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超細絲光澳毛混紡針織紗及其加工工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毛紡領域的紗線及其制造工藝,特別是涉及 一種超細絲光澳毛混紡針織紗及其加工工藝。
背景技術:
目前,超細絲光澳毛的細度已經達到了羊絨的細度,經絲光 處理后更加柔軟光滑,因而得到廣泛的應用。馬海毛為安哥拉山 羊毛,其外表很像綿羊毛。馬海毛的纖維表面光滑,有蠶絲般的 光澤。纖維柔軟,毛質輕而有蓬松感,具有強度高,耐磨性好, 富有彈性,光澤強,不易氈縮,不起毛起球,洗滌容易等特性。 馬海毛的皮質層幾乎都是由正皮質細胞組成的,因而纖維很少彎 曲,對一些化學藥劑的作用比一般羊毛敏感,與染料有較強的親 和力,染出的顏色透亮,色調柔和、濃艷,是其它紡織纖維無法 比擬的。因此,馬海毛的應用也非常廣泛,是一種高檔的毛制品 原料。馬海毛的缺點是價格比較貴,而且由于其滑爽度較高,造 成其抱合力差。目前超細羊毛在性能上己經接近馬海毛,而價格 又比馬海毛便宜得多。將二者進行混紡,達到優勢互補,對擴大 其應用領域,拓寬產品空間,合理控制成本十分有益。但工藝難 度較大,因而目前還沒有一個比較成熟的工藝。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合理地利用超細絲光澳毛和馬海毛各自的 優良特性,優勢互補,降低成本,提高產品的性價比,而提供了 一種超細絲光澳毛混紡針織紗及其加工工藝。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將超細絲光澳毛與馬海毛進行混紡。
本方案的超細絲光澳毛混紡針織紗為82NM/2股針織紗,含 超細絲光澳毛60%,馬海毛40% 。
本方案的超細絲光澳毛混紡針織紗的加工工藝如下
(1)、前紡工藝流程
① 毛條回潮時間24 36小時,使毛條的回潮率達到24%。
② 上混梳機(法國GN6-17),毛條加和毛油,使下機毛條含 油量為1%,和毛油比例為抗靜電劑油水抱合力增強劑=0.5:1: 8: 0.5;
所述抗靜電劑采用FK-301; 所述油采用CTA-2886; 所述抱合力增強劑采用CTA-1886B。
③ 上針梳機(三道法國GN6)。
④ 頭道粗紗機(GV20)。
⑤ 末道粗紗機(FM-8N)。
(2) 、細紗機工藝
欠伸19倍,粗紗機架高度降至最低,機速8000r/min,單紗捻 度860T/M,條干不勻率CV值控制在19%以下。
(3) 、后紡工藝流程
采用意大利半自動絡筒機ESPEPO-E,設有電子清紗器,保證 條干均勻穩定;
采用瑞士并紗機SSM-FM,設有定長自停裝置,保證成品塔紗 重量的 一 致性;
采用德國倍捻機VST-08,錠子為龍帶傳動,捻度設計510T/mm, 捻度不勻率穩定。
本發明的有益之處在于①實現了超細絲光澳毛與馬海毛的 混紡,克服了工藝上的難點。②該產品融合了兩種纖維的優良特 性,同時又降低了產品的成本,提高了產品的性價比。③該產品 適于制作高檔服裝、服飾,具體很大的成本優勢,市場前景廣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進 一 步說明。 本方案的超細絲光澳毛混紡針織紗為82NM/2 。 原料配比超細絲光澳毛60%,細度15.6um;
土耳其馬海毛40%,細度24um。 本實施例投紡600公斤。具體工藝如下
(1)、前紡工藝流程
① 毛條回潮時間24小時,回潮室溫度25±3°C,相對濕度 80±5%,使毛條的回潮率達到24°/0。
② 上混梳機(法國GN6-17),毛條加和毛油,使下機毛條含 油量為1%,和毛油比例為抗靜電劑油水抱合力增強劑=0.5:1:8: 0.5;
所述抗靜電劑采用FK-301;
所述油采用CTA-2886; 所述抱合力增強劑采用CTA-1886B。
③ 上針梳機(三道法國GN6)。
④ 頭道粗紗機(GV20)。
⑤ 末道粗紗機(FM-8N)。
(2)、細紗機工藝采用德國421E細紗機。 上機對比試紡如下表
條干 cv值欠伸 倍數粗紗架 高度錠速隔距單紗捻度
19.52%19正常8000r /min200mm860 T/M
18.95%19降最低謂0r /min200mm860 T/M
19.40%20降最低8000r /min200mm860 T/M
19.56%21降最低8000r /min200mm860 T/M
通過對比實驗確定本方案的工藝欠伸倍數19倍,粗紗架
降至最低,錠速8000r /min,隔距200mm,單紗捻度860T/M,條 干不勻率CV為18. 95%,達到國際烏斯特5 25%水平。 (3)、后紡工藝流程
采用意大利半自動絡筒機ESPEPO-E,設有電子清紗器,保證 條干均勻穩定;
采用瑞士并紗機SSM-FM,設有定長自停裝置,保證成品塔紗 重量的一致性;
采用德國倍捻機VST-08,錠子為龍帶傳動,捻度設計510T/mm, 捻度不勻率穩定。
本產品具有輕薄滑糯,光澤亮麗的風格。
權利要求
1、一種超細絲光澳毛混紡針織紗,其特征在于該紗線為82NM/2股針織紗,含超細絲光澳毛60%,馬海毛40%。
2、 一種超細絲光澳毛混紡針織紗的加工工藝,包括前紡、細紗、后紡等工 序,其特征在于該工藝如下(1)、前紡工藝流程① 毛條回潮時間24 36小時,使毛條的回潮率達到24%;② 上混梳機,毛條加和毛油,使下機毛條含油量為1%,和毛油比例為 抗靜電劑油水抱合力增強劑=0.5: 1: 8: 0.5;所述抗靜電劑采用FK-301, 所述油采用CTA-2886, 所述抱合力增強劑采用CTA-1886B;③ 上針梳機;④ 頭道粗紗機;⑤ 末道粗紗機; (2)、細紗機工藝欠伸19倍,粗紗機架高度降至最低,機速8000r/min,單紗捻度860T/M, 條干不勻率CV值控制在19%以下; (3)、后紡工藝流程絡筒機,設有電子清紗器,保證條干均勻穩定;并紗機,設有定長自停裝置,保證成品塔紗重量的一致性;倍捻機,錠子為龍帶傳動,捻度設計510T/mm,捻度不勻率穩定。
全文摘要
一種超細絲光澳毛混紡針織紗及其加工工藝,紗線為82NM/2股,含超細絲光澳毛60%,馬海毛40%。工藝要點(1)前紡毛條回潮24~36小時,回潮率24%,加和毛油使下機毛條含油量1%,和毛油比例為抗靜電劑∶油∶水∶抱合力增強劑=0.5∶1∶8∶0.5;(2)細紗欠伸19倍,粗紗機機速8000r/min,單紗捻度860T/M;(3)后紡捻度設計510T/mm。其有益之處在于①實現了超細絲光澳毛與馬海毛的混紡,克服了工藝上的難點。②該產品融合了兩種纖維的優良特性,同時又降低了產品的成本,提高了產品的性價比。③該產品適于制作高檔服裝、服飾,具體很大的成本優勢,市場前景廣闊。
文檔編號D02G3/04GK101469471SQ20071006043
公開日2009年7月1日 申請日期2007年12月28日 優先權日2007年12月28日
發明者呂增仁, 王振聲, 王文剛, 郝建保 申請人:天津紡織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