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具有多種功能的自動拼板機,包括一機架(1),該機架(1)的左端以騰空于地坪的狀態固定在一對彼此面對面設置的并且在使用狀態下支承于地坪上的機架左立柱(11)之間,而機架(1)的右端同樣以騰空于地坪的狀態固定在一對彼此面對面設置的并且同樣在使用狀態下支承于地坪上的機架右立柱(12)之間,在機架(1)的左端設置有一機架推料板平臺(13),其中:在所述的一對機架左立柱(11)之間并且在對應于機架(1)的上方的位置上下移動地設置有一左調整橫梁(14),而在所述的一對機架右立柱(12)之間并且同樣在對應于機架(1)的上方的位置上下移動地設置有一右調整橫梁(15);一上加熱機構(2)和一下加熱機構(3),上加熱機構(2)在同時對應于所述左調整橫梁(14)以及右調整橫梁(15)的下方的位置與左調整橫梁(14)以及右調整橫梁(15)連接,下加熱機構(3)在對應于上加熱機構(2)的下方的位置固定在所述的機架(1)上,上、下加熱機構(2、3)之間的空間構成為板料行移通道(10),該板料行移通道(10)的左端端口構成為板料引入口(101),并且該板料引入口(101)與構成于機架(1)的左端上部的板料腔(16)相通,而板料行移通道(10)的右端端口構成為拼接成型板引出口(102);一用于對以疊置狀態位于所述板料腔(16)內的板料施壓的板料施壓機構(4),該板料施壓機構(4)在對應于所述板料腔(16)的上方的位置固定在所述上加熱機構(2)背對所述下加熱機構(3)的一側;一用于將板料喂入所述板料腔(16)內的翻料機構(5),該翻料機構(5)在對應于板料腔(16)的位置設置在所述機架(1)上;一用于將板料腔(16)內的板料推入所述的板料引入口(101)的推料機構(6),該推料機構(6)對應于所述板料腔(16)的長度方向的左側的位置設置在所述機架推料板平臺(13)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料機構(6)包括一對推料板作用缸(61)、一推料板(62)和一對推料板同步裝置(63),一對推料板作用缸(61)以臥置狀態固定在推料板作用缸座(612)上,并且該對推料板作用缸(61)的推料板作用缸柱(611)朝向所述推料板(62),推料板(62)與所述板料腔(16)的長度方向相對應并且與所述機架推料板平臺(13)滑動配合,在該推料板(62)上并且在對應于推料板作用缸柱(611)的位置固定有推料板連接座(621),該推料板連接座(621)與推料板作用缸柱(611)連接,一對推料板同步裝置(63)設置在推料板(62)與所述的機架推料板平臺(13)之間,并且與推料板(62)朝向下的一側配合,所述推料板作用缸座(612)以水平懸臂狀態固定在機架推料板平臺(13)的左側面上,所述翻料機構(5)對應于推料板(62)的上方;所述的上加熱機構(2)包括一組上加熱管(21)、一上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入總管(22)和一上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出總管(23),一組上加熱管(21)以彼此并行的狀態間隔分布,并且該組上加熱管(21)的左端在對應于所述左調整橫梁(14)的下方的位置與左調整橫梁(14)連接,而該組上加熱管(21)的右端在對應于所述右調整橫梁(15)的下方的位置與右調整橫梁(15)連接,并且在該組上加熱管(21)左端的上方各固定有一用于將加熱介質引入上加熱管管腔(211)內的上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入接口(212),而在該組上加熱管(21)的右端端面上各固定有一用于將加熱介質引出上加熱管腔(211)的上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出接口(213),上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入總管(22)固定在所述的一對機架左立柱(11)之間,并且對應于所述左調整橫梁(14)朝向所述右調整橫梁(15)的一側,在該上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入總管(22)上并且在對應于所述上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入接口(212)的位置構成有數量與上加熱管(21)的數量相等的上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入總管接口(221),該上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入總管接口(221)通過第一上過渡連接管(2211)與上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入接口(212)連接,上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出總管(23)固定在所述的一對機架右立柱(12)之間,并且對應于所述右調整橫梁(15)背對所述左調整橫梁(14)的一側,在該上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出總管(23)上并且在對應于所述上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出接口(213)的位置構成有數量與上加熱管(21)的數量相等的上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出總管接口(231),該上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出總管接口(231)通過第二上過渡連接管(2311)與上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出接口(213)連接;所述的下加熱機構(3)包括一組下加熱管(31)、一下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入總管(32)和一下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出總管(33),一組下加熱管(31)的數量與所述的一組上加熱管(21)的數量相等,并且以彼此并行的狀態間隔分布,該組下加熱管(31)的左端在對應于所述上加熱管(21)的下方的位置與所述機架(1)固定,而該組下加熱管(31)的右端同樣在對應于上加熱管(21)的下方的位置與機架(1)固定,并且在該組下加熱管(31)的左端的下方各固定有一用于將加熱介質引入下加熱管腔(311)內的下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入接口(312),而在該組下加熱管(31)的右端端面上各固定有一用于將加熱介質引出下加熱管腔(311)的下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出接口(313),下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入總管(32)在對應于所述下加熱管(31)的左端下方的位置固定在所述的機架(1)上,在該下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入總管(32)上并且在對應于所述下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入接口(312)的位置構成有數量與下加熱管(31)的數量相等的下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入總管接口(321),該下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入總管接口(321)通過第一過渡管(3211)與下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入接口(312)連接,下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出總管(33)在對應于下加熱管(31)的右端下方的位置固定在所述的一對機架右立柱(12)之間,并且對應于所述右調整橫梁(15)背對所述左調整橫梁(14)的一側,在該下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出總管(33)上并且在對應于所述下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出接口(313)的位置構成有數量與下加熱管(31)的數量相等的下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出總管接口(331),該下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出總管接口(331)通過第二過渡管(3311)與下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出接口(313)連接;所述的一組上、下加熱管(21、31)之間的空間構成為所述板料行移通道(10);所述板料施壓機構(4)在對應于所述板料腔(16)的上方的位置固定在所述上加熱管(21)上;在所述左調整橫梁(14)的長度方向的左側和右側的下部各設置有一用于與所述上加熱機構(2)的一組上加熱管(21)的左端浮動連接的第一上加熱管浮動連接裝置(143);在所述右調整橫梁(15)的長度方向的左側和右側的下部各設置有一用于與一組上加熱管(21)的右端浮動連接的第二上加熱管浮動連接裝置(153);所述的第一上加熱管浮動連接裝置(143)的結構是與所述第二上加熱管浮動連接裝置(153)的結構相同的,該第二上加熱管浮動連接裝置(153)包括一橫截面形狀呈U字形的槽鋼(1531)和數量與所述的一組上加熱管(21)的數量相等的調節螺桿(1532),槽鋼(1531)與所述右調整橫梁(15)的長度方向的下側部固定,在該槽鋼(1531)上并且在對應于一組上加熱管(21)的位置以間隔狀態開設有調節螺桿孔(15311),調節螺桿(1532)在對應于調節螺桿孔(15311)的位置設置在槽鋼(1531)上,并且在調節螺桿(1532)的下端構成有一螺桿吊耳(15321),螺桿吊耳(15321)在調節螺桿(1532)上的位置對應于槽鋼(1531)的下方,并且螺桿吊耳(15321)與一組上加熱管(21)鉸接,在調節螺桿(1532)上還套設有一彈簧(15322),該彈簧(15322)的上端支承在槽鋼(1531)上,而下端支承在螺桿吊耳(15321)上;在所述的一組上加熱管(21)上并且在對應于所述的螺桿吊耳(15321)的位置各構成有一螺桿吊耳連接座(214),該螺桿吊耳連接座(214)通過吊耳連接座銷軸(2141)與螺桿吊耳(15321)鉸接;所述的一對推料板作用缸(61)為油缸或氣缸;所述的板料施壓機構(4)包括一支承梁(41)、一對施壓作用缸固定架(42)、一對柵板條靠梁(43)、一組柵板條(44)、一板料施壓條(45)和一對板料施壓條作用缸(46),在支承梁(41)的一端固定有一第一墊塊(411),另一端固定有一第二墊塊(412),第一墊塊(411)與所述的一組上加熱管(21)中的首根上加熱管朝向上的一側固定,第二墊塊(412)與一組上加熱管(21)中的末尾一根上加熱管朝向上的一側固定,一對施壓作用缸固定架(42)中的其中一個施壓作用缸固定架的底部與支承梁(41)的一端固定,而一對施壓作用缸固定架(42)中的另一個施壓作用缸固定架的底部與支承梁(41)的另一端固定,在一對施壓作用缸固定架(42)的頂部各固定有一板料施壓條作用缸固定座(421),一對柵板條靠梁(43)與一對施壓作用缸固定架(42)朝向所述板料腔(16)的一側固定,并且該對柵板條靠梁(43)彼此橫向并行,一組柵板條(44)以間隔狀態縱向固定在一對柵板條靠梁(43)背對所述的一對施壓作用缸固定架(42)的一側,一對板料施壓條作用缸(46)中的其中一個板料施壓條作用缸固定在一對施壓作用缸固定架(42)中的其中一個施壓作用缸固定架的所述板料施壓條作用缸固定座(421)上,而一對板料施壓條作用缸(46)中的另一個板料施壓條作用缸固定在一對施壓作用缸固定架(42)中的另一個施壓作用缸固定架的所述板料施壓條作用缸固定座(421)上,該對板料施壓條作用缸(46)的板料施壓條作用缸柱(461)朝向下,板料施壓條(45)的一端與一對板料施壓條作用缸(46)中的其中一個板料施壓條作用缸的板料施壓條作用缸柱(461)的末端連接,而板料施壓條(45)的另一端與一對板料施壓條作用缸(46)中的另一個板料施壓條作用缸的板料施壓條作用缸柱(461)的末端連接,并且該板料施壓條(45)與所述板料腔(16)的上方相對應。
2.具有多種功能的自動拼板機,包括一機架(1),該機架(1)的左端以騰空于地坪的狀態固定在一對彼此面對面設置的并且在使用狀態下支承于地坪上的機架左立柱(11)之間,而機架(1)的右端同樣以騰空于地坪的狀態固定在一對彼此面對面設置的并且同樣在使用狀態下支承于地坪上的機架右立柱(12)之間,在機架(1)的左端設置有一機架推料板平臺(13),其中:在所述的一對機架左立柱(11)之間并且在對應于機架(1)的上方的位置上下移動地設置有一左調整橫梁(14),而在所述的一對機架右立柱(12)之間并且同樣在對應于機架(1)的上方的位置上下移動地設置有一右調整橫梁(15);一上加熱機構(2)和一下加熱機構(3),上加熱機構(2)在同時對應于所述左調整橫梁(14)以及右調整橫梁(15)的下方的位置與左調整橫梁(14)以及右調整橫梁(15)連接,下加熱機構(3)在對應于上加熱機構(2)的下方的位置固定在所述的機架(1)上,上、下加熱機構(2、3)之間的空間構成為板料行移通道(10),該板料行移通道(10)的左端端口構成為板料引入口(101),并且該板料引入口(101)與構成于機架(1)的左端上部的板料腔(16)相通,而板料行移通道(10)的右端端口構成為拼接成型板引出口(102);一用于對以疊置狀態位于所述板料腔(16)內的板料施壓的板料施壓機構(4),該板料施壓機構(4)在對應于所述板料腔(16)的上方的位置固定在所述上加熱機構(2)背對所述下加熱機構(3)的一側;一用于將板料喂入所述板料腔(16)內的翻料機構(5),該翻料機構(5)在對應于板料腔(16)的位置設置在所述機架(1)上;一用于將板料腔(16)內的板料推入所述的板料引入口(101)的推料機構(6),該推料機構(6)對應于所述板料腔(16)的長度方向的左側的位置設置在所述機架推料板平臺(13)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料機構(6)包括一對推料板作用缸(61)、一推料板(62)和一對推料板同步裝置(63),一對推料板作用缸(61)以臥置狀態固定在推料板作用缸座(612)上,并且該對推料板作用缸(61)的推料板作用缸柱(611)朝向所述推料板(62),推料板(62)與所述板料腔(16)的長度方向相對應并且與所述機架推料板平臺(13)滑動配合,在該推料板(62)上并且在對應于推料板作用缸柱(611)的位置固定有推料板連接座(621),該推料板連接座(621)與推料板作用缸柱(611)連接,一對推料板同步裝置(63)設置在推料板(62)與所述的機架推料板平臺(13)之間,并且與推料板(62)朝向下的一側配合,所述推料板作用缸座(612)以水平懸臂狀態固定在機架推料板平臺(13)的左側面上,所述翻料機構(5)對應于推料板(62)的上方;所述的上加熱機構(2)包括一組上加熱管(21)、一上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入總管(22)和一上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出總管(23),一組上加熱管(21)以彼此并行的狀態間隔分布,并且該組上加熱管(21)的左端在對應于所述左調整橫梁(14)的下方的位置與左調整橫梁(14)連接,而該組上加熱管(21)的右端在對應于所述右調整橫梁(15)的下方的位置與右調整橫梁(15)連接,并且在該組上加熱管(21)左端的上方各固定有一用于將加熱介質引入上加熱管管腔(211)內的上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入接口(212),而在該組上加熱管(21)的右端端面上各固定有一用于將加熱介質引出上加熱管腔(211)的上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出接口(213),上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入總管(22)固定在所述的一對機架左立柱(11)之間,并且對應于所述左調整橫梁(14)朝向所述右調整橫梁(15)的一側,在該上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入總管(22)上并且在對應于所述上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入接口(212)的位置構成有數量與上加熱管(21)的數量相等的上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入總管接口(221),該上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入總管接口(221)通過第一上過渡連接管(2211)與上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入接口(212)連接,上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出總管(23)固定在所述的一對機架右立柱(12)之間,并且對應于所述右調整橫梁(15)背對所述左調整橫梁(14)的一側,在該上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出總管(23)上并且在對應于所述上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出接口(213)的位置構成有數量與上加熱管(21)的數量相等的上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出總管接口(231),該上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出總管接口(231)通過第二上過渡連接管(2311)與上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出接口(213)連接;所述的下加熱機構(3)包括一組下加熱管(31)、一下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入總管(32)和一下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出總管(33),一組下加熱管(31)的數量與所述的一組上加熱管(21)的數量相等,并且以彼此并行的狀態間隔分布,該組下加熱管(31)的左端在對應于所述上加熱管(21)的下方的位置與所述機架(1)固定,而該組下加熱管(31)的右端同樣在對應于上加熱管(21)的下方的位置與機架(1)固定,并且在該組下加熱管(31)的左端的下方各固定有一用于將加熱介質引入下加熱管腔(311)內的下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入接口(312),而在該組下加熱管(31)的右端端面上各固定有一用于將加熱介質引出下加熱管腔(311)的下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出接口(313),下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入總管(32)在對應于所述下加熱管(31)的左端下方的位置固定在所述的機架(1)上,在該下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入總管(32)上并且在對應于所述下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入接口(312)的位置構成有數量與下加熱管(31)的數量相等的下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入總管接口(321),該下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入總管接口(321)通過第一過渡管(3211)與下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入接口(312)連接,下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出總管(33)在對應于下加熱管(31)的右端下方的位置固定在所述的一對機架右立柱(12)之間,并且對應于所述右調整橫梁(15)背對所述左調整橫梁(14)的一側,在該下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出總管(33)上并且在對應于所述下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出接口(313)的位置構成有數量與下加熱管(31)的數量相等的下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出總管接口(331),該下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出總管接口(331)通過第二過渡管(3311)與下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出接口(313)連接;所述的一組上、下加熱管(21、31)之間的空間構成為所述板料行移通道(10);所述板料施壓機構(4)在對應于所述板料腔(16)的上方的位置固定在所述上加熱管(21)上;在所述左調整橫梁(14)的長度方向的左側和右側的下部各設置有一用于與所述上加熱機構(2)的一組上加熱管(21)的左端浮動連接的第一上加熱管浮動連接裝置(143);在所述右調整橫梁(15)的長度方向的左側和右側的下部各設置有一用于與一組上加熱管(21)的右端浮動連接的第二上加熱管浮動連接裝置(153);所述的第一上加熱管浮動連接裝置(143)的結構是與所述第二上加熱管浮動連接裝置(153)的結構相同的,該第二上加熱管浮動連接裝置(153)包括一橫截面形狀呈U字形的槽鋼(1531)和數量與所述的一組上加熱管(21)的數量相等的調節螺桿(1532),槽鋼(1531)與所述右調整橫梁(15)的長度方向的下側部固定,在該槽鋼(1531)上并且在對應于一組上加熱管(21)的位置以間隔狀態開設有調節螺桿孔(15311),調節螺桿(1532)在對應于調節螺桿孔(15311)的位置設置在槽鋼(1531)上,并且在調節螺桿(1532)的下端構成有一螺桿吊耳(15321),螺桿吊耳(15321)在調節螺桿(1532)上的位置對應于槽鋼(1531)的下方,并且螺桿吊耳(15321)與一組上加熱管(21)鉸接,在調節螺桿(1532)上還套設有一彈簧(15322),該彈簧(15322)的上端支承在槽鋼(1531)上,而下端支承在螺桿吊耳(15321)上;在所述的一組上加熱管(21)上并且在對應于所述的螺桿吊耳(15321)的位置各構成有一螺桿吊耳連接座(214),該螺桿吊耳連接座(214)通過吊耳連接座銷軸(2141)與螺桿吊耳(15321)鉸接;所述的加熱介質為蒸汽或導熱油;所述的板料施壓機構(4)包括一支承梁(41)、一對施壓作用缸固定架(42)、一對柵板條靠梁(43)、一組柵板條(44)、一板料施壓條(45)和一對板料施壓條作用缸(46),在支承梁(41)的一端固定有一第一墊塊(411),另一端固定有一第二墊塊(412),第一墊塊(411)與所述的一組上加熱管(21)中的首根上加熱管朝向上的一側固定,第二墊塊(412)與一組上加熱管(21)中的末尾一根上加熱管朝向上的一側固定,一對施壓作用缸固定架(42)中的其中一個施壓作用缸固定架的底部與支承梁(41)的一端固定,而一對施壓作用缸固定架(42)中的另一個施壓作用缸固定架的底部與支承梁(41)的另一端固定,在一對施壓作用缸固定架(42)的頂部各固定有一板料施壓條作用缸固定座(421),一對柵板條靠梁(43)與一對施壓作用缸固定架(42)朝向所述板料腔(16)的一側固定,并且該對柵板條靠梁(43)彼此橫向并行,一組柵板條(44)以間隔狀態縱向固定在一對柵板條靠梁(43)背對所述的一對施壓作用缸固定架(42)的一側,一對板料施壓條作用缸(46)中的其中一個板料施壓條作用缸固定在一對施壓作用缸固定架(42)中的其中一個施壓作用缸固定架的所述板料施壓條作用缸固定座(421)上,而一對板料施壓條作用缸(46)中的另一個板料施壓條作用缸固定在一對施壓作用缸固定架(42)中的另一個施壓作用缸固定架的所述板料施壓條作用缸固定座(421)上,該對板料施壓條作用缸(46)的板料施壓條作用缸柱(461)朝向下,板料施壓條(45)的一端與一對板料施壓條作用缸(46)中的其中一個板料施壓條作用缸的板料施壓條作用缸柱(461)的末端連接,而板料施壓條(45)的另一端與一對板料施壓條作用缸(46)中的另一個板料施壓條作用缸的板料施壓條作用缸柱(461)的末端連接,并且該板料施壓條(45)與所述板料腔(16)的上方相對應。
3.具有多種功能的自動拼板機,包括一機架(1),該機架(1)的左端以騰空于地坪的狀態固定在一對彼此面對面設置的并且在使用狀態下支承于地坪上的機架左立柱(11)之間,而機架(1)的右端同樣以騰空于地坪的狀態固定在一對彼此面對面設置的并且同樣在使用狀態下支承于地坪上的機架右立柱(12)之間,在機架(1)的左端設置有一機架推料板平臺(13),其中:在所述的一對機架左立柱(11)之間并且在對應于機架(1)的上方的位置上下移動地設置有一左調整橫梁(14),而在所述的一對機架右立柱(12)之間并且同樣在對應于機架(1)的上方的位置上下移動地設置有一右調整橫梁(15);一上加熱機構(2)和一下加熱機構(3),上加熱機構(2)在同時對應于所述左調整橫梁(14)以及右調整橫梁(15)的下方的位置與左調整橫梁(14)以及右調整橫梁(15)連接,下加熱機構(3)在對應于上加熱機構(2)的下方的位置固定在所述的機架(1)上,上、下加熱機構(2、3)之間的空間構成為板料行移通道(10),該板料行移通道(10)的左端端口構成為板料引入口(101),并且該板料引入口(101)與構成于機架(1)的左端上部的板料腔(16)相通,而板料行移通道(10)的右端端口構成為拼接成型板引出口(102);一用于對以疊置狀態位于所述板料腔(16)內的板料施壓的板料施壓機構(4),該板料施壓機構(4)在對應于所述板料腔(16)的上方的位置固定在所述上加熱機構(2)背對所述下加熱機構(3)的一側;一用于將板料喂入所述板料腔(16)內的翻料機構(5),該翻料機構(5)在對應于板料腔(16)的位置設置在所述機架(1)上;一用于將板料腔(16)內的板料推入所述的板料引入口(101)的推料機構(6),該推料機構(6)對應于所述板料腔(16)的長度方向的左側的位置設置在所述機架推料板平臺(13)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料機構(6)包括一對推料板作用缸(61)、一推料板(62)和一對推料板同步裝置(63),一對推料板作用缸(61)以臥置狀態固定在推料板作用缸座(612)上,并且該對推料板作用缸(61)的推料板作用缸柱(611)朝向所述推料板(62),推料板(62)與所述板料腔(16)的長度方向相對應并且與所述機架推料板平臺(13)滑動配合,在該推料板(62)上并且在對應于推料板作用缸柱(611)的位置固定有推料板連接座(621),該推料板連接座(621)與推料板作用缸柱(611)連接,一對推料板同步裝置(63)設置在推料板(62)與所述的機架推料板平臺(13)之間,并且與推料板(62)朝向下的一側配合,所述推料板作用缸座(612)以水平懸臂狀態固定在機架推料板平臺(13)的左側面上,所述翻料機構(5)對應于推料板(62)的上方;所述的上加熱機構(2)包括一組上加熱管(21)、一上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入總管(22)和一上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出總管(23),一組上加熱管(21)以彼此并行的狀態間隔分布,并且該組上加熱管(21)的左端在對應于所述左調整橫梁(14)的下方的位置與左調整橫梁(14)連接,而該組上加熱管(21)的右端在對應于所述右調整橫梁(15)的下方的位置與右調整橫梁(15)連接,并且在該組上加熱管(21)左端的上方各固定有一用于將加熱介質引入上加熱管管腔(211)內的上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入接口(212),而在該組上加熱管(21)的右端端面上各固定有一用于將加熱介質引出上加熱管腔(211)的上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出接口(213),上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入總管(22)固定在所述的一對機架左立柱(11)之間,并且對應于所述左調整橫梁(14)朝向所述右調整橫梁(15)的一側,在該上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入總管(22)上并且在對應于所述上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入接口(212)的位置構成有數量與上加熱管(21)的數量相等的上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入總管接口(221),該上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入總管接口(221)通過第一上過渡連接管(2211)與上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入接口(212)連接,上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出總管(23)固定在所述的一對機架右立柱(12)之間,并且對應于所述右調整橫梁(15)背對所述左調整橫梁(14)的一側,在該上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出總管(23)上并且在對應于所述上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出接口(213)的位置構成有數量與上加熱管(21)的數量相等的上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出總管接口(231),該上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出總管接口(231)通過第二上過渡連接管(2311)與上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出接口(213)連接;所述的下加熱機構(3)包括一組下加熱管(31)、一下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入總管(32)和一下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出總管(33),一組下加熱管(31)的數量與所述的一組上加熱管(21)的數量相等,并且以彼此并行的狀態間隔分布,該組下加熱管(31)的左端在對應于所述上加熱管(21)的下方的位置與所述機架(1)固定,而該組下加熱管(31)的右端同樣在對應于上加熱管(21)的下方的位置與機架(1)固定,并且在該組下加熱管(31)的左端的下方各固定有一用于將加熱介質引入下加熱管腔(311)內的下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入接口(312),而在該組下加熱管(31)的右端端面上各固定有一用于將加熱介質引出下加熱管腔(311)的下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出接口(313),下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入總管(32)在對應于所述下加熱管(31)的左端下方的位置固定在所述的機架(1)上,在該下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入總管(32)上并且在對應于所述下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入接口(312)的位置構成有數量與下加熱管(31)的數量相等的下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入總管接口(321),該下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入總管接口(321)通過第一過渡管(3211)與下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入接口(312)連接,下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出總管(33)在對應于下加熱管(31)的右端下方的位置固定在所述的一對機架右立柱(12)之間,并且對應于所述右調整橫梁(15)背對所述左調整橫梁(14)的一側,在該下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出總管(33)上并且在對應于所述下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出接口(313)的位置構成有數量與下加熱管(31)的數量相等的下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出總管接口(331),該下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出總管接口(331)通過第二過渡管(3311)與下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出接口(313)連接;所述的一組上、下加熱管(21、31)之間的空間構成為所述板料行移通道(10);所述板料施壓機構(4)在對應于所述板料腔(16)的上方的位置固定在所述上加熱管(21)上;在所述左調整橫梁(14)的長度方向的左側和右側的下部各設置有一用于與所述上加熱機構(2)的一組上加熱管(21)的左端浮動連接的第一上加熱管浮動連接裝置(143);在所述右調整橫梁(15)的長度方向的左側和右側的下部各設置有一用于與一組上加熱管(21)的右端浮動連接的第二上加熱管浮動連接裝置(153);所述的第一上加熱管浮動連接裝置(143)的結構是與所述第二上加熱管浮動連接裝置(153)的結構相同的,該第二上加熱管浮動連接裝置(153)包括一橫截面形狀呈U字形的槽鋼(1531)和數量與所述的一組上加熱管(21)的數量相等的調節螺桿(1532),槽鋼(1531)與所述右調整橫梁(15)的長度方向的下側部固定,在該槽鋼(1531)上并且在對應于一組上加熱管(21)的位置以間隔狀態開設有調節螺桿孔(15311),調節螺桿(1532)在對應于調節螺桿孔(15311)的位置設置在槽鋼(1531)上,并且在調節螺桿(1532)的下端構成有一螺桿吊耳(15321),螺桿吊耳(15321)在調節螺桿(1532)上的位置對應于槽鋼(1531)的下方,并且螺桿吊耳(15321)與一組上加熱管(21)鉸接,在調節螺桿(1532)上還套設有一彈簧(15322),該彈簧(15322)的上端支承在槽鋼(1531)上,而下端支承在螺桿吊耳(15321)上;在所述的一組上加熱管(21)上并且在對應于所述的螺桿吊耳(15321)的位置各構成有一螺桿吊耳連接座(214),該螺桿吊耳連接座(214)通過吊耳連接座銷軸(2141)與螺桿吊耳(15321)鉸接;所述的機架推料板平臺(13)上并且在對應于所述推料板(62)的長度方向的區域以間隔狀態固定有推料板平臺托條(131),在推料板平臺托條(131)朝向推料板(62)的一側的表面設置有導滑片(1311),在推料板(62)朝向下的一側并且在對應于導滑片(1311)的位置構成有推料板導滑凸緣(622),推料板導滑凸緣(622)與導滑片(1311)滑動配合;所述的一對推料板同步裝置(63)各包括齒條固定座(631)、齒條(632)、同步齒輪(633)和同步齒輪軸座(634),齒條固定座(631)固定在所述機架推料板平臺(13)上,齒條(632)固定在齒條固定座(631)朝向所述推料板(62)的一側,同步齒輪軸座(634)固定在推料板(62)朝向齒條固定座(631)的一側,同步齒輪(633)固定在同步齒輪軸(6331)上,并且與齒條(632)相嚙合,同步齒輪軸(6331)轉動地支承在同步齒輪軸座(634)上;所述的一對推料板作用缸(61)為油缸或氣缸;所述的加熱介質為蒸汽或導熱油。
4.具有多種功能的自動拼板機,包括一機架(1),該機架(1)的左端以騰空于地坪的狀態固定在一對彼此面對面設置的并且在使用狀態下支承于地坪上的機架左立柱(11)之間,而機架(1)的右端同樣以騰空于地坪的狀態固定在一對彼此面對面設置的并且同樣在使用狀態下支承于地坪上的機架右立柱(12)之間,在機架(1)的左端設置有一機架推料板平臺(13),其中:在所述的一對機架左立柱(11)之間并且在對應于機架(1)的上方的位置上下移動地設置有一左調整橫梁(14),而在所述的一對機架右立柱(12)之間并且同樣在對應于機架(1)的上方的位置上下移動地設置有一右調整橫梁(15);一上加熱機構(2)和一下加熱機構(3),上加熱機構(2)在同時對應于所述左調整橫梁(14)以及右調整橫梁(15)的下方的位置與左調整橫梁(14)以及右調整橫梁(15)連接,下加熱機構(3)在對應于上加熱機構(2)的下方的位置固定在所述的機架(1)上,上、下加熱機構(2、3)之間的空間構成為板料行移通道(10),該板料行移通道(10)的左端端口構成為板料引入口(101),并且該板料引入口(101)與構成于機架(1)的左端上部的板料腔(16)相通,而板料行移通道(10)的右端端口構成為拼接成型板引出口(102);一用于對以疊置狀態位于所述板料腔(16)內的板料施壓的板料施壓機構(4),該板料施壓機構(4)在對應于所述板料腔(16)的上方的位置固定在所述上加熱機構(2)背對所述下加熱機構(3)的一側;一用于將板料喂入所述板料腔(16)內的翻料機構(5),該翻料機構(5)在對應于板料腔(16)的位置設置在所述機架(1)上;一用于將板料腔(16)內的板料推入所述的板料引入口(101)的推料機構(6),該推料機構(6)對應于所述板料腔(16)的長度方向的左側的位置設置在所述機架推料板平臺(13)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料機構(6)包括一對推料板作用缸(61)、一推料板(62)和一對推料板同步裝置(63),一對推料板作用缸(61)以臥置狀態固定在推料板作用缸座(612)上,并且該對推料板作用缸(61)的推料板作用缸柱(611)朝向所述推料板(62),推料板(62)與所述板料腔(16)的長度方向相對應并且與所述機架推料板平臺(13)滑動配合,在該推料板(62)上并且在對應于推料板作用缸柱(611)的位置固定有推料板連接座(621),該推料板連接座(621)與推料板作用缸柱(611)連接,一對推料板同步裝置(63)設置在推料板(62)與所述的機架推料板平臺(13)之間,并且與推料板(62)朝向下的一側配合,所述推料板作用缸座(612)以水平懸臂狀態固定在機架推料板平臺(13)的左側面上,所述翻料機構(5)對應于推料板(62)的上方;所述的上加熱機構(2)包括一組上加熱管(21)、一上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入總管(22)和一上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出總管(23),一組上加熱管(21)以彼此并行的狀態間隔分布,并且該組上加熱管(21)的左端在對應于所述左調整橫梁(14)的下方的位置與左調整橫梁(14)連接,而該組上加熱管(21)的右端在對應于所述右調整橫梁(15)的下方的位置與右調整橫梁(15)連接,并且在該組上加熱管(21)左端的上方各固定有一用于將加熱介質引入上加熱管管腔(211)內的上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入接口(212),而在該組上加熱管(21)的右端端面上各固定有一用于將加熱介質引出上加熱管腔(211)的上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出接口(213),上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入總管(22)固定在所述的一對機架左立柱(11)之間,并且對應于所述左調整橫梁(14)朝向所述右調整橫梁(15)的一側,在該上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入總管(22)上并且在對應于所述上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入接口(212)的位置構成有數量與上加熱管(21)的數量相等的上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入總管接口(221),該上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入總管接口(221)通過第一上過渡連接管(2211)與上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入接口(212)連接,上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出總管(23)固定在所述的一對機架右立柱(12)之間,并且對應于所述右調整橫梁(15)背對所述左調整橫梁(14)的一側,在該上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出總管(23)上并且在對應于所述上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出接口(213)的位置構成有數量與上加熱管(21)的數量相等的上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出總管接口(231),該上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出總管接口(231)通過第二上過渡連接管(2311)與上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出接口(213)連接;所述的下加熱機構(3)包括一組下加熱管(31)、一下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入總管(32)和一下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出總管(33),一組下加熱管(31)的數量與所述的一組上加熱管(21)的數量相等,并且以彼此并行的狀態間隔分布,該組下加熱管(31)的左端在對應于所述上加熱管(21)的下方的位置與所述機架(1)固定,而該組下加熱管(31)的右端同樣在對應于上加熱管(21)的下方的位置與機架(1)固定,并且在該組下加熱管(31)的左端的下方各固定有一用于將加熱介質引入下加熱管腔(311)內的下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入接口(312),而在該組下加熱管(31)的右端端面上各固定有一用于將加熱介質引出下加熱管腔(311)的下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出接口(313),下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入總管(32)在對應于所述下加熱管(31)的左端下方的位置固定在所述的機架(1)上,在該下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入總管(32)上并且在對應于所述下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入接口(312)的位置構成有數量與下加熱管(31)的數量相等的下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入總管接口(321),該下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入總管接口(321)通過第一過渡管(3211)與下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入接口(312)連接,下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出總管(33)在對應于下加熱管(31)的右端下方的位置固定在所述的一對機架右立柱(12)之間,并且對應于所述右調整橫梁(15)背對所述左調整橫梁(14)的一側,在該下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出總管(33)上并且在對應于所述下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出接口(313)的位置構成有數量與下加熱管(31)的數量相等的下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出總管接口(331),該下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出總管接口(331)通過第二過渡管(3311)與下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出接口(313)連接;所述的一組上、下加熱管(21、31)之間的空間構成為所述板料行移通道(10);所述板料施壓機構(4)在對應于所述板料腔(16)的上方的位置固定在所述上加熱管(21)上;在所述左調整橫梁(14)的長度方向的左側和右側的下部各設置有一用于與所述上加熱機構(2)的一組上加熱管(21)的左端浮動連接的第一上加熱管浮動連接裝置(143);在所述右調整橫梁(15)的長度方向的左側和右側的下部各設置有一用于與一組上加熱管(21)的右端浮動連接的第二上加熱管浮動連接裝置(153);所述的第一上加熱管浮動連接裝置(143)的結構是與所述第二上加熱管浮動連接裝置(153)的結構相同的,該第二上加熱管浮動連接裝置(153)包括一橫截面形狀呈U字形的槽鋼(1531)和數量與所述的一組上加熱管(21)的數量相等的調節螺桿(1532),槽鋼(1531)與所述右調整橫梁(15)的長度方向的下側部固定,在該槽鋼(1531)上并且在對應于一組上加熱管(21)的位置以間隔狀態開設有調節螺桿孔(15311),調節螺桿(1532)在對應于調節螺桿孔(15311)的位置設置在槽鋼(1531)上,并且在調節螺桿(1532)的下端構成有一螺桿吊耳(15321),螺桿吊耳(15321)在調節螺桿(1532)上的位置對應于槽鋼(1531)的下方,并且螺桿吊耳(15321)與一組上加熱管(21)鉸接,在調節螺桿(1532)上還套設有一彈簧(15322),該彈簧(15322)的上端支承在槽鋼(1531)上,而下端支承在螺桿吊耳(15321)上;在所述的一組上加熱管(21)上并且在對應于所述的螺桿吊耳(15321)的位置各構成有一螺桿吊耳連接座(214),該螺桿吊耳連接座(214)通過吊耳連接座銷軸(2141)與螺桿吊耳(15321)鉸接;所述的機架推料板平臺(13)上并且在對應于所述推料板(62)的長度方向的區域以間隔狀態固定有推料板平臺托條(131),在推料板平臺托條(131)朝向推料板(62)的一側的表面設置有導滑片(1311),在推料板(62)朝向下的一側并且在對應于導滑片(1311)的位置構成有推料板導滑凸緣(622),推料板導滑凸緣(622)與導滑片(1311)滑動配合;所述的一對推料板同步裝置(63)各包括齒條固定座(631)、齒條(632)、同步齒輪(633)和同步齒輪軸座(634),齒條固定座(631)固定在所述機架推料板平臺(13)上,齒條(632)固定在齒條固定座(631)朝向所述推料板(62)的一側,同步齒輪軸座(634)固定在推料板(62)朝向齒條固定座(631)的一側,同步齒輪(633)固定在同步齒輪軸(6331)上,并且與齒條(632)相嚙合,同步齒輪軸(6331)轉動地支承在同步齒輪軸座(634)上;所述的一對推料板作用缸(61)為油缸或氣缸;所述的板料施壓機構(4)包括一支承梁(41)、一對施壓作用缸固定架(42)、一對柵板條靠梁(43)、一組柵板條(44)、一板料施壓條(45)和一對板料施壓條作用缸(46),在支承梁(41)的一端固定有一第一墊塊(411),另一端固定有一第二墊塊(412),第一墊塊(411)與所述的一組上加熱管(21)中的首根上加熱管朝向上的一側固定,第二墊塊(412)與一組上加熱管(21)中的末尾一根上加熱管朝向上的一側固定,一對施壓作用缸固定架(42)中的其中一個施壓作用缸固定架的底部與支承梁(41)的一端固定,而一對施壓作用缸固定架(42)中的另一個施壓作用缸固定架的底部與支承梁(41)的另一端固定,在一對施壓作用缸固定架(42)的頂部各固定有一板料施壓條作用缸固定座(421),一對柵板條靠梁(43)與一對施壓作用缸固定架(42)朝向所述板料腔(16)的一側固定,并且該對柵板條靠梁(43)彼此橫向并行,一組柵板條(44)以間隔狀態縱向固定在一對柵板條靠梁(43)背對所述的一對施壓作用缸固定架(42)的一側,一對板料施壓條作用缸(46)中的其中一個板料施壓條作用缸固定在一對施壓作用缸固定架(42)中的其中一個施壓作用缸固定架的所述板料施壓條作用缸固定座(421)上,而一對板料施壓條作用缸(46)中的另一個板料施壓條作用缸固定在一對施壓作用缸固定架(42)中的另一個施壓作用缸固定架的所述板料施壓條作用缸固定座(421)上,該對板料施壓條作用缸(46)的板料施壓條作用缸柱(461)朝向下,板料施壓條(45)的一端與一對板料施壓條作用缸(46)中的其中一個板料施壓條作用缸的板料施壓條作用缸柱(461)的末端連接,而板料施壓條(45)的另一端與一對板料施壓條作用缸(46)中的另一個板料施壓條作用缸的板料施壓條作用缸柱(461)的末端連接,并且該板料施壓條(45)與所述板料腔(16)的上方相對應。
5.具有多種功能的自動拼板機,包括一機架(1),該機架(1)的左端以騰空于地坪的狀態固定在一對彼此面對面設置的并且在使用狀態下支承于地坪上的機架左立柱(11)之間,而機架(1)的右端同樣以騰空于地坪的狀態固定在一對彼此面對面設置的并且同樣在使用狀態下支承于地坪上的機架右立柱(12)之間,在機架(1)的左端設置有一機架推料板平臺(13),其中:在所述的一對機架左立柱(11)之間并且在對應于機架(1)的上方的位置上下移動地設置有一左調整橫梁(14),而在所述的一對機架右立柱(12)之間并且同樣在對應于機架(1)的上方的位置上下移動地設置有一右調整橫梁(15);一上加熱機構(2)和一下加熱機構(3),上加熱機構(2)在同時對應于所述左調整橫梁(14)以及右調整橫梁(15)的下方的位置與左調整橫梁(14)以及右調整橫梁(15)連接,下加熱機構(3)在對應于上加熱機構(2)的下方的位置固定在所述的機架(1)上,上、下加熱機構(2、3)之間的空間構成為板料行移通道(10),該板料行移通道(10)的左端端口構成為板料引入口(101),并且該板料引入口(101)與構成于機架(1)的左端上部的板料腔(16)相通,而板料行移通道(10)的右端端口構成為拼接成型板引出口(102);一用于對以疊置狀態位于所述板料腔(16)內的板料施壓的板料施壓機構(4),該板料施壓機構(4)在對應于所述板料腔(16)的上方的位置固定在所述上加熱機構(2)背對所述下加熱機構(3)的一側;一用于將板料喂入所述板料腔(16)內的翻料機構(5),該翻料機構(5)在對應于板料腔(16)的位置設置在所述機架(1)上;一用于將板料腔(16)內的板料推入所述的板料引入口(101)的推料機構(6),該推料機構(6)對應于所述板料腔(16)的長度方向的左側的位置設置在所述機架推料板平臺(13)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料機構(6)包括一對推料板作用缸(61)、一推料板(62)和一對推料板同步裝置(63),一對推料板作用缸(61)以臥置狀態固定在推料板作用缸座(612)上,并且該對推料板作用缸(61)的推料板作用缸柱(611)朝向所述推料板(62),推料板(62)與所述板料腔(16)的長度方向相對應并且與所述機架推料板平臺(13)滑動配合,在該推料板(62)上并且在對應于推料板作用缸柱(611)的位置固定有推料板連接座(621),該推料板連接座(621)與推料板作用缸柱(611)連接,一對推料板同步裝置(63)設置在推料板(62)與所述的機架推料板平臺(13)之間,并且與推料板(62)朝向下的一側配合,所述推料板作用缸座(612)以水平懸臂狀態固定在機架推料板平臺(13)的左側面上,所述翻料機構(5)對應于推料板(62)的上方;所述的上加熱機構(2)包括一組上加熱管(21)、一上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入總管(22)和一上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出總管(23),一組上加熱管(21)以彼此并行的狀態間隔分布,并且該組上加熱管(21)的左端在對應于所述左調整橫梁(14)的下方的位置與左調整橫梁(14)連接,而該組上加熱管(21)的右端在對應于所述右調整橫梁(15)的下方的位置與右調整橫梁(15)連接,并且在該組上加熱管(21)左端的上方各固定有一用于將加熱介質引入上加熱管管腔(211)內的上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入接口(212),而在該組上加熱管(21)的右端端面上各固定有一用于將加熱介質引出上加熱管腔(211)的上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出接口(213),上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入總管(22)固定在所述的一對機架左立柱(11)之間,并且對應于所述左調整橫梁(14)朝向所述右調整橫梁(15)的一側,在該上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入總管(22)上并且在對應于所述上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入接口(212)的位置構成有數量與上加熱管(21)的數量相等的上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入總管接口(221),該上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入總管接口(221)通過第一上過渡連接管(2211)與上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入接口(212)連接,上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出總管(23)固定在所述的一對機架右立柱(12)之間,并且對應于所述右調整橫梁(15)背對所述左調整橫梁(14)的一側,在該上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出總管(23)上并且在對應于所述上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出接口(213)的位置構成有數量與上加熱管(21)的數量相等的上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出總管接口(231),該上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出總管接口(231)通過第二上過渡連接管(2311)與上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出接口(213)連接;所述的下加熱機構(3)包括一組下加熱管(31)、一下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入總管(32)和一下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出總管(33),一組下加熱管(31)的數量與所述的一組上加熱管(21)的數量相等,并且以彼此并行的狀態間隔分布,該組下加熱管(31)的左端在對應于所述上加熱管(21)的下方的位置與所述機架(1)固定,而該組下加熱管(31)的右端同樣在對應于上加熱管(21)的下方的位置與機架(1)固定,并且在該組下加熱管(31)的左端的下方各固定有一用于將加熱介質引入下加熱管腔(311)內的下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入接口(312),而在該組下加熱管(31)的右端端面上各固定有一用于將加熱介質引出下加熱管腔(311)的下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出接口(313),下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入總管(32)在對應于所述下加熱管(31)的左端下方的位置固定在所述的機架(1)上,在該下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入總管(32)上并且在對應于所述下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入接口(312)的位置構成有數量與下加熱管(31)的數量相等的下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入總管接口(321),該下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入總管接口(321)通過第一過渡管(3211)與下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入接口(312)連接,下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出總管(33)在對應于下加熱管(31)的右端下方的位置固定在所述的一對機架右立柱(12)之間,并且對應于所述右調整橫梁(15)背對所述左調整橫梁(14)的一側,在該下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出總管(33)上并且在對應于所述下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出接口(313)的位置構成有數量與下加熱管(31)的數量相等的下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出總管接口(331),該下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出總管接口(331)通過第二過渡管(3311)與下加熱管加熱介質引出接口(313)連接;所述的一組上、下加熱管(21、31)之間的空間構成為所述板料行移通道(10);所述板料施壓機構(4)在對應于所述板料腔(16)的上方的位置固定在所述上加熱管(21)上;在所述左調整橫梁(14)的長度方向的左側和右側的下部各設置有一用于與所述上加熱機構(2)的一組上加熱管(21)的左端浮動連接的第一上加熱管浮動連接裝置(143);在所述右調整橫梁(15)的長度方向的左側和右側的下部各設置有一用于與一組上加熱管(21)的右端浮動連接的第二上加熱管浮動連接裝置(153);所述的第一上加熱管浮動連接裝置(143)的結構是與所述第二上加熱管浮動連接裝置(153)的結構相同的,該第二上加熱管浮動連接裝置(153)包括一橫截面形狀呈U字形的槽鋼(1531)和數量與所述的一組上加熱管(21)的數量相等的調節螺桿(1532),槽鋼(1531)與所述右調整橫梁(15)的長度方向的下側部固定,在該槽鋼(1531)上并且在對應于一組上加熱管(21)的位置以間隔狀態開設有調節螺桿孔(15311),調節螺桿(1532)在對應于調節螺桿孔(15311)的位置設置在槽鋼(1531)上,并且在調節螺桿(1532)的下端構成有一螺桿吊耳(15321),螺桿吊耳(15321)在調節螺桿(1532)上的位置對應于槽鋼(1531)的下方,并且螺桿吊耳(15321)與一組上加熱管(21)鉸接,在調節螺桿(1532)上還套設有一彈簧(15322),該彈簧(15322)的上端支承在槽鋼(1531)上,而下端支承在螺桿吊耳(15321)上;在所述的一組上加熱管(21)上并且在對應于所述的螺桿吊耳(15321)的位置各構成有一螺桿吊耳連接座(214),該螺桿吊耳連接座(214)通過吊耳連接座銷軸(2141)與螺桿吊耳(15321)鉸接;在所述的機架推料板平臺(13)上并且在對應于所述推料板(62)的長度方向的區域以間隔狀態固定有推料板平臺托條(131),在推料板平臺托條(131)朝向推料板(62)的一側的表面設置有導滑片(1311),在推料板(62)朝向下的一側并且在對應于導滑片(1311)的位置構成有推料板導滑凸緣(622),推料板導滑凸緣(622)與導滑片(1311)滑動配合;所述的一對推料板同步裝置(63)各包括齒條固定座(631)、齒條(632)、同步齒輪(633)和同步齒輪軸座(634),齒條固定座(631)固定在所述機架推料板平臺(13)上,齒條(632)固定在齒條固定座(631)朝向所述推料板(62)的一側,同步齒輪軸座(634)固定在推料板(62)朝向齒條固定座(631)的一側,同步齒輪(633)固定在同步齒輪軸(6331)上,并且與齒條(632)相嚙合,同步齒輪軸(6331)轉動地支承在同步齒輪軸座(634)上;所述的加熱介質為蒸汽或導熱油;所述的板料施壓機構(4)包括一支承梁(41)、一對施壓作用缸固定架(42)、一對柵板條靠梁(43)、一組柵板條(44)、一板料施壓條(45)和一對板料施壓條作用缸(46),在支承梁(41)的一端固定有一第一墊塊(411),另一端固定有一第二墊塊(412),第一墊塊(411)與所述的一組上加熱管(21)中的首根上加熱管朝向上的一側固定,第二墊塊(412)與一組上加熱管(21)中的末尾一根上加熱管朝向上的一側固定,一對施壓作用缸固定架(42)中的其中一個施壓作用缸固定架的底部與支承梁(41)的一端固定,而一對施壓作用缸固定架(42)中的另一個施壓作用缸固定架的底部與支承梁(41)的另一端固定,在一對施壓作用缸固定架(42)的頂部各固定有一板料施壓條作用缸固定座(421),一對柵板條靠梁(43)與一對施壓作用缸固定架(42)朝向所述板料腔(16)的一側固定,并且該對柵板條靠梁(43)彼此橫向并行,一組柵板條(44)以間隔狀態縱向固定在一對柵板條靠梁(43)背對所述的一對施壓作用缸固定架(42)的一側,一對板料施壓條作用缸(46)中的其中一個板料施壓條作用缸固定在一對施壓作用缸固定架(42)中的其中一個施壓作用缸固定架的所述板料施壓條作用缸固定座(421)上,而一對板料施壓條作用缸(46)中的另一個板料施壓條作用缸固定在一對施壓作用缸固定架(42)中的另一個施壓作用缸固定架的所述板料施壓條作用缸固定座(421)上,該對板料施壓條作用缸(46)的板料施壓條作用缸柱(461)朝向下,板料施壓條(45)的一端與一對板料施壓條作用缸(46)中的其中一個板料施壓條作用缸的板料施壓條作用缸柱(461)的末端連接,而板料施壓條(45)的另一端與一對板料施壓條作用缸(46)中的另一個板料施壓條作用缸的板料施壓條作用缸柱(461)的末端連接,并且該板料施壓條(45)與所述板料腔(16)的上方相對應。
6.根據權利要求1或權利要求2或權利要求4或權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多種功能的自動拼板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對板料施壓條作用缸(46)為氣缸或油缸;所述的一組柵板條(44)的橫截面形狀呈V字形。
7.根據權利要求1至權利要求5任意一項所述的具有多種功能的自動拼板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翻料機構(5)包括一翻轉作用缸(51)、一翻轉臂(52)、一翻料板軸(53)和一翻料板(54),翻轉作用缸(51)以縱向狀態連接在翻轉作用缸座(512)上,而該翻轉作用缸座(512)固定在所述機架(1)的左端的前側,并且該翻轉作用缸(51)的翻轉作用缸柱(511)朝向上,在翻料板(54)朝向所述板料腔(16)的一側的長度方向的下部固定有一翻料板軸固定座(541),翻料板軸(53)的長度方向的中部與翻料板軸固定座(541)固定,而翻料板軸(53)的兩端均探出翻料板(54)并且轉動地支承在所述機架推料板平臺(13)上,翻轉臂(52)的一端與翻料板軸(53)固定,另一端與所述翻轉作用缸柱(511)鉸接,所述的翻轉作用缸為氣缸或油缸。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多種功能的自動拼板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機架推料板平臺(13)上并且在對應于所述翻料板軸(53)的兩端的位置各設置有一翻料板牽引機構(7),該翻料板牽引機構(7)包括牽引板(71)和牽引板作用缸(72),牽引板(71)移動地設置在所述機架推料板平臺(13)上,并且與所述翻料板軸(53)的端部相對應,在該牽引板(71)上構成有一翻料板軸支承座(711)和一牽引板作用缸柱連接座(712),翻料板軸(53)的端部轉動地支承在翻料板軸支承座(711)上,牽引板作用缸(72)以水平臥置狀態設置在機架推料板平臺(13)上,并且在該牽引板作用缸(72)的尾部連接有一牽引板作用缸調整螺桿(721),該牽引板作用缸調整螺桿(721)連接在調整螺桿座(7211)上,并且由限定螺母(7212)限定,調整螺桿座(7211)固定在機架推料板平臺(13)上,牽引板作用缸(72)的牽引板作用缸柱(722)的末端與所述牽引板作用缸柱連接座(712)連接,其中:在牽引板(71)上還開設有牽引板滑動槽(713),在對應于該牽引板滑動槽(713)的位置設置有與所述機架推料板平臺(13)固定的牽引板限位螺釘(7131);所述的牽引板作用缸(72)為油缸或氣缸。
9.根據權利要求1至權利要求5任意一項所述的具有多種功能的自動拼板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對機架左立柱(11)的相向一側是敞口的,所述左調整橫梁(14)的兩端在對應于所述敞口的部位探入到一對機架左立柱(11)的機架左立柱腔(111)內;所述的一對機架右立柱(12)的相向一側是敞口的,所述右調整橫梁(15)的兩端在對應于所述敞口的部位探入到一對機架右立柱(12)的機架右立柱腔(121)內,并且一對機架左立柱(11)的彼此相背的一側的上部各構成有一用于使所述機架左立柱腔(111)與外界相通的機架左立柱開口(112),而一對機架右立柱(12)的彼此相背的一側的上部各構成有一用于使所述機架右立柱腔(121)與外界相通的機架右立柱開口(122);所述左調整橫梁(14)構成有一左調整橫梁腔(141),該左調整橫梁腔(141)自左調整橫梁(14)的長度方向的一端貫通至另一端,所述右調整橫梁(15)構成有一右調整橫梁腔(151),該右調整橫梁腔(151)自右調整橫梁(15)的長度方向的一端貫通至另一端,在左調整橫梁腔(141)內轉動地設置有一左調整橫梁齒輪軸(142),該左調整橫梁齒輪軸(142)的兩端均探出所述左調整橫梁腔(141)的腔口并且伸展到所述機架左立柱腔(111)內,在右調整橫梁腔(151)內轉動地設置有一右調整橫梁齒輪軸(152),該右調整橫梁齒輪軸(152)的兩端均探出所述右調整橫梁腔(151)的腔口并且伸展到所述機架右立柱腔(121)內;在所述的一對機架左立柱(11)的機架左立柱腔(111)內各設置有一左調整橫梁上下調整機構(8),該左調整橫梁上下調整機構(8)與設置在所述左調整橫梁(14)的左調整橫梁腔(141)內的所述左調整橫梁齒輪軸(142)連接;在所述的一對機架右立柱(12)的機架右立柱腔(121)內各設置有一右調整橫梁上下調整機構(20),該右調整橫梁上下調整機構(20)與設置在所述右調整橫梁(15)的右調整橫梁腔(151)內的所述右調整橫梁齒輪軸(152)連接;所述的右調整橫梁上下調整機構(20)的結構是與所述左調整橫梁上下調整機構(8)的結構相同的,而該左調整橫梁上下調整機構(8)包括升降作用缸(81)、標尺螺桿調整板(82)、標尺螺桿(83)、標尺螺桿固定板(84)、同步調整齒條(85)和同步調整齒輪(86),升降作用缸(81)以縱向狀態固定在升降作用缸座(812)上,該升降作用缸座(812)與所述機架左立柱腔(111)的腔壁固定,并且升降作用缸(81)的升降作用缸柱(811)朝向上,該升降作用缸柱(811)與所述左調整橫梁(14)的底部連接,標尺螺桿調整板(82)固定在所述機架左立柱腔(111)內,標尺螺桿(83)設置在標尺螺桿調整板(82)上,在該標尺螺桿(83)上并且在對應標尺螺桿調整板(82)的上側和下側的位置各配設有一標尺螺桿鎖定螺母(831),標尺螺桿(83)的上端與標尺螺桿固定板(84)固定,該標尺螺桿固定板(84)與左調整橫梁(14)的底部固定,標尺螺桿(83)的下端向著標尺螺桿調整板(82)的下方伸展,同步調整齒條(85)以縱向狀態固定在機架左立柱腔(111)的腔壁上,同步調整齒輪(86)固定在所述左調整橫梁齒輪軸(142)探入到左立柱腔(111)內的端部,并且與同步調整齒條(85)相嚙合;在所述的標尺螺桿(83)上設置有刻度標記(832);所述的升降作用缸(81)為油缸或氣缸;在所述的左調整橫梁(14)的左調整橫梁腔(141)的左調整橫梁腔壁的一側并且沿著該左調整橫梁腔壁的長度方向以間隔狀態固定有左調整橫梁齒輪軸支承座(1411),所述的左調整橫梁齒輪軸(142)轉動地支承在左調整橫梁齒輪軸支承座(1411)上;在所述的右調整橫梁(15)的右調整橫梁腔(151)的右調整橫梁腔壁的一側并且沿著該右調整橫梁腔壁的長度方向以間隔狀態固定有右調整橫梁齒輪軸支承座(1511),所述的右調整橫梁齒輪軸(152)轉動地支承在右調整橫梁齒輪軸支承座(1511)上;在所述的一對機架左立柱(11)的機架左立柱腔(111)內并且在對應于所述左調整橫梁(14)左側和右側的位置各固定有一左調整橫梁限位夾板(113);在所述的一對機架右立柱(12)的機架右立柱腔(121)內并且在對應于所述右調整橫梁(15)的左側和右側的位置各固定有一右調整橫梁限位夾板(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