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竹編框成型設備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竹編框成型設備,包括機架,機架上設置有操作臺,操作臺上左右對稱安裝有兩模具,其中一模具側方的機架上安裝有橫移裝置,橫移裝置與該模具傳動連接;兩模具閉合時呈環形結構;模具內部均為中空結構形成模具模腔,模具上還開設有連通模具模腔與外界的通孔;模具模腔內側壁上鋪設加熱組件。本實用新型的竹編框成型設備能夠實現機械化、半自動化制備竹編框的技術效果。
【專利說明】
一種竹編框成型設備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竹片加工工藝領域,尤其是一種竹編框成型設備。
【背景技術】
[0002]目前,竹篩、簸箕、竹籃等竹制品的竹編框大多采用編織的方式來實現,對編織技術有較高的要求。也有人通過將竹條彎折成圓形或者橢圓形等形狀,再通過繩帶固定來制作竹編框。但是,現有的這些竹編框制作工藝都要完全依賴手工制作,效率低,且成本高,嚴重制約著竹制品行業的發展。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能夠實現機械化、半自動化制備竹編框的竹編框成型設備。
[0004]—種竹編框成型設備,包括機架,機架上設置有操作臺,操作臺上左右對稱安裝有兩模具,其中一模具側方的機架上安裝有橫移裝置,橫移裝置與該模具傳動連接;兩模具閉合時呈環形結構;模具內部均為中空結構形成模具模腔,模具上還開設有連通模具模腔與外界的通孔;模具模腔內側壁上鋪設加熱組件。
[0005]—種應用上述竹編框成型設備的竹編框成型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0006](I)竹條處理:竹條寬度15?24mm、厚度3?7mm、濕度8-12°C ;
[0007 ] (2 )刷膠:兩相鄰竹條接觸面均勻涂上膠水;
[0008](3)排板:將數根竹條錯位膠合在一起,相鄰竹條之間錯位放置,形成竹條膠合體;
[0009](4)進模:將竹條膠合體放入未與橫移裝置連接的模具中,整形,使竹條膠合體盡可能與模具內壁貼緊;
[0010](5)熱壓定型:啟動橫移裝置,與橫移裝置連接的模具向另一模具靠近,直至兩模具閉合,竹條膠合體與模具內壁貼緊,兩模具均加熱至95-105Γ,熱壓5?10分鐘;
[0011](6)脫模:冷卻至常溫,啟動橫移裝置,兩模具分離,脫模。
[0012]本實用新型有益技術效果有:
[0013](I)模具內部均為中空結構形成模具模腔,模具上還開設有與其內部連通的通孔,通孔的設置可實現模具的及時散熱,避免瞬時溫度過高導致竹條顏色變暗和韌性變差;
[0014](2)模具模腔內側壁上鋪設加熱組件,使得與竹條貼合的模具內壁能夠均勻受熱,有利于竹條與模具內壁的均勻、緊密的貼合;
[0015](3)本實用新型通過對竹條的寬度、厚度和濕度的限定,有利于竹條與模具內壁更好的實現貼合,同時,結合熱壓定型過程中對加熱溫度和時間的控制,可保證竹編框的良好的韌性和彈性;
[0016](4)本實用新型通過對相鄰竹條之間錯位放置,也進一步保證了竹編框中各個竹條之間粘合的更為牢固;
[0017](5)本實用新型首次提出了一種能夠實現機械化、半自動化制備竹編框的竹編框成型設備及其工藝。
[0018]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竹編框成型設備還可做如下改進:
[0019](I)所述的橫移裝置采用橫移氣缸,可保證模具在移動過程中具有一定的彈性位移,避免模具突然受到較大阻力時,發生損壞。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橫移氣缸上連通有氣缸管,氣缸管上設置有氣壓開關,實現自動化控制。
[0020](2)所述的模具上均勻開設有數個通孔,散熱均勻。
[0021](3)所述的加熱組件采用電爐絲,電爐絲連接220V電源線。成本最低。
[0022]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竹編框成型工藝還可做如下改進:
[0023]所述相鄰竹條之間錯位15?20cm,竹編框的膠合牢固性最佳。
【附圖說明】
[0024]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圖;
[0025]圖2為兩模具閉合時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0026]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模具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7]現結合附圖具體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
[0028]結合圖1和圖3,一種竹編框成型設備,包括機架I,機架I上設置有操作臺2,操作臺2上左右對稱安裝有兩模具3,其中一模具3側方的機架I上安裝有橫移裝置4,橫移裝置4與該模具3傳動連接;兩模具3閉合時呈環形結構;模具3內部均為中空結構形成模具模腔5,模具3上還開設有連通模具模腔5與外界的通孔6;模具模腔5內側壁上鋪設加熱組件7。
[0029]—種應用上述竹編框成型設備的竹編框成型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0030](I)竹條處理:竹條100寬度15?24mm、厚度3~7mm、濕度8-12°C ;
[0031](2)刷膠:兩相鄰竹條100接觸面均勻涂上膠水;
[0032](3)排板:將數根竹條100錯位膠合在一起,相鄰竹條之間錯位放置,形成竹條膠合體;
[0033](4)進模:將竹條膠合體放入未與橫移裝置4連接的模具3中,整形,使竹條膠合體盡可能與模具3內壁貼緊;
[0034](5)熱壓定型:啟動橫移裝置,與橫移裝置4連接的模具3向另一模具3靠近,直至兩模具3閉合,竹條膠合體與模具3內壁貼緊(如圖2所示),兩模具3均加熱至95-105Γ,熱壓5?1分鐘;
[0035](6)脫模:冷卻至常溫,啟動橫移裝置4,兩模具3分離,脫模。
[0036]本實用新型首次提出了一種能夠實現機械化、半自動化制備竹編框的竹編框成型設備及其工藝,并且,所制得的竹編框產品牢固、可靠。
[0037]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竹編框成型設備還可做如下改進:
[0038](I)所述的橫移裝置4采用橫移氣缸,可保證模具3在移動過程中具有一定的彈性位移,避免模具3突然受到較大阻力時,發生損壞。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如圖1、2所示,橫移氣缸上連通有氣缸管41,氣缸管41上設置有氣壓開關42,實現自動控制。
[0039](2)所述的模具3上均勻開設有數個通孔6(如圖1、2所示),散熱均勻。
[0040](3)所述的加熱組件7采用電爐絲,電爐絲連接220V電源線。成本最低。
[0041]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竹編框成型工藝還可做如下改進:
[0042]所述相鄰竹條100之間錯位15?20cm,竹編框的膠合牢固性最佳。
[0043]本實用新型的模具閉合時模腔的形狀并不限于附圖中的圓形,也可以為橢圓形等環形結構。
【主權項】
1.一種竹編框成型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機架,機架上設置有操作臺,操作臺上左右對稱安裝有兩模具,其中一模具側方的機架上安裝有橫移裝置,橫移裝置與該模具傳動連接;兩模具閉合時呈環形結構;模具內部均為中空結構形成模具模腔,模具上還開設有連通模具模腔與外界的通孔;模具模腔內側壁上鋪設加熱組件。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竹編框成型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橫移裝置采用橫移氣缸。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竹編框成型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橫移氣缸上連通有氣缸管,氣缸管上設置有氣壓開關。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竹編框成型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具上均勻開設有數個通孔。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竹編框成型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熱組件采用電爐絲,電爐絲連接220V電源線。
【文檔編號】B27M3/24GK205600910SQ201620430961
【公開日】2016年9月28日
【申請日】2016年5月13日
【發明人】陳樣標
【申請人】福建正標竹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