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對稱花型等線密度交變段彩股線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對稱花型等線密度交變段彩股線,具體涉及能夠滿足普通橫機生產不同規格具有對稱花型效應的等線密度交變段彩股線,以及,單根等線密度交變段彩紗對稱花型針織成衣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紡織服裝逐漸趨向時尚化、個性化。為了順應市場的需求,紡織新產品、新技術的開發將會向更新、更奇、更多元化的方向發展。由于織物的組織變化是有限的,而新型紗線能夠極大程度的提高紡織產品的花色品種滿足人們時尚、個性、新穎的著裝心理。新型紗線的發展,有的改變了紗線的結構,進而形成了獨特風格的紡織品;有的改變了紗線的色澤效應,從而使紡織品具有鮮明的外觀效應和豐富的色彩。段彩紗是近年來研究比較多的新型紗線,以其加工方式的不同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一是經過染色方法加工的段染紗線、混色紗、印花紗、彩虹紗等,這種工藝流程較長,設備投資費用較大,染色色牢度差,染整過程中產生的廢液對環境污染較大,且加工成本相對較高,同時,由于設備的局限性,段染的長度、片段受到限制,制約了段染紗線的發展;二是由花式捻線機加工的段彩紗線,其中按芯線與飾線喂入速度的不同與變化,又可分為超喂型和控制型如竹節紗、大肚紗、結子紗等段彩紗;三是在普通環錠細紗機上經過改造,采用三羅拉法和四羅拉法成為竹節狀的段彩紗線。以上三種紡紗方法對紡制高檔羊絨段彩針織產品具有局限性。目前針織成衣的花型主要有電腦提花橫機通過制版應用多根色紗進線編織產生花型,成衣偏重;采用多根色紗交替應用編織成橫條的段彩效果;通過白紗編織成衣,再進行成衣染色或印花,產生花型。然而,如何實現單根等線密度交變段彩紗的差別化,在普通橫機編織對稱花型的針織成衣是針織行業中的一個難題。專利號201010616326. 9公開了一種等線密度環錠紡段彩紗成紗方法及裝置。將線密度特數分別為T甲、T乙的甲、乙二組纖維條,經導紗桿、分條柵喂入后羅拉軸上的固定后羅拉和活套后羅拉,采用速度藕合等量喂入控制方法,使甲、乙二組纖維條在喂入速度分段變化的工藝要求下、保持任何時段,甲、乙二組纖維條喂入量之和不變地被喂入后牽伸 區,經集條器集束后,以不同的牽伸比喂入中羅拉,在紡紗機的前牽伸區匯合,經前羅拉的 牽伸輸出,被加捻成等線密度段彩紗。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滿足普通橫機生產不同規格具有對稱花型等線密度交變段彩股線。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在于提供所述對稱花型等線密度交變段彩股線的產品。
本發明目的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一種對稱花型等線密度交變段彩股線,制造方法包括散纖維染色、和毛加油、半精梳紡紗和粗梳毛紡紡紗工藝,段彩股線至少有A/B和C兩種等線密度、三種以上不同顏色的紗線組成,A、B紗線運用6 :4或4 :6的黃金分割點確定對稱花型的段數為2段,每個循環段中,A、B色二組的喂入量之和保持不變,而A、B色粗紗喂入中羅拉分段時間的比值為6 :4或4 :6,當喂入A色粗紗時,A色粗紗牽伸倍數低于B色粗紗的牽伸倍數;當喂入B色粗紗時,B色粗紗牽伸倍數低于A色粗紗的牽伸倍數,在紡紗機的前牽伸區會合,經前羅拉的牽伸輸出,通過設定紡紗捻度和前羅拉出條速度,實現對稱花型的等線密度長度可控的交變段彩紗。在上述方案基礎上,所述的對稱 花型等線密度交變段彩股線制造方法按下述步驟
第一步先對散纖維通過染色成色纖維,所述的散纖維是山羊絨、綿羊毛或各種天然動植物纖維、再生纖維素纖維、合成纖維,通過不同纖維的染色工藝進行散纖維染色成色纖維,然后,根據市場需求配比成純山羊絨、純羊毛或二種以上各種色纖維共混成混紡組合;
第二步,根據A、B、C不同的顏色要求將不同配比的色纖維按重量百分比分別進行投料,在負壓風力作用下,橫鋪直取,進行多次的混合并加油水,形成均勻的束纖維狀,A、B、C色纖維分別打包存放不少于8小時,完成和毛加油工序;
第三步,A、B色粗紗條的制造:A、B色粗紗條采用半精梳紡紗工藝,在梳毛過程中,纖維通過喂毛斗均勻平鋪在喂毛簾上,通過蓋板與高速回轉的錫林產生速比,充分梳理,減少毛粒,使纖維順直均勻分布成毛網,通過集合成毛條,并條時分四次重復操作,分別獲得單位重量相同而顏色不同的A、B色粗紗條,其中,每次并條時調節羅拉隔距,第一次并條時,羅拉隔距為14X21mm,依次羅拉隔距比前一次減少1mm,四并下機時,平均纖維長度在34 36mm ;
第四步,C素色單紗采用傳統的粗梳紡紗工藝,選用電子稱重喂毛斗和四錫林二過橋的梳毛機,采用減輕喂入重量和縮短喂入周期時間,由原來的400克/80秒調整為350克/70 秒,四錫林的速度(m/min)由原來的 307. 71,394. 25,408. 67,408. 67 調整為 279. 74、358.41,371. 52,371. 52的小速比,例如:工作輥與錫林的隔距由原來的40、40、35、35、30調整為40、35、35、30、25的小隔距工藝,在減少纖維損傷的同時保持纖維梳理成最佳狀態一般情況下梳毛喂入纖維長度33. 5_左右,梳毛下機纖維長度25_左右調整后由梳毛喂入纖維長度33. 5mm左右,梳毛下機纖維長度29. 5mm左右;
第五步,A、B色等線密度交變段彩單紗的制造,以紡紗線密度設計粗紗重量,應用二組單位重量相同而顏色不同的A、B色粗紗條,經導紗桿、一個左右隔開的分條器進入后羅拉,采用速度耦合等量喂入控制方法實現可控的同軸不同速的甲、乙后羅拉喂入裝置,使A、B色二組粗紗,在喂入速度分段變化的工藝要求下,保持任何時段,A、B色二組的喂入量之和保持不變,通過運用黃金分割點的原理確定對稱花型的段數為2段、A色粗紗與B色粗紗的喂入分段時間的比值、每個循環段中A色粗紗和B色粗紗的喂入時間,當喂入A色粗紗時,A色粗紗牽伸倍數低于B色粗紗的牽伸倍數,相反的,當喂入B色粗紗時,B色粗紗牽伸倍數低于A色粗紗的牽伸倍數,以兩個不同的牽伸比交變式喂入中羅拉,在紡紗機的前牽伸區會合,經前羅拉的牽伸輸出,最后,通過設定紡紗捻度和前羅拉出條速度,實現單根紗等線密度可控制的交變段彩長度;第六步,采用一根C素色單紗和I根等線密度交變半精梳段彩單紗,通過并合加捻制成等線密度交變式段彩股線,其中,所述的C素色單紗為線密度與A、B色等線密度交變半精梳段彩單紗相同,紡紗捻度小于A、B色段彩單紗。本發明采用速度耦合等量喂入控制方法實現可控的同軸不同速的A色、B色后羅拉喂入裝置,利用A、B不同色彩的粗紗以確定分段數量、分段秒數比值、每段喂入的時間、紡紗牽伸倍數的合理搭配分段成半精梳等線密度段彩單紗,再與單根粗梳C素色單紗合捻而成等線密度交變彩色段彩股線。在上述方案基礎上,提供一種黑、白、灰三色等線密度交變式段彩股線的的制造方法,所述的散纖維為純山羊絨纖維,通過染色成黑、白、灰三色的純山羊絨散纖維,A、B色散纖維為黑、白色純山羊絨散纖維采用半精梳段彩成紗工藝,紡成等線密度交變段彩單紗,灰色采用單色粗梳工藝紡成素色單紗,把兩根不同工藝紡制的單紗并合加捻成等線密度交變 段彩紗,其中,
黑、白色純山羊絨纖維長度為34 36mm,細度15. 7 μ m,50%染成黑色,50%本白色經洗、烘后不染色,黑色與白色純山羊絨散纖維各自經和毛加油水、蓋板梳毛、四遍并條、分別加工成每米重量O. 5g的黑、白粗紗,經彩色環錠細紗機采用速度耦合等量喂入控制裝置,把黑白兩根粗紗分別經導紗桿和左右分條器喂入可控的同軸不同速的后羅拉,通過運用黃金分割點的原理確定對稱花型的段數為兩段,黑白色粗紗喂入分段時間的比值4:6,一個循環段為10秒,其中,當黑色粗紗喂4秒鐘時,牽伸倍數為17倍,白色粗紗牽伸倍數為100倍,當白色粗紗喂6秒鐘時,牽伸倍數為17倍,黑色粗紗牽伸倍數為100倍,以兩個不同的牽伸比交變式喂入中羅拉,在紡紗機的前牽伸區會合,前羅拉與中羅拉的牽伸為13倍,經前羅拉的牽伸輸出,前羅拉的線速度為11. 235米/分,紡紗捻度為550捻/米,加捻成38. 5Tex等線密度半精梳黑白交變段彩單紗;
C色散纖維為長度30 32mm的山羊絨散纖維,細度為15. 5 μ m,染成灰色山羊絨散纖維,采用傳統的粗梳加工工序,經和毛加油水,偏輕的毛斗電子喂入,減少損傷的小速比四錫林兩過橋的梳毛機和細紗機,紡成紗捻度為480捻/米,紡紗線密度為38. 5Tex灰色粗梳單紗;
再把一根38. 5Tex等線密度半精梳黑白交變段彩單紗與一根灰色38. 5Tex粗梳單紗并合加捻成黑白灰等線密度交變段彩股線。本發明還提供等線密度交變段彩股線的制造方法獲得的產品的用途,用于對稱花型針織成衣的制造,特別適合制作高檔成衣。所述的對稱花型針織成衣的制作方法為;針對成衣對稱花型分布狀態,加工成不同規格的針織成衣,在成衣加工過程中,不需考慮段彩紗顏色變化的起始位置,利用單根等線密度交變段彩股線在普通橫機隨機進線,以不同的成衣尺寸,如85、90、95、100、105公分等成衣規格加工制作,隨著整件衣服的收針、放針和袖子的尺寸改變呈現多變的對稱花型。本發明技術方案實現的有益效果是
使用本發明方法生產出的等線密度交變段彩紗條干均勻、段數和色彩分布一致,適用于各種動植物纖維、再生纖維素纖維、合成纖維段彩紗的紡制。利用所述的段彩紗特別適合制成高檔的針織成衣。該類產品具有鮮明的色彩效果,富有層次的變化和立體感,同時在成衣的不同部位上呈現多變的對稱花型,形成獨特的產品風格,有自己廣泛的應用領域。下面通過實施例,對本發明技術方案做進一步具體的說明。
具體實施例方式黑白灰等線密度交變段彩股線的紡制方法
以純山羊絨散纖維為原料,經過散纖維染色成黑、白、灰三色的純山羊絨色纖維,所述的散纖維為純山羊絨纖維,通過染色成黑、白、灰三色,A、B色散纖維為黑、白色純山羊絨散纖維,采用半精梳段彩成紗工藝,紡成等線密度交變段彩單紗,灰色純山羊絨纖維采用單色粗梳工藝紡成素色單紗,把兩根不同工藝紡制的單紗并合加捻成等線密度交變段彩股線,其中,
黑、白色純山羊絨纖維長度為34 36mm,細度15. 7 y m,50%染成黑色,50%本白色經 洗、烘后不染色,黑色與白色純山羊絨散纖維各自經和毛加油水、蓋板梳毛、四遍并條、分別加工成每米重量0. 5g的黑、白粗紗,經彩色環錠細紗機采用速度耦合等量喂入控制裝置,把黑白兩根粗紗分別經導紗桿和左右分條器喂入可控的同軸不同速的后羅拉,通過運用黃金分割點的原理確定對稱花型的段數為兩段,黑、白色粗紗喂入分段時間的比值4:6,一個循環段為10秒,即當黑色粗紗喂4秒鐘時,牽伸倍數為17倍,白色粗紗牽伸倍數為100倍,當白色粗紗喂6秒鐘時,牽伸倍數為17倍,黑色粗紗牽伸倍數為100倍,黑、白色粗紗以兩個不同的牽伸比交變式喂入中羅拉,在紡紗機的前牽伸區會合,前羅拉與中羅拉的牽伸為13倍,經前羅拉的牽伸輸出,前羅拉的線速度為11. 235米/分,紡紗捻度為550捻/米,力口捻成38. 5Tex等線密度半精梳黑白交變段彩純山羊絨單紗;
C色散纖維為長度30 32mm的山羊絨散纖維,細度為15. 5 u m,染成灰色山羊絨散纖維,采用傳統的粗梳加工工序,經和毛加油水,偏輕的毛斗電子喂入量,減少損傷的小速比四錫林兩過橋的梳毛機和細紗機,紡成紗捻度為480捻/米,紡紗線密度為38. 5Tex灰色粗梳純山羊絨單紗;
再把一根38. 5Tex等線密度半精梳黑白交變段彩單紗與一根灰色38. 5Tex粗梳單紗并合加捻成黑白灰等線密度交變段彩股線。在普通橫機上,以單根黑白灰等線密度交變段彩股線進線的工藝,制成85、90、95、100、105公分對稱花型的女式圓領羊絨套衫,包括長袖套衫和短袖套衫,成衣規格和衣片針數見下表
權利要求
1.一種對稱花型等線密度交變段彩股線,制造方法包括散纖維染色、和毛加油、半精梳紡紗和粗梳毛紡紡紗工藝,其特征在于段彩股線至少有A/B和C兩種等線密度、三種以上不同顏色的紗線組成,A、B紗線運用6 :4或4 :6的黃金分割點確定對稱花型的段數為2段,每個循環段中,A、B色二組的喂入量之和保持不變,而A、B色粗紗喂入后羅拉分段時間的比值為6 :4或4 6,當喂入A色粗紗時,A色粗紗牽伸倍數低于B色粗紗的牽伸倍數;當喂入B色粗紗時,B色粗紗牽伸倍數低于A色粗紗的牽伸倍數,在紡紗機的前牽伸區會合,經前羅拉的牽伸輸出,通過設定紡紗捻度和前羅拉出條速度,實現對稱花型的等線密度長度可控的交變段彩紗。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對稱花型等線密度交變段彩股線,其特征在于依序按下述步驟制造 第一步先對散纖維通過染色成色纖維,所述的散纖維是山羊絨、綿羊毛或各種天然動植物纖維、再生纖維素纖維、合成纖維,通過不同纖維的染色工藝進行散纖維染色成色纖維,配比成純山羊絨、純羊毛或二種以上所述色纖維共混成混紡組合; 第二步,根據A、B、C不同的顏色要求將不同配比的色纖維按重量百分比分別進行投料,在負壓風力作用下,橫鋪直取,進行混合并加油水,形成均勻的束纖維狀,A、B、C色纖維分別打包存放不少于8小時,完成和毛加油工序; 第三步,A、B色粗紗條的制造A、B色粗紗條采用半精梳紡紗工藝,在梳毛過程中,纖維通過喂毛斗均勻平鋪在喂毛簾上,通過蓋板與高速回轉的錫林產生速比,充分梳理,減少毛粒,使纖維順直均勻分布成毛網,通過集合成毛條,并條時分四次重復操作,分別獲得單位重量相同而顏色不同的A、B色粗紗條,其中,每次并條時調節羅拉隔距,第一次并條時,羅拉隔距為14X21mm,依次羅拉隔距比前一次減少1mm,四并下機時,平均纖維長度在34 36mm ; 第四步,C素色單紗采用傳統的粗梳紡紗工藝,選用電子稱重喂毛斗和四錫林二過橋的梳毛機,采用減輕喂入重量和縮短喂入周期時間,喂入量為350克/70秒、四錫林的速度(m/min)為279. 74,358. 41,371. 52,371. 52的小速比,小隔距,工作輥與錫林的隔距為40、35、·35、30、25的小隔距的工藝; 第五步,A/B色等線密度交變段彩單紗的制造,以紡紗線密度設計粗紗重量,應用二組單位重量相同而顏色不同的A、B色粗紗條,經導紗桿、一個左右隔開的分條器進入后羅拉,采用速度耦合等量喂入控制方法實現可控的同軸不同速的甲、乙后羅拉喂入裝置,使A、B色二組粗紗,在喂入速度分段變化的工藝要求下,保持任何時段,A、B色二組的喂入量之和保持不變,通過運用6 :4或4 :6的黃金分割點原理確定對稱花型的段數為2段、A色粗紗與B色粗紗的喂入分段時間的比值、每個循環段中A色粗紗和B色粗紗的喂入時間,當喂入A色粗紗時,A色粗紗牽伸倍數低于B色粗紗的牽伸倍數,相反的,當喂入B色粗紗時,B色粗紗牽伸倍數低于A色粗紗的牽伸倍數,以兩個不同的牽伸比交變式喂入中羅拉,在紡紗機的前牽伸區會合,經前羅拉的牽伸輸出,最后,通過設定紡紗捻度和前羅拉出條速度,實現單根紗等線密度可控制的交變段彩長度; 第六步,采用一根C素色單紗和I根等線密度交變半精梳段彩單紗,通過并合加捻制成等線密度交變式段彩股線,其中,所述的C素色單紗為線密度與A、B色等線密度交變半精梳段彩單紗相同,紡紗捻度小于A、B色段彩單紗。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對稱花型等線密度交變段彩股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纖維為純山羊絨纖維,通過染色成黑、白、灰三色的純山羊絨散纖維,A、B色散纖維為黑、白色純山羊絨散纖維采用半精梳段彩成紗工藝,紡成等線密度交變段彩單紗,灰色采用單色粗梳工藝紡成素色單紗,把兩根不同工藝紡制的單紗并合加捻成等線密度交變段彩股紗,其中, 黑、白色純山羊絨纖維長度為34 36mm,細度15. 7 y m,50%染成黑色,50%本白色經洗、烘后不染色,黑色與白色純山羊絨散纖維各自經和毛加油水、蓋板梳毛、四遍并條、分別加工成每米重量0. 5g的黑、白粗紗,經彩色環錠細紗機采用速度耦合等量喂入控制裝置,把黑白兩根粗紗分別經導紗桿和左右分條器喂入可控的同軸不同速的后羅拉,通過運用黃金分割點的原理確定對稱花型的段數為兩段,黑白色粗紗喂入分段時間的比值4:6,一個循環段為10秒,其中,當黑色粗紗喂4秒鐘時,牽伸倍數為17倍,白色粗紗牽伸倍數為100倍,當白色粗紗喂6秒鐘時,牽伸倍數為17倍,黑色粗紗牽伸倍數為100倍,以兩個不同的牽伸比交變式喂入中羅拉,在紡紗機的前牽伸區會合,前羅拉與中羅拉的牽伸為13倍,經前羅拉的牽伸輸出,前羅拉的線速度為11. 235米/分,紡紗捻度為550捻/米,加捻成38. 5Tex 等線密度半精梳黑白交變段彩單紗; C色散纖維為長度30 32mm的山羊絨散纖維,細度為15. 5 u m,染成灰色山羊絨散纖維,采用傳統的粗梳加工工序,經和毛加油水,偏輕的毛斗電子喂入量,減少損傷的小速比四錫林兩過橋的梳毛機和細紗機,紡成紗捻度為480捻/米,紡紗線密度為38. 5Tex灰色粗梳單紗; 再把一根38. 5Tex等線密度半精梳黑白交變段彩單紗與一根灰色38. 5Tex粗梳單紗并合加捻成黑白灰等線密度交變段彩股線。
4.根據權利要求I至3之一所述的對稱花型等線密度交變段彩股線的用途,其特征在于用于對稱花型針織成衣的制造。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對稱花型等線密度交變段彩股線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對稱花型針織成衣的制作方法為;針對成衣對稱花型分布狀態,加工成不同規格的針織成衣,在成衣加工過程中,不需考慮段彩紗顏色變化的起始位置,普通橫機隨機進線,隨著整件衣服的收針、放針和袖子的尺寸改變呈現多變的對稱花型。
6.根據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對稱花型等線密度交變段彩股線的用途,其特征在于,利用黑白灰等線密度交變段彩股線,在普通橫機上以單根進線的工藝,制成85、90、95、100、105公分對稱花型的女式圓領羊絨套衫,其中,各規格衣片的針數按下表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對稱花型等線密度交變段彩股線,制造方法包括散纖維染色、和毛加油、半精梳紡紗和粗梳毛紡紡紗工藝,其中段彩股線至少有A/B和C兩種等線密度、三種以上不同顏色的紗線組成,A、B兩色紗線運用64或46的黃金分割點確定對稱花型的段數為2段,每個循環段中,A/B色二組的喂入量之和保持不變,而A、B色粗紗喂入后羅拉分段時間的比值為64或46,當喂入A色粗紗時,A色粗紗牽伸倍數低于B色粗紗的牽伸倍數;當喂入B色粗紗時,B色粗紗牽伸倍數低于A色粗紗的牽伸倍數,在紡紗機的前牽伸區會合,經前羅拉的牽伸輸出,通過設定紡紗捻度和前羅拉出條速度,實現對稱花型的等線密度長度可控的交變段彩紗,用于制造對稱花型的針織服裝。
文檔編號D02G3/28GK102758286SQ20121028202
公開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9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9日
發明者張培華, 郭娟琛, 金鳳珊, 鈕會為 申請人:浙江蘭寶毛紡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