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縫紉機可調節包邊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縫紉機領域,特指一種縫紉機可調節包邊機構。
背景技術:
在現有技術中,當需要用普通的縫紉機縫制四折包邊布料時,采用手工的方式,即費時費力,且效果不甚理想。因此,本發明人對此做進一步研究,研發出一種縫紉機可調節包邊機構,本案由此產生。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縫紉機可調節包邊機構,能夠自動完成布料的四折包邊折疊。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縫紉機可調節包邊機構,包括底板,扁筒,搖桿;所述的搖桿樞接在底板上,搖桿和底板之間設置有一塊L形的墊片,所述的扁筒固定在墊片上;扁筒的兩側邊從進布口到出布口逐漸收縮,在出布口處的截面為光滑連續的W形。進一步,包邊機構還包括蛇形架,蛇形架設置在扁筒的進布口處。進一步,所述的底板上還設置有縫紉槽。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布料通過扁筒后,即完成四層折疊,且搖桿能夠改變扁筒在底板上的相對位置,使之能夠更好的對應針腳;蛇形架起到了弓I導布料的作用。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示意圖;圖2是扁筒出布口的截面示意圖。標號說明底板1,縫紉槽11,墊片2,扁筒3,進布口 31,出布口 32,搖桿4,蛇形架5。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揭示的一種縫紉機可調節包邊機構,包括底板1,墊片2,扁筒3,搖桿4,蛇形架5 ;所述的搖桿4樞接在底板I上,底板I上開始有縫紉槽11 ;搖桿4和底板I之間設置有一塊L形的墊片2,所述的扁筒3固定在墊片2上,轉動搖桿4能夠帶動扁筒3相對于底板I滑動;扁筒3的兩側邊從進布口 31到出布口 32逐漸收縮,在出布口 32處的截面為光滑連續的W形,且進布口 31的寬度與布料相匹配;蛇形架5設置在扁筒3的進布口 31處,對布料起引導作用。當布料從進布口 31進入后,隨著扁筒3的逐漸變形布料會逐漸折疊成4層折疊結構,然后通過出布口 32在縫紉槽11處和扁筒3外的布料完成縫紉。上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但本實用新型的設計構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構思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非實質性的改動,均應屬于侵犯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行為。
權利要求1.一種縫紉機可調節包邊機構,包括底板,扁筒,搖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搖桿樞接在底板上,搖桿和底板之間設置有一塊L形的墊片,所述的扁筒固定在墊片上;扁筒的兩側邊從進布口到出布口逐漸收縮,在出布口處的截面為光滑連續的W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縫紉機可調節包邊機構,其特征在于包邊機構還包括蛇形架,蛇形架設置在扁筒的進布口處。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縫紉機可調節包邊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上還設置有縫紉槽。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縫紉機領域,特指一種縫紉機可調節包邊機構,包括底板,扁筒,搖桿;所述的搖桿樞接在底板上,搖桿和底板之間設置有一塊L形的墊片,所述的扁筒固定在墊片上;扁筒的兩側邊從進布口到出布口逐漸收縮,在出布口處的截面為光滑連續的W形,且進布口的寬度與布料向匹配。采用上述方案后,能夠自動完成布料的四折包邊折疊。
文檔編號D05B35/06GK202865559SQ20122046233
公開日2013年4月10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11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11日
發明者許匯欽 申請人:紹興縣世匯服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