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耐磨綜片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織機配件,尤其是無梭織機用的綜片。
背景技術:
無梭織造是利用綜片把經紗上下分開,形成梭口,高速氣流或水流或箭桿將緯線引入梭口,經緯線形成交織。綜片是用鋼絲或鋼片或塑料片制成,中部有橢圓形或矩形綜眼供經紗從中穿過,每個綜片控制一根經紗。在織造過程中,綜片帶動經線高速上下運動,經線會與綜眼四周不斷摩擦,過度的摩擦一方面會導致經線磨損,強度降低,并發生毛絲、甚至裂斷,引起種種織造障礙;另一方面綜片經受著經線連續不斷的磨耗,隨著時間的推移,綜眼上下兩邊會出現凹槽,當經線為消光絲或單孔絲時對綜片的磨耗十分嚴重,即使是國際上最好的綜片使用壽命往往只有三個月左右。因此無梭織造中需要對綜片的磨損進行有效的控制,減少、減緩綜片磨損對于提高織造效率和織物質量都是非常重要的。
發明內容
為了提高現有綜片的抗磨耗能力,本發明通過改變綜眼的構造來減少經線在綜眼部位的摩擦,使綜片能夠較好地抵抗消光絲和單孔絲對綜眼的磨損。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將長方形綜眼的上邊做成向下凸出的圓弧狀,綜眼的下邊做成向上凸出的圓弧狀。常規綜片的綜眼是長方形的,四個角以0.1-0.3_半徑過渡,說明書附圖中的圖1是綜眼的平面俯視圖。最常見的長方形綜眼尺寸為5.5mm*l.2mm,經線與綜眼平面成30度左右的夾角通過綜眼,織造過程中,經線沿著線向運動,同時相對于綜片作快速的上下運動(實際上是綜片在作上下運動),因此,經線與綜眼的四個邊都有摩擦。綜片上行,經線被往上拉提,經線緊壓住綜眼下邊,綜片下行時,經線被往下拉壓,經線又緊壓住綜眼的上邊,如說明書附圖之圖2所示。織造中的經線有較大的張力,因此綜片攜帶經線上下運動時,經線對綜眼上、下邊會有較大的壓力,當上下邊均為直邊時,經線壓住上邊或下邊時經線走向呈梯形形態,如圖4所示,在這種運行狀態下,經線與下邊的接觸點A、B承受的壓力、摩擦力明顯大于C、D、E點,A、B處的磨損明顯大于C、D、E處,A、B處會很快出現凹槽,并且凹槽容易加深,隨著凹槽的加深,經線反復進出凹槽需要克服越來越大的阻力,往往造成經線異常磨損或斷裂,由經線問題導致的織造故障隨之而來。綜眼上邊的情況亦然。本發明將傳統矩形綜眼的上下直邊更改為向綜眼內凸的圓弧邊,說明書圖3是圓弧形上下邊綜眼的平面俯視圖。經線通過該種綜眼時,經線壓住上邊或下邊時經線走向呈圓弧形態,如圖5所示,在這種運行狀態下,經線與下邊的接觸點A、B、C、D、E受壓力相對均勻一致,A、B、C、D、E各處的磨損也相對均勻一致,經線在綜眼中容易滑動,因此綜眼上下兩邊不會出現局部過早的磨損、起槽,顯然本發明的綜眼結構更能抵抗磨損失效。本發明圓弧邊綜眼的圓弧弧度可以根據綜眼上下邊長短來選取,圓弧半徑為綜眼上下邊長度的1.2-5倍是可選的。
本發明在工業上通過改變模具的結構很容易實現,不會增加任何制造難度與成本,具有新結構綜眼的綜片使用壽命得到有效延長。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圖1是傳統綜片綜眼部位的平面俯視圖。圖2是經線壓住綜眼下邊平面穿過綜眼的示意圖,經線與整個綜眼的平面成30度左右的夾角。圖3是本發明綜片綜眼部位的平面俯視圖,綜眼上下兩邊分別向綜眼內呈圓弧狀凸出,圓弧半徑為Rl或R2。圖4是經線壓住傳統綜眼的直形下邊,經線走向路徑呈梯形形態,A、B、C、D、E為經線與綜片下邊的接觸點。圖5是經線壓住本發明綜眼的圓弧形下邊,經線走向路徑呈圓弧形態,A、B、C、D、E為經線與綜片下邊的接觸點。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明以表I所列舉的方式實施,并與常規綜眼的綜片為對照,采用60D全消光絲為經線織造,日本津田駒ZW-408噴水織機,織造速度900轉/分,其實際使用結果也列于下述表I中。表權利要求
1.一種耐磨綜片,其特征在于其長方形綜眼的上、下兩邊都向綜眼內側呈圓弧狀凸出。
2.—種權利要求1所述的圓弧,其特征在于其圓弧的半徑為上或下邊長的1.2-5倍。
全文摘要
一種提高了耐磨性的無梭織機用綜片,是將傳統長方形形綜眼的上直邊做成向下凸出的圓弧狀,綜眼的下直邊做成向上凸出的圓弧狀,經線壓住上邊或下邊時經線的走向呈圓弧形態,經線與上下兩邊的各接觸點之間的壓力均衡一致,綜眼上下兩邊不會出現局部過早的磨損、起槽,從而延長了綜片使用壽命。
文檔編號D03C9/02GK103088511SQ20111034716
公開日2013年5月8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7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7日
發明者李伯平, 麥虹 申請人:天津奧柏科技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