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生態復合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復合板領域,特別是指一種將竹粉、氧化鎂、高分子膠水組成的復合板。
背景技術:
竹材具有強度大,硬度高、資源豐富以及可以取代木材的優點,竹木加工余料或植物秸桿等碎料具有填充性好,隔音隔熱性好等特點,在制板業中被廣泛使用。目前利用竹材的人造板通常通過涂膠,熱壓成板材,工藝復雜、缺點是不能粘貼三聚青銨、加工成本高、效率底、時間長、制作地方大、產品密度差、不堅固、易分離。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以克服上述缺陷的復合 板。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生態復合板,所述復合板由竹粉、氧化鎂、高分子膠水組成,所述的竹粉占所述的這種復合板的質量百分比為40% 70%,所述的氧化鎂占所述的這種復合板的質量百分比為5% 10%,所述的高分子膠水占所述的這種復合板的質量百分比為20-55%。所述的生態復合板,其特征在于常溫壓制成型、自然風干。所述的生態復合板,所述的復合板的厚度為10_15mm。生態復合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步驟如下選取竹材、竹木加工余料或植物秸桿粉碎成碎料,碎料干燥至含水率6-15% ;將碎料、氧化鎂進行稱量、混合攪拌施膠成原料;預壓,將原料放入定寬、定厚板圍成模板里鋪裝預壓,通過多層機成型為板材,將板材自然風干3-5天,這種通過自然生態復合板,其特點是制作簡單、不會離層、彎曲度性能優良、提高了板材的阻燃及耐火性能,具有結構強度高、防火、防水、防蟲蛀、密度好、堅固、生態環保、無甲醛、可貼三聚氰氨面的優點,用途地板、家具、掛墻板、室內裝飾等。
圖I為本發明流程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一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二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I至圖3所示,一種所述竹纖維復合板的制作方法包括下列步驟將竹纖維或植物秸桿、通過磨機進行單獨粉碎;
上述的混合物中,竹纖維為混合物總重量的40 % 70%,所述的氧化鎂占所述的這種復合板的質量百分比為5% 10%,所述的高分子膠水占所述的這種復合板的質量百分比為20-55%。將上步驟獲得的混合物進行烘干至含水4-8% ;在混合物中加入到施膠機中攪拌,加入高分子膠水、防水劑,獲得原漿料,所述的高分子膠水的重量為上述粉狀混合物總重量的20-30%,防水劑的重量為上述粉狀混合物總重量的8-15% ;按照板材的模型鋪裝后預壓成板狀;將預壓成形的復合板在常溫下自然風干3-5天時間,預壓壓力為彡9MPA/cm2的參數條件下壓成板,所述的復合板一體成型;
然后進行堆放-砂光-載型-下線-進倉程序。一種生態復合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步驟如下I)選取竹材、竹木加工余料粉碎成竹粉碎料,碎料干燥至含水率6-15% ;2)將竹粉碎料、氧化鎂進行稱量、混合攪拌施膠成原料;所述的竹粉碎料占所述的這種復合板的質量百分比為40% 70%,所述的氧化鎂占所述的這種復合板的質量百分比為5% 10%,所述的高分子膠水占所述的這種復合板的質量百分比為20-55%,高分子膠水為脲醛樹脂或者白乳膠。3)預壓,將原料放入定寬、定厚板圍成模板里鋪裝預壓,通過多層機成型成板材;4)將板材自然風干3-5天。
權利要求
1.一種生態復合板,所述復合板由竹粉、氧化鎂、高分子膠水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竹粉占所述的這種復合板的質量百分比為40% 70%,所述的氧化鎂占所述的這種復合板的質量百分比為5% 10%,所述的高分子膠水占所述的這種復合板的質量百分比為20-55%。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生態復合板,其特征在于常溫壓制成型、自然風干。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生態復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分子膠水為脲醛樹脂或者白乳膠。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生態復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復合板的厚度為10-15mm。
5.一種生態復合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步驟如下 1)選取竹材、竹木加工余料粉碎成竹粉碎料,碎料干燥至含水率6-15%; 2)將竹粉碎料、氧化鎂進行稱量、混合攪拌施膠成原料;所述的竹粉碎料占所述的這種復合板的質量百分比為40% 70%,所述的氧化鎂占所述的這種復合板的質量百分比為5% 10%,所述的高分子膠水占所述的這種復合板的質量百分比為20-50%,高分子膠水為脲醛樹脂或者白乳膠。
3)預壓,將原料放入定寬、定厚板圍成模板里鋪裝預壓,通過多層機成型成板材; 4)將板材自然風干3-5天。
全文摘要
一種生態復合板及其制作方法,其復合板采用預壓一次成型的方法進行生產,生產效率高并且成品質量穩定,另外由于其復合板是采用預壓一次成型自然風干的方法制作的所以在成品復合板上不會出現不均勻離層,同時也可以通過貼三聚氰胺裝飾面大大提高復合板的外觀效果。
文檔編號B27N3/08GK102777762SQ201210257688
公開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24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24日
發明者梁紹勇, 黎溢榮 申請人:梁紹勇, 黎溢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