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高產節能丙綸細旦紡絲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聚丙烯纖維即丙綸的細旦紡絲設備。
目前,國內丙綸粗旦短絲紡絲機有長方形和圓形組件兩種型式,吹風冷卻裝置均安裝于紡絲箱體下面俗稱下裝式冷卻吹風裝置,噴絲板孔數多為5000-25000個,分四位和六位型,年產量2000噸;丙綸細旦短絲主要應用于醫療衛生,健康服飾方面的紡織產品,而國內目前尚無丙綸細旦短絲紡絲設備。
鑒于上述現有技術所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設計一種可紡細旦絲且結構合理、出絲率高的新型高產節能丙綸細旦紡絲機。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高產節能丙綸細旦紡絲機,其結構由鋼平臺、冷卻裝置、紡絲箱體裝置、吸排煙裝置、電氣控制部分及牽伸上油裝置組成,電氣控制部分分別與冷卻裝置及紡絲控制部分相連,紡絲箱體裝置固裝于鋼平臺上,其特征在于冷卻裝置設置于紡絲箱體裝置上部,冷卻裝置中的高壓風機通過內環吹風管道及其環形出風端頭將成環形吹出的風送至環形空心的絲束上,內環吹風管道由紡絲箱體裝置中心的空心部分向下伸至纖維絲束出口處。高產節能丙綸細旦紡絲機中與內環吹風管道相連的升降絲杠通過鏈傳動機構連有傳動手輪。高產節能丙綸細旦紡絲機環形出風端頭底部設有升降螺母。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高產節能丙綸細旦紡絲機是一種新型紡細旦絲化纖設備。本產品的紡絲組件是環形空心的80000孔噴絲板,紡細旦絲產量可達5000噸/年;冷卻吹風裝置安裝于紡絲箱體上面,采用每位一臺高壓風機內環吹風裝置,冷卻風穿過空心的紡絲組件從上往下吹,能充分的滿足丙綸細旦絲的紡絲工藝條件,改變了原有技術條件下冷卻風由下往上吹所存在的結構不合理的問題;本產品采用了先進合理的絲束冷卻裝置,使其具有高產、高效、節能等特點。
本實用新型的附圖為
圖1、高產節能丙綸細旦紡絲機的結構示意主視圖圖2、
圖1的左視圖圖3、冷卻裝置的安裝結構示意圖圖中1、鋼平臺 2、冷卻裝置 3、紡絲箱體裝置 4、吸排煙裝置 5、電氣控制部分 6、牽伸上油裝置 21、高壓風機 22、升降絲杠 23、鏈傳動機構 24、內環吹風管道 241、環形出風端頭 242、升降螺母 25、傳動手輪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如附圖所示其結構由鋼平臺1、冷卻裝置2、紡絲箱體裝置3、吸排煙裝置4、電氣控制部分5及牽伸上油裝置6組成,電氣控制部分5分別與冷卻裝置2及紡絲控制部分相連,電氣控制部分5可采用自動編程和交流變頻計算機控制技術,紡絲箱體裝置3固裝于鋼平臺1上,冷卻裝置2設置于紡絲箱體裝置3上部,冷卻裝置2中的高壓風機21通過內環吹風管道24及其環形出風端頭241將成環形吹出的風送至環形空心的絲束上,內環吹風管道24由紡絲箱體裝置3中心的空心部分向下伸至纖維絲束出口處。與內環吹風管道24相連的升降絲杠22通過鏈傳動機構23連有傳動手輪25,旋轉傳動手輪25帶動鏈傳動機構23使升降絲杠22帶動內環吹風管道24上下移動,從而可調整環形出風端頭241與紡絲組件端面距離h=0-50mm。環形出風端頭241底部設有升降螺母242,通過旋轉升降螺母242可調整環出風端頭241的吹風口L=0-20mm。
聚丙烯熔體從進口入高壓齒輪計量泵A內,在電機驅動下,熔體被計量泵高壓擠壓到紡絲組件B中由于高壓的擠壓作用使熔體穿過噴絲板上面的微孔形成纖維,因為每個噴絲板有80000孔所以形成一個環狀的長筒絲束,其截面寬度為35mm,內表面距吹風口距離為40mm,絲束經過內環形出風端頭241急速冷卻,以30米/min的紡絲速度連續生產。
權利要求1.一種高產節能丙綸細旦紡絲機,其結構由鋼平臺(1)、冷卻裝置(2)、紡絲箱體裝置(3)、吸排煙裝置(4)、電氣控制部分(5)及牽伸上油裝置(6)組成,電氣控制部分(5)分別與冷卻裝置(2)及紡絲控制部分相連,紡絲箱體裝置(3)固裝于鋼平臺(1)上,其特征在于冷卻裝置(2)設置于紡絲箱體裝置(3)上部,冷卻裝置(2)中的高壓風機(21)通過內環吹風管道(24)與環形出風端頭(241)相連,環形出風端頭(241)位于環形空心的絲束的空心中,內環吹風管道(24)由紡絲箱體裝置(3)中心的空心部分向下伸至纖維絲束出口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產節能丙綸細旦紡絲機,其特征在于與內環吹風管道(24)相連的升降絲杠(22)通過鏈傳動機構(23)連有傳動手輪(25)。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產節能丙綸細旦紡絲機,其特征在于環形出風端頭(241)底部設有升降螺母(242)。
專利摘要高產節能丙綸細旦紡絲機,其結構由冷卻裝置、紡絲箱體裝置、電氣控制部分等組成,電氣控制部分分別與冷卻裝置及紡絲控制部分相連,紡絲箱體裝置固裝于鋼平臺上,冷卻裝置設置于紡絲箱體裝置上部,冷卻裝置中的高壓風機通過內環吹風管道與環形出風端頭相連,環形出風端頭位于環形空心的絲束的空心中,內環吹風管道由紡絲箱體裝置中心的空心部分向下伸至纖維絲束出口處。
文檔編號D01D5/092GK2446137SQ0024687
公開日2001年9月5日 申請日期2000年8月9日 優先權日2000年8月9日
發明者崔萬福, 杜善江, 楊武 申請人:崔萬福, 杜善江, 楊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