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纖維素纖維面料的濕蒸無鹽染色的工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纖維面料染色工藝,尤其涉及能夠節能減排的一種纖維素纖維面料的濕蒸無鹽染色的工藝。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紡織品的要求越來越高,不斷追求綠色環保化,為此清潔生產已經成為人們迫切的向往和追求。常規的染色工藝路線長,成本高,工藝控制點高,出現質量問題的機率高,染色的色澤多,加工品種呈持續增加,要求紡織品達到更高的牢度性能,產品要求快交貨,環保法規越來越嚴格,加工批量越來越減少,歐美 設限,人民幣升值,出口退稅率降低,能源、染料、人工費用等項目成本上升,利潤下降等形式,將短流程工藝應用到染色中,減少因使用化學品產生的環境污染,提高產品品質,已經成為印染界應用的熱點。現有染色工藝流程為熱熔打底一還原皂洗機;改為濕蒸無鹽染色的工藝流程為還原皂洗機。鑒于上述原因,發明一種短流程、經濟環保的活性染料染色工藝,更有利于社會現狀流行趨勢的發展。本發明主要是新的染料,新的染色方法,將原來的軋烘、軋蒸、水洗縮短到現在的軋蒸、水洗。能有效的減少打底機與水洗機間的存布量(縮短工藝流程存布),及濕蒸無鹽染色智能化裝備應用,實現平準化;減少人員。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將冷軋堆染色設備與傳統的染色設備有機結合,改造并組合成新的濕蒸無鹽固色生產線,使其染料、助劑和廢水、廢氣排放大大降低,改善了環境的污染,適應了環保的要求,同時大大縮短了生產工藝的流程時間,降低了成本,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顯著。研究家紡高檔面料濕蒸無鹽染色智能化裝備,解決目前因濕蒸無鹽染色設備存在的較多問題導致的產品左中右色差、前后質量不穩定;系統研究織物帶液率及堿濃度自動檢測裝置,解決織物帶液率及堿濃度波動帶來的染色疵病;系統研究均勻混液循環裝置,解決因染液不勻、染料水解造成的布面透染性差及前后差;計劃自制設計組合成濕蒸無鹽固色的設備,先把用于冷軋堆染色用的染色設備移到水洗機的前面,包括冷軋堆染色用的比例泵裝置也一同移動,使染料和堿劑在高位槽分開化料,能通過比例泵混合進入料槽。改進后的工藝的具體工藝流程為改為濕蒸無鹽染色的工藝流程為水洗機汽蒸。為了達到上述目標,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活性染料運用比列泵染色的方法,包括半成品經過染液、汽蒸固色和水洗三步制成,其中染液是由活性染料、固色堿劑組成,分別化在兩個單獨的化料缸,其中具體配比為
BF-RS 蘭I.62g/LBF-RF 黃0.099 g/L
BF-RF 紅0.081 g/L
固色堿 GS-710 16 g/L
在所述的染液中,水為介質,本領域技術人員按照常規的量加入。
染料濃度是列舉了其中任一個顏色,此工藝適合任何濃度的染料。活性染料BF-RF系列活性料由上海雅運精細化工有限公司生產。固色劑GS-710是青島英納化學科技有限公司,主要成分是羧酸鈉和燒堿的混合物。上述步驟是在室溫下進行。經過浸軋染料與固色劑混合液,織物不經烘干直接進入汽蒸固色步驟,汽蒸固色的蒸箱容布量是設備固定的,設定染色時間后,定出車速為容布量(米)/設定染色時間;本發明技術方案中汽蒸的溫度是100土rc,汽蒸的時間是70s;由于時間及溫度要求,車速控制在50米/分,時間控制在70s。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濕蒸無鹽工藝,其與常規軋烘軋蒸工藝相比,徹底改寫了活性染料染色用鹽的歷史,使節鹽500公斤/每萬米;省去一臺熱風打底機,節約蒸汽20%,節水10%,節電20% ;濕蒸無鹽工藝與軋烘、軋蒸工藝相比,只使用還原皂洗機,節省了打底機,縮短了染色時間,提高了染色效率;濕蒸無鹽工藝與間歇式冷堆染色工藝相比,縮短了染色堆置時間,得色量一致,由于固色堿劑的改進克服了水玻璃沾污的弊病,實現了軋染的連續化,提高了生產效率。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進一步理解本發明,但是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不以實施例為限。實施例I
以 C60X60 200X85 113” 為例
一種纖維素纖維面料的濕蒸無鹽染色的工藝,通過在線檢測控制技術,追蹤染液高位槽液位壓力,保證比例泵配送系統的穩定性;在織物浸軋染液的工序中,采用固色劑GS-710 的含量是 16g/L,活性染料 BF-RS 蘭 I. 62g/L ;BF-RF 黃 0. 099 g/L ;BF-RF紅 0. 081 g/L ;其余為水。均勻軋車的軋余率是70%,浸軋方式是一浸一軋;解決軋槽中左中右、前后染液濃度的均勻性;在染色過程中,當軋槽染液的循環系統檢測到液槽左中右的液位高低不一致時,會自動加料。改進染料與堿劑混合后的行程,減少染料水解機率,保證染色工藝的正確執行。一種纖維素纖維面料的濕蒸無鹽染色的工藝,包括如下步驟制成(I)浸軋染料與固色劑混合步驟;(2)汽蒸固色步驟;(3)水洗三步工藝步驟;染液與固色劑按比例加入軋料槽,染料與固色堿劑按照體積比4:1的比例進行,其在室溫條件下進行;經過步驟(I)后,織物不經烘干直接進入第(2)汽蒸固色步驟;汽蒸的溫度是100°C,汽蒸的時間是70s ;車速控制在50米/分,時間控制在70s。經過步驟(2)織物汽蒸固色步驟后,進行第(3)水洗步驟。本項目的目標實現濕蒸無鹽染色智能化裝備的創新,建立織物帶液率及堿濃度自動檢測調控系統、均勻混液循環調控系統;建立全新的濕蒸無鹽染色工藝配方數據庫、大小樣配方修正規律數據庫、濕蒸無鹽染色最佳工藝參數體系。建立家紡高檔面料濕蒸無鹽染色技術產業化應用兩條生產線,實現年產量達1000萬米,銷售收入2億元,新增利潤總額達2184萬元,新增利稅2700萬元,同時,冷軋堆染色關鍵技術將實現節約蒸汽20%,節水10%,節電20%。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 十分的明顯。
權利要求
1.一種纖維素纖維面料的濕蒸無鹽染色的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制成(I)浸軋染料與固色劑混合步驟;(2)汽蒸固色步驟;(3)水洗三步工藝步驟。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纖維素纖維面料的濕蒸無鹽染色的工藝,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步驟(I)中所用的染液是由活性染料配成的染液、固色堿劑配成的固色液組成,其具體配比為染料缸工藝參數為 BF-RS 蘭I.62g/L BF-RF 黃0.099 g/L BF-RF 紅0.081 g/L 固色堿 GS-710 16 g/L 水適量。
3.如權I所述的纖維素纖維面料的濕蒸無鹽染色的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I)中,染液與固色劑按比例加入軋料槽,染料與固色堿劑按照體積比4:1的比例進行,其在室溫條件下進行。
4.如權I所述的纖維素纖維面料的濕蒸無鹽染色的工藝,其特征在于 經過步驟(I)后,織物不經烘干直接進入第(2)汽蒸固色步驟 ;汽蒸的溫度是100± I°C,汽蒸的時間是70s ;車速控制在50米/分,時間控制在70s。
5.如權I所述的纖維素纖維面料的濕蒸無鹽染色的工藝,其特征在于 經過步驟(2 )織物汽蒸固色步驟后,進行第(3 )水洗步驟。
全文摘要
本發明屬于纖維面料染色工藝,尤其涉及能夠節能減排的一種纖維素纖維面料的濕蒸無鹽染色的工藝。一種活性染料運用比列泵染色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制成(1)浸軋染料與固色劑混合步驟;(2)汽蒸固色步驟;(3)水洗三步工藝步驟。本發明技術方案與傳統的軋烘、軋蒸工藝相比,只使用還原皂洗機,節省了打底機,縮短了染色時間,提高了染色效率;濕蒸無鹽工藝與間歇式冷堆染色工藝相比,縮短了染色堆置時間,得色量一致,由于固色堿劑的改進克服了水玻璃沾污的弊病,實現了軋染的連續化,提高了生產效率。
文檔編號D06P5/10GK102635000SQ20111042038
公開日2012年8月15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15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15日
發明者劉寶圖, 劉濤, 孫東然, 孫臣, 李春光, 李風明, 楚云榮, 王力民, 王啟軍, 王旭洲, 王海花, 羅維新 申請人:華紡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