,以使升降座的升降調整作業較方便、省力、省時的木工平刨機升降調整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升降調整裝置是安裝在一木工平刨機上,所述木工平刨機械有兩平行側架體、一裝置在所述兩側架體之間并可傳動一刀具與一齒輪箱轉動的動力源、一裝置在所述兩側架體之間的升降座,及一呈可轉動地樞置在所述一側架體并可間接驅動所述升降座縱向位移的驅動桿;所述升降調整裝置包括一裝置在所述一側架體外并可受所述齒輪箱傳動的主動輪組、一呈可縱向位移地裝置在所述主動輪組外的掣動座、分別樞置在所述掣動座的上下承塊內并與所述驅動桿穿結的上從動輪與下從動輪、一鎖固于側架體的限位座并往掣動座方向延伸的固定座,及一可驅動所述掣動座位移的切換組。
所述主動輪組具有一主動輪、一呈可自轉地穿置在所述主動齒輪的軸孔并往其軸向延伸的轉動桿、一套固在所述轉動桿并受齒輪箱傳動的鏈輪,及一供所述轉動桿軸置并鎖固在所述一側架體的軸承座,所述主動輪具有一設有數個連通所述軸孔的徑向容置孔的套筒,所述轉動桿具有一穿置入所述套筒內的嵌結段,及一軸置入所述軸承座的軸結段,所述嵌結段的外環面具有與所述徑向容置孔等數量的嵌孔,每一容置孔內皆依序置入有一滾珠、一彈性組件及一塞柱,且所述滾珠的直徑大于所述嵌孔的孔徑。
所述掣動座具有相互平行的一上承塊、一下承塊,及一連結于所述上、下承塊之間的連結塊,所述連結塊還具有一固定件凸出于內側面朝向主動輪。
所述上從動輪具有成一體的可與所述主動輪嚙合的從動齒輪,及一穿出所述上承塊的穿孔外的套筒,所述套筒于穿孔外側夾固有一定位扣環以防脫落。
所述下從動輪具有成一體的可與所述主動輪嚙合的從動齒輪,及一穿出所述下承塊的穿孔外的套筒,所述從動齒輪與所述上從動輪的從動齒輪的齒向相反,所述套筒于所述穿孔外側夾固有一定位扣環以防脫落。
所述固定座具有一螺孔及一定位孔。
所述切換組具有一可樞擺地定位于所述固定座與所述掣動座之間的驅動座,及一穿置在所述驅動座與所述固定座之間的支軸,所述驅動座具有一可套設在所述固定件外的驅動孔,及一沿其長向設置的扳桿。
所述驅動桿還具有與所述上、下從動輪穿結的穿桿。
當將扳桿往下壓使驅動座相對上升并驅動掣動座往上位移,則下從動輪的從動齒輪與主動輪的主動齒輪嚙合,使驅動桿被下從動輪帶動而轉動,進而使所述升降座可自動下降或上升,當將扳桿往上扳起使驅動座相對下降并驅動掣動座往下位移,則上從動輪的從動齒輪與主動輪的主動齒輪嚙合,使驅動桿被上從動輪帶動而轉動,終可使所述升降座自動上升或下降。
本實用新型木工平刨機升降調整裝置具有以下的功效及優點本實用新型木工平刨機升降調整裝置具有可保持原來以手動方式調整升降座高度的使用功能,同時具有可借動力源以自動方式調整升降座高度的使用功能,所以具有調整升降座高度較方便、省力、省時的功效及優點。
下面通過最佳實施例及附圖對本實用新型木工平刨機升降調整裝置進行詳細說明,附圖中
圖1是臺灣第88216044號專利申請的立體圖;圖2是臺灣第88216044號專利申請的側視圖;圖3是臺灣第88216044號專利申請的部份剖面圖;圖4是臺灣第88216044號專利申請的立體分解圖;圖5是一未完整的側視圖,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升降調整裝置的一較佳實施例安裝在一木工平刨機上的狀態。
圖6是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圖7是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一縱向剖面圖,說明所述木工平刨機的升降座在定位狀態;圖8是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切換組的驅動座處于定位狀態的局部俯視剖面圖;圖9是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切換組的驅動座處于可操作狀態的局部俯視剖面圖;
圖10是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切換組的驅動座處于定位狀態的局部側視圖;
圖11是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切換組將驅動座往下壓驅動掣動座往上位移的局部側視圖。
圖12是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切換組將驅動座往上扳驅動掣動座往下位移的局部側視圖;
圖13是一類似于圖8的視圖,說明所述升降座于下降狀態;
圖14是一類似于圖8的視圖,說明所述升降座于上升狀態;
圖15是一類似于
圖13的視圖,說明所述升降座于行程終點,轉動桿呈自轉狀態;
圖16是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一局部剖視圖,說明傳動桿與傳動輪于傳動狀態;
圖17是一類似于
圖16的視圖,說明所述升降座于行程終點,所述傳動輪于自轉狀態。
如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升降調整裝置的一較佳實施例是裝設在一木工平刨機20上,所述木工平刨機20與以往相同,具有兩平行側架體21、分別蓋置在所述兩側架體21外的兩側蓋板22、一裝置在所述兩側架體21之間并可傳動一刀具與一齒輪箱23轉動的動力源(圖未示)、一裝置在所述兩側架體21之間可產生升降的升降座(圖未示)、一裝置在所述升降座底部的連結柱(圖未示)、一套置在所述連結柱外的承置座(圖未示)、一呈可轉動地穿樞過所述承置座并可驅動所述連結柱升降的傳動桿24、一呈可轉動地樞置在所述一側架體21外并可帶動所述傳動桿24轉動的驅動桿25,及一呈可轉動地穿樞過所述承置座使其可迫緊或松釋所述連結柱的鎖桿(圖未示)。配合參閱圖6,所述驅動桿25具有一穿過一限位座26的限位孔261并鎖結有一與傳動輪241嚙合的蝸桿251的底桿體252,及一穿出所述側架體21頂端并組結有一手輪253的頂桿體254,當轉動所述驅動桿25,則所述驅動桿25的蝸桿251可帶動所述傳動桿24的傳動輪241轉動,進而可使升降座產生縱向位移,具有可以手動方式達到調整所述升降座的高度的效果,關于所述手動方式調整升降座高度的詳細內容屬于現有技術,在此不予以詳細說明。
本實用新型的升降調整裝置包括一固置在所述一側架體21外的主動輪組30、一呈可縱向位移地裝置在所述主動輪組30外的掣動座40、一軸裝在所述掣動座40的一上承塊41的上從動輪50、一軸裝在所述掣動座40的一下承塊42的下從動輪60、一固定在所述一側架體21外的固定座70,及一裝設在固定座70與所述掣動座40之間的切換組80。
所述主動輪組30具有一主動輪31、一呈可自轉地穿置在所述主動齒輪311的軸孔313并往其軸向延伸的轉動桿32、一套固在所述轉動桿32并受齒輪箱23傳動的鏈輪33,及一供所述轉動桿32軸置并鎖固在所述一側架體21的軸承座34。配合參閱圖7,所述主動輪31具有成一體的一主動齒輪311、一沿其軸向延伸的套筒312,及一貫穿軸孔313,所述主動齒輪311在本實施例中為一傘形齒輪,所述套筒312具有至少四個貫通所述軸孔313的徑向容置孔314,每一容置孔314內皆依序裝置有一滾珠35、一彈性組件36及一塞柱37。所述轉動桿32具有一穿置入所述軸孔313內的嵌結桿321、一軸向置入所述軸承座34的軸置桿322,及一位于所述嵌結桿321與所述軸置桿322交界的擋環323,所述嵌結桿321還具有與所述容置孔314等數量的嵌孔324,所述嵌孔324的孔徑較所述滾珠35的直徑小。所述鏈輪33具有成一體沿其軸向延伸的一套筒331、一供套置在所述軸置桿322外的軸孔332,及一鎖固于所述套筒331的徑向螺孔333與所述軸置桿322之間的螺栓334,所述鏈輪33可受所述齒輪箱23的傳動輪231傳動而帶動所述轉動桿32轉動。
所述掣動座40具有相互平行的一上承塊41、一下承塊42,及一連結于所述上、下承塊41、42之間的連結塊43。所述上、下承塊41、42各具有一縱向穿孔411、421,所述連結塊43具有一凸出于其內側面朝向所述主動輪31的固定件431。
所述上從動輪50具有成一體的可與所述主動齒輪311嚙合的從動齒輪51,及一沿其軸向延伸可穿出所述上承塊41的穿孔411外的套筒52,所述套筒52于所述穿孔411外側夾固有一定位扣環53以防止脫落,所述從動齒輪51在本實施例中是相對應于所述主動齒輪311為一傘形齒輪。
所述下從動輪60具有成一體的可與所述主動齒輪311嚙合的從動齒輪61,及一沿其軸向延伸可穿出所述下承塊42的穿孔421外的套筒62,所述套筒62于所述穿孔421外側夾固有一定位扣環63以防止脫落,所述從動齒輪61在本實施例中是相對應于所述主動齒輪311為一傘形齒輪,且所述從動齒輪61與所述從動齒輪51的齒向相反。
所述固定座70具有一鎖固在所述限位座26的外側面的底鎖塊71、一由所述底鎖塊71頂面往后延伸的連結塊72,及一由所述連結塊72往上彎設的頂鎖塊73,所述頂鎖塊73還具有一螺孔731及一定位孔732。
所述切換組80具有一可樞擺地定位在所述固定座70與所述掣動座40之間的驅動座81,及一穿置在所述驅動座81與所述固定座70之間的支軸82。所述驅動座81具有一可套設在所述固定件431外的驅動孔811、一樞孔812及一凸出于其內側面的定位件813。所述支軸82在本實施例中為一螺栓,是先套置有一彈性組件821,再依序穿置過所述樞孔812并鎖入所述固定座70的螺孔731再螺鎖一螺帽822以獲得固定,使驅動座81可以所述支軸82為支點劃分成一驅動部814及一施力部815,并可產生上下反方向的樞擺動作,此外,為提增操作便利性,所述切換組80還可具有一螺鎖于所述驅動座81的施力部815的側面并往其長向延伸的扳桿83。
所述驅動桿25還具有一沿其長向設置鍵槽2551以結合一鍵塊2552的穿桿255,供穿置入所述上從動輪50、下從動輪60的軸孔501、601,并借由鍵塊2552與其鍵槽502、602結合,及一上彈性組件54套設于所述驅動桿25并被限位在一定位扣環256與所述套筒52之間,一下彈性組件64套設于所述驅動桿25并被限位在一定位扣環257與所述套筒62之間。
如圖7所示,上述構件組合后,正常刨削作業時,主動輪組30的主動輪31是位在上、下從動輪50、60之間呈非接觸嚙合狀態,配合參閱圖5,所以當所述主動輪組30的鏈輪33受齒輪箱23的傳動輪231傳動,并帶動轉動桿32及主動輪31轉動時,所述主動輪組30是呈自轉狀態;配合參閱圖8、
圖10,同時驅動座81的定位件813插置入頂鎖塊73的定位孔732內,使所述驅動座81及扳桿83呈定位而無法上下樞擺操作狀態,及扳桿83約與掣動座40的上、下承塊41、42平行。
如圖9、
圖11及
圖13所示,欲調降升降座的高度時,先將扳桿83往外扳移帶動驅動座81的定位件813脫離定位孔732,然后將扳桿83往下壓,則所述驅動座81將以支軸82為支點,產生施力部815向下降同時驅動部814向上升的樞擺動作,因為所述驅動座81的驅動孔811套設在掣動座40的固定件431外,所以可驅動所述掣動座40連帶上、下從動輪50、60同步上升,并使所述下從動輪60的從動齒輪61與主動輪31的主動齒輪311嚙合,這樣,就可以借助所述主動輪31傳動所述下從動輪60轉動,再帶動驅動桿25轉動,配合參閱圖5,最后借助所述驅動桿25的蝸桿251帶動傳動桿24的傳動輪241轉動,就可以借助所述傳動桿24間接驅動升降座自動下降。
如
圖12及
圖14所示,反之,欲調升所述升降座的高度時,是將扳桿83往上扳起,則驅動座81將以支軸82為支點,產生施力部815向上升同時驅動部814向下降的樞擺動作,進而可驅動掣動座40連帶上從動輪50及下從動輪60同步下降,并使所述上從動輪50的從動齒輪51與主動輪31的主動齒輪311嚙合,這樣,就可以借助所述主動輪31傳動所述上從動輪50轉動,再帶動驅動桿25轉動,因為所述從動齒輪51與從動齒輪61的齒向相反,所以驅動桿25是呈反向轉動,同樣可借助其蝸桿251帶動傳動桿24轉動,終可間接驅動升降座自動上升。
此外,如
圖15所示,當所述升降座上升或下降至行程終點時,則傳動桿24不再轉動,相對驅動桿25也不轉動,使上從動輪50與下從動輪60也不轉動,此時,雖然主動輪組30仍受齒輪箱23傳動,但是,因為主動輪31已不轉動,所以變成鏈輪33帶動轉動桿32自轉狀態,因為所述轉動桿32的嵌孔324孔徑小于滾珠35的直徑,所以當所述主動輪31不轉動時,所述嵌孔324可極易脫離滾珠35,進而具有可便于轉換成轉動桿32自轉,以防止組件損壞的使用功效。
本實用新型具有另一使用特點,就是在刨削過程中不慎碰觸扳桿83而使定位件813脫離定位孔732時,可以借助套設在支軸82外的彈性組件821產生回復彈力,促使扳桿83迅速復位,并使定位件813再次插置入定位孔732內,進而可維持正常刨削作業,可避免誤觸扳桿83隨即產生主動齒輪311與從動齒輪51(或61)嚙合并改變升降座高度的情況。
此外,如
圖16所示,本實用新型也可在所述傳動桿24與所述傳動輪241之間設置一手動調整安全機構,所述傳動輪241還具有一沿軸向延伸的套筒242,所述套筒242具有至少四個貫通其軸孔243的徑向容置孔244,每一容置孔244內皆依序裝置有一滾珠245、一彈性組件246及一塞柱247。所述傳動桿24則具有與所述容置孔244等數量的嵌孔240,且所述嵌孔240的孔徑較所述滾珠245的直徑小。
如
圖17并配合圖5所示,當使用手動方式轉動手輪253調整升降座的高度,且所述升降座已上升或下降至行程終點時,則傳動桿24無法再轉動,此時,當持續轉動所述手輪253使驅動桿25的蝸桿251帶動所述傳動輪241,因為傳動桿24已不轉動,所以變成所述蝸桿251帶動所述傳動輪241自轉狀態,此是因為所述傳動桿24的嵌孔240的孔徑小于滾珠245的直徑,所以當所述傳動桿24不轉動時,所述滾珠245可極易脫離所述嵌孔240,進而具有可便于轉換成傳動輪241自轉,以防止組件損壞的使用功效。
權利要求1.一種木工平刨機升降調整裝置,所述木工平刨機具有兩平行側架體、一裝置在所述兩側架體之間可傳動一刀具及一齒輪箱轉動的動力源、一裝置在所述兩側架體之間的升降座、及一呈可轉動地樞置在所述一側架體并驅動一傳動桿轉動以間接掣動所述升降座縱向位移的驅動桿,所述升降調整裝置包括一裝置在所述一側架體外并可由所述齒輪箱傳動的主動輪組、一呈可縱向位移地裝置在所述主動輪組外的掣動座、分別樞置在所述掣動座的上下承塊內并與所述驅動桿穿結的上從動輪與下從動輪、一鎖固于側架體的限位座并往掣動座方向延伸的固定座,及一可驅動所述掣動座位移的切換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動輪組具有一主動輪、一呈可自轉地穿置入所述主動輪的軸孔并往其軸向延伸的轉動桿、一套固在所述轉動桿并受齒輪箱傳動的鏈輪,及一鎖固在所述一側架體外可供所述轉動桿軸置的軸承座,所述主動輪具有成一體的一主動齒輪,及一往其軸向延伸且設有數個連通所述軸孔的徑向容置孔的套筒,所述轉動桿具有一穿置入所述套筒內的嵌結段,及一軸置入所述軸承座的軸結段,所述嵌結段的外環面具有與所述徑向容置孔等數量的嵌孔,每一容置孔內皆依序置入有一滾珠、一彈性組件及一塞柱,且所述滾珠的直徑大于所述嵌孔的孔徑;所述掣動座具有相互平行的一上承塊、一下承塊,及一連結所述上、下承塊的連結塊,所述連結塊還具有一固定件凸出于內側面朝向主動輪;所述上從動輪具有成一體的可與所述主動齒輪嚙合的從動齒輪,及一穿出所述上承塊的穿孔外的套筒,所述套筒于所述穿孔外側夾固有一定位扣環以防脫落;所述下從動輪具有成一體的可與所述主動齒輪嚙合的從動齒輪,及一穿出所述下承塊的穿孔外的套筒,所述套筒于所述穿孔外側夾固有一定位扣環以防脫落,且所述從動齒輪與所述上從動輪的從動齒輪的齒向相反;所述固定座具有一鎖固于所述限位座的底鎖塊,及一往所述掣動座延伸的頂鎖塊所述切換組具有一可樞擺地定位在所述固定座的頂鎖塊與所述掣動座之間的驅動座,及一穿置在所述驅動座與所述頂鎖塊之間的支軸,所述驅動座具有一可套設在所述固定件外的驅動孔,及一沿其長向設置的扳桿;所述驅動桿還具有一與所述上從動輪與所述下從動輪穿結的穿桿。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木工平刨機升降調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的頂鎖塊還具有一定位孔,所述驅動座還具有一定位件朝向所述固定座,可選擇地插置入所述定位孔或脫離所述定位孔;所述支軸外套裝有一彈性組件。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木工平刨機升降調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從動輪還具有一上彈性組件套裝在所述驅動桿外,并被限位在所述上從動輪與一定位扣環之間;所述下從動輪還具有一下彈性組件套裝在所述驅動桿外,并被限位在所述下從動輪與一定位扣環之間。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木工平刨機升降調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座的驅動孔為長條孔,可防止與固定件卡置。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木工平刨機升降調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桿還具有一蝸桿可驅動所述傳動桿的傳動輪轉動,所述傳動輪具有一沿軸向延伸的套筒,所述套筒具有數個貫通其軸孔的徑向容置孔,每一容置孔內皆依序裝置有一滾珠、一彈性組件及一塞柱,所述傳動桿具有與所述容置孔等數量并可供所述滾珠置入的嵌孔,且所述嵌孔的孔徑較所述滾珠的直徑小。
專利摘要一種木工平刨機升降調整裝置,它包括一裝置在所述木工平刨機的一側架體外并由一齒輪箱傳動的主動輪組、一呈可縱向位移地裝置在所述主動輪組外的掣動座、分別樞置在所述掣動座的上下承塊內并與所述驅動桿穿結的上從動輪與下從動輪、一鎖固在所述側架體的固定座,及一可驅動所述掣動座位移的切換組。當操作所述切換組驅動所述掣動座帶動所述上、下從動輪位移,可以與所述主動輪組的主動輪嚙合而轉動,以驅動升降座自動升降。
文檔編號B27C1/00GK2485110SQ0122235
公開日2002年4月10日 申請日期2001年5月28日 優先權日2001年5月28日
發明者江培烈 申請人:江培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