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曲折縫縫紉機的線跡切換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機械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曲折縫縫紉機的線跡切換裝置。
背景技術:
在現有的縫紉機,特別是曲折縫縫紉機中,一種機型只能縫紉一種線跡。如果用戶在布料上需要縫紉兩種線跡,必須要用兩臺不同型號的機器。這樣,不僅需要兩種機器,增加生產的成本,而且給實際操作帶來不便。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的曲折縫縫紉機所存在的上述問題,提供一種曲折縫縫紉機的線跡切換裝置,使得通過該裝置,實現在一臺縫紉機上縫紉兩種線跡,從而減少生產成本且給工人操作帶來方便。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本曲折縫縫紉機的線跡切換裝置設置于曲折縫縫紉機的轉動軸與杠桿軸之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轉動軸上固定著擺針凸輪一和擺針凸輪二,在杠桿軸上套接凸輪從動器一和凸輪從動器二,凸輪從動器一和凸輪從動器二分別貼在擺針凸輪一和擺針凸輪二邊沿的曲面上,在杠桿軸上固定著凸輪連桿曲柄,凸輪連桿曲柄處于凸輪從動器一和凸輪從動器二之間,在凸輪連桿曲柄上有一根穿過此凸輪連桿曲柄的擺動軸,擺動軸的外端固連著一個切換手柄,擺動軸的內端與凸輪從動器一和凸輪從動器二之間設有一個可以使擺動軸與凸輪從動器一和凸輪從動器二中任一個成為連動關系的機械聯接機構。
在本曲折縫縫紉機的線跡切換裝置中,通過轉動軸的轉動,使擺動凸輪一和擺動凸輪二一起轉動;擺動凸輪一和擺動凸輪二的轉動帶動凸輪從動器一和凸輪從動器二擺動。與此同時,通過機械聯接機構,在擺動軸與凸輪從動器一成為連動關系時,凸輪從動器一就帶動擺動軸一起擺動,也帶動了凸輪連桿曲柄和杠桿軸一起擺動。最后,通過杠桿軸帶動縫紉機的擺針機構實現所設定的線跡。事實上,此時所形成的線跡是由擺動凸輪一邊沿的曲面形狀所決定的。在此同時,凸輪從動器二則在空轉。
如果通過扳轉切換手柄使擺動軸與凸輪從動器二成為連動關系,則凸輪從動器二就帶動擺動軸、凸輪連桿曲柄和杠桿軸一起擺動。而此時,凸輪從動器一在空轉。
正是由于擺動凸輪一與擺動凸輪二邊沿的曲面形狀不同,決定了縫紉機的擺針機構所實現的線跡也不一樣。也就是說,在同一臺縫紉機上實現兩種線跡的縫紉。
在上述的曲折縫縫紉機的線跡切換裝置中,所述的機械聯接機構是由擺動軸內端的凹槽、凸輪從動器一上的銷子一和凸輪從動器二上的銷子二所組成,銷子一、銷子二與凹槽處于同一平面上,轉動擺動軸可以使銷子一與銷子二中的一個嵌入凹槽內,而另一個處于擺動軸的側面位置。
顯然,通過切換手柄轉動擺動軸,使其中的一個銷子嵌入凹槽內,就可使擺動軸與該銷子所對應的凸輪從動器成為連動關系。
與現有的技術相比,本線跡切換裝置由于只在普通的曲折縫縫紉機上增加一組線跡控制裝置,并通過擺動軸實現轉換,故結構合理、產品成本增加很少,但可以實現兩種線跡的縫紉,大大方便了用戶的需要,減少了用戶的生產成本。同時,在本裝置中,兩種線跡之間的切換操作只需扳動一下切換手柄即可,操作十分簡單方便,具有較高的實用價值。
圖1是本曲折縫縫紉機的線跡切換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沿A-A的剖視圖。
圖3是圖1中在切換手柄處沿K向的示意圖。
圖4是圖2在擺動軸處的局部放大圖。
圖中,1、轉動軸;2、杠桿軸;3、擺針凸輪一;4、擺針凸輪二;5、凸輪從動器一;51、銷子一;6、凸輪從動器二;61、銷子二;7、凸輪連桿曲柄;8、擺動軸;81、凹槽;9、切換手柄;91、直孔;92、頂柱;93、彈簧;10、殼體。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和圖2所示,本曲折縫縫紉機的線跡切換裝置裝于縫紉機的機殼10內。具體而言,該裝置是設于曲折縫縫紉機的轉動軸1與杠桿軸2之間。轉動軸1在電機的帶動下轉動,通過本切換裝置使杠桿軸2擺動,并帶動縫紉機的擺針機構實現設定的線跡輸出。
在本實施例中,在轉動軸1上有兩個擺針凸輪即擺針凸輪一3和擺針凸輪二4,它們均是固定于轉動軸1上,隨著轉動軸1的轉動而轉動。擺針凸輪一3和擺針凸輪二4的邊沿均有曲面。
在杠桿軸2上套接凸輪從動器一5和凸輪從動器二6,且它們分別貼在擺針凸輪一3和擺針凸輪二4邊沿的曲面。顯然,通過擺針凸輪一3和擺針凸輪二4的轉動,可以引起凸輪從動器一5和凸輪從動器二6的擺動。
如圖2所示,在杠桿軸2上固定著凸輪連桿曲柄7,且凸輪連桿曲柄7處于凸輪從動器一5和凸輪從動器二6之間。凸輪連桿曲柄7與杠桿軸2為連動關系。
如圖3和圖4所示,在凸輪連桿曲柄7上有擺動軸8和切換手柄9,擺動軸8穿過凸輪連桿曲柄7,其外端固連著一個切換手柄9。
在擺動軸8的內端有凹槽81,在凸輪從動器一5上有銷子一51,在凸輪從動器二6上有銷子二61。當轉動擺動軸8,使擺動軸8內端的凹槽81朝向凸輪從動器一5時,銷子一51嵌入凹槽81內,使擺動軸8與凸輪從動器一5成為連動關系。而此時,擺動軸8與凸輪從動器二6分離。
扳動切換手柄9,帶動擺動軸8轉動,使擺動軸8的凹槽81朝向凸輪從動器二6時,銷子二61嵌入凹槽81內,而擺動軸8與凸輪從動器一5分離。
擺針凸輪邊沿的曲面,決定了擺針機構所實現的縫紉線跡。本實施例中,擺針凸輪一3的曲面對應于125線跡的縫紉,擺針凸輪二4的曲面對應于135線跡的縫紉。通過扳動切換手柄9,就能實現這兩種不同線跡之間的切換。
如圖4所示,本實施例中,在切換手柄9上開有一個直孔91,直孔91內裝有頂柱92和彈簧93,在彈簧93的作用下頂柱92頂壓于凸輪連桿曲柄7上。通過此機構,增加切換手柄9與凸輪連桿曲柄7之間的摩擦力,使切換手柄9處于一個狀態下不會因縫紉機振動等原因自行發生偏移,使縫紉機的使用狀態穩定。
權利要求1.一種曲折縫縫紉機的線跡切換裝置,設置于曲折縫縫紉機的轉動軸(1)與杠桿軸(2)之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轉動軸(1)上固定著擺針凸輪一(3)和擺針凸輪二(4),在杠桿軸(2)上套接凸輪從動器一(5)和凸輪從動器二(6),凸輪從動器一(5)和凸輪從動器二(6)分別貼在擺針凸輪一(3)和擺針凸輪二(4)邊沿的曲面上,在杠桿軸(2)上固定著凸輪連桿曲柄(7),凸輪連桿曲柄(7)處于凸輪從動器一(5)和凸輪從動器二(6)之間,在凸輪連桿曲柄(7)上有一根穿過此凸輪連桿曲柄(7)的擺動軸(8),擺動軸(8)的外端固連著一個切換手柄(9),擺動軸(8)的內端與凸輪從動器一(5)和凸輪從動器二(6)之間設有一個可以使擺動軸(8)與凸輪從動器一(5)和凸輪從動器二(6)中任一個成為連動關系的機械聯接機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曲折縫縫紉機的線跡切換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機械聯接機構是由擺動軸(8)內端的凹槽(81)、凸輪從動器一(5)上的銷子一(51)和凸輪從動器二(6)上的銷子二(61)所組成,銷子一(51)、銷子二(61)與凹槽(81)處于同一平面上,轉動擺動軸(8)可以使銷子一(51)與銷子二(61)中的一個嵌入凹槽(81)內,而另一個處于擺動軸(8)的側面位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曲折縫縫紉機的線跡切換裝置,其特征在于,在切換手柄(9)上開有一個直孔(91),直孔(91)內裝有頂柱(92)和彈簧(93),在彈簧(93)的作用下頂柱(92)頂壓于凸輪連桿曲柄(7)上。
專利摘要本曲折縫縫紉機的線跡切換裝置屬于機械技術領域,它解決了現有的曲折縫縫紉機只能縫紉一種線跡所帶來的不足之處。本曲折縫縫紉機的線跡切換裝置設置于曲折縫縫紉機的轉動軸與杠桿軸之間,轉動軸上固定著擺針凸輪一和擺針凸輪二,在杠桿軸上套接凸輪從動器一和凸輪從動器二,在杠桿軸上固定著凸輪連桿曲柄,在凸輪連桿曲柄上有一根穿過此凸輪連桿曲柄的擺動軸,擺動軸的外端固連著一個切換手柄,擺動軸的內端與凸輪從動器一和凸輪從動器二之間設有一個機械聯接機構。本線跡切換裝置可以實現兩種線跡的縫紉,大大方便了用戶的需要,減少了用戶的生產成本,具有較高的實用價值。
文檔編號D05B3/02GK2756665SQ20042007945
公開日2006年2月8日 申請日期2004年9月7日 優先權日2004年9月7日
發明者佐藤秀一, 蔡開堅 申請人:中捷縫紉機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