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木地板表面處理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木地板表面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木地板表面處理裝置包括:千葉輪組和與所述千葉輪組并列相繼排列的浮雕輪組;其中,所述千葉輪組包括一個以上并列相繼排列的千葉輪,每個千葉輪上裝配有鋼絲;并且所述浮雕輪組包括一個以上并列相繼排列的浮雕輪,在所述千葉輪組中,從距離所述浮雕輪組最遠的千葉輪至距離所述浮雕輪組最近千葉輪,其上裝配的鋼絲的直徑依次減小。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木地板表面處理裝置加工效率高,由其加工得到的地板表面光滑、木紋紋理清晰可見、凹凸面過渡自然、浮凸圖案效果逼真。
【專利說明】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屬于地板制造【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木地板表面 處理裝置。 一種木地板表面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0002] 仿古地板表面凹凸不平或帶有浮雕圖案,其色調古樸、紋理清晰,呈現出經過多年 歲月洗滌的自然凹凸和古舊痕跡,具有濃濃的歷史感,能夠滿足人們對地板的個性化需求。 在實木地板的坯料中,有些地板的材質中間會有明顯的軟組織與硬組織相結合的部分,當 用類似清潔球一樣的鋼絲物在地板表面通過不停地摩擦進行拉絲處理時,會將軟組織部分 刷掉進而形成一個個粗細不均的條紋狀的凹坑,如此加工過的地板表面會出現根據木紋形 狀而形成的浮雕圖案,該技術通常在橡木、白蠟木等軟硬組織交錯比較明顯的木材上使用。 目前市面上的仿古地板的拉絲加工都是先通過使用千葉輪沿著與地板表面平行的軸向做 圓周運動進行粗加工,再通過使用浮雕輪沿著與地板表面垂直的軸向做圓周運動進行精加 工。普通木地板表面處理裝置使用的千葉輪上的鋼絲直徑相同,所使用的浮雕輪由固定座 和固定在其上的鋼絲構成,鋼絲一般不能布滿整個工作面,因此在以普通木地板表面處理 裝置進行加工時,總會有一些"死角"部位得不到充分加工,得到的木地板表面的木紋浮雕 圖案不夠清晰,表面粗糙,不夠光滑細膩。
【發明內容】
[0003]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本領域存在的上述問題,因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 木地板表面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木地板表面處理裝置包括:千葉輪組和與所述千葉 輪組并列相繼排列的浮雕輪組;其中,所述千葉輪組包括一個以上并列相繼排列的千葉輪, 每個千葉輪上裝配有鋼絲;并且所述浮雕輪組包括一個以上并列相繼排列的浮雕輪,在所 述千葉輪組中,從距離所述浮雕輪組最遠的千葉輪至距離所述浮雕輪組最近千葉輪,其上 裝配的鋼絲的直徑依次減小。在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依次減小的比例為22%至57%。
[0004]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方式中,上述浮雕輪組中的每個浮雕輪上裝配有鋼絲。
[0005] 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實施方式中,上述浮雕輪組中的每個浮雕輪包括:托架;以 及一個以上沿著所述托架的周向均勻設置于該托架一側的子輪,所述子輪上裝配有鋼絲。 在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浮雕輪組中的每一個浮雕輪所具有的子輪數目為4個。
[0006] 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木地板表面處理裝置中,所述浮雕輪組中相鄰浮雕輪之間的 距離不小于待處理的地板的長度,在所述千葉輪組與所述浮雕輪組中,距離最近的千葉輪 與浮雕輪之間的距離為lm至2m。在所述千葉輪組中,每個千葉輪之間的距離為0. 3m至lm, 在所述浮雕輪組中,每個浮雕輪之間的距離為lm至2m。
[0007] 使用本實用新型的木地板表面處理裝置進行加工的過程中,先由千葉輪對木地板 表面進行粗加工,將木材表面的軟組織打爛;再由浮雕輪對木地板表面精加工,加工完成 后,木地板表面的軟組織被刷掉,從而形成粗細不均的條紋狀凹坑,由此在木地板表面得到 根據木紋形狀形成的浮雕圖案。本實用新型的木地板表面處理裝置加工效率高,由其加工 得到的地板表面光滑、木紋紋理清晰可見、凹凸面過渡自然、浮雕圖案效果逼真。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8] 圖1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方式的木地板表面處理裝置的結構俯視圖;
[0009] 圖2為圖1所示的木地板表面處理裝置中的千葉輪及其轉動方向的示意圖; [0010] 圖3為圖1所示的木地板表面處理裝置中的浮雕輪及其轉動方向的示意圖;
[0011] 圖4為圖3所示的浮雕輪的結構主視圖;
[0012] 圖5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實施方式的木地板表面處理裝置的結構俯視圖;
[0013] 圖6為圖5所示的木地板表面處理裝置中的浮雕輪及其轉動方向的示意圖;
[0014] 圖7為圖6所示的浮雕輪的結構主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5]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 步對本實用新型作詳細描述。需要說明的是,本實用新型中的附圖僅用于對本實用新型 的實施例進行說明,并不對本實用新型的木地板表面處理裝置的具體組成和結構等構成限 制。
[0016] 實施例1
[0017] 參考圖1至圖4,本實施例提供一種木地板表面處理裝置包括:千葉輪組和與所述 千葉輪組并列相繼排列的浮雕輪組,其中,所述千葉輪組包括一個以上并列相繼排列的千 葉輪,每個千葉輪上裝配有鋼絲;并且,在所述千葉輪組中,從距離所述浮雕輪組最遠的千 葉輪至距離所述浮雕輪組最近千葉輪,其上裝配的鋼絲的直徑依次減小,所述浮雕輪組包 括一個以上并列相繼排列的浮雕輪。如圖1所示,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千葉輪組包括三個并 列相繼排列的千葉輪11、12、13,并且千葉輪11、12、13上分別裝配有鋼絲14、15、16。參見 圖2,以千葉輪11為例,該千葉輪11包括滾軸21和鋼絲14,鋼絲14沿與軸向垂直的方向 排列,千葉輪11沿著與地板表面平行的軸向做圓周運動。所述浮雕輪組包括三個并列相繼 排列的浮雕輪51、52、53。參見圖3和圖4,以浮雕輪51為例,該浮雕輪51包括固定座31 和沿軸向排列于固定座31的一側的鋼絲44,浮雕輪51沿著與地板表面垂直的軸向做圓周 運動。在所述千葉輪組中,從距離所述浮雕輪組最遠的千葉輪11至距離所述浮雕輪組最近 千葉輪13,其上裝配的鋼絲的直徑依次減小,即鋼絲14的直徑大于鋼絲15的直徑大于鋼 絲16的直徑,鋼絲直徑減小的比率為22%至57%,本領域技術人員可根據待處理的木板的硬 度等因素來選擇合適的鋼絲直徑和鋼絲直徑的減小比率,例如,鋼絲14、15和16的直徑分 別為0. 8-0. 45mm、0. 45-0. 35mm、0. 35-0. 25mm。在所述浮雕輪組中,從距離所述千葉輪組最 近的浮雕輪51至距離所述千葉輪組最近浮雕輪53,其上裝配的鋼絲的直徑依次減小,即鋼 絲44的直徑大于鋼絲45的直徑大于鋼絲46的直徑,鋼絲直徑減小的比率為22%至57%,本 領域技術人員可根據待處理的木板的硬度等因素來選擇合適的鋼絲直徑,例如,鋼絲44、45 和46的直徑分別為2. 5-1. 8mm、1. 6-0. 8mm、1. 6-0. 8mm。將千葉輪組中,每個千葉輪之間的 距離設置為A,即千葉輪11和12、千葉輪12和13之間的距離設置為A,將浮雕輪組中,每個 浮雕輪之間的距離設置為C,S卩,浮雕輪51和52、浮雕輪52和53之間的距離設置為C,將浮 雕輪組和千葉輪組中相鄰的浮雕輪和千葉輪之間的距離設置為B,即千葉輪13和浮雕輪51 之間的距離設置為B。距離A、距離B和距離C可由本領域技術人員根據待處理的木地板的 尺寸調節,例如,本領域通常將相鄰千葉輪之間的距離A設置為0.3m至lm,相鄰浮雕輪之間 的距離C設置為0. 3m至lm,相鄰的千葉輪與浮雕輪之間的距離B設置為lm至2m。
[0018] 在使用本實施例的木材表面處理裝置時,以本領域常用的方式,將本實施方式中 的千葉輪11、12和13依次設置在木材表面處理中常用的拉絲機上,并在設置千葉輪之后并 列相繼設置浮雕輪51、52和53,通過校準工序使千葉輪11、12、13以及浮雕輪51、52、53的 幾何中心位于一條直線上(參見圖1),并將排列好的千葉輪和浮雕輪垂直設置于木材處理 中常用的傳送帶上方,在對木地板表面進行處理時,木地板通過傳送帶傳送時先通過裝配 有最大直徑的鋼絲14的千葉輪11、隨后依次通過其上裝配的鋼絲的直徑依次減小的千葉 輪12、13以及浮雕輪51、52、53。以千葉輪11為例,在處理地板表面時,隨著輸送帶運送木地 板緩慢運動,千葉輪11沿著與地板表面平行的軸向做圓周運動。隨著傳送帶的不斷運動, 木地板表面經過千葉輪12和13的處理,接著,輸送帶將木地板緩慢運送至浮雕輪51、52、53 的垂直下方位置,浮雕輪51、52、53沿著與地板表面垂直的軸向做圓周運動。如上所述,通 過傳送帶輸送木地板通過本實用新型的表面處理裝置進行處理時,傳送帶的運行速度可由 本領域技術人員根據需要調節,通常采用5m/min至15m/min的速度傳送木地板。處理過程 中千葉輪和浮雕輪的轉速也可由本領域技術人員根據需要來調節,例如,千葉輪的轉速可 為800r/min,浮雕輪的轉速可為1400r/min。
[0019] 在通過本實施例的木地板表面處理裝置對木地板表面進行處理的過程中,先由千 葉輪對木地板表面進行粗加工,將木材表面的軟組織打爛;再由浮雕輪對木地板表面精加 工,加工完成后,木地板表面的軟組織被刷掉,從而形成粗細不均的條紋狀凹坑,由此在木 地板表面得到根據木紋形狀形成的浮雕圖案。本實用新型的木地板表面處理裝置加工效率 高,由其加工得到的地板表面光滑、木紋紋理清晰可見、凹凸面過渡自然、浮雕圖案效果逼 真。
[0020] 實施例2
[0021] 本實施例提供一種對實施例1的浮雕輪做了進一步改進的木地板表面處理裝置。 在本實施例中,千葉輪組中的千葉輪11、12、13以及其上裝配的鋼絲14、15、16均未發生變 化,千葉輪之間的距離A、浮雕輪之間的距離C,千葉輪與浮雕輪之間的距離B也未發生變 化。相對于上述實施例1所述的木地板表面處理裝置,本實施例對其中的浮雕輪做了改進, 如圖5所示,浮雕輪組包括一個以上并列相繼排列的浮雕輪,即浮雕輪61、62、63,每個浮雕 輪包括四個子輪。如圖6和圖7所示,以浮雕輪61為例,該浮雕輪61包括托架71和四個 沿著托架71的周向均勻設置于該托架71 -側的子輪81,該子輪81由圓形固定座10和固 定在該圓形固定座10的一側的鋼絲91構成。
[0022] 在使用本實施例的木材表面處理裝置時,以與上述實施例1中所述的處理方式相 同的方式處理,由于本實施方式中的浮雕輪包括一個以上子輪,由此使得這種浮雕輪的鋼 絲覆蓋面積比目前使用的普通浮雕輪更大,加工效率比普通浮雕輪更高,并且以這種浮雕 輪進行加工時,掃掠地板表面的方向比普通浮雕輪多,"死角"部位大大減少,并且使得地板 表面同一部位經過鋼絲多個方向的拉刮而變得非常光滑,木紋紋理清晰自然地顯露出來。
[0023] 以上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說明,這些【具體實施方式】僅僅是示例 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本領域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實質的 前提下可以進行各種修改、變化或替換。因此,依照本實用新型所作的各種等同變化,仍屬 于本實用新型所涵蓋的范圍。
【權利要求】
1. 一種木地板表面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木地板表面處理裝置包括: 千葉輪組和與所述千葉輪組并列相繼排列的浮雕輪組; 其中,所述千葉輪組包括一個以上并列相繼排列的千葉輪,每個千葉輪上裝配有鋼絲; 并且 所述浮雕輪組包括一個以上并列相繼排列的浮雕輪, 在所述千葉輪組中,從距離所述浮雕輪組最遠的千葉輪至距離所述浮雕輪組最近千葉 輪,其上裝配的鋼絲的直徑依次減小。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木地板表面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雕輪上裝配有鋼絲。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木地板表面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雕輪組中的每一個 浮雕輪包括: 托架;以及 一個以上沿著所述托架的周向均勻設置于該托架一側的子輪,所述子輪上裝配有鋼 絲。
4. 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木地板表面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雕輪組中的每一個 浮雕輪所具有的子輪數目為4個。
5. 如權利要求1至4任一項所述的木地板表面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雕輪組中 相鄰浮雕輪之間的距離不小于待處理的地板的長度。
6. 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木地板表面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次減小的比例為 22% 至 57%。
7. 如權利要求1至4任一項所述的木地板表面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千葉輪組 與所述浮雕輪組中,距離最近的千葉輪與浮雕輪之間的距離為lm至2m。
8. 如權利要求1至4任一項所述的木地板表面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千葉輪組 中,每個千葉輪之間的距離為0. 3m至lm,在所述浮雕輪組中,每個浮雕輪之間的距離為lm 至2m。
【文檔編號】B27M1/08GK203887990SQ201420161503
【公開日】2014年10月22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3日 優先權日:2014年4月3日
【發明者】佘學彬, 吳滌, 李錦 , 盧永輝 申請人:廣東盈然木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