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木材改性劑,特別涉及一種納米二氧化鈦木材改性劑。
背景技術:
木材作為一種天然可再生的資源,并具有紋理美觀、色澤天然、質感舒適、可塑性好、易于加工等優點,因而被作為建筑裝修和家具制造的理想材料。但木材易燃且受環境影響極大,長期與氧、光、濕氣接觸,易變色、開裂、磨損和挫傷,還容易受到微生物和昆蟲的侵害。所以,對木材的改性處理長期以來一直受到廣泛關注。傳統對木材的改性方法主要有熱處理和化學處理兩種。熱處理的方式安全無毒,但會使木材的組分發生不同程度的降解和結構變化,降低木材的力學強度,同時加深木材的材色,影響木材的美觀感。化學處理采用處理藥劑的方法,其成本低、工藝簡單,但大多數藥劑中所含的銅、鉻、砷等重金屬離子和氯、酚醛等化合物對環境和人畜都有潛在的危害。因此,研制一種無毒安全、防腐阻燃和持久耐用的木材生產方法,將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推廣前景。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種納米二氧化鈦木材改性劑。
為了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納米二氧化鈦木材改性劑,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磷酸脂30-35份、丙烯酸酯5-10份、二氯乙烯基水楊酰胺15-25份、尿素10-15份、納米二氧化鈦5-10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0.5-2份、磷酸氫二銨20-30份、聚丙烯酸鈉1-5份、聚乙二醇5-10份、水10-25份。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工藝簡單,可工廠化生產,且抑煙、防腐、防霉、防蟲、抗流失和增韌補強等效果,滲透性強,環保性好,適應范圍廣,易于推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試驗例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但不應將此理解為本發明上述主題的范圍僅限于以下的實施例,凡基于本發明內容所實現的技術均屬于本發明的范圍。
實施例1:
一種納米二氧化鈦木材改性劑,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磷酸脂31份、丙烯酸酯8份、二氯乙烯基水楊酰胺22份、尿素13份、納米二氧化鈦6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5份、磷酸氫二銨27份、聚丙烯酸鈉3份、聚乙二醇7份、水21份。
實施例2:
一種納米二氧化鈦木材改性劑,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磷酸脂30份、丙烯酸酯5份、二氯乙烯基水楊酰胺15份、尿素10份、納米二氧化鈦5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0.5份、磷酸氫二銨20份、聚丙烯酸鈉1份、聚乙二醇5份、水10份。
實施例3:
一種納米二氧化鈦木材改性劑,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磷酸脂35份、丙烯酸酯10份、二氯乙烯基水楊酰胺25份、尿素15份、納米二氧化鈦10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2份、磷酸氫二銨30份、聚丙烯酸鈉5份、聚乙二醇10份、水25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