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針對側面鎖扣型板材的分切方法及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機械加工技術,特別涉及用于板材加工中的分切技術 和設備。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對于側面具有鎖扣的板材(尤其是地板)分切一般還 是采用單鋸片直接在板材上切割的方式,這種分切方式雖然簡便,但 是也存在著浪費材料的問題,雖然對于單片板材來說,只浪費了鋸口 部分的一點點材料,但是,對于大批量生產的企業來說,積少成多, 浪費還是相當嚴重的,而且,對于側面具有鎖扣的板材來說,既要在 分切時切掉一部分材料,還要在加工榫舌和槽唇時繼續切割掉一部分 材料,顯然是重復加工,也浪費了工時。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針對側面鎖扣型板材的分切方法及裝置,采用上 下鋸片交錯分切的方式,解決現有技術中材料浪費以及重復加工的技 術問題。
本發明針對上述技術問題提供的針對側面鎖扣型板材分切方法 包括以下步驟
A.根據板材榫舌和槽唇的方位調整分切設備上鋸片和下鋸片的 位置,該上鋸片和下鋸片錯位設置,上鋸片和下鋸片相對的端面相貼,上鋸片和下鋸片吃刀深度之和等于板材的厚度;上鋸 片和下鋸片的刃口采用與榫舌和槽唇表面形狀相同的刃口,或 者上鋸片和下鋸片的刃口采用斜面刃口 。上鋸片和下鋸片的刃 口寬度等于榫舌和槽唇突出于側面的長度。
B.將板材推入上述分切設備上進行分切,板材分切進一步分為以 下幾個分步驟
Bl.首先在板材背面進行下鋸路定位切削;
B2.在板材正面進行上鋸路定位切削;
B3.對板材進行分割式分切。
而實現上述方法的分切裝置包括有工作臺架,固定于該工作臺架 上的動力控制和驅動裝置以及與其相連的上驅動軸和下驅動軸,所述 上驅動軸和下驅動軸上分別裝有上鋸片和下鋸片,所述上鋸片和下鋸 片之間相對的端面相貼,上鋸片和下鋸片相貼點的刃口徑向相接。
所述上鋸片和下鋸片的刃口與上鋸片和下鋸片之間相對端面的 夾角小于90。,或者所述上鋸片和下鋸片的刃口為具有凸凹狀的曲 線。所述上鋸片為同軸同間距設置的多個鋸片,所述下鋸片也為與上 鋸片一一對應的多個鋸片,所述上驅動軸或下驅動軸設有徑向和軸向 調整裝置。
本發明采用上述的方法和設備后,可以針對這種特殊板材的加工 進行進一步的優化,節約材料,同時,也可以避免重復加工帶來的工 時浪費,本發明尤其適用于側面鎖扣式地板的分切。
圖1是本發明中分切設備的立體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中分切板材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結合上述
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
由圖1和圖2中可知,這種側面鎖扣型板材的分切裝置包括有工 作臺架10,固定于該工作臺架10上的動力控制和驅動裝置20以及 與其相連的上驅動軸30和下驅動軸40,所述上驅動軸30和下驅動 軸40上分別裝有上鋸片50和下鋸片60,所述上鋸片50和下鋸片60 之間相對的端面相貼,上鋸片50和下鋸片60相貼點的刃口徑向相接。 本發明中針對側面鎖扣型板材的分切方法包括根據板材榫舌和槽唇 的方位調整分切設備上鋸片和下鋸片的位置,該上鋸片和下鋸片錯位 設置,上鋸片和下鋸片相對的端面相貼,上鋸片和下鋸片吃刀深度之 和等于板材的厚度;將板材推入上述分切設備上進行分切。本發明采 用上下鋸片錯位切削的方法,是使上下鋸片均不切透整個板材,在上 下鋸片貼合點處將板材分切開,在分切開的兩部分板材的側面均留有 一部分未切割的部分,這部分正好上下相對,再進一步加工榫舌和槽 唇后,就形成相互鎖扣的結構,不僅可以節約材料,而且,在進行榫 舌和槽唇時,由于前期分切時已經將榫舌和槽唇的大部分切削工作已 經完成,只需進行修型就可以了,所以,也節約了加工工時。
由圖2中可知,為使加工工序更為簡便,本發明中還可以根據榫舌和槽唇的具體表面形狀設計鋸片刃口的形狀,例如如果榫舌和槽
唇靠近自由端的部分為斜面的話,所述上鋸片50和下鋸片60的刃口 與上鋸片50和下鋸片60之間相對端面的夾角小于90° ,采用斜面 刃口,這樣在加工榫舌和槽唇時,只要加工出相互扣合的凸臺和溝槽 就可以了,刀具也非常簡單,也避免了頻繁換刀具的麻煩。或者當榫 舌和槽唇表面形狀比較簡單時,所述上鋸片50和下鋸片60的刃口為 具有凸凹狀的曲線,采用與榫舌和槽唇表面形狀相同的刃口,上鋸片 和下鋸片的刃口寬度等于榫舌和槽唇突出于側面的長度,可以一次加 工成型,使加工工序更加簡單。
由圖1中可知,當加工寬幅板材時,還可以所述上鋸片50為同 軸同間距設置的多個鋸片,所述下鋸片60也為與上鋸片50 —一對應 的多個鋸片,在一次加工過程中,同時加工出多個板材毛坯出來。
針對不同厚度和不同形狀側面鎖扣的板材,本發明中所述上驅動 軸30或下驅動軸40設有徑向和軸向調整裝置,用于調整上下鋸片的 切削深度,還可以根據擬加工板材的寬度設計上鋸片(下鋸片)之間 的間距,適合加工出不同寬度的板材。
為使板材分切時的精度得到保證,本發明中板材分切過程還可以 細分為以下幾個分步驟
Bl.首先在板材背面進行下鋸路定位切削;
B2.在板材正面進行上鋸路定位切削;
B3.對板材進行分割式分切。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優選實施方式對本發明所作的進一步詳 細說明,不能認定本發明的具體實施只局限于這些說明。對于本發明 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 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推演或替換,都應當視為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 圍。
權利要求
1.一種針對側面鎖扣型板材的分切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根據板材榫舌和槽唇的方位調整分切設備上鋸片和下鋸片的位置,該上鋸片和下鋸片錯位設置,上鋸片和下鋸片相對的端面相貼,上鋸片和下鋸片吃刀深度之和等于板材的厚度;B.將板材推入上述分切設備上進行分切。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A中, 上鋸片和下鋸片的刃口采用斜面刃口 。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A中, 上鋸片和下鋸片的刃口采用與榫舌和槽唇表面形狀相同的刃口 。
4. 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分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步驟A中,上鋸片和下鋸片的刃口寬度等于榫舌和槽唇突出于 側面的長度。
5. 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分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步驟B中,板材分切分為以下幾個分步驟Bl.首先在板材背面進行下鋸路定位切削;B2.在板材正面進行上鋸路定位切削;B3.對板材進行分割式分切。
6. —種側面鎖扣型板材的分切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裝置包括有工 作臺架(10),固定于該工作臺架(10)上的動力控制和驅動裝置(20)以及與其相連的上驅動軸(30)和下驅動軸(40),所述上 驅動軸(30)和下驅動軸(40)上分別裝有上鋸片(50)和下鋸 片(60),所述上鋸片(50)和下鋸片(60)之間相對的端面相貼, 上鋸片(50)和下鋸片(60)相貼點的刃口徑向相接。
7.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側面鎖扣型板材的分切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鋸片(50)和下鋸片(60)的刃口與上鋸片(50)和下鋸 片(60)之間相對端面的夾角小于90。。
8.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側面鎖扣型板材的分切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鋸片(50)和下鋸片(60)的刃口為具有凸凹狀的曲線。
9. 根據權利要求6至8中任一項所述側面鎖扣型板材的分切裝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鋸片(50)為同軸同間距設置的多個鋸片, 所述下鋸片(60)也為與上鋸片(50) —一對應的多個鋸片。
10. 根據權利要求6至8中任一項所述側面鎖扣型板材的分切裝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驅動軸(30)或下驅動軸(40)設有徑向和 軸向調整裝置。
全文摘要
一種側面鎖扣型板材的分切裝置包括有工作臺架(10)、動力控制和驅動裝置(20)、上驅動軸(30)、下驅動軸(40),所述上驅動軸(30)和下驅動軸(40)上分別裝有上鋸片(50)和下鋸片(60),所述上鋸片(50)和下鋸片(60)之間相對的端面相貼,上鋸片(50)和下鋸片(60)相貼點的刃口徑向相接。所述上鋸片(50)為同軸同間距設置的多個鋸片,所述下鋸片(60)也為與上鋸片(50)一一對應的多個鋸片。本發明采用上述的方法和設備后,可以針對這種特殊板材的加工進行進一步的優化,節約材料,同時,也可以避免重復加工帶來的工時浪費。
文檔編號B27B5/06GK101342712SQ200810141958
公開日2009年1月14日 申請日期2008年8月22日 優先權日2008年8月22日
發明者苗景有 申請人:圣象(江蘇)木業研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