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家具加工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防飛濺的板材打孔裝置。
背景技術:
沙發、躺椅等是人們生活中的常用家具,這些家具由板材和安裝在板材上的填充物所構成,板材需要在板材上進行鉆孔,以便后續用螺栓等固定部件連接固定;申請號為201010613582.2的專利文件公開了一種鉆孔機,包括電動機和機針,所述機針上帶有點加熱裝置,所述點加熱裝置采用輻射方式逐步加熱;此鉆孔機雖然能夠完成對板材進行鉆孔,但是在板材上需要開不同直徑的孔的時候,需要手動的針對所需要在板材上開孔的大小來更換鉆頭,使用起來非常的不方便。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申請號為cn201410572659.4的專利文件公開了一種適用于家具板材的高效打孔裝置,包含機架和給家具板材打孔的鉆孔裝置,該種用于家具板材的高效打孔裝置還包括與機架連接并能在機架上在垂直方向上移動的用于盛放家具板材的操作臺、一端連接在機架上另一端連接在鉆孔裝置上,能調節鉆孔裝置相對于機架垂直距離的升降裝置、對鉆孔位置噴機油的噴油裝置和對鉆孔位置噴水進行清潔的清潔裝置;操作臺包括操作面、套設在機架上且能滑動的套環、連接操作臺和套環的連接件,操作面上還設有傳送家具板材從而調整打孔位置的傳送裝置;鉆孔裝置包括可旋轉的轉盤和共同連接在轉盤上的多個可以打出不同尺寸鉆頭,鉆頭包括鉆出小口徑孔的細徑鉆頭和鉆出大口徑孔的粗徑鉆頭;粗徑鉆頭包括貫穿尖頭和環繞設于貫穿尖頭的打磨盤,打磨盤包括多個按遠離貫穿尖頭方向逐漸向上方傾斜的上鉆片和多個按遠離貫穿尖頭方向逐漸向下方傾斜的下鉆片,上鉆片和下鉆片彼此錯落交叉排布;鉆孔裝置上設有由透明材料制成避免操作人員受到板材屑飛濺的防屑板;操作面四周設有按靠近鉆孔裝置方向逐漸遠離操作面的斜面側板。
此打孔裝置能夠方便的進行更換鉆頭,但是還存在以下問題:防屑板只安裝在鉆孔裝置的一個方位上,在對板材進行鉆孔的過程中,操作人員在鉆孔裝置未安裝防屑板的方位的時候,廢屑四處飛濺容易使操作人員受傷。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意在提供一種在對板材進行打孔的過程中,防止飛濺的廢屑傷人的一種防飛濺的板材打孔裝置。
本方案中的一種防飛濺的板材打孔裝置,包括機架,所述機架上連接有沿豎直方向可移動的操作臺,所述操作臺上方的機架上設有電機和密封殼,電機的輸出端花鍵連有第一齒輪,第一齒輪嚙合有第二齒輪,密封殼內轉動設有負壓葉片,負壓葉片與第二齒輪同軸相連,密封殼設有進液口和出液口,第一齒輪的端面上連有氣缸,氣缸的活塞桿上連接有轉盤,轉盤上螺紋連接有鉆頭,轉盤周向上套接有軸套,轉盤周向上固定設有第三齒輪,第三齒輪嚙合有內齒輪,內齒輪內齒輪固定設置在軸套內側,所述軸套內部中空,且軸套底部周向上設有若干水簾孔,操作臺的操作面沿進料方向的兩側設有水槽,水槽與進液口連通,出液口與軸套連通,操作臺的上方設有環形槽,環形槽位于水簾孔的下方,環形槽的兩側連通有中空管,且中空管與水槽連通,所述中空管包括滑動套設的內管和外管,中空管與操作臺之間連接有彈簧。
本方案的技術原理為:機架為整個裝置提供支撐;操作臺是為了將板材放置在操作臺上進行打孔,對板材起到支撐的作用;電機是為了帶動鉆頭轉動,為板材的打孔提供動力源;氣缸是為了在對板材進行打孔之前,活塞桿伸長,鉆頭與板材接觸,在對板材進行打孔前進行定位,在打孔的過程中,活塞桿繼續伸長,同時電機帶動鉆頭轉動,對板材進行打孔,完成打孔之后,活塞桿伸縮,鉆頭從板材上打好的孔中退出;在電機轉動的時候,電機輸出端花鍵連有第一齒輪隨著電機的輸出軸一起轉動,轉動的第一齒輪帶動嚙合的第二齒輪轉動,第二齒輪帶動同軸相連負壓葉片轉動,負壓葉片轉動產生負壓,將水槽內的水抽入密封殼內,水從密封殼的出液口進入軸套中空的內部;轉盤上為了安裝鉆頭,同時在電機帶動轉盤轉動對板材進行打孔的過程中,轉盤周向上固定連接的第三齒輪轉動,第三齒輪轉動帶動嚙合的內齒輪轉動,從而帶動軸套轉動;軸套在轉動的過程中,水從軸套底部周向上設置的水簾孔中流出,形成環形的水簾,同時水簾隨著軸套轉動,板材打孔產生的廢屑飛濺,飛濺的廢屑與旋轉的水簾接觸,受到水簾對廢屑切向上的力,改變了廢屑的運動方向,同時廢屑受到水力的沖擊,減緩了廢屑的運動速度,廢屑掉落到水簾內側下方的板材上;同時在鉆頭打孔過程中,鉆頭產生熱量,水的比熱容大,吸熱能力強,形成的水簾能夠對鉆頭進行降溫,避免鉆頭過熱而造成鉆頭損壞,提高了鉆頭的利用率;環形槽位于水簾孔的下方,形成的水簾滴落到環形槽內,通過與環形槽連通的中空管流入水槽內,使水從水槽中被負壓葉片抽入密封殼進入軸套中空的內部,從水簾孔中流出形成水簾,后流入環形槽,最后回到水槽內,使水形成了一個循環,提高了水的利用率,避免形成的水簾直接流到板材上,板材上到處都是水;中空管由滑動套設的內管和外管構成,并且中空管與操作臺之間連接有彈簧,在將板材放到操作臺上,進行打孔之前,彈簧可根據板材的厚度來來調節伸長量,從而內管在外管內滑動,從而調節中空管的高度,使環形槽對板材進行壓緊,避免板材在鉆孔的過程中發生晃動。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為:1、在對板材進行打孔的過程中,通過電機轉動,帶動負壓葉片轉動,產生負壓,將水槽中的水抽入密封殼中進入軸套內,從水簾孔中流出,形成水簾,避免打孔過程中產生的廢屑飛濺,造成操作人員受傷,提高了板材打孔過程中的安全;同時形成的水簾能夠對鉆孔打孔過程中降溫,提高了鉆頭的使用壽命;2、環形槽避免了水直接流到板材上,還通過中空管引入水槽中,水能夠進行重復利用,同時環形槽還能夠起到壓緊板材的作用,避免板材在打孔過程中,板材發生晃動,造成板材上所打的孔不規則,不符合打孔要求。
進一步,所述內管外壁上設有氣囊,氣囊位于內管和外管套接處下方,氣囊連通有氣泵,氣囊設有出氣管,中空管的外壁上設有開關,開關與氣泵電連接。板材在進料的過程中觸碰到開關,氣泵啟動,向氣囊內充氣,氣囊膨脹,氣囊推動外管在內管上滑動,中空管伸長,彈簧伸長,板材進入操作臺中,滑動板材,板材與開關脫離接觸,氣泵停止,氣囊中的氣體逐漸從出氣管中排盡,出氣管排出的氣體能夠對板材上的粘附物吹掃干凈,彈簧收縮,中空管縮短,環形槽對板材進行壓緊。
進一步,所述氣泵的出氣量比出氣管的出氣量大。在對氣囊進行充氣的過程中,氣囊既能夠發生膨脹,使中空管伸長,同時出氣管中排出的氣體能夠對板材上的粘附物進行吹掃。
進一步,所述軸套上滑動套接有封蓋,且封蓋與機架之間固定連接,出液口與封蓋連通有連接管。在對板材進行打孔的過程中,軸套轉動,封蓋固定在機架上,避免在轉動的過程中連接管發生纏繞。
進一步,所述第三齒輪的直徑為內齒輪的直徑的0.2倍。使得在第三齒輪與內齒輪轉動的過程中,從而對軸套轉動過程中減速,避免形成的水簾轉動速度過快,水簾被甩起來。
進一步,所述操作臺上設有滾輪,操作臺的中部設有空腔。滾輪使得板材在操作臺的滑動省力,空腔避免鉆頭在對板材進行鉆孔的過程中,鉆頭與操作臺硬接觸,損壞鉆頭,同時空腔內還能夠收集板材鉆孔過程中產生的廢屑。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一種防飛濺的板材打孔裝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轉盤與軸套連接的局部剖面圖;
圖3為圖1中內管和外管的局部剖面圖;
圖4為圖1中操作臺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說明書附圖中的附圖標記包括:機架1、操作臺2、滾輪3、空腔4、水槽5、電機6、第一齒輪7、第二齒輪8、氣缸9、密封殼10、轉盤11、軸套12、封蓋13、鉆頭14、第三齒輪15、內齒輪16、水簾孔17、環形槽18、外管19、內管20、氣泵21、氣囊22、出氣管23、彈簧24、開關25。
實施例基本參考圖1~圖4所示:一種防飛濺的板材打孔裝置,包括機架1,機架1上通過螺栓連接有操作臺2,操作臺2的操作面上轉動安裝有4個滾輪3,操作臺2的中部開有空腔4,操作臺2的左、右兩側有水槽5,水槽5連通,操作臺2上方的機架1上安裝有電機6,電機6下端的輸出軸上花鍵連接有第一齒輪7,第一齒輪7嚙合有第二齒輪8,第二齒輪8同軸連接有負壓葉片,負壓葉片轉動安裝在密封殼10內,密封殼10左側開有進液口,密封殼10右側開有出液口,進液口與水槽5之間連通有軟管,第一齒輪7的下端面連接有氣缸9,氣缸9的活塞桿連接在轉盤11的上端面,轉盤11中部螺紋連接有鉆頭14,轉盤11周向上套接有內部中空的軸套12,且轉盤11周向上固定安裝有第三齒輪15,第三齒輪15嚙合有內齒輪16,內齒輪16的直徑為第三齒輪15的直徑的5倍,內齒輪16固定安裝在軸套12上,軸套12底部周向上開有若干水簾孔17,軸套12的上方滑動套接有封蓋13,封蓋13通過連桿連接在機架1上,出液口與封蓋13之間連接有連接管,且連接管與軸套12連通,位于空腔4的上方有環形槽18,環形槽18的左、右兩側通過中空管與水槽5連通,中空管與操作臺2之間連接有彈簧24,中空管由內管20和滑動套設在內管20外側的外管19構成,內管20的外壁上安裝有氣囊22,氣囊22位于內管20和外管19套接處下方,氣囊22連通有氣泵21,氣囊22連接有出氣管23,氣泵21的出口口徑比出氣管23的直徑大,中空管的外壁上安裝有開關25,開關25與氣泵21電連接。
使用時,擰開螺栓,使操作臺2在機架1上滑動到合適的位置,擰緊螺栓,將板材放到操作臺2邊緣,移動板材,使板材與觸碰開關25接觸,觸碰開關25連通,氣泵21啟動,氣囊22膨脹,外管19向上滑動,彈簧24伸長,滑動板材,使板材與開關25脫離接觸,氣泵21停止,氣囊22通過出氣管23泄氣,出氣管23中排出的氣體對板材上的粘附物進行吹掃,彈簧24收縮,外管19向下滑動,環形槽18將板材壓緊;啟動氣缸9,活塞桿伸長,鉆頭14與板材接觸,啟動電機6,第一齒輪7轉動,第一齒輪7帶動嚙合的第二齒輪8轉動,第二齒輪8帶動同軸相連的負壓葉片轉動,密封殼10內形成負壓,將水槽5中的水通過軟管抽入密封殼10中,水從出液口中通過連接管進入中空的軸套12內部;轉盤11轉動,轉盤11帶動鉆頭14對板材進行打孔,轉動的轉盤11同時還帶動第三齒輪15轉動,轉動的第三齒輪15帶動嚙合的內齒輪16轉動,進而帶動軸套12轉動,封蓋13固定在機架1上,水在軸套12內從水簾孔17中流出,形成緩慢轉動的水簾;然后水簾流入環形槽18內,通過中空管流回水槽5中;完成對板材打孔后,活塞缸收縮,鉆頭14從板材上完成的孔中退出,關閉氣缸9和電機6;觸碰開關25,氣泵21再次啟動,氣囊22膨脹,外管19向上滑動,彈簧24伸長,同時出氣管23對板材打孔產生的廢屑進行吹掃,將板材從操作臺2上滑走;再次將板材放入操作臺2的中部,對板材進行連續的打孔工作。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發明的實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體結構及特性等常識在此未作過多描述。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結構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也應該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這些都不會影響本發明實施的效果和專利的實用性。本申請要求的保護范圍應當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準,說明書中的具體實施方式等記載可以用于解釋權利要求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