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麻棕纖維復合板邊料面層剝離的制造方法

文檔序號:1642755閱讀:211來源:國知局
一種麻棕纖維復合板邊料面層剝離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麻棕纖維復合板邊料面層剝離機,包括進料臺面板、出料臺面板、上壓輥、下輥筒和刀片,所述上壓輥位于所述下輥筒的上方,所述下輥筒帶動上壓輥分別繞軸心轉動,轉動方向為從所述進料臺面板向所述出料臺面板,所述進料臺面板的末端設有刀片,所述刀片的刀口正對所述進料臺面板;本發明解決了原麻棕纖維復合板的面層分離只能依靠人工剝離的問題,將耗時耗力的純手工勞動變為半自動化式的生產,只需手工將麻棕纖維復合板邊料頭部的麻纖維層和面層分離一截,將刀片置于分層處,面層沿著下輥筒和上壓輥之間的縫隙自動向前運動,直至面板完全剝離,大大提高剝離速率和生產效率,適用于大規模生產,減少了勞動力的使用,降低了生產成本。
【專利說明】一種麻棕纖維復合板邊料面層剝離機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麻棕纖維復合板,具體涉及一種麻棕纖維復合板邊料面層剝離機。
【背景技術】
[0002]目前,由于麻纖維具有較好的吸濕透氣性、低靜電性和良好的抗菌特性,麻纖維制品越來越得到廣泛的關注,特別是用麻棕纖維復合板制造床墊,具有抗菌防螨,長期使用不會因潮濕而發霉或生蟲變質,床墊也不易變形的優點。但是在生產制造過程中,由于麻纖維較細且軟,故在復合成板的過程中容易松散,不易成型,同時影響強度和彈性,且在纖維板制成后的搬運及使用過程中表面纖維也會因摩擦而有脫落現象,故在本行業中,大多采取在麻纖維層表面復合一層化學纖維層,化學纖維層具有強度高、不易變形的特點,可以幫助麻纖維層在制造過程中固定成板型,在生產完成后,再將化學纖維層這一面層從麻纖維層上剝離,分別重復利用,進行下一次麻棕纖維復合板生產。但是,現在化學纖維層的剝離只能采用人工操作的方法,剝離速度慢,同時,因麻棕纖維復合板的尺寸較大,給人工剝離帶來一定難度,費時費力,嚴重影響生產效率。

【發明內容】

[0003]發明目的:本發明的目的在于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半自動化的,提升面層邊料剝離效率的麻棕纖維復合板邊料面層剝離機。
[0004]技術方案:本發明所述的一種麻棕纖維復合板邊料面層剝離機,包括進料臺面板、出料臺面板、上壓輥、下輥筒和刀片,所述上壓輥位于所述下輥筒上方,所述下輥筒帶動所述上壓輥分別繞軸心轉動,轉動方向為從所述進料臺面板向所述出料臺面板,所述進料臺面板的末端設有刀片,所述刀片的刀口正對所述進料臺面板。工作時,首先剝離麻棕纖維復合板側邊的一段面層使其與麻纖維層分離,將麻棕纖維復合板的面層朝下置于進料臺面板上,使已剝離開的面層通過刀片的刀口底部穿過上壓輥和下輥筒之間的縫隙,使刀片夾在麻纖維層和面層之間的分離界面上,下輥筒作為主動輥帶動面層不斷向出料板臺面方向運動,上壓輥隨之旋轉壓緊面層在下輥筒上,在運動過程中,刀片將面層和麻纖維層分離開來。
[0005]優選地,所述刀片與所述進料臺面板的夾角為0-5°,此時刀片對麻纖維層和面層的分離直接、省力,剝離效果好,超過5°時對刀片的磨損大,刀片的利用率不高,且剝離效率得到不到保證。
[0006]為了增加與面層之間的摩擦力,所述下輥筒輥面上均勻設有方形凹槽,相鄰兩個方形凹槽的徑向夾角為6°,面層可穩定地隨著下輥筒的轉動向出料臺面板運動,不易打滑;同時,若方形凹槽之間的間隔大于6°,則對于面層的摩擦力得不到保證,易產生滑動,若方形凹槽之間的間隔小于6°,則下輥筒在加工時方形凹槽的分度不易掌握,加工難度大,且下輥筒的強度得不到保證,使用壽命短;所述下輥筒的直徑優選地為70mm,所述方形凹槽的寬度為2mm。
[0007]進一步,所述下輥筒作為主動輥由電動機通過皮帶、鏈條或齒輪驅動,下輥筒的轉速由電動機控制,可根據正在被剝離的麻棕纖維復合板的面層脫離麻纖維層的難易程度調整,保證面層可準確地沿著分界面脫落,不破壞麻纖維層和面層的分離表層。
[0008]優選地,所述進料臺面板和所述出料臺面板為2mm厚的鋼板,所述進料臺面板設置為上坡面,所述出料臺面板為下坡面,用以承載未剝離的麻棕纖維復合板和剝離出的面層,提供剝離運行軌道,保證剝離過程順暢。
[0009]優選地,所述上壓輥兩端裝有外球面軸承,所述外球面軸承安裝在上下滑動的軸承座內,軸承及軸承座可支撐上壓輥的旋轉,同時減少上壓輥在轉動過程中的摩擦系數,降低旋轉磨損率,延長上壓輥的使用壽命;上下滑動的軸承座可支撐上壓輥的上下跳動,能適應不同厚度面層的剝離。
[0010]進一步地,所述軸承座上部連接頂端固定的壓力彈簧,所述壓力彈簧向所述軸承座施加壓力將所述上壓輥壓緊在下輥筒上,保證將面層壓緊在上壓輥和下輥筒之間,順著下輥筒的轉動帶動面層向前運動,否則,上壓輥施加的壓力不夠,面層無法依靠摩擦力自動向前進行剝離運動,壓力彈簧可根據工作情況隨時調節壓力,始終保持面層緊貼上壓輥和下輥筒。
[0011]優選地,所述刀片的刀前角為15?30°,提供有效的切削力,刀片厚度為:T5mm,保證刀片的剛度和強度要求,本專利中的刀前角為刀具刀刃的傾斜面和基面之間的夾角。
[0012]有益效果:本發明解決了原麻棕纖維復合板的面層分離只能依靠人工剝離的問題,將耗時耗力的純手工勞動變為半自動化式的生產,只需手工將麻棕纖維復合板邊料頭部的麻纖維層和面層分離一截,將刀片置于分層處,面層沿著下輥筒和上壓輥之間的縫隙自動向前運動,直至面板完全剝離,大大提高剝離速率和生產效率,適用于大規模生產,減少了勞動力的使用,降低了生產成本。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原理圖;
圖2為本發明的結構側視圖;
圖3為本發明所述下輥筒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4]下面對本發明技術方案進行詳細說明,但是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不局限于所述實施例。
[0015]實施例:本發明一種麻棕纖維復合板邊料面層剝離機,如圖1所示,包括進料臺面板1、出料臺面板2、上壓輥3、下輥筒4和刀片5,上壓輥3位于下輥筒4的上方,下輥筒4帶動上壓輥3分別繞軸心轉動,轉動方向為從進料臺面板I向出料臺面板2,進料臺面板I的末端設有刀片5,刀片5的刀口正對進料臺面板I。工作時,首先,將麻棕纖維復合板的面層6朝下置于進料臺面板I上,手工剝離麻棕纖維復合板側邊的一小段面層6使其與麻纖維層分離,將已剝離開的面層6通過刀片5的刀口底部穿過上壓輥3和下輥筒4之間的縫隙,使刀片5夾在麻纖維層和面層6之間,下輥筒4作為主動輥帶動面層6向出料板臺面方向運動,上壓輥3隨之旋轉壓緊面層6在下輥筒4上,在運動過程中,刀片5將面層6和麻纖維層分離開來。
[0016]具體地說,刀片5與進料臺面板I之間的夾角為5°,此時刀片5對麻纖維層和面層6的分離直接、省力,可迅速切斷麻纖維層和面層6之間的連結纖維,剪切分離效果好,并且該角度能保證刀片5能準確地沿著麻纖維層和面層6的分界面進行切割,不會對分離后麻棕纖維復合板的表面造成破壞,使麻棕纖維復合板的分離面保持平整,同時,在不斷重復地剝離過程中,對刀片5的磨損小,刀片5的利用率高,剝離效果好;刀片5的刀前角為30°,可提供有效的切削力,切削分離迅速,同時剝離尺寸較大的麻棕纖維復合板時,30°的刀前角也不易被麻棕纖維復合板的沖擊力擊碎,刀片5不易破損;刀片5厚度為5mm,保證刀片5的剛度和強度要求。
[0017]下輥筒4作為主動輥由電動機通過皮帶驅動,下輥筒4的轉速由電動機控制,根據將要被剝離的麻棕纖維復合板的尺寸大小和厚薄程度判斷面層6脫離麻纖維層的難易程度,設定電動機的轉速,保證面層6可準確地沿著分界面脫落,不破壞麻纖維層和面層6的分離表層;如圖3所示,下輥筒4的直徑為70mm,輥面上每隔6°設有一個寬度為2mm的方形凹槽,用于增加下輥筒4與剝離面層6之間的摩擦力,該摩擦力作為剝離機的主要推進力,保證面層6在下輥筒4的帶動下沿著下輥筒4和上壓輥3之間的縫隙以穩定的速度向出料臺面板2運動,不會打滑。
[0018]如圖2所示,上壓輥3為鋼質表面,包覆丁氰橡膠層,可以增加彈性,提供緩沖力防止上壓輥I對纖維板表層的破壞,上壓輥3兩端裝有外球面軸承,外球面軸承安裝在上下滑動的軸承座7內,上壓輥3通過外球面軸承支承在軸承座7里轉動,外球面軸承可減少上壓輥3在轉動過程中的摩擦系數,降低旋轉磨損率,延長上壓輥3的使用壽命;軸承座7頂部連接壓力彈簧8,壓力彈簧8向軸承座7施加壓力將上壓輥3壓緊在下輥筒4上,壓力彈簧8所施加的壓力根據工作情況可自行調節,始終保持面層6被壓緊在上壓輥3和下輥筒4之間,順著下輥筒4的轉動帶動其向前運動,避免跳動,否則,上壓輥3施加的壓力不夠,面層6產生滑動,無法自動向前行進完成一整塊麻棕纖維復合板的剝離工作。
[0019]進料臺面板I和出料臺面板2為2mm厚的鋼板,進料臺面板I設置為上坡面,出料臺面板2為下坡面,用以承載剝離前的麻棕纖維復合板和剝離出的面層6,提供剝離運行軌道,麻棕纖維復合板在進料的過程中沿著上坡面穩步前進,將面層6剝離開來,剝離后的面層6沿著下坡面滑下擺放堆積,保證剝離過程順暢。
[0020]如上所述,盡管參照特定的優選實施例已經表示和表述了本發明,但其不得解釋為對本發明自身的限制。在不脫離所附權利要求定義的本發明的精神和范圍前提下,可對其在形式上和細節上作出各種變化。
【權利要求】
1.一種麻棕纖維復合板邊料面層剝離機,其特征在于:包括進料臺面板(I)、出料臺面板(2 )、上壓輥(3 )、下輥筒(4)和刀片(5 ),所述上壓輥(3 )位于所述下輥筒(4)上方,所述下輥筒(4)帶動所述上壓輥(3)分別繞軸心轉動,轉動方向為從所述進料臺面板(I)向所述出料臺面板(2),所述進料臺面板(I)的末端設有刀片(5),所述刀片(5)的刀口正對所述進料臺面板(I)。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麻棕纖維復合板邊料面層剝離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5)與所述進料臺面板(I)的夾角為0-5°。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麻棕纖維復合板邊料面層剝離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輥筒(4)輥面上均勻設有方形凹槽,相鄰兩個方形凹槽的徑向夾角為6°。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麻棕纖維復合板邊料面層剝離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輥筒(4)的直徑為70mm,所述方形凹槽的寬度為2mm。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麻棕纖維復合板邊料面層剝離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輥筒(4)作為主動棍由電動機通過皮帶、鏈條或齒輪驅動。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麻棕纖維復合板邊料面層剝離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料臺面板(I)和所述出料臺面板(2)為2mm厚的鋼板,所述進料臺面板(I)設置為上坡面,所述出料臺面板(2)為下坡 面。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麻棕纖維復合板邊料面層剝離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壓輥(3)兩端裝有外球面軸承,所述外球面軸承安裝在上下滑動的軸承座內。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麻棕纖維復合板邊料面層剝離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軸承座上部連接頂端固定的壓力彈簧,所述壓力彈簧向所述軸承座施加壓力將所述上壓輥(3)壓緊在下輥筒(4)上。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麻棕纖維復合板邊料面層剝離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5)的刀前角為15-30°,刀片(5)厚度為3-5mm。
【文檔編號】B27N3/18GK103448128SQ201310353150
【公開日】2013年12月18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14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14日
【發明者】劉國忠, 何建明 申請人:蘇州摩維天然纖維材料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