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蠶繭真空滲透處理裝置及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蠶繭真空滲透處理裝置及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繅絲廠煮繭的方法都是采用循環式火車箱型或圓盤式煮繭機,就是人工用瓢挖干繭,倒入煮繭機上排好的籠子里蓋好,通過電動機轉動帶動繭籠鏈條循環運行,依次經過煮繭機密封的箱體內的高溫滲透部、低溫滲透部、煮繭室、中水部、調整部和出口部,接繭處繭籠自動翻開煮熟的蠶繭落入繭桶中。整個煮繭 過程是靠大量蒸汽加熱煮繭的,這種傳統的方法存在許多問題
1、比較適合原來的立繅繅絲,不能適用于自動繅絲機;
2、煮繭產量低,時間長,因循環式煮繭共有120只繭籠,轉一周要5分鐘,每只繭籠裝
O.08kg,那么煮繭產量只有IOOkg/小時;
3、要求煮繭工作人員具備較強的技術能力和責任心,因繭籠轉一周經過的六大部都是靠調節蒸汽育管各孔管蒸繭和加熱各部達一定溫度的水和壓力來完成煮繭過程;
4、蠶繭經過六大部進行煮繭,造成絲膠溶失率達5%以上,增大了消耗;
5、需要挖干繭的工作人員I人,煮繭調氣壓和水溫的工作人員I人,接繭的工作人員I人,且工作人員勞動強度大,效率較低,無形之中增加了生產成本。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繭腔吸水充分,蠶繭偏沉,能夠很好適合自動繅繅絲的,滲透速度快、效率高的,可大大減少工作人員工作量的,低成本的蠶繭真空滲透處理裝置及方法。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蠶繭真空滲透處理裝置,包括操作臺、儲水池、真空罐、繭池和與真空罐配合使用的內蓋,真空罐和干繭包放置于操作臺上,真空罐的進水口通過進水管與儲水池相連,真空罐的下端口與繭池連通,所述的真空罐由上部的圓柱形罐體和下部的圓錐形罐體組成,圓柱形罐體的頂部設有上端蓋,圓錐形罐體的底部設有下端蓋,上端蓋和下端蓋上均設置有密封圈,圓柱形罐體的罐壁上設有真空抽氣口和射流口,真空抽氣口通過導管與真空泵相連,射流口通過導管與射流泵連接;它還包括用于測量真空罐內壓力的壓力表,壓力表的壓力傳感器設于真空罐的腔體內。本發明所述的上端蓋為活動蓋。本發明所述的真空罐半中位置的罐壁上安裝有玻璃觀察孔。本發明所述的內蓋上設有梅花眼。本發明所述的進水管上設有水池水閥。一種蠶繭真空滲透處理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驟
51:蓋好真空罐底部的下端蓋,旋緊水池水閥;
52:將包好的干繭倒入真空罐內規定的位置線以下,將內蓋蓋在干繭上并卡好;53:蓋上真空罐頂部的上端蓋,卡好旋緊;
54:按下電源開關,啟動真空泵和射流泵,對密封的真空罐進行抽真空;
55:觀察壓力表并讀數,當指針指向O. 097mpa時,打開水池水閥開始向真空罐中進水;
56:水被吸入繭腔,通過玻璃觀察孔實時觀察真空罐中蠶繭吸水后的變化,當蠶繭吸水后變成銀灰色時,再次觀察壓力表并讀數,當指針回到O. 06mpa時,旋緊關好水池水閥;
57:切斷電源開關,打開下端蓋,將滲透好的蠶繭順著真空罐的下端口流入繭池中;
58:打開真空罐上端蓋,取出內蓋;
59:重復步驟SI S8。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充分利用真空的負壓使繭腔吸水充足,蠶繭偏沉、偏生,適合自動繅繅絲;
2、真空罐每次可裝13至14kg,從裝繭到抽真空、進水和出繭,整個過程只需5分鐘,產量可達160kg/小時,比循環式蒸汽煮繭方法提高了 2/3的效率;
3、煮繭工作人員操作簡單易掌握,無需來回走動觀察就能完成真空滲透;
4、節約了人力且減輕了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無需挖干繭,煮繭工作人員將麻袋包好的干繭直接倒進真空罐中即可;
5、節約能源,降低消耗,真空滲透處理在夏天使用常溫水即可,冬天將滲透用水燒熱到35°C左右即可,節約了大量的蒸汽,最大的好處是蠶繭的絲膠溶絲率只有2-3%,降低了 2%,故繅一百公斤絲就可節約原料繭6kg左右,增加了效益。
圖I為本發明真空罐的結構示意 圖中,I-進水口,2-進水管,3-水池水閥,4-圓柱形罐體,5-圓錐形罐體,6-上端蓋,7-下端蓋,8-密封圈,9-內蓋,10-真空抽氣口,11-射流口,12-壓力表,13-玻璃觀察孔。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進一步詳細描述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不局限于以下所述。一種蠶繭真空滲透處理裝置,包括操作臺、儲水池、真空罐、繭池和與真空罐配合使用的內蓋9,內蓋9上設有梅花眼。真空罐和干繭包放置于操作臺上,真空罐的進水口 I通過進水管2與儲水池相連,進水管2上設有水池水閥3。真空罐的下端口與繭池連通。如圖I所示,真空罐由上部的800mm高、直徑500mm的圓柱形罐體4和下部的300mm高的圓錐形罐體5組成,圓柱形罐體4的頂部設有上端蓋6,上端蓋6為活動蓋,圓錐形罐體5的底部設有下端蓋7,上端蓋6和下端蓋7上均設置有密封圈8,圓柱形罐體4的罐壁上設有真空抽氣口 10和射流口 11,真空抽氣口 10通過導管與真空泵相連,射流口 11通過導管與射流泵連接;它還包括用于測量真空罐內壓力的壓力表12,壓力表12設于上端蓋6上。真空罐半中位置的罐壁上安裝有玻璃觀察孔13。一種蠶繭真空滲透處理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驟
SI:蓋好真空罐底部的下端蓋7,旋緊水池水閥3 ;
52:將用麻袋包好的13kg左右的干繭倒入真空罐內規定的位置線以下,將鉆有梅花眼的內蓋9蓋在干繭上并卡好,以防止進水時蠶繭上浮;
53:蓋上真空罐頂部的上端蓋6,卡好旋緊;
54:按下電源開關,啟動真空泵和射流泵,對密封的真空罐進行抽真空;
55:觀察壓力表并讀數,當指針指向O. 097mpa時,真空罐中基本上算真空了,打開水池水閥3開始向真空罐中進水;
56:因為抽真空產生了壓差,水自然被吸入繭腔,通過玻璃觀察孔13實時觀察真空罐中蠶繭吸水后的變化,當蠶繭吸水后變成銀灰色時,再次觀察壓力表并讀數,當指針回到
O.06mpa時,旋緊關好水池水閥3 ;
57:切斷電源開關,打開下端蓋7,將滲透好的蠶繭順著真空罐的下端口流入繭池中;
58:打開真空罐上端蓋6,取出內蓋9 ;
59:重復步驟SI S8。
權利要求
1.一種蠶繭真空滲透處理裝置,包括操作臺、儲水池、真空罐、繭池和與真空罐配合使用的內蓋(9),真空罐和干繭包放置于操作臺上,真空罐的進水口(I)通過進水管(2)與儲水池相連,真空罐的下端口與繭池連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真空罐由上部的圓柱形罐體(4)和下部的圓錐形罐體(5)組成,圓柱形罐體(4)的頂部設有上端蓋(6),圓錐形罐體(5)的底部設有下端蓋(7),上端蓋(6)和下端蓋(7)上均設置有密封圈(8),圓柱形罐體(4)的罐壁上設有真空抽氣口( 10)和射流口( 11),真空抽氣口( 10)通過導管與真空泵相連,射流口(11)通過導管與射流泵連接;它還包括用于測量真空罐內壓力的壓力表(12),壓力表(12)的壓力傳感器設于真空罐的腔體內。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蠶繭真空滲透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端蓋(6)為活動蓋。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蠶繭真空滲透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真空罐半中位置的罐壁上安裝有玻璃觀察孔(13)。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蠶繭真空滲透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內蓋(9)上設有梅花眼。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蠶繭真空滲透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進水管(2)上設有水池水閥(3)。
6.一種蠶繭真空滲透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驟 51:蓋好真空罐底部的下端蓋(7),旋緊水池水閥(3); 52:將包好的干繭倒入真空罐內規定的位置線以下,將內蓋(9)蓋在干繭上并卡好; 53:蓋上真空罐頂部的上端蓋(6),卡好旋緊; 54:按下電源開關,啟動真空泵和射流泵,對密封的真空罐進行抽真空; 55:觀察壓力表并讀數,當指針指向O. 097mpa時,打開水池水閥(3)開始向真空罐中進水; 56:水被吸入繭腔,通過玻璃觀察孔(13)實時觀察真空罐中蠶繭吸水后的變化,當蠶繭吸水后變成銀灰色時,再次觀察壓力表并讀數,當指針回到O. 06mpa時,旋緊關好水池水閥(3); 57:切斷電源開關,打開下端蓋(7),將滲透好的蠶繭順著真空罐的下端口流入繭池中; 58:打開真空罐上端蓋(6),取出內蓋(9); 59:重復步驟SI S8。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蠶繭真空滲透處理裝置及方法,真空罐由上部的圓柱形罐體(4)和下部的圓錐形罐體(5)組成,其頂部設有上端蓋(6),底部設有下端蓋(7),罐壁上設有真空抽氣口(10)和射流口(11);它還包括壓力表(12),壓力表(12)的壓力傳感器設于真空罐的腔體內。本發明充分利用真空的負壓使繭腔吸水充足,蠶繭偏沉、偏生,適合自動繅絲;滲透速度快、效率高,比循環式蒸汽煮繭方法提高了2/3的效率;煮繭工作人員操作簡單易掌握,無需來回走動觀察就能完成真空滲透;節約了人力且減輕了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節約能源,降低了消耗,增加了效益。
文檔編號D01B7/00GK102851749SQ201210333978
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11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11日
發明者黃道先, 袁政, 袁艷, 唐紅剛 申請人:安岳縣振興實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