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擠壓式衣物除水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機械結構,可以使織物脫除大量水分,具體涉及一種手動操作的擠壓式衣物除水器。
背景技術:
在日常生活中,衣物的清洗是必不可少的家務勞動,而衣物的脫水則是清洗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現在市場上已有很多電動脫水裝置,大多數是以甩干筒的形式出現,此種產品的優點是自動化程度較高;缺點是依賴電力驅動且危險性較高,不能滿足一些特殊需要脫水的場合,如衣物易掉色、易染色、易變形等問題;又或者在一些無法用電的情況下,如宿舍、野外等;再如當只有很少的衣物需要脫水,沒必要用甩干桶甩干,且像老人孩子這些弱勢群體卻沒有足夠的力氣使衣物擰干。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彌補現有市場的不足,供一種結構簡單,安全可靠,適合老人孩子等弱勢群體使用的機械裝置,能夠解決因條件所限需用手擰干衣物帶來的難題。實現本實用新型目的的技術方案是擠壓式衣物除水器,包括框架、滾輪除水裝置、彈簧壓力裝置和折疊裝置,滾輪除水裝置安裝在框架內,包括滾動軸承、傳遞螺母、自攻螺釘、從動滾輪、從動軸、主動滾輪、帶座軸承、主動軸、傳遞擋片和手柄,所述主動軸穿過主動滾輪,主動滾輪的兩端用自攻螺釘固定兩個所述傳遞擋片,所述主動軸的兩端通過所述帶座軸承固定于框架上,其一端通過銷子連接所述手柄;所述主動軸上方的從動滾輪內部兩端各鑲嵌滾動軸承,所述從動軸穿過滾動軸承固定在框架上;彈簧壓力裝置位于框架外側的長方體尼龍塊內,其包括導柱、調節螺母和壓力彈簧,所述導柱穿過尼龍塊且用螺母固定,所述壓力彈簧設置在導柱上,所述調節螺母設置在壓力彈簧的上端,所述從動軸垂直穿過尼龍塊以及導柱;折疊裝置包括軸承、不銹鋼支撐桿和支撐架,所述不銹鋼支撐桿穿過框架并通過軸承將所述框架與底板連接。本實用新型采用可調節彈簧壓力與手柄帶動滾輪轉動相結合的方式實現衣物脫水的功能,通過調節機身上端的調節螺母,把彈簧壓力調到合適大小,再將衣服的上端夾緊,通過轉動手柄,使衣服從兩滾軸之間脫出,通過兩滾輪之間的擠壓使衣服達到脫水的效
果O本實用新型的思路基于力學原理和機械設計原理,設計由人力手動驅動的轉動機構,組成帶有擠壓功能的脫水裝置。在需要脫水的情況下,根據情況調節從動軸上方的調節螺母來調節彈簧壓力大小,人轉動手柄,動力通過銷連接使得主動軸轉動,主動軸通過銷連接使得傳遞螺母和與之焊接的傳遞擋片轉動,傳遞擋片通過自攻螺釘帶動主動滾輪轉動,通過彈簧壓力與轉動滾輪相結合的方式使衣物達到脫水的目的。由于用手柄作為動力輸入,力臂較長,所以使用較小的力就可轉動主動滾輪,使衣物脫出。[0008]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轉動手柄為可折疊式式結構,平時放在框架外側的凹槽內,不影響美觀和方便性,同時節省空間。使用時把手柄拉出并轉動,衣物隨手柄轉動脫出。本實用新型有以下優點1.本產品為純機械結構,避免缺少電力時無法使用的情況。2.采用可調節彈簧壓力與手柄帶動滾輪轉動相結合的方式使衣物除水,更加方便實用。3.采用可折疊式結構,簡單,易拆卸,節省空間。4.基本上采用標準件,只需在普通車床、銑床上加工,節省加工成本。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擠壓式衣物除水器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側面結構示意圖。圖3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彈簧壓力裝置結構示意圖。圖4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滾輪除水裝置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如圖1和圖2所示,擠壓式衣物除水器,由外框和底板18、滾輪除水裝置、彈簧壓力裝置、折疊裝置組成,滾輪除水裝置裝在兩框架之間,由滾動軸承4、傳遞螺母5、自攻螺釘6、從動滾輪10、從動軸11、主動滾輪12、帶座軸承13、主動軸14、傳遞擋片15、手柄16組成。彈簧壓力裝置裝在兩側的長方體尼龍塊9內,由導柱1、調節螺母2、壓力彈簧3組成。折疊裝置由帶座軸承7、不銹鋼支撐桿8、支撐架17組成。主從動軸和主從動滾輪均采用耐腐蝕、抗菌性好的材料。如圖3和4所示,滾輪除水裝置由兩部分組成,一個是主動軸14和與之相連的主動滾輪12,另一個是從動軸11和從動滾輪10,主動軸14穿過框架通過銷連接與手柄16相連,與此同時通過銷連接與傳遞螺母5相連,而傳遞螺母5與傳遞擋片15之間通過焊接的方法使其相接在一起,最后再通過自攻螺釘6使得傳遞擋片15與主動滾輪12相連,通過這種三重傳遞的方式成功的把扭矩從手柄16傳遞到主動滾輪12上,為減少摩擦和主動軸的受力變形在外邊框上加裝兩帶座軸承13。為減少摩擦,在從動滾輪10兩邊開出圓形凹槽并放入滾動軸承4并用螺母扣緊,使得從動滾輪10通過滾動軸承4繞從動軸11轉動。主從動滾輪之間通過彈簧壓力裝置調節壓力大小。在兩端框架上銑出長孔,在外框的左右兩側用螺釘固定兩長方體尼龍塊9,在其內部同樣銑出長度相同的長孔,在尼龍塊9的長孔上方上下打通并穿入導柱1,且用螺母固定,在長孔中的導柱I穿入壓力彈簧3和從動軸11,彈簧上端裝有調節螺母2,通過改變調節螺母2的位置從而改變壓力彈簧3的預緊力,達到調節壓力的作用。如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采用“可折疊式”結構,即通過折疊支架17的起放,可以使整個裝置達到收放自如的目的,具體結構是使不銹鋼支撐桿8穿過外框兩邊框的下端。為減少摩擦,使用兩帶座軸承7固定支撐桿8,使用時支起折疊支架17,達到使用的目的。[0022]衣物脫水時,先將衣物夾在主動滾輪12和從動滾輪10之間,彈簧壓力裝置會自動調節到適合衣物厚度的位置,轉動手柄16,動力通過銷子帶動主動軸14旋轉,主動軸14通過銷子帶動傳遞螺母5及傳遞擋片15轉動,傳遞擋片15通過自攻螺釘6帶動主動滾輪12轉動,由于摩擦力的存在,從動滾輪10隨之轉動,從而達到衣物脫水的效果。本實施例的工作過程是衣物放入主從動滾輪之間一彈簧自動調節到合適位置一人手轉動手柄16 —主動軸14帶動主動滾輪12轉動一主動滾輪12帶動從動滾輪10轉動—主從動滾輪擠壓衣物脫水。本實用新型采用純機械設計,以人體外力為動力輸入,結合彈簧壓力裝置以及折疊裝置等設計,機構簡單。采用可調節彈簧壓力與手柄帶動滾輪轉動相結合的方式使衣物脫水,相比于市場上現有的電動脫水裝置,更加安全可靠,適用人群、地點更加廣泛。本裝置采用主從動滾輪擠壓的方式,同時運用可調節彈簧壓力裝置,讓擠壓脫水的實現成為了可能。其次,采用可折疊的結構,節省了空間,方便存放。本實用新型克服了裝置依靠電力或者其他動力來源而作用的缺陷,適用的人群地點更加廣泛。其機構設計也比較簡單,機構功能的實現比較容易。在整個裝置的制作過程中,只需在普通車床、銑床上加工,大多為標準件制作,市場上都有相應的成品,可以直接買到,節約了生產周期,降低了成本。本裝置構思獨特,原理正確,構造簡單,結構合理,使用方便靈活,適應性強。
權利要求1.擠壓式衣物除水器,包括框架、底板、滾輪除水裝置、彈簧壓力裝置和折疊裝置,其特征在于,滾輪除水裝置安裝在框架內,包括滾動軸承、傳遞螺母、自攻螺釘、從動滾輪、從動軸、主動滾輪、帶座軸承、主動軸、傳遞擋片和手柄,所述主動軸穿過主動滾輪,主動滾輪的兩端用自攻螺釘固定兩個所述傳遞擋片,所述主動軸的兩端通過所述帶座軸承固定于框架上,其一端通過銷子連接所述手柄;所述主動軸上方的從動滾輪內部兩端各鑲嵌滾動軸承, 所述從動軸穿過滾動軸承固定在框架上;彈簧壓力裝置位于框架外側的長方體尼龍塊內, 其包括導柱、調節螺母和壓力彈簧,所述導柱穿過尼龍塊且用螺母固定,所述壓力彈簧設置在導柱上,所述調節螺母設置在壓力彈簧的上端,所述從動軸垂直穿過尼龍塊以及導柱;折疊裝置包括軸承、不銹鋼支撐桿和支撐架,所述不銹鋼支撐桿穿過框架并通過軸承將所述框架與底板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擠壓式衣物除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為可折疊式結構, 所述框架外側設置有相應的凹槽用于放置手柄。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擠壓式衣物除水器,是一種簡單可靠,能夠滿足一些需要特殊脫水的場合的機械裝置,能解決在無法使用傳統甩干桶使衣物脫水的難題,為老人孩子這些弱勢群體在衣物脫水方面提供方便。實現本實用新型目的的技術方案是除水器主要包括滾輪除水裝置、彈簧壓力裝置和折疊裝置,彈簧壓力裝置安裝在框架內,滾輪除水裝置由主從動滾輪兩部分組成,通過調節所述彈簧壓力裝置改變所述滾輪裝置上下滾輪的間距,通過轉動滾輪裝置中主動滾輪的手柄,帶動從動滾輪滾動,通過兩滾輪之間的擠壓達到脫水的效果。
文檔編號D06F45/06GK202849812SQ20122052416
公開日2013年4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15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15日
發明者藺秋晨, 侯赫男, 李超 申請人:南京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