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橫機及使用了橫機的橫移的編織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橫機上的編織方法,特別是涉及使用了三角座滑架的移動和針床的橫 移的編織方法。
背景技術:
橫機的生產率與三角座滑架相對于針床的速度成比例。這是由于,三角座滑架操 作的針的數量與三角座滑架的速度成比例,且由三角座滑架操作的針的數量決定編織的線 圈的數量。因此,使三角座滑架高速化可改善編織速度,但三角座滑架是具備操作針的三角 系統、及決定操作針床的哪個針的選針機構等的較重的部件,高速化存在限制。此處若展示相關的現有技術,可舉出專利文獻1 :JP1996_13294A公開了使橫機前 后的各針床橫移自如的技術。而橫移本身是公知的,例如可使四針床全部橫移的橫機也是 公知的。橫移主要用于在針床上使線圈移動,可使針床橫移的長度例如是2英寸左右,橫移 中的針床的速度是三角座滑架速度的例如1/10左右。此外橫移在三角座滑架脫離編織寬 度而反轉期間進行、同時進行線圈的形成與橫移是不知道的。專利文獻1 JP1996-13294A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課題是通過增大三角座滑架相對于針床的針的速度來提高編織速度。本發明提供一種橫機,包括至少一個針床,具有多個針,在長度方向上移動自如;三角座滑架,沿針床的長度方向移動,操作針床的針而編織針織物;及控制器,控制三角座滑架和針床,所述橫機的特征在于,設有針床控制單元,為了進行編織,在三角座滑架移動并使針床的針前后行進的 同時,使針床向三角座滑架的移動方向的反方向移動。優選的是,在三角座滑架在針織物的編織寬度上移動的期間,針床控制單元使針 床向三角座滑架的反方向連續移動,由此,三角座滑架以針床速度與三角座滑架速度之和 的速度進行編織。此外,優選的是,在三角座滑架在針織物的編織寬度上移動的期間,針床控制單元 使針床向三角座滑架的反方向移動,且一邊使針床速度變化一邊使針床移動。例如針床控制單元使針床的速度在三角座滑架的加速區域和減速區域上比在加 速區域和減速區域之間的速度大。此外,例如,在從平針織物向羅紋針織物變化的變圈上,針床控制單元使針床速度 比平針織物上的針床速度小。此處,若在從羅紋針織物向平針織物變化的變圈上增大針床 速度,則能夠通過向平針織物的變化使紗線的消耗量減少,并相應地防止紗線剩余。例如,針床控制單元在三角座滑架進行對紗線的負荷大的操作時與進行對紗線的 負荷小的操作時相比,減小針床速度。
3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編織方法,使用包括下述部件的橫機至少一個針床,具有多個針,在長度方向上移動自如;三角座滑架,沿針床的長度方向移動,操作針床的針而編織針織物;及控制器,控制三角座滑架和針床,所述編織方法的特征在于,為了進行編織,在三角座滑架移動并使針床的針前后行進的同時,使針床向三角 座滑架的移動方向的反方向移動。此外,本說明書中,關于橫機的記載與直接適于使橫機的針床和三角座滑架同時 移動的編織方法,相反,關于編織方法的記載也直接適于基于橫機的控制器的控制機構。發明效果本發明中,三角座滑架以三角座滑架自身的速度與針床速度之和相對于針床的針 移動。因此三角座滑架相對于針的速度比三角座滑架單獨的速度大,而三角座滑架的行程 比針床的行程短。因此能夠不增大三角座滑架自身的速度而提高編織速度。而且由于不增 大三角座滑架自身的速度,因此三角座滑架的振動也不增大,也不需要強化三角座滑架的 驅動機構。而且,用于使三角座滑架在針床上反轉的時間也不變長。而在三角座滑架向引 出紗線的方向移動時,能夠縮短引出紗線的長度而減小對紗線的負荷。針床的移動中例如 能夠直接使用現有的橫移的機構,也可以從現有的橫機增加針床的橫移寬度及移動速度, 進一步改善編織效率。另外關于針床的移動,橫移和移動是同一個意思。例如設三角座滑架在針織物的編織寬度上移動的時間與針床在最大橫移寬度上 移動的時間大致相等。該情況下,優選三角座滑架在針織物的編織寬度上移動的期間使針 床向三角座滑架的反方向大致等速地移動。此處,設以針床速度與三角座滑架速度之和的 速度進行編織,針床速度、即橫移速度為三角座滑架速度的例如1/10,則編織速度提高約 10%。三角座滑架和針床對于速度控制的響應性能不同。若在停止和最高速度之間的加 減速時間評價響應性能,則以高速移動的三角座滑架一般比針床響應性能低。這使三角座 滑架相對于針以三角座滑架自身的速度與針床速度的合成速度移動這一上述的控制成為 可能。例如若通過針床的加減速性能補償三角座滑架的加減速性能的不足,則能夠不增大 三角座滑架的振動,而以表觀上的高加減速驅動三角座滑架。例如編織高品質的針織物中,優選一邊使三角座滑架等速運動一邊進行編織,不 優選在三角座滑架進行加減速的區間進行編織。此處在三角座滑架加速時使針床以較大速 度動作,在加速結束時減小針床速度。而在三角座滑架減速時使針床以較大速度動作。于 是,三角座滑架相對于針床的針的速度模式接近矩形波,在加速區域的末尾和減速區域的 最初,三角座滑架在表觀上接近等速運動而運動。因此擴大了能夠以穩定的品質編織針織 物的范圍,而且三角座滑架的實際加減速度沒有增加,因此不成為振動的原因。平針織物和羅紋針織物中,每編織寬度的紗線的消耗量不同,羅紋針織物中需要 比平針織物多的紗線。因此編織組織從平針織物變為羅紋組織時,紗線的供給不足,對紗線 帶來較大負荷。因此若在從平針織物向羅紋針織物變化的變圈減小針床速度,則能夠局部 地減小編織速度,減小對紗線的負荷。此外,在進行對紗線的負荷較大的操作時,若減小針床速度、或使針床與三角座滑 架同方向移動,則能夠防止紗線斷開。例如在保持多個集圈的針上進行編織,對紗線的負荷較大。較緩慢地進行這種操作時,對紗線的負荷減小。另外在編織使用花式紗線等較弱紗 線的線圈時,若與編織其他線圈時相比減小編織速度,則能夠防止紗線斷開。除了防止紗線 斷開,若在進行較難編織操作時減小三角座滑架相對于針的速度,則編織變得容易。
[圖1]實施例的橫機的框圖[圖2]示意地表示實施例的橫移范圍的俯視圖[圖3]表示實施例中的、針床與三角座滑架的速度模式的圖[圖4]表示在編織寬度的端部使編織速度接近恒定的、實施例中的針床和三角座 滑架的速度模式的圖[圖5]表示實施例中的紗線的送出長度的圖[圖6]表示在編織組織的變圈減小施加于紗線的應力的、實施例中的針床和三角 座滑架的速度模式的圖[圖7]表示在難以編織的區域減小編織速度的、實施例中的針床和三角座滑架的 速度模式的圖標號說明2橫機4、6針床8三角座滑架10齒帶12控制器14LAN接口 16數據解析部18模式生成部20導紗器22側部張緊器24速度控制部26三角座滑架控制器28量規30、31向左橫移的針床32、33向右橫移的針床50、51編織寬度增加的區域60、61編織寬度62、63沒有橫移時的針床配置Ml M3 馬達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表示本發明的最佳實施例。實施例圖1 圖7中表示實施例的橫機2和實施例的編織方法。各圖中,4、6是針床,4 是后針床,6是前針床。針床4通過馬達M2和未圖示的滾珠絲杠等橫移自如,針床6同樣 地通過馬達M3和滾珠絲杠等橫移自如。設橫移的方向是針床4、6的長度方向,相對于基準 位置例如向右側1英寸、向左側1英寸、合計橫移2英寸等。士 1英寸的橫移是根據在一次 操作中使線圈橫移動的長度等來確定的,也可以在例如士5英寸等更大的行程上使針床4、 6橫移。實施例中,除了利用針床4、6之間的移圈而使線圈在針床4、6的長度方向上移動的 情況,針床4、6以等速向同方向同時移動。因此能夠不產生針床4、6之間的相對移動,容易 地進行羅紋編織及針床4、6之間的移圈。在僅針床4、6的一方可橫移的情況下,在可橫移的針床上進行編織時適用實施 例。此外在如平針編織那樣僅使用一方的針床的情況下,也可以僅使固定針織物的針床橫 移。而且也公知具備四個針床、使這些針床全部橫移自如的橫機。此外公知除兩個針床之
5外具備兩個移圈針床等、且移圈針床等輔助的針床也橫移自如的橫機。對于這些橫機也能 夠同樣地適用實施例。8是三角座滑架,在針床4、6的上部沿針床4、6的長度方向移動,三角座滑架8的 移動例如通過利用馬達Ml驅動齒帶10而進行。12是橫機的控制器,具備LAN接口 14、數 據解析部16及模式生成部18,LAN接口 14在與未圖示的LAN之間進行編織數據的輸入輸 出等,也可以代替LAN接口 14而通過磁盤驅動器等讀入編織數據。數據解析部16解析編 織數據,檢查三角座滑架8的移動行程、三角座滑架8移動的期間的編織組織的變化、及有 無操作較難的編織等。模式生成部18根據數據解析部16中的編織數據的解析,生成三角座滑架8的速 度模式、針床4、6的速度模式。此外數據解析部16及模式生成部18也可以設置于生成編 織數據的設計裝置。編織數據的解析結果及它們的模式規定三角座滑架8和針床4、6的速 度模式。例如沿橫機2的長度方向設置未圖示的量規,檢測三角座滑架8相對于量規的位 置。然后作為以量規上的三角座滑架的位置為基準的模式,生成三角座滑架的速度模式、及 針床的速度模式。此外模式生成部18對應于針床控制單元。20是導紗器,從側部張緊器 22等向針床4、6的針供給針織紗。導紗器20 —般存在多個,但這里僅例示了一個。速度控制部24通過控制馬達Ml M3,根據由模式生成部18生成的速度模式,控 制三角座滑架8的行走和針床4、6的橫移。三角座滑架8上設置的三角座滑架控制器26 控制三角座滑架8內的選針裝置和控制針的編織三角,使用量規28,求出三角座滑架8相對 于橫機2主體的位置。對從量規28求出的位置加上針床4、6的橫移量后的量,是三角座滑 架8相對于針床4、6的位置。此處設三角座滑架8和針床4、6向反方向橫移。選針裝置沿三角座滑架8的行走方向配置在編織三角的兩側。三角座滑架8在針 床4、6上移動時,由選針裝置選擇進行集圈的針及進行成圈、移圈等的針。三角座滑架8通 過編織三角操作在集圈、成圈等中選擇的針,以從針床4、6突出的方式使其前進后使其后 退,進行線圈的形成等。而且通過編織三角的后方的選針裝置選擇下一操作為成圈、移圈、 集圈等的針、及在不編織中不操作的針。速度控制部24被從三角座滑架控制器26輸入三 角座滑架8相對于橫機主體的位置,對由馬達M2、M3的編碼器或未圖示的傳感器求出的針 床4、6的位置進行加法計算,求出三角座滑架8相對于針床4、6的位置,向三角座滑架8輸 出ο圖2示意地表示針床4、6的橫移范圍。30、31表示向圖的左側最大限度橫移的針 床,32、33表示向右側最大限度橫移的針床。圖的實線表示處于標準位置的針床4、6。針床 4、6向圖的左側及向右側均可橫移例如各1英寸、合計2英寸。當然越增加橫移的行程,越 能夠更有效地實施本發明。三角座滑架8的行走速度例如為1 2m/s左右,針床4、6的橫 移速度例如為其1/10左右。由于三角座滑架8以高速的定常速度行走,因此從停止到定常 速度的加減速時間較長。與此相對,針床4、6在橫移時的速度較小,因此加減速時間較短。 此外,三角座滑架8由于以高速行走因而振動也較大,但針床4、6由于通過滾珠絲杠等移動 并被支承在未圖示的橫機主體針床上,因此振動也較小。換言之,針床4、6相比三角座滑架 8,對于速度控制的響應性能較高。圖3表示編織寬度例如為5 15英寸左右較短時的、三角座滑架及針床的速度模 式。圖的實線表示三角座滑架的速度,針床與三角座滑架方向相反,使前后的針床以相同速
6度移動。圖的點劃線表示三角座滑架相對于針床的針的速度,這是三角座滑架速度與針床 速度的合成速度。這幾點在圖3、圖4和圖6、圖7中是共通的。編織在三角座滑架相對于 針的速度大致恒定的區間進行,對于編織寬度的全部區域使針床大致等速地運動。因此如 從圖3的實線至單點劃線所示,表觀上的三角座滑架的速度、即三角座滑架相對于針的速 度增加,相應地編織速度提高。此外由于不是增加實際的三角座滑架速度,因此三角座滑架 的振動沒有增加,而且三角座滑架減速后停止、再次加速而反轉的動作、即反轉動作所需的 時間也不長。圖4表示編織寬度為例如20英寸以上時的速度模式的例子。由于在三角座滑架的 加速的結束區域及減速的開始區域上不是等速運動,因此擔心進行編織時影響針織物的品 質。由于針床以比三角座滑架快的響應性能發生速度變化,因此在三角座滑架的加速區域 及減速區域暫時以較大速度驅動針床。于是,三角座滑架相對于針的相對速度如圖4的點 劃線所示接近矩形波,能夠在加速區域的末尾和減速區域的最初以穩定的品質進行編織。 50,51是能夠增加編織寬度的區域。在使三角座滑架加減速期間針床移動的長度與針床的 行程相比一般較短,因此將剩余的行程分配于三角座滑架進行等速運動的區間。結果,即使 在三角座滑架進行等速運動的區間,也能夠在表觀上增加三角座滑架的速度,提高編織速 度。如上所述,在編織寬度比規定值窄的情況下,能夠在編織寬度整體上使針床4、6 以最高速度橫移的情況較多。在編織寬度比規定值窄的情況下,與在加速區域及減速區域 以最高速度橫移相比,優選相對于編織寬度整體以最高速度橫移,而僅在從平針織物向羅 紋針織物變化的變圈及難以編織的部位減小橫移速度或反轉橫移的方向。相反地在編織寬 度為規定值以上的情況下,相對于編織寬度整體使針床4、6以最高速度橫移時,超過可橫 移的長度的情況較多。在編織寬度為規定值以上的情況下,優選在加速區域及減速區域以 最高速度橫移,在編織寬度的其他區域以比最高速度小的速度橫移,在從平針織物向羅紋 針織物變化的變圈及難以編織的部位上,減小橫移速度或反轉橫移的方向。圖5中通過與導紗器20的關系表示使針床4、6與三角座滑架一起移動的效果。此 處,設導紗器20從左側的側部張緊器22放出紗線,三角座滑架從圖左向圖右移動,針床4、 6從圖右向圖左移動。60、61是編織寬度,使用該范圍的針而編織針織物,62、63是沒有橫移 時的針床的配置。針床4、6從圖右向圖左移動,因此導紗器20的移動行程變短,例如行程 縮短從圖5的虛線所示的導紗器位置到實線所示的導紗器位置的量。因此經由側部張緊器 22放出紗線的長度縮短,能夠減小對紗線的負荷。圖6表示與編織組織的變更相伴的橫移速度的控制。平針織物上每編織寬度的紗 線消耗量較少,羅紋針織物上每編織寬度的紗線消耗量較大。因此從平針織物向羅紋針織 物變化時,來自導紗器的紗線的供給量暫時不足,對紗線施加負荷。因此若與從平針織物向 羅紋針織物變化同時地減小針床速度,則能夠在該部分暫時減小編織速度,減小紗線的負 荷。而從羅紋針織物向平針織物變化時,紗線消耗量減小,因此暫時地在導紗器與針床之間 紗線變得過剩。因此從羅紋針織物向平針織物變化時,若暫時增大針床的移動速度,則能夠 減少紗線的過剩。在圖6的例子中也是,在三角座滑架的加速區域和減速區域暫時增大針 床的橫移速度,三角座滑架相對于針床的針進行等速運動的區間加長,編織寬度增大。通過 與編織寬度的左右兩端、編織組織的變化相伴的加減速使針床移動的長度比針床的最大行程短的情況下,利用剩余的行程使針床向三角座滑架的反方向大致等速運動,三角座滑架 上的編織速度增大。圖7表示進行對紗線的負荷較大的編織時的速度模式。例如在相同針上連續多個 線圈橫列形成集圈時,由于集圈中舊線圈不從針脫圈,所以在一個針上保持多重線圈。結 果,對于紗線的負荷變大,有時紗線斷開。而對每根針改變三角座滑架、針床的速度不實際, 因此對于包括進行對紗線的負荷較大的操作的針的區間,相比其他區間減小編織速度。圖7表示這種區間上的針床橫移速度的模式。在編織寬度的兩端暫時增大針床的 速度,增大相對于三角座滑架及針等速地運動的區間。接著在進行負荷大的編織的區間,使 針床與三角座滑架向相同方向移動,減小三角座滑架的表觀速度。將針床的剩余行程同等 地分配于其他區間,增大在負荷小的區間上的三角座滑架的表觀移動速度。于是,在負荷大 的操作中,相對于負荷小的操作,三角座滑架的移動速度在表觀上減小20%左右,能夠防止 紗線斷開。此外如上所述,三角座滑架對于速度模式的響應性能沒有針床高。因此代替通 過三角座滑架進行速度控制,通過針床進行速度控制更容易。實施例中,對針床及三角座滑架的速度模式表示了一個行程,但實際的編織中,三 角座滑架及針床每對編織寬度編織一個線圈橫列,就向反方向進行反轉動作。結果,將圖3、 圖4、圖6、圖7的速度模式反轉速度方向而重復進行動作時,能夠使三角座滑架及針床反復 進行往復動作。實施例中得到以下的效果。增大三角座滑架相對于針的移動速度,能夠增大編織 速度。這樣,不需要增大三角座滑架的實際速度,因此振動不增大,用于使三角座滑架反轉 的時間也不增大。而且能夠在從導紗器引出紗線時減小三角座滑架行走時的紗線的引出 量。另外能夠縮短三角座滑架的行程。而且利用針床與三角座滑架相比對速度變化的響應 性能較高,擴大三角座滑架相對于針進行等速行走的區間,或吸收在編織組織的變化部分 上的紗線的不足或過剩的量。而對于進行難以編織的操作的區間,能夠暫時減小三角座滑 架的速度。
8
權利要求
一種橫機,包括至少一個針床,具有多個針,在長度方向上移動自如;三角座滑架,沿針床的長度方向移動,操作針床的針而編織針織物;及控制器,控制三角座滑架和針床,所述橫機的特征在于,設有針床控制單元,為了進行編織,在三角座滑架移動并使針床的針前后行進的同時,使針床向三角座滑架的移動方向的反方向移動。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橫機,其特征在于,在三角座滑架在針織物的編織寬度上移動 的期間,針床控制單元使針床向三角座滑架的反方向連續移動,由此,三角座滑架以針床速 度與三角座滑架速度之和的速度進行編織。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橫機,其特征在于,在三角座滑架在針織物的編織寬度上移動 的期間,針床控制單元使針床向三角座滑架的反方向移動,且一邊使針床速度變化一邊使 針床移動。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橫機,其特征在于,針床控制單元使針床的速度在三角座滑架 的加速區域和減速區域上比在加速區域和減速區域之間的速度大。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橫機,其特征在于,在從平針織物向羅紋針織物變化的變圈上, 針床控制單元使針床速度比平針織物上的針床速度小。
6.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橫機,其特征在于,針床控制單元在三角座滑架進行對紗線的 負荷大的操作時與進行對紗線的負荷小的操作時相比,減小針床速度。
7.—種編織方法,使用包括下述部件的橫機至少一個針床,具有多個針,在長度方向上移動自如;三角座滑架,沿針床的長度方向移動,操作針床的針而編織針織物;及控制器,控制三角座滑架和針床,所述編織方法的特征在于,為了進行編織,在三角座滑架移動并使針床的針前后行進的同時,使針床向三角座滑 架的移動方向的反方向移動。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編織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三角座滑架在針織物的編織寬度上 移動的期間,針床控制單元使針床向三角座滑架的反方向移動,且一邊使針床速度變化一 邊使針床移動。
全文摘要
通過具有針床、三角座滑架和控制器的橫機,編織針織物。為了進行編織,在三角座滑架移動并使針床的針前后行進的同時,使針床向三角座滑架的移動方向的反方向移動。能夠增大三角座滑架相對于針的速度,提高編織速度。
文檔編號D04B15/96GK101932762SQ200980103840
公開日2010年12月29日 申請日期2009年3月10日 優先權日2008年3月18日
發明者南方勝次, 西谷泰和 申請人:株式會社島精機制作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