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滾筒式洗衣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在旋轉滾筒內對洗滌物進行洗滌的滾筒式洗衣機。
技術背景
在現有的滾筒式洗衣機中,有的具有供用戶投放洗滌劑等的洗滌劑投放部,可讓用戶在洗衣機開始運轉前將洗滌劑或者柔順劑等預先投放至洗滌劑投放部,其中的一例可參考日本專利公開公報特開2008-99920。
下面使用圖3和圖4對上述專利公報中所提到的現有滾筒式洗衣機的結構詳細地進行說明。
圖3表示的是現有滾筒式洗衣機的縱截面圖,圖4是該滾筒式洗衣機中的洗滌劑收容容器的立體圖。
如圖3所示,在現有的滾筒式洗衣機101中,盛水筒103由圖中未示出的減震結構以懸空的狀態支承在洗衣機箱體102內,在盛水筒103內配制成帶底圓筒形的旋轉滾筒 104。旋轉滾筒104由安裝在盛水筒103背面一側的電動機106旋轉驅動,進行正轉或者反轉運動。
在洗衣機箱體102的上部設置有洗滌劑投放部120。洗滌劑投放部120包括放置洗滌劑的洗滌劑收容容器121 ;與供水配管連接、并與向洗滌劑收容容器121供水的供水管 131連接的注水蓋體130 ;和洗滌劑投放部殼體140。洗滌劑投放部殼體140設置于洗衣機箱體中,且在洗滌劑投放部殼體140與注水蓋體130之間安裝有可以自如地抽出/推入的洗滌劑收容容器121。在洗滌劑投放部殼體140的下部設置有洗滌劑供給路徑141,洗滌劑供給路徑141通過供水路徑1 將洗滌劑、柔順劑和水一起加入到盛水筒103內。
如圖4所示,洗滌劑收容容器121中設有用于收容粉末合成洗滌劑的粉末洗滌劑收容部122、用于收容液體洗滌劑及液體漂白劑的液體洗滌劑收容部123、和用于收容液體柔順劑的液體柔順劑收容部124。從正面看時,粉末洗滌劑收容部122設置在洗衣機箱體 102的內側,在粉末洗滌劑收容部122的前方并列設置有相鄰的液體洗滌劑收容部123及液體柔順劑收容部124。
在粉末洗滌劑收容部122的內側,設置有防止洗滌劑掉落的防落下板150,這一防止洗滌劑落下板150上設有呈開口狀的、可讓混合了粉末洗滌劑的水流過的縫隙150a。
下面對使洗滌劑及柔順劑流至盛水筒103內的方法進行說明。
首先,在洗衣操作開始前,由將洗滌劑收容容器121從洗衣機箱體102往前面拉出,并向洗滌劑收容容器121中投放洗滌劑及柔順劑等。然后,洗衣機開始運轉后,在洗滌程序中從形成于注水蓋體130下表面的多個透孔狀注水口(圖中未示出)向粉末洗滌劑收容部122及液體洗滌劑收容部123內注水。
通過向粉末洗滌劑收容部122注水,粉末合成洗滌劑被稀釋擴散成洗滌液,再從縫隙150a經由粉末洗滌劑投放路徑122a,再穿過洗滌劑供給路徑141以及供水路徑1 加到盛水筒103中。另外,通過向液體洗滌劑收容部123注水而使液體洗滌劑稀釋擴散成洗滌液后,洗滌液可以在虹吸原理的作用下經由液體洗滌劑投放路徑123a、再穿過洗滌劑供給路徑141以及供水路徑1 加到盛水筒103中。
接著,在漂洗程序中,從注水蓋體130的注水口只對液體柔順劑收容部IM注水。 向液體柔順劑收容部124內注水后,液體柔順劑稀釋擴散形成的柔順劑液,同樣根據虹吸原理,經由柔順劑投放路徑12 并穿過洗滌劑液體供給路徑141以及供水路徑126,加到盛水筒103中。
但是,在現有的滾筒式洗衣機101的洗滌劑收容容器121內,粉末洗滌劑收容部 122的前面一側并列設置著液體洗滌劑收容部123與液體柔順劑收容部124,這樣會使液體洗滌劑收容部1 與液體柔順劑收容部124的橫向寬度變窄,在投放液體洗滌劑或液體柔順劑等洗滌劑時,存在不能準確地投放至各收容部而出現溢灑情況或是誤投放至其他收容部內的問題。
例如,在誤將液體洗滌劑放入液體柔順劑收容部124內的情況下,即使量很少,在漂洗程序中液體柔順劑也會與液體洗滌劑混合后投放至盛水筒103內。這樣,對于以除去洗滌劑為目的的漂洗操作會產生不利影響,不能實現充分的漂洗。相反,如果誤將液體柔順劑誤放入液體洗滌劑收容部123內時,在洗滌程序中,便會產生降低洗滌劑對洗滌物的去污能力的問題。
另外,雖然也可以考慮將液體洗滌劑收容部123及液體柔順劑收容部IM縱向 (即和洗滌劑收容容器121的長邊方向呈直角的方向)相鄰并列設置,但是這樣的結構仍然會如上所述的那樣使液體洗滌劑收容部123與液體柔順劑收容部124的縱向寬度變短,投放液體洗滌劑或液體柔順劑時,依然存在著不能準確地投放至各收容部、出現溢灑情況或是誤投放至其他收容部內的問題。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本發明的滾筒式洗衣機包括旋轉滾筒;內置有旋轉滾筒的盛水筒;和具有洗滌劑收容容器、向洗滌劑收容容器注水的注水蓋體和收容洗滌劑收容容器的洗滌劑投放部殼體的洗滌劑投放部。洗滌劑收容容器包括收容液體柔順劑或液體洗滌劑的第1收容部;被隔斷壁與第1收容部隔斷的、用于收容液體洗滌劑或液體柔順劑的第2收容部;和被后壁與第2收容部隔斷的粉末洗滌劑收容部。從俯視的角度來看,隔斷壁設有向后壁的端部傾斜的傾斜部。
這樣,液體洗滌劑收容部與液體柔順劑收容部各自的寬度能得到增加,能夠防止不同的洗滌劑誤放入至其他的收容部內而造成不同的液體混合在一起。
圖1表示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的滾筒式洗衣機的縱截面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滾筒式洗衣機的洗滌劑收容容器的立體圖,
圖3表示的是現有滾筒式洗衣機的縱截面圖,
圖4表示的是現有滾筒式洗衣機的洗滌劑收容容器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參照附圖來對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需要說明的是,本發明的技術范圍不受這些實施例的限定。
(實施例)
圖1表示的是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滾筒式洗衣機的縱截面圖。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中的滾筒式洗衣機至少包括盛水筒單元51、和洗滌劑投放部60。洗滌劑投放部60具有洗滌劑收容容器64、進行注水的注水蓋體66和洗滌劑投放部殼體67。
盛水筒單元51由旋轉滾筒41、盛水筒44、電動機49等構成。盛水筒單元51依靠洗衣機箱體43下方的防震部件M以及上方的彈性部件(圖中未示出)被以可以自如搖動的方式進行支承。另外,盛水筒單元51的盛水筒44的下部與排水路徑56的一端相連接, 排水路徑56的另一端連接在排水閥(排水部)57上,盛水筒44內的水可以通過排水路徑 56排出至外部。
旋轉滾筒41呈帶底的圓筒形,以可以旋轉自如的方式設置在盛水筒44內,盛水筒 44被搖動自如地支承在洗衣機箱體43內。另外,旋轉滾筒41具有旋轉軸45,旋轉軸45在從旋轉滾筒開口的正面一側朝其底部的背面一側的方向上呈向下傾斜的狀態(如大約傾斜10度左右)。另外,安裝在盛水筒44背面一側下部的電動機49通過例如小皮帶輪48、 皮帶47、大皮帶輪46與旋轉軸45相聯結,從而使旋轉滾筒41能自如地向正轉、反轉方向旋轉。
旋轉滾筒41的內壁面上設置有覆蓋整個內壁面的許多通水孔42、以及用于攪拌洗滌物的(比方說)多個突起板50。這樣,在旋轉滾筒41作低速旋轉時,收納在旋轉滾筒 41內的洗滌物在旋轉滾筒41內的突起板50的作用進行被提起、發生翻滾,從而被進行攪拌。通過這樣的攪拌(翻滾)動作,可以使洗滌物進行捶打洗滌、干燥等操作。
另外,在洗衣機箱體43正面一側的傾斜面上與盛水筒44的開口部53相對的位置上,設置有可以開閉自如的機門52,機門52用于向旋轉滾筒41內投入要洗的衣物和取出洗好的衣物。
洗衣機箱體43的上部設置有覆蓋洗衣機箱體43的頂板62,在頂板62的下部的洗衣機箱體43內部一側,設置有控制裝置63。洗衣機箱體43的前表面的上部設置有操作面板部59,操作面板部59中具有輸入設定部(圖中未示出)。
通過對操作面板部59中的輸入設定部進行操作可以設定洗滌條件,并使洗衣機開始進行洗衣操作。操作開始后,控制裝置63根據檢測盛水筒44內水位的水位檢測部(圖中未示出)等檢測到的數據,根據在洗滌、漂洗、脫水、烘干程序等各個階段中設定的程序對電動機49、排水閥57、供水閥58等的動作進行控制。
另外,在洗衣機箱體43上的例如從正面所視的機門53的左上部,設置有在前后方向上(從洗衣機箱體43的前表面側向洗衣機箱體43的背面側的方向)較長的洗滌劑投放部60。洗滌劑投放部60由收容洗滌劑的洗滌劑收容容器64、通過供水路徑65與供水閥58 連接并向洗滌劑收容容器64內注水的注水蓋體66、和收容洗滌劑收容容器64的洗滌劑投放部殼體67構成。
洗滌劑投放部殼體67形成為上方有開口的帶底箱體,固定設置在注水蓋體66的下部。并且,在洗滌劑投放部60的注水蓋體66與洗滌劑投放部殼體67之間形成的空間部68內,收容有洗滌劑收容容器64,洗滌劑收容容器64可以自由地被從洗衣機箱體43向機門52的前方拉出。
此外,注水蓋體66上設有構成向洗滌劑收容容器64供水的水流通道的通水空間部(圖中未示出)、和在通水空間部的底面形成多個小孔的注水口(圖中未示出)。通過注水蓋體66的注水口向洗滌劑收容容器64提供的水在各個階段中與放至洗滌劑收容容器64 內的洗滌劑等(粉末合成洗滌劑、液體洗滌劑、液體柔順劑等)先發生混合,之后,與洗滌劑等混合后的水從形成于洗滌劑投放部殼體67底部的洗滌液供給路徑70穿過連通洗滌劑投放部殼體67與盛水筒44的盛水筒供水路徑69,加到盛水筒44內。
下面使用圖2對本實施例中的洗滌劑收容容器64的結構進行說明。
圖2表示的是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滾筒式洗衣機的洗滌劑收容容器的立體圖。
如圖2所示,洗滌劑收容容器64中設有收容容器本體71、拉手框體72、拉手蓋73 以及收容部蓋體74等。
洗滌劑收容容器64的前部設置有拉手蓋73,拉手蓋73與拉手框體72相嵌合,以上面部分為轉軸,下面部分可以自如開閉。在被安裝在洗衣機箱體43上時,拉手框體72的表面被設置成與圖1中所示的操作面板部59在同一平面上。使用時,用戶只要向內側按壓拉手蓋73、將手伸入,即可拉出/推入洗滌劑收容容器64。
洗滌劑收容容器64的收容容器本體71中設有粉末洗滌劑收容部75,其收容粉末洗滌劑;液體洗滌劑收容部76(第1收容部),其收容液體洗滌劑;和液體柔順劑收容部 77(第2收容部),其收容液體柔順劑。粉末洗滌劑收容部75設置在收容容器本體71的長邊方向的后側(亦即洗滌劑收容容器64的后側)。另外,在粉末洗滌劑收容部75的前側(亦即拉手蓋73 —側),設置有液體洗滌劑收容部76,并由其后壁85與粉末洗滌劑收容部75隔開。并且,在收容容器本體71的長邊方向的前側(亦即液體洗滌劑收容部76的前側),設置有液體柔順劑收容部77。液體柔順劑收容部77與液體洗滌劑收容部76被具有傾斜部86a的隔斷壁86所隔斷。
在液體洗滌劑收容部76的后部角落(與液體柔順劑投放口 79正對著的后壁85 的一端)處,設有與盛水筒供水路徑69連通、供液體洗滌劑流出的流出口 81。在從上方看到的平面形狀中,隔斷液體洗滌劑收容部76與液體柔順劑收容部77的隔斷壁89的傾斜部 89a被設置成朝向流出口 81傾斜的形狀。亦即,在俯視角度下,隔斷壁86總具有朝著后壁 85的端部傾斜的傾斜部86a。此外,傾斜部86a相對于收容容器本體71的長邊方向既不平行也不形成直角,而是呈傾斜狀。這樣,液體洗滌劑收容部76與液體柔順劑收容部77既不是設置在橫向并列(相對于收容容器本體71的長邊方向平行)的相鄰位置,也不是設置縱向并列(相對于收容容器本體71的長邊方向成直角)的相鄰位置,從而可將液體洗滌劑收容部76與液體柔順劑收容部77的大小設置成易于投放液體洗滌劑或液體柔順劑的尺寸。
此外,傾斜部86a的方向沒有必要與后壁85的端部完全一致,只要在比方說流出口 81的開口(相對于收容容器本體71的長邊方向呈直角的方向)范圍內即可,這樣就能形成讓液體洗滌劑或從注水蓋體66的注水口提供的水流向流出口 81的流路。
另外,液體柔順劑收容部77的上方設置有收容部蓋體74,收容部蓋體74具有用于投放液體柔順劑的液體柔順劑接受口 78(呈開口狀)。并且,液體柔順劑收容部77的底部設置有向上方呈凸出、例如為筒狀的液體柔順劑投放口 79。在收容部蓋體74中和液體柔順劑收容部77正對的面上,設置有向下凸出的、例如呈筒狀的突出部80。突出部80的外徑大于液體柔順劑投放口 79,其下端被設置至到達液體柔順劑收容部77的底部,并從外部將液體柔順劑投放口 79覆蓋住,與之嵌合。
突出部80的下端部設有側面被切削成大致呈“ 二 ”狀(包含“ 二 ”狀)的流水口 (圖中未示出)。由注水蓋體66的注水口提供的水可從液體柔順劑投入口 79經由液體柔順劑投入路徑(圖中未示出)流至洗滌劑投入部殼體67的洗滌液供給路徑70。
為了防止放入粉末洗滌劑時粉末洗滌劑溢出,在粉末洗滌劑收容部75與粉末洗滌劑投放路徑83之間設置有洗滌劑落下防止板82,這樣可以防止粉末洗滌劑還沒有與水混合就以固體狀態落下至如圖1所示的洗滌劑投放部殼體67內。另外,在洗滌劑落下防止板82的下部形成流出槽84,與水混合后的粉末洗滌劑能從流出槽84流入至洗滌劑投放部殼體67。
采用本實施例的話,由于液體洗滌劑收容部76與液體柔順劑收容部77各自的寬度都變寬了,從而很容易從上方投入洗滌劑,防止不同的洗滌劑誤放入至其他的收容部內而使不同的液體混合在一起。這里,液體洗滌劑收容部76與液體柔順劑收容部77的底面面積最好相等。這樣,即使在有限的空間內,液體洗滌劑收容部76與液體柔順劑收容部77 的寬度能夠取得平衡,從而使從上方投放各類洗滌劑變得很容易。
另外,液體洗滌劑收容部76的底面形成流出口 81 —側處于較低位置的傾斜形狀, 這樣可使投放至液體洗滌劑收容部76內的液體洗滌劑等能沿著傾斜狀的底面部順利地流至流出口 81,從而被投放至盛水筒44內。因此,各類洗滌劑各自的效果能夠可靠地發揮出來。
下面對具有上述結構的滾筒式洗衣機中的洗滌/漂洗工作過程以及作用進行說明。對于其他的如脫水、烘干等工作過程,由于與現有技術中相同,故在此省略對其的說明。
洗衣時,首先開啟機門52,將例如衣物等的洗滌物投放至旋轉滾筒41內。接著,根據被投放的洗滌物的量向洗滌劑收容容器64投放洗滌劑等(如粉末合成洗滌劑、液體洗滌劑、液體柔順劑等),然后啟動操作。洗衣機運轉后,投放的洗滌物量即被洗衣機檢測出來。
然后,供水閥58被打開,水經由供水路徑65從注水蓋體66的注水口向洗滌劑收容容器64內供水,同時向盛水筒44內提供一定量的混合有洗滌劑的水;之后,便開始洗滌程序。
在洗滌程序的初始階段,被投放至液體洗滌劑收容部76內的液體洗滌劑與從注水蓋體66的注水口提供的水一起,從流出口 81經由液體洗滌劑投放路徑(圖中未示出) 流入至洗滌劑投放部殼體67內的洗滌液供給路徑70。然后,流入至洗滌液供給路徑70的水經由盛水筒供水路徑69被加入到盛水筒44內。
另一方面,在使用粉末合成洗滌劑的場合下,被投放至粉末合成洗滌劑收容部75 的粉末合成洗滌劑在洗滌程序初始階段溶解于從注水蓋體66的注水口提供的水中,成為洗滌液,再從流出槽84流至粉末洗滌劑投放路徑83。之后,洗滌液流入至洗滌劑投放部殼體67的洗滌液供給路徑70,然后經由盛水筒供水路徑69,最后被加至盛水筒44內。
接下來,由水位檢測部(圖中未示出)對供至盛水筒44內的水位進行檢測。當水位檢測部檢測到盛水筒44內的水達到根據投放的洗滌物量預設的水量時,即停止向盛水筒44內供水,并開始洗滌程序。
在進行洗滌操作進行了規定的時間后,洗滌程序即告結束,排水閥57開啟,盛水筒44內的水通過排水路徑56被排出至外部。然后,提高旋轉滾筒41的轉速,進行預定時間的脫水操作。
接下來,關閉排水閥57,開啟供水閥58,然后通過給水路徑65從注水蓋體66向洗滌劑收容容器64中的液體柔順劑收容部77供水,開始執行漂洗程序。
此時,被放入至液體柔順劑收容部77的液體柔順劑與從注水蓋體66提供的水一起,在虹吸原理的作用下經液體柔順劑投放口 79再經由液體柔順劑投放路徑(圖中未示出)流入至洗滌劑投放部殼體67的洗滌液供給路徑70。然后,流至洗滌液供給路徑70的水穿過盛水筒供水路徑69,被加至盛水筒44內。
然后,由水位檢測部(圖中未示出)對提供至盛水筒44內的水位進行檢測。當水位檢測部檢測到盛水筒44內的水到達根據投放的洗滌物量設定的水量時,即停止向盛水筒44內供水,并開始漂洗程序。
在進行了規定時間的漂洗操作之后,漂洗程序結束,之后開啟排水閥57,將盛水筒 44內的水通過排水路徑56排出至外部。
接下來,按照脫水程序、烘干程序的順序依次進行剩下的洗滌程序。通過執行以上的操作,就能夠完成對洗滌物的洗滌。
此外,雖然在本實施例中是對在液體洗滌劑收容部76 (第1收容部)的前側設置有液體柔順劑收容部77(第2收容部)的結構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的結構并不只限于此。 例如,液體洗滌劑收容部76與液體柔順劑收容部77的位置前后交替構成亦可,這樣也可產生與本實施例同樣的效果。
另外,雖然在本實施例中,液體洗滌劑收容部76的后面的角落部(亦即后壁85的端部)大致形成了 90度(包含90度)的角度,但本發明的結構并不僅限于此,如該角部設置成曲面狀亦可。這樣一來,與該角部接觸的液體洗滌劑可以沿著曲面流動,從而使投放至液體洗滌劑收容部76的液體洗滌劑能夠更加順滑地流至流出口 81。同樣,傾斜部86a也可設置成曲面狀。這樣,與傾斜部86a接觸的液體洗滌劑可沿著曲面流動,從而被投放至液體洗滌劑收容部76的液體洗滌劑能夠更加順滑地流至流出口 81。
權利要求
1.一種滾筒式洗衣機,其特征在于包括 旋轉滾筒;內置有所述旋轉滾筒的盛水桶;洗滌劑投放部,其設有洗滌劑收容容器、向所述洗滌劑收容器注水的注水蓋體、和收容所述洗滌劑收容容器的洗滌劑投放部殼體;其中,所述洗滌劑收容容器包括收容液體柔順劑或液體洗滌劑的第1收容部;通過隔斷壁與所述第1收容部隔斷的、收容液體洗滌劑或液體柔順劑的第2收容部;和被后壁與所述第2收容部隔斷的粉末洗滌劑收容部,從上方俯視時,所述隔斷壁設有向后壁的端部傾斜的傾斜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滾筒式洗衣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傾斜部朝形成于所述后壁的端部的流出口傾斜。
3.根據權利要求1或者2中任意一項所述的滾筒式洗衣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收容部的底面形成流出口 81 —側處于較低位置的傾斜形狀。
全文摘要
本發明在于提供一種具有滾筒洗衣機,其包括旋轉滾筒(41);盛水桶(44);具有洗滌劑收容容器(64)、注水蓋體(66)和洗滌劑投放部殼體(67)的洗滌劑投放部(60)。洗滌劑收容容器(64)包括液體洗滌劑收容部(76)、被隔斷壁(86)與液體洗滌劑收容部(76)隔斷的液體柔順劑收容部(77)、以及被后壁(85)與液體洗滌劑收容部(76)隔斷的粉末洗滌劑收容部(75)。從俯視角度看,隔斷壁(86)具有向后壁(85)的端部傾斜的傾斜部(86a)。
文檔編號D06F39/02GK102535109SQ20111030611
公開日2012年7月4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30日 優先權日2010年10月1日
發明者奧山武人, 神藤健 申請人:松下電器產業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