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干法腈綸高收縮纖維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干法紡絲腈綸纖維后處理工藝,特別是一種干法腈綸高收縮纖維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采用引進的美國杜邦公司干法紡絲腈綸纖維制造工藝生產出的腈綸絲束作原料,生產收縮纖維,其縮率偏低一般很難超過23%,因杜邦工藝在水洗、牽伸后處理工藝中只進行了短時間的汽蒸和一般的干燥處理,處理工藝不完善,無法達到使纖維充分松弛的目的,因此纖維大分子不能充分回縮,從而降低了絲束再次加工的縮率水平,無法滿足部分用戶的需要,尤其是制作高收縮毛條、膨體毛條行業的要求,此外,由于定型不充分,導致纖維徑向結構不均勻,所以阻礙了染料分子的滲透造成上色速率較緩慢。
專利號85109153“高收縮濕法紡絲腈綸纖維或長絲的制備方法”是采用紡絲凝固后預拉伸,再經短暫汽蒸,再拉伸、干燥制得有一定強度的高收縮腈綸,但它僅適宜用濕法紡絲制備高收縮腈綸纖維。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干法腈綸高收縮纖維的制作方法,既能提高干法腈綸纖維的縮率,又能提高上色速率,滿足制作毛條行業用戶的需要。
本發明解決上述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干法腈綸高收縮纖維的制作方法a)、將經干法紡絲工藝制成的腈綸絲束,通過鋪絲機鋪在特制的鋪絲箱內,并放入定型鍋內關上鍋門。
b)、第一次抽真空,當真空度達到-0.070~-0.090Mpa時,真空泵停止工作。
c)、用直接和間接蒸汽對絲束進行加濕和加熱、加濕,定型鍋內溫度控制在120~140℃,當定型鍋內壓力達到0.10~0.25Mpa時,停止加濕、加熱,并第一次保溫,時間為2~10min。
d)、將定型鍋內的水蒸汽排放,同時也排放定型鍋內的冷凝液。
e)、第二次抽真空,當真空度達到-0.070~-0.090Mpa時,真空泵停止工作。
f)、用直接和間接蒸汽對絲束進行第二次加濕和加熱、加濕,定型鍋內溫度控制在120~140℃,當定型鍋內壓力達到0.10~0.25Mpa時,停止加濕、加熱,并第二次保溫,時間為10~20min。
g)、將定型鍋內的水蒸汽排放,同時也排放定型鍋內的冷凝液。
h)、第三次抽真空,當真空度達到-0.070~-0.090Mpa時,真空泵停止工作。
i)、保溫時間為8~12min。
j)、將定型鍋內的水蒸汽排放,同時也排放定型鍋內的冷凝液。
k)、打開定型鍋門,從鋪絲箱內取出定型后的絲束,送到后道工序生產。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在于干法纖維成型和后處理過程中,初生纖維經過拉伸以后,超分子結構已基本形成。但由于成型時間非常短促,而大分子運動的松弛時間比較長,所以纖維的聚集態結構中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內應力及缺陷,另外干法纖維成型過程比較緩慢,纖維的結構相對比較致密,因此,纖維內部的缺陷比較少,只要經過短時間的汽蒸并控制合理的干燥溫度就能滿足致密化的要求。但纖維內應力的消除和大分子結構的重排需要一定的溫濕度要求及比較長的松弛時間,原杜邦工藝中短時間的蒸汽汽蒸既不能使纖維達到所需要的溫濕度要求,也不能達到所需要的松弛時間的要求。因此,纖維的聚集態結構中存在的內應力不能得到充分的消除,大分子結構也不能得到充分的重排,從而影響了纖維的再拉伸加工及染色性能,造成了毛條縮率無法提高和上色速率偏低。經試驗從定型前后絲束的性能指標的對比顯示可看出定型使纖維的纖度增加5~10%,延伸度增加3~8%,沸水收縮率接近為零。顯而易見,熱定型后絲束得到了進一步的松弛,從而使其在再拉伸加工過程中可獲得更高的縮率。用定型后的絲束加工成收縮毛條,其縮率最高可達到31%,可以穩定地生產縮率為28±2%的高收縮毛條。若在普通膨體毛條的生產中,用1~2根定型絲束生產的高收縮毛條代替普通的收縮條,可使普通膨體毛條的縮率提高2%~5%。定型后的干法腈綸纖維的上色率比定型前高出4~10%。定型后的干法腈綸纖維在98℃時的上色速率有十分明顯的提高,在保溫初期,達到了定型前上色速率的2倍多。干法腈綸經定型后,其上色速率甚至超過了濕法腈綸。從染色后纖維的橫截面切片看,定型后的纖維得到了均勻一致的染色,而未經定型的則有皮芯不均勻染色現象。此制作方法是對用杜邦干法腈綸絲束的后處理工藝進行改進、完善,增加一熱定型工藝,以消除內應力和纖維內存在的缺陷,以固定卷曲度,提高尺寸穩定性,改善纖維在紡織加工中的可紡性及物理-機械性能,從而填補了國內用干法腈綸絲束生產純高收縮毛條的空白。
具體實施例方式
干法腈綸高收縮纖維的制作方法a)、將經干法紡絲工藝制成的腈綸絲束,通過鋪絲機鋪在特制的鋪絲箱內,每箱凈重150~250kg,每箱放3桶,并放入定型鍋內關上鍋門。
b)、第一次抽真空,當真空度達到-0.080±0.010Mpa時,真空泵停止工作。
c)、用直接和間接蒸汽對絲束進行加濕和加熱、加濕,定型鍋內溫度控制在128~133℃,當定型鍋內壓力達到0.18±0.010Mpa時,停止加熱、加濕,并第一次保溫,時間為3±1min。
d)、將定型鍋內的水蒸汽排放,同時也排放定型鍋內的冷凝液。
e)、第二次抽真空,當真空度達到-0.086±0.010Mpa時,真空泵停止工作。
f)、用直接和間接蒸汽對絲束進行第二次加濕和加熱、加濕,定型鍋內溫度控制在128~133℃,當定型鍋內壓力達到0.18±0.010Mpa時,停止加熱、加濕,并第二次保溫,時間為15±1min。
g)、將定型鍋內的水蒸汽排放,同時也排放定型鍋內的冷凝液。
h)、第三次抽真空,當真空度達到-0.08~-0.086Mpa時,真空泵停止工作。
i)、第三次保溫,時間為10±1min。
j)、將定型鍋內的水蒸汽排放,同時也排放定型鍋內的冷凝液。
k)、打開定型鍋門,從鋪絲箱內取出定型后絲束,送到后道工序生產。
現將下述樣品進行染色處理試驗,經定型處理后的樣品上色速率明顯提高。
1號樣品為本公司長絲定型前3.33dtex×1860孔2號樣品為本公司長絲定型后3.33dtex×1860孔3號樣品為上海金陽濕法長絲3.33dtex有光在70℃溫度時分別將三樣品入染,并升溫到98℃后再染1小時,得出下述上色速率對比表數據。
上色速率對比表
權利要求
1.一種干法腈綸高收縮纖維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a)、將經干法紡絲工藝制成的腈綸絲束,通過鋪絲機鋪在特制的鋪絲箱內,并放入定型鍋內關上鍋門,b)、第一次抽真空,當真空度達到-0.070~-0.090Mpa時,真空泵停止工作,c)、用直接和間接蒸汽對絲束進行加濕和加熱、加濕,定型鍋內溫度控制在120~140℃,當定型鍋內壓力達到0.10~0.25Mpa時,停止加濕、加熱,并第一次保溫,時間為2~10min,d)、將定型鍋內的水蒸汽排放,同時也排放定型鍋內的冷凝液,e)、第二次抽真空,當真空度達到-0.070~-0.090Mpa時,真空泵停止工作,f)、用直接和間接蒸汽對絲束進行第二次加濕和加熱、加濕,定型鍋內溫度控制在120~140℃,當定型鍋內壓力達到0.10~0.25Mpa時,停止加濕、加熱,并第二次保溫,時間為10~20min,g)、將定型鍋內的水蒸汽排放,同時也排放定型鍋內的冷凝液,h)、第三次抽真空,當真空度達到-0.070~-0.090Mpa時,真空泵停止工作,i)、保溫時間為8~12min,j)、將定型鍋內的水蒸汽排放,同時也排放定型鍋內的冷凝液,k)、打開定型鍋門,從鋪絲箱內取出定型后的絲束,送到后道工序生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干法腈綸高收縮纖維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次抽真空,真空度控制在-0.080±0.010Mpa;第二次抽真空,真空度控制在-0.086±0.010Mpa;第三次抽真空,真空度控制在-0.08~-0.086Mpa。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干法腈綸高收縮纖維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第二次加熱,定型鍋內溫度控制在128~133℃,定型鍋內壓力控制在0.18±0.010Mpa。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干法腈綸高收縮纖維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次保溫時間為3±1min;第二次保溫時間為15±1min;第三次保溫時間為10±1min。
全文摘要
一種干法腈綸高收縮纖維的制作方法,經干法紡絲工藝制成的腈綸絲束,放入定型鍋內經二次抽真空、用直接和間接蒸汽進行加濕和加熱,保溫處理及第三次抽真空、保溫處理并相應三次排放定型鍋內的水蒸汽和冷凝液制得高收縮纖維。定型前、后絲束的性能指標顯示,定型使纖維的纖度增加5~10%,延伸度增加3~8%。用定型后絲束加工收縮毛條,縮率最高可達到31%,定型后纖維上色率比定型前高4~10%。用1~2根定型絲束生產的高收縮毛條代替普通的收縮條,可使普通膨體毛條的縮率提高2%~5%。此法對干法腈綸絲束的后處理工藝進行改進、完善,增加熱定型工藝,改善纖維在紡織加工中的可紡性及物理、機械性能,填補了國內用干法腈綸絲束生產純高收縮毛條的空白。
文檔編號D01F6/18GK1769568SQ200510061089
公開日2006年5月10日 申請日期2005年10月13日 優先權日2005年10月13日
發明者張宇飛, 姚家華, 丁國偉, 葉烈洪, 鄔靜軍, 黃志強 申請人:浙江金甬腈綸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