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直線封邊機膠箱轉動復位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木工機械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直線封邊機膠箱轉動復位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現有的木工機械市場上出售的直線封邊機的封邊機涂膠膠箱裝置都是通過法蘭盤將膠箱直接安裝在工作臺下面,此種裝置的缺陷是涂膠軸與封邊木料的間距是一個固定值,與封邊木料之間沒有預緊力,因此在涂膠加工過程中,往往出現涂膠不均勻的現象。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解決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新穎、涂膠均勻、節省原料、安裝快捷、調整方便、穩定性高的直線封邊機膠箱轉動復位裝置。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直線封邊機膠箱轉動復位裝置,包括床身、膠箱、涂膠軸、膠軸座、膠軸上蓋、減速機和調節裝置,其特征在于設有轉動裝置、復位裝置、固定板、上插塊和連接套,轉動裝置包括轉軸、上轉套、下轉套、上轉板、下轉板、支柱、下插塊、插塊軸承和軸承蓋板,固定板與床身固定連接,減速機經連接套與固定板固定連接,減速機軸上端經上轉套、軸承與上轉板固定連接,下部經下轉套、轉板軸承與下轉板固定連接,對應減速機軸上方的固定板上固定有轉軸,上轉板與下轉板之間經支柱固定,下轉板一端設有下插塊,下插塊經插塊軸承與下轉板固定連接,涂膠軸下部設有上插塊,上插塊與下插塊固定插接后經傳動裝置與減速機相連接,涂膠軸上部的膠箱外側設有轉套,轉套與轉軸相套接,膠箱外側相對轉套另一端設有復位裝置,復位裝置包括連接板、魚眼接頭、螺桿、復位彈簧和調節板,螺桿上套設有復位彈簧,螺桿一端經魚眼接頭與連接板相連接,另一端與調節板固定連接,復位彈簧一端與魚眼接頭相抵觸,另一端與調節板相抵觸,當有外力加于膠箱上,膠箱以轉軸為中心轉動,將復位彈簧壓縮,從而使涂膠軸與封邊木料之間產生一定的壓力,當外力消除時,在復位彈簧的作用下,使膠箱復位。本發明可在上轉板上設有長槽形軸承孔,插塊軸承可沿轉軸徑向微量移動,從而彌補加工與裝配誤差造成的上插塊和下插塊不同心的問題。本發明可在復位裝置中的螺桿端部設有減震塊,以利于膠箱轉動時涂膠軸涂膠過程中的緩沖,達到涂膠均勻的作用。本發明中的傳動裝置可采用鏈條和鏈輪的傳動連接,也可采用傳送帶和傳動輪的傳動連接。本發明由于采用上述結構,具有結構新穎、涂膠均勻、節省原料、安裝快捷、調整方便、穩定性高等優點。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中膠箱動力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圖2的俯視圖。圖4是本發明中膠箱轉動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圖4的A-A剖視圖。圖6是圖3的B-B剖視圖。附圖標記轉軸1、上轉板2、固定板3、減速機4、下轉板5、下轉套6、轉板軸承7、隔墊8、上轉套9、插塊軸承10、下插塊11、軸承蓋板12、支柱13、連接套14、減速機軸15、上插塊16、膠軸座17、膠箱18、涂膠軸19、調節板20、減震塊21、彈簧22、螺桿23、魚眼接頭M、 連接板25、銅套沈、膠軸上蓋27、加熱管觀、調節裝置四。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如附圖所示,一種直線封邊機膠箱轉動復位裝置,包括床身、膠箱18、涂膠軸19、膠軸座17、膠軸上蓋27、減速機4和調節裝置四,涂膠軸19穿過膠箱18上端與膠軸上蓋相連接, 下部經膠軸座17固定在膠箱18底部,膠軸上蓋27上端設有調節裝置四,調節裝置四由手柄、調節桿、刮膠軸組成,手柄裝在調節桿的一端,通過手柄調節刮膠軸與涂膠軸19表面的距離,即膠液出口或進口大小改變,達到控制涂膠軸19表面膠液的厚薄,多余的膠液經刮膠軸的回膠孔回流到膠箱18內,加熱管觀為涂膠軸上的膠液提供熱量,防止膠液凝固, 其特征在于設有轉動裝置、復位裝置、固定板3、上插塊16和連接套14,轉動裝置包括轉軸 1、上轉套9、下轉套6、上轉板2、下轉板5、支柱13、下插塊11、插塊軸承10和軸承蓋板12, 固定板3與床身固定連接,減速機4經連接套14與固定板3固定連接,減速機軸15上端經上轉套9、軸承與上轉板2固定連接,下部經下轉套6、轉板軸承7與下轉板5固定連接,對應減速機軸15上方的固定板3上固定有轉軸1,上轉板2與下轉板5之間經支柱13固定, 下轉板5 —端設有下插塊11,下插塊11經插塊軸承10與下轉板5固定連接,涂膠軸19下部設有上插塊16,上插塊16與下插塊11固定插接后經傳動裝置與減速機4相連接,涂膠軸19上部的膠箱18外側設有轉套26,轉套沈與轉軸1相套接,膠箱18外側相對轉套沈另一端設有復位裝置,復位裝置包括連接板25、魚眼接頭M、螺桿23、復位彈簧22和調節板20,螺桿23上套設有復位彈簧22,螺桿23 —端經魚眼接頭M與連接板25相連接,另一端與調節板20固定連接,復位彈簧22 —端與魚眼接頭M相抵觸,另一端與調節板20相抵觸,當有外力加于涂膠軸19上時,涂膠軸19帶動膠箱18以轉軸1為中心轉動,將復位彈簧 22壓縮,從而使涂膠軸19與封邊木料之間產生一定的壓力,當外力消除時,在復位彈簧22 的作用下,使膠箱18帶動涂膠軸19復位。本發明可在上轉板2上設有長槽形軸承孔,插塊軸承10可沿轉軸1徑向微量移動,從而彌補加工與裝配誤差造成的上插塊16和下插塊11不同心的問題。本發明可在復位裝置中的螺桿23端部設有減震塊21,以利于膠箱18轉動時涂膠軸19涂膠過程中的緩沖,達到涂膠結束后減小震動的作用。本發明中的傳動裝置可采用鏈條和鏈輪的傳動連接,也可采用傳送帶和傳動輪的傳動連接。本發明在實施時,將封邊木料靠向涂膠軸19,涂膠軸19在封邊木料的擠壓下,帶動膠箱18以轉軸1為中心轉動,將另一端的復位彈簧22壓縮,從而使涂膠軸19與封邊木料之間產生一定的壓力,當封邊木料離開涂膠軸19,復位彈簧22在張力的作用下使膠箱18復位。 本發明由于采用上述結構,具有結構新穎、涂膠均勻、節省原料、安裝快捷、調整方便、穩定性高等優點。
權利要求
1.一種直線封邊機膠箱轉動復位裝置,包括床身、膠箱、涂膠軸、膠軸座、膠軸上蓋、減速機和調節裝置,其特征在于設有轉動裝置、復位裝置、固定板、上插塊和連接套,轉動裝置包括轉軸、上轉套、下轉套、上轉板、下轉板、支柱、下插塊、插塊軸承和軸承蓋板,固定板與床身固定連接,減速機經連接套與固定板固定連接,減速機軸上端經上轉套、軸承與上轉板固定連接,下部經下轉套、轉板軸承與下轉板固定連接,對應減速機軸上方的固定板上固定有轉軸,上轉板與下轉板之間經支柱固定,下轉板一端設有下插塊,下插塊經插塊軸承與下轉板固定連接,涂膠軸下部設有上插塊,上插塊與下插塊固定插接后經傳動裝置與減速機相連接,涂膠軸上部的膠箱外側設有轉套,轉套與轉軸相套接,膠箱外側相對轉套另一端設有復位裝置,復位裝置包括連接板、魚眼接頭、螺桿、復位彈簧和調節板,螺桿上套設有復位彈簧,螺桿一端經魚眼接頭與連接板相連接,另一端與調節板固定連接,復位彈簧一端與魚眼接頭相抵觸,另一端與調節板相抵觸。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直線封邊機膠箱轉動復位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轉板上設有長槽形軸承孔,插塊軸承可沿轉軸徑向微量移動。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直線封邊機膠箱轉動復位裝置,其特征在于復位裝置中的螺桿端部設有減震塊。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木工機械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直線封邊機膠箱轉動復位裝置,包括床身、膠箱、涂膠軸、膠軸座、膠軸上蓋、減速機和調節裝置,其特征在于設有轉動裝置、復位裝置、固定板、上插塊和連接套,轉動裝置包括轉軸、上轉套、下轉套、上轉板、下轉板、支柱、下插塊、插塊軸承和軸承蓋板,固定板與床身固定連接,減速機經連接套與固定板固定連接,減速機軸上端經上轉套、軸承與上轉板固定連接,下部經下轉套、轉板軸承與下轉板固定連接,對應減速機軸上方的固定板上固定有轉軸,涂膠軸上部的膠箱外側設有轉套,轉套與轉軸相套接,膠箱外側相對轉套另一端設有復位裝置,具有結構新穎、涂膠均勻、節省原料、安裝快捷、調整方便、穩定性高等優點。
文檔編號B27N7/00GK102514078SQ201110387250
公開日2012年6月27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29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29日
發明者于文龍, 張苓霞 申請人:山東工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