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半精紡混紡紗線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到一種半精紡紗線,尤其涉及到一種半精紡混紡紗線。
背景技術:
山羊絨是一種高檔毛紡織原料,其保暖性能是其他纖維無法比擬的。但是主要由山羊絨紡制成的紗線織成的全山羊絨面料(山羊絨的質量通常要占到全山羊絨面料質量的90%以上),由于其滑爽性、疏水性和吸濕性等方面的特性不是很好,通常情況下不會用其來制成貼身的內衣。此外,山羊絨產量有限,由其制成的全山羊絨面料價格昴貴,不能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需要。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可以提高其滑爽性、疏水性和吸濕性的半精紡混紡紗線。為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半精紡混紡紗線,以質量百分比計,其成分包括30 50%的山羊絨,30 50%的絹絲,8 12%的疏水性合成纖維,10 18%的吸濕發熱性纖維。所述的紗線支數為32 120NM。所述的吸濕發熱性纖維,在24V的環境溫度下,相對濕度從40 %變化到90 %時,吸濕發熱量彡18焦/克。所述的紗線采用半精紡工藝制成。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山羊絨里加入了 30 50%的絹絲,8 12%的疏水性合成纖維以及10 18%的吸濕發熱性纖維,使得混紡而成的混紡紗線,其滑爽性、疏水性和吸濕性得到了明顯的提高,而且,同樣的山羊絨,可以紡制更多的紗線,而且,降低了原料成本,能滿足更多人的生活需求。此外,采用在24°C的環境溫度下,相對濕度從40%變化到90%時,吸濕發熱量彡18焦/克的吸濕發熱性纖維可以進一步提高混紡紗線的吸濕性,進一步提高由其織成的混紡面料的舒適性。另外,由于半精紡工藝由毛紡與棉紡兩種紡紗機械有機組合,其工藝具有產量高,流程短,用工省,成本低等優勢。用半精紡工藝紡制出的紗線具有色澤亮麗、纖維混和均勻、紗線手感蓬松柔軟、表面光潔等優良性能。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通過實施例來詳細描述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案,但是,本發明不局限于下面的四個實施例。實施例一取32千克的山羊絨、48千克的絹絲、9千克的疏水性合成纖維和11千克的吸濕發熱性纖維,該吸濕發熱性纖維,在24°C的環境溫度下,相對濕度從40%變化到90%時,吸濕發熱量> 18焦/克,通過半精紡工藝,紡制成紗線支數為32NM的半精紡混紡紗線。
實施例二取48千克的山羊絨、32千克的絹絲、9千克的疏水性合成纖維和11千克的吸濕發熱性纖維,該吸濕發熱性纖維,在24°C的環境溫度下,相對濕度從40%變化到90%時,吸濕發熱量> 18焦/克,通過半精紡工藝,紡制成紗線支數為48NM的半精紡混紡紗線。實施例三取40千克的山羊絨、32千克的絹絲、11千克的疏水性合成纖維和17千克的吸濕發熱性纖維,該吸濕發熱性纖維,在24°C的環境溫度下,相對濕度從40%變化到90%時,吸濕發熱量> 18焦/克,通過半精紡工藝,紡制成紗線支數為64匪的半精紡混紡紗線。實施例四取32千克的山羊絨、40千克的絹絲、11千克的疏水性合成纖維和17千克的吸濕、發熱性纖維,該吸濕發熱性纖維,在24°C的環境溫度下,相對濕度從40%變化到90%時,吸濕發熱量> 18焦/克,通過半精紡工藝,紡制成紗線支數為120匪的半精紡混紡紗線。
權利要求
1.一種半精紡混紡紗線,以質量百分比計,其成分包括30 50%的山羊絨,30 50%的絹絲,8 12%的疏水性合成纖維,10 18%的吸濕發熱性纖維。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半精紡混紡紗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紗線支數為32 120NM。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半精紡混紡紗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濕發熱性纖維,在24°C的環境溫度下,相對濕度從40%變化到90%時,吸濕發熱量彡18焦/克。
4.如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半精紡 混紡紗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紗線采用半精紡工藝制成。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提供一種可以提高其滑爽性、疏水性和吸濕性的半精紡混紡紗線,以質量百分比計,其成分包括30~50%的山羊絨,30~50%的絹絲,8~12%的疏水性合成纖維,10~18%的吸濕發熱性纖維。采用本發明所述的混紡紗線織成的混紡面料尤其適合制作貼身內衣。
文檔編號D02G3/04GK102719962SQ20121023387
公開日2012年10月10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7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7日
發明者張祖洪 申請人:張家港市大新毛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