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用于推臺鋸上的導軌除塵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木工機械,具體涉及一種用于推臺鋸上的導軌除塵機構。
背景技術:
在現有技術中,為了保證推臺鋸的加工精度,通常都需要對導軌上的粉塵進行清掃,現有除塵結構如圖1所示,是在推臺的兩外側部設置毛刷1、3,而對于落在推臺和推臺座之間的導軌2上的粉塵,則很難清掃掉,另外,毛刷1、3的清除效果也不理想,時間過長,導軌2上的粉塵在滾輪的碾壓作用下會吸附在導軌2的表面上,使得推臺不靈活,從而影響設備的加工精度。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推臺鋸上的導軌除塵機構,采用這種除塵機構的推臺鋸的除塵效果好,可保證推臺鋸能長時間工作在高精度狀態。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如下構造一種用于推臺鋸上的導軌除塵機構,包括兩個滾輪支架,對稱設置在滾輪支架內的滾輪;在所述每個滾輪支架的兩對稱側壁上各設有兩套除塵裝置。
在上述用于推臺鋸上的導軌除塵機構,所述除塵裝置包括一個除塵塊,除塵塊的底端開有一半圓形的缺口,除塵塊的上部開有一內孔,內孔中設有彈簧,除塵塊的側面開有安裝螺栓的腰形孔,在所述每個滾輪支架的內側壁上或外側壁上,且與所述滾輪對應的部位上各設有一套除塵裝置,共4套除塵裝置。
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點通過在滾輪支架的側壁上設置除塵塊,除塵塊的下端是與圓形導軌相吻合的半圓形缺口,可以對導軌進行更有效的清潔,對于落在推臺和推臺座之間的粉塵,也可以清掃掉,除塵效率更高。
圖1是現有推臺鋸上的除塵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除塵機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除塵機構的側視圖;圖4是除塵機構中除塵塊的安裝結構示意圖;圖5是除塵塊的主視圖;圖6是圖5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2;提供一種用于推臺鋸上的導軌除塵機構,設有兩個滾輪支架5,對稱設置在滾輪支架5內的滾輪6、7;固定連接在滾輪支架5兩對稱側壁上的除塵裝置4、8、9、10。
參照圖3、圖4、圖5、圖6,除塵裝置由長方形除塵塊13和彈簧12構成,長方形除塵塊13的底部開有與圓形導軌2相吻合的半圓形缺口132,在除塵塊13上開有一內孔133,彈簧12設置在內孔133中,彈簧12用于使除塵塊13與導軌2保持一定的接觸壓力,既便于清除灰塵,又不會損傷導軌2,還可對除塵塊13的磨損進行補償,在除塵塊13的側面開有用于安裝的腰形孔131,通過螺栓11將除塵塊13固定在滾輪支架5上。
除塵裝置的設置方式可采用如下方式來實現可在滾輪支架5的外側壁或內側壁上,并與滾輪6、7對應的部位上各設置一套除塵裝置4、8、9、10,共四套除塵裝置。可得到更好的除塵效果。
權利要求1.一種用于推臺鋸上的導軌除塵機構,包括兩個滾輪支架,對稱設置在滾輪支架內的滾輪;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每個滾輪支架的兩對稱側壁上各設有兩套除塵裝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推臺鋸上的導軌除塵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塵裝置包括一個除塵塊,除塵塊的底端開有一半圓形的缺口,除塵塊的上部開有一內孔,內孔中設有彈簧,除塵塊的側面開有安裝螺栓的腰形孔,在所述每個滾輪支架的內側壁上或外側壁上,且與所述滾輪對應的部位上各設有一套除塵裝置,共4套除塵裝置。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于推臺鋸上的導軌除塵機構,包括兩個滾輪支架,對稱設置在滾輪支架內的滾輪;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每個滾輪支架的兩對稱側壁上各設有兩套除塵裝置。通過在滾輪支架的側壁上設置除塵裝置,除塵裝置的下端是與圓形導軌相吻合的半圓形缺口,可以對導軌進行更有效的清潔,對于落在推臺和推臺座之間的粉塵,也可以清掃掉,除塵效率更高。
文檔編號B27G3/00GK2818111SQ20052006338
公開日2006年9月20日 申請日期2005年8月26日 優先權日2005年8月26日
發明者李小根, 王柏林 申請人:東莞市南興木工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