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以普通TiO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化纖鈦白的生產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以TiO2為原料通過表面處理加工成化纖鈦白的方法。
背景技術:
二氧化鈦是一種無機化合物,其分子式為TiO2。經過表面處理后的二氧化鈦具有良好的遮蓋力、折射率及其在親水介質中較強的分散性,因而在滌綸、濕法腈綸和粘膠纖維等合成纖維和人造纖維的生產過程中,常被作為消光劑而得到廣泛的應用,這種經過表面處理的二氧化鈦亦稱為化纖鈦白。
許多專利文獻公開了具有不同性能的化纖鈦白及其制備方法,如1、美國專利US 350588A和德國專利DE 1060378A公開了一種以水溶性的二價錳、鈷或鈰的磷酸鹽或醋酸鹽對鈦白進行改性,從而降低二氧化鈦的光敏性,提高聚酰胺纖維的拉伸率和撕裂強度;2、世界專利WO8301780A將鋁化合物和硅化合物與碗酸錳同時沉淀在鈦白顆粒的表面,強化了錳包膜的穩固程序,提高了錳包膜后粉體的白度和耐候性;3、日本專利JP 7883525A、前蘇聯專利SU 1114616A和美國專利US 4183768A公開了一種在煅燒得到的銳鈦鈦白表面進行鋁、硅、磷和鈦等的包膜處理,可以用作合成纖維顏料的化纖鈦白。
但上述專利所公開的化纖鈦白,屬于一類用無機化合物進行表面處理的化纖鈦白,它們主要用作聚酰胺纖維(尼龍)的消光劑,一般其水分散性<85%,因而不能用于要求具有高水分散性(>95.5%)的滌綸等化纖生產過程,限制了這種化纖鈦白的應用范圍。
《涂料工業》1994年第4期P22-24與1995年第6期P11-13報導了化纖鈦白的小試工作以及CN1271746公開了一種化纖鈦白的表面處理技術及其生產方法,但它們都是屬于濕法表面處理技術,采用常規的打漿、研磨、分散、表面處理等濕法加工工藝,都存在著操作成本高、要求控制的工藝參數多(使產品質量難以保證)以及生產過程中難以避免廢水排放等缺點,故至今未見有工業化生產報導。據我們調查所知,長期來我國所有的使用化纖鈦白原料生產化纖產品的加工廠,其所用的化纖鈦白原料幾乎全部依賴進口,而且適用于滌綸、腈綸、丙綸等化纖產品加工用的化纖鈦白的生產方法至今未見有國外的公開資料報導,可見上述的化纖鈦自在國際上目前還處于商業秘密的生產之中。為了打破這種阻礙生產力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國際壟斷,產業部門希望有關的工程技術人員,研發一種與中國產業鏈相銜接的、無污染的優質高效的化纖鈦白生產方法,以滿足化纖產品加工工業的需要。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以普通TiO2為原料通過干法表面處理加工成化纖鈦白的方法,它完全克服了濕法表面處理技術的缺點,能滿足工業化生產要求,得到一類優質的適用于滌綸、腈綸、丙綸等一類化纖加工用的化纖鈦白產品。
本發明的構思是這樣的眾所周知國產的鈦白原料中存著較多粗顆粒(如大于3~5μm)雜質,所以嚴重地影響了它的分散性,限制了它的廣泛應用,所以在本發明當中,當采用國產的鈦白為原料時,首先必須將該原料進行超細加工、分級處理,除去粗顆粒(粒徑大于3~5μm)雜質,分級處理得≤2μm的超細鈦白粉體,對其中粒徑大于2μm,而小于3μm的顆粒則返回超細加工裝置中繼續粉碎,直至粒徑≤2μm為止。
然后將上述超細鈦白粉體和表面活性劑分別藉助凈化的壓縮空氣的載帶,分散形成氣-固物流和氣霧物流,并高速地切向導入管式旋流器中。在管式旋流器中,由壓縮空氣載帶的超細鈦白粉體顆粒與藉助壓縮空氣載帶霧化的表面活性劑霧粒在管式旋流器的混合區(下面簡稱混合區)一邊進行高速旋流運動,一邊進行高效混合、碰撞、粘附,形成一股超細鈦白粉粘附體的物流并繼續沿管式旋流管的軸向推進,進入管式旋流器的分級區(下面簡稱分級區);在分級區中,高速旋流運動物流中的超細鈦白粉粘附體,在旋流離心力場的作用下,按照粒徑的大小,沿徑向自動梯度排列,小于1μm顆粒被推向中心導管的外壁處,而大于1μm的顆粒則被甩向于管式旋流器的外殼管內壁處,最后由不同的出口排出,至少可分成二種級別的超細鈦白粉粘附體物流。
將上述排出的超細鈦白粉粘附體物流,在帶壓下分別導入氣-固分離器,最后經氣-固分離后收集的超細鈦白粉粘附體再分別移置到陳化器中進行長時間的陳化處理,使粘附在超細鈦白粉顆粒上的表面活性劑霧粒,在界面漲力的作用下,自動地均布于超細鈦白粉體顆粒的表面,經陳化處理后的超細鈦白粉體,即為本發明的化纖鈦白產品,至少可得到二種級別的化纖鈦白產品。
本發明亦是這樣實現的本發明至少包括三個步驟1、預處理加工將粒徑為325目(相當于粒徑為43μm)的國產普通的TiO2原料,通過超細粉碎加工和分級處理,分級后至少可得三種物流,其一為達標的粒徑小于等于2μm的顆粒流,即超細鈦白粉進入下一步操作;其二為粒徑大于3至5μm的粗顆粒雜質流回收后另作它用;其三為粒徑大于2μm至小于3μm的顆粒流則返回粉碎機中繼續粉碎直至達標為止。
所說的超細粉碎可選用氣流粉碎機、附有分級裝置的氣流粉碎機、以及機械粉碎機中的一種。宜優選附有分級裝置的氣體粉碎機,它不僅可以一次完成粉碎和分級二個過程,而且使上述所說的三種物流各得其所,即將達標的等于小于2μm的顆粒流送入下一步處理的貯倉中;將大于3~5μm的顆粒流送入回收倉中回收后另作它用;將大于2μm、小于3μm的顆粒流自動返回氣流粉碎機的料倉中循環粉碎。
2、干法的旋流混合與分級處理將上述粒徑小于等于2μm的超細鈦白粉和表面活性劑分別藉助凈化的壓縮空氣載帶從管式旋流器的上端(同一個截面上)切向進入管式旋流器中,作高速旋流運動,并沿軸向通過管式旋流器的混合區(以下簡稱混合區);在混合區中超細鈦白粉的氣固物流和表面活性劑的氣-霧物流,其旋流運動受到設置于混合區的螺旋式導帶(板)干擾,進行強烈的混合、碰撞、粘附,形成一股鈦白粉粘附體的物流,同時沿軸向推進,進入管式旋流器的分級區(以下簡稱分級區);在分級區中,上述的鈦白粉粘附體,繼續以氣-固態物流的形式作高速旋流運動,在旋流離心力場的作用下,不同粒徑的鈦白粉粘附體沿徑向梯度排列,小于1μm的顆粒被擠向中心導管的外壁處,當物流軸向運動至管式旋流器下端時,中心導管外壁處的小于1μm的鈦白粉粘附體物流被進一步擠向軸心,并返身向上進入管式旋流器的中心導管中,由管式旋流器的上端出口排出;而靠近管式旋流器外殼管內壁處粒徑大于1μm的鈦白粉粘附體物流繼續沿旋流器外殼管內壁軸向推進,進入錐管內匯集后,由旋流器下端出口排出(如果需要,下出口處,可設置二個同心的導管,則又可分級得到二個產品)。
排出的物流分別帶壓導入下游的氣-固分離裝置中。
所說的管式旋流器是一種主要由兩根同心的管子構成,即由外殼管和中心導管構成,其長度為外殼管徑的30~50倍;兩管子的上端通過法蘭同心定位密封固接,中心導管的頂端設有管式旋流器的上端出口(簡稱上出口),通過管導將出口的物流導入氣固分離器中。外殼管的上端外側在同一截面上切向分別至少設有二個物流入口,分別使超細鈦白粉的氣-固物流和表面活性劑的氣-霧物流沿切向進入管式旋流器中。中心導管較外殼管短3~5d(其中d指外殼管的直徑,下同),外殼管的下端部配合固接有長度至少3~5d的錐管,錐管的下端設有管式旋流器下端出口(簡稱下出口),它同樣通過導管將出口物流導入另一個氣固分離裝置中。
在管式旋流器的上半部,即離物流切向入口15~25d范圍內(軸向長度),在中心導管的外側(即在管式旋流器的環隙中)間斷地固接有螺旋式導帶(板),其螺距為d,導帶的軸向長度為1~2d,兩導帶間的間隔為0.5~1.5d,通過導帶的作用使高速旋流運動物流進行高效混合,導帶的外側的弧徑尺寸按機械公差配合要求加工,保證它與外殼管內徑之間有一個良好的配合,從而增加中心導管在管式旋流器中徑向的穩定性。設有螺旋式導帶(板)的區域,即構成管式旋流器的混合區(簡稱混合區),混合區下面至中心導管的末端為管式旋流器的分級區(簡稱分級區)。
總之,從切向進入管式旋流器中兩股物流,首先在混合區進行高效地混合、碰撞、粘附,形成一股超細鈦白粉粘附體物流,然后進入分級區中,在旋流力場的作用下,自動離心分級,按顆粒粒徑的大小沿徑向梯度排列,將小顆粒物料擠向內側(軸心方向),大顆粒物料甩向外側(外殼管的內壁處),從而使粒徑小于1μm的物料流從中心導管的下端返身向上途徑中心導管內徑從上出口排出,使粒徑大于1μm的物料流繼續向前推進經錐管從下出口排出。
由于載帶物料流的壓縮空氣的壓力為0.4~1.0MPa,通過管式旋流器的壓差損失<0.1MPa,即管式旋流器物料流進口端與物料流出口端壓差<0.1MPa,因此物料流出口端有足夠的動能將物料帶壓送至氣-固分離器中。
其中所說的表面活性劑,可以根據化纖產品不同的加工要求來選擇適用化纖鈦白表面活性劑。常用的表面活性劑為低碳多羥基醇、長碳鏈單元醇、長碳鏈單元酸、低碳多羥基酸,有機胺類、酯類表面活性劑,非離子表面活性劑,或含羥基或羧基的高分子聚合物及其鹽類中的一種或一種以上;表面活性劑的用量為TiO2總重量的0.3~0.5%(wt)。
所說的低碳多羥基醇為甘油、季戊四醇、1,4-丁二醇、山黎糖醇中的一種或一種以上;所說的長碳鏈單元醇為十八醇、月桂醇中的一種或一種以上;所說的長碳鏈單元酸為豆蔻酸、壬二酸、或月桂酸中的一種或一種以上;所說的低碳多羥基酸為檸檬酸、酒石酸或對羥基苯甲酸中的一種或一種以上;所說的有機胺類表面活性劑為N-異丙基乙醇胺、三乙醇胺中的一種或一種以上;所說的酯類表面活性劑為鄰苯二甲酸二丁酯、鄰苯二甲酸二辛酯中的一種或一種以上;所說的非離子表面活性劑為吐溫20、吐溫40、或司本20(spen20)中的一種或一種以上;所說的含羥基或羧基高分子聚合物及其鹽類是指聚乙二醇1500、聚乙二醇4000、聚丙烯酸甲酯、聚丙烯酸丁酯、或聚丙烯酸鈉中的一種或一種以上。
3、氣-固分離與陳化處理將上述所說的至少有兩個超細鈦白粉粘附體物流分別導入氣固分離器中,進行氣固分離后,至少得到兩種不同粒徑級別的超細鈦白粉粘附體,分別移入各自的陳化器中,陳化處理24~48小時,使得粘附于鈦白粉微粒上的表面活性劑霧粒在界面漲長的作用下,自動鋪展均布覆蓋于鈦白粉微粒的表面,最終得到一類水溶性特別好的、質量優異的、熱穩定的、適宜于合成纖維或/和人造纖維加工用的化纖鈦白產品。
下面結合附圖簡要闡明本發明的內容
圖1為本發明的工藝流程示意圖其中1——原料貯槽,其中盛有粒徑為325目(相當粒徑為43μm)的普通TiO2(鈦白)原料;2——超細粉碎;3——分級處理,除去粒徑>3~5μm的粗顆粒雜質,將粒徑>2μm、≤3μm的鈦白顆粒返回超細粉碎過程循環加工;4——預處理過程所得的原料貯槽,即粒徑≤2μm的超細鈦白粉原料貯槽;5——氣-固分散噴嘴,藉助凈化的0.4~1.0MPa的壓縮空氣載帶將超細鈦白粉分散成氣-固物流,然后沿切向導入管式旋流器中;
6——管式旋流器,主要由兩根同心的外殼管與中心導管構成,管間的環隙空間為物流的旋流運動通道,在管式旋流器管間上部間隙中設有螺旋式導帶(板),它固接在中心導管的外側,構成管式旋流器的混合區,混合區的下面至中心導管的下端為分級區,中心導管兼作分級后的一股超細物流的通道,使粒徑<1μm的超細鈦白粉粘附體物流經過中心導管由上出口排出,外殼管的下端固接一錐管,使粒徑>1μm~2μm的超細鈦白粉粘附體物流經錐管集中后由下出口排出;7a,7b——氣-固分離裝置;8a,8b——陳化槽;9——氣-液霧化噴嘴,藉助凈化的0.4~1.0MPa的壓縮空氣載帶將表面活性劑霧化成氣霧物流,然后沿切向導入管式旋流器中;10——表面活性劑貯槽。
圖2為管式旋流器結構示意圖其中1——外殼管;其軸向長度為30~50d,其中d為外殼管的直徑尺寸,下同;2——中心導管,其軸向長度較外殼管(1)的軸向長度短3~5d左右,中心導管的上端通過法蘭與外殼管上端相固接;3——錐管,它焊接在外殼管(1)的下端,其軸向長度為3~5d;4——螺旋式導帶(板),它焊接在中心導管的外側,設置在管式旋流器混合區內,螺旋式導帶(板)的螺距為d,導帶的軸向長度為1.0~2.0d,兩導帶間的間隔距離為0.5~1.5d;5——混合區,指設有螺旋式導帶(板)的管式旋流器上部的環隙空間區域,它包括從原料物流入口以下開始,直至沿軸向長度15~25d止所包含范圍的環隙空間;6——分級區,指混合區以下開始,直至中心導管下端所包含的環隙空間;上述所說的環隙空間指由外殼管(1)的內徑與中心導管(2)的外徑之間形成的空間,系原料物流(氣-固、氣-霧)作旋流運動的空間;a1,a2——分別是指原料物流的入口,它們切向設置在外殼管上部的外側;
b1——上出口,它設置在管式旋流器的上端,與中心導管(2)的上端相通;b2——下出口,它設置在管式旋流器的下端,與錐管(3)的下端相通。
下面將結合實施例進一步闡明本發明的內容。
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例1(1)原料的預處理取粒徑為325目(相當于粒徑為43μm)的普通鈦白1000kg,在一臺以0.6~1.0MPa壓縮空氣為動力的帶有分級裝置的氣流粉碎機中進行超細粉碎分級。去除粒徑>3~5μm的顆粒(可作他用);粒徑達標的(即粒徑≤2μm)超細鈦白粉作為下一步加工的原料;粒徑>2μm、<3μm的顆粒則自動返入氣流粉碎系統進行循環粉碎直至達標為止。
通過預處理加工,至少可得到900kg合格的超細鈦白粉(粒徑≤2μm)原料,供下一步進行干法表面處理。
(2)在室溫下,超細鈦白粉的干法表面處理稱取上述預處理所得的粒徑≤2μm的超細鈦白粉100kg和稱取表面活性劑“季戊四醇0.15kg+鄰苯二甲酸二丁醇0.30kg,”分別藉助凈化的0.4~1.0Mpa壓縮空氣載帶分散成氣-固物流和氣-霧物流,然后分別從管式旋流器的切向入口射入管式旋流器中,在管式旋流器的環隙空間中作高速旋流運動,并沿軸向推進通過管式旋流器的混合區,在混合區中,上述二股物流,在螺旋式導帶(板)作用下,進行高效的混合、促進物流中的顆粒,霧粒碰撞、粘附、形成一股鈦白粉顆粒的粘體物流,繼續旋流運動并軸向推進,離開混合區,進入管式旋流器的分級區;在分級區內,由鈦白粉顆粒和表面活性劑霧粒形成的粘附體(簡稱鈦白粉粘附體),在高速旋流力場的作用下,自動按粒徑的大小沿徑向進行梯度排列,粒徑較大的顆粒甩向旋流器的外殼管的內壁處,粒徑較小的顆粒被擠向軸心,隨著整于物流沿軸向推進;被擠至軸心的小顆粒(粒徑<1μm)物流在管式旋流器的中心導管下端反身向上進入中心導管中,沿中心導管推進從管式旋流器上出口排出,并帶壓導入氣-固分離裝置(7a)中;被甩在外圈的(除了被擠至軸心的一股物流外)包括粒徑≥1μm至2μm的鈦白粉粘附體的物流,繼續沿軸向推進,并集中于固接在旋流器外殼管下端的錐管內,通過錐管下端的旋流器下出口排出,并帶壓導入氣-固分離裝置(7b)中。
(3)鈦白粉粘附體陳化處理在氣固分離裝置(7a)(7b)中,進行氣固分離氣固分離后,分別獲得粒徑<1μ m與粒徑≥1μm鈦白粉粘附體,它們被分別送至陳化器(8a)、(8b)中,靜止陳化24~48小時,使粘附在鈦白粉微粒上的霧粒,在界面漲力的作用下,自動地均勻鋪展至鈦白粉微粒的表面,最終得到二種規格的穩定的水溶性好的化纖鈦白產品。
其中一級化纖鈦白,即粒徑<1μm的一級化纖鈦白產品得22kg左右,二級化纖鈦白,即粒徑≥1μm至粒徑≤2μm的化纖鈦白產品得78kg左右。
將上述二種規格的化纖鈦白,按常規的方法測試,其水分散性分別為98.8%和97.1%;熱穩定性均>60min;其性能均較現有的化纖鈦白為優。
實施例2除了所用的表面活性劑為“山黎糖醇0.3kg+司本20(spen 20)0.1kg”外,其余原料及操作過程均同實施例1。最終得到粒徑<1μm的一級化纖鈦白產品22.1kg左右,得到粒徑≥1μm至半徑≤2μm的二級化纖鈦白產品78.2kg左右。
按常規方法測試,其水分散性分別為95.5%和95.1%;熱穩定性均>55min;產品的品質均優于現有的化纖鈦白。
實施例3除了所用的表面活性劑為“酒石酸0.25kg+月桂醇0.20kg”外,其余原料及操作過程均同實施例1。最終得到粒徑<1μm的一級化纖鈦白產品22.1kg,粒徑≥1μm~至粒徑≤2μm的二級化纖鈦白產品78.2kg。
按照常規的測試方法,測得上述產品的水分散性分別為95.7%和95.3%;熱穩定性均大于46min;產品的品質均優于現有的化纖鈦白。
實施例4除了所用的表面活性劑為“1,4丁二醇0.25kg+十八醇0.20kg”外,其余的原料及操作過程均同實施例1。最終得到粒徑<1μm的一級化纖鈦白產品22.2kg,粒徑≥1μm至粒徑≤2μm的二級化纖鈦白產品78.1kg。
按照常規的測試方法,測得上述產品的水分散性分別為94.8%和94.5%;熱穩定性均大于45min;產品的品質均優于現有的化纖鈦白。
實施例5除了所用的表面活性劑為“豆蔻酸0.15kg+月桂酸0.15kg+吐溫20 0.15kg”外,其余的原料及操作過程均同實施例1。最終得到粒徑<1μm的一級化纖鈦白產品22.2kg,粒徑≥1μm至粒徑≤2μm的二級化纖鈦白產品78.1kg。
按照常規的測試方法,測得上述產品的水分散性分別為95.8%和94.8%;熱穩定性均大于48min;產品的品質均優于現有的化纖鈦白。
實施例6除了所用的表面活性劑為“檸檬酸0.30kg”外,其余的原料及操作過程均同實施例1。最終得到粒徑<1μm的一級化纖鈦白產品22.1kg,粒徑≥1μm至粒徑≤2μm的二級化纖鈦白產品78.1kg。
按照常規的測試方法,測得上述產品的水分散性分別為95.6%和95.3%;熱穩定性均大于46min;產品的品質均優于現有的化纖鈦白。
實施例7除了所用的表面活性劑為“三乙醇胺0.30kg”外,其余的原料及操作過程均同實施例1。最終得到粒徑<1μm的一級化纖鈦白產品22.1kg,粒徑≥1μm至粒徑≤2μm的二級化纖鈦白產品78.1kg。
按照常規的測試方法,測得上述產品的水分散性分別為95.8%和95.2%;熱穩定性均大于47min;產品的品質均優于現有的化纖鈦白。
實施例8除了所用的表面活性劑為“聚乙二醇4000 0.30kg”外,其余的原料及操作過程均同實施例1。最終得到粒徑<1μm的一級化纖鈦白產品22.1kg,粒徑≥1μm至粒徑≤2μm的二級化纖鈦白產品78.1kg。
按照常規的測試方法,測得上述產品的水分散性分別為95.4%和95.1%;熱穩定性均大于46min;產品的品質均優于現有的化纖鈦白。
實施例9除了所用的表面活性劑為“聚丙烯酸甲酯0.20kg+聚丙烯酸鈉0.20kg”外,其余的原料及操作過程均同實施例1。最終得到粒徑<1μm的一級化纖鈦白產品22.1kg,粒徑≥1μm至粒徑≤2μm的二級化纖鈦白產品78.2kg。
按照常規的測試方法,測得上述產品的水分散性分別為95.4%和94.6%;熱穩定性均大于45min;產品的品質均優于現有的化纖鈦白。
權利要求
1.一種以TiO2為原料通過干法表面處理加工成化纖鈦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法包括如下三個步驟(1)預處理加工將粒徑為325目的普通TiO2原料,通過超細粉碎加工和分級處理,除去粒徑大于3μm的粗顆粒雜質,獲得粒徑≤2μm的超細鈦白粉作為下一步加工的原料;對于粒徑大于2μm,小于等于3μm的顆粒,則返回粉碎機中繼續進行超細加工,直至粒徑小于2μm止;(2)干法的旋流混合與分級處理將步驟1所得的超細鈦白粉和表面活性劑分別藉助0.4~1.0Mpa壓縮空氣載帶分散成氣-固物流和氣霧物流,然后沿切線方向導入管式旋流器中,作高速旋流運動;在管式旋流器的混合區中,上述兩股物流進行高效的混合、碰撞、粘附,形成一股鈦白粉粘附體顆粒物流,并沿旋流器軸向推進進入管式旋流器分級區;在分級區中,繼續隨物流作高速旋流運動的鈦白粉粘附體顆粒,在旋流力場的作用下,按照粘附體顆粒的大小,沿徑向自動梯度排列,較大粒徑的鈦白粉粘附體顆粒,即指粒徑等于、大于1μm至2μm的鈦白粉粘附體,被甩向旋流器外殼管內壁處,而較小粒徑的鈦白粉粘附體顆粒,即指粒徑<1μm的鈦白粉粘附體,則被擠至旋流器中心導管的外壁處,直至整個物流沿軸向推進至中心導管的下端后,此時較小粒徑的鈦白粉粘附體流被進一步擠向軸心,同時該物流返身向上進入中心導管中,沿中心導管向上推進,由管式旋流器上出口(b1)排出,被帶壓導入氣固分離裝置(7a)中;含有較大粒徑鈦白粉粘附體的流繼續沿旋流器外殼管(1)內壁軸向推進,進入錐管(3)中匯集后由旋流器下出口(b2)排出,并帶壓導入氣-固分離裝置(7b)中;(3)氣-固分離與陳化處理上述粒徑<1μm的鈦白粉粘附體和粒徑等于大于1μm至2μm的鈦白粉粘附體分別在氣固分離裝置中氣固分離后,被移入陳化器(8a)、(8b)中,進行靜置陳化處理24~48小時,獲得優質的粒徑<1μm一級化纖鈦白和粒徑≥1μm至2μm的二級化纖鈦白產品。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所說的預處理加工系在附有分級裝置的氣流粉碎機中進行。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所說的表面活性劑的用量為原料TiO2的總重量的0.3~0.5%(wt)。
4.如權利要1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說的表面活性是低碳多羥基醇,長碳鏈單元醇,長碳鏈單元酸,低碳多羥基酸,有機胺類、酯類表面活性劑,非離子表面活性劑,或含羥基或羧基的高分子聚合物及其鹽類中的一種或一種以上。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說的低碳多羥基醇為甘油、季戊四醇、1,4-丁二醇、山黎糖醇中的一種或一種以上;所說的長碳鏈單元醇為十八醇、月桂醇中的一種或一種以上;所說的長碳鏈單元酸為豆蔻酸、壬二酸、或月桂酸中的一種或一種以上;所說的低碳多羥基酸為檸檬酸、酒石酸或對羥基苯甲酸中的一種或一種以上;所說的有機胺類表面活性劑為N-異丙基乙醇胺、三乙醇胺中的一種或一種以上;所說的酯類表面活性劑為鄰苯二甲酸二丁酯、鄰苯二甲酸二辛酯中的一種或一種以上;所說的非離子表面活性劑為吐溫20、吐溫40、或司本20(spen20)中的一種或一種以上;所說的含羥基或羧基高分子聚合物及其鹽類是指聚乙二醇1500、聚乙二醇4000、聚丙烯酸甲酯、聚丙烯酸丁酯、或聚丙烯酸鈉中的一種或一種以上。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以普通TiO
文檔編號D01F1/02GK1680491SQ20051002359
公開日2005年10月12日 申請日期2005年1月25日 優先權日2005年1月25日
發明者葛曉陵, 季建平, 王洪斌, 蔡相涌, 金海明, 王象勤, 錢洪 申請人:上海華力索菲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