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經編增強織物加熱擠壓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經編紡織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對經編增強織物進行加熱擠壓的經編增強織物加熱擠壓機構。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在經編增強織物生產過程中,通過經編機將經線方向、緯線方向的紗線進行鋪設,并通過捆綁線捆綁在一起,這樣編織出來的織物直接裁切進行包裝,由于編織出的經線方向、緯線方向的紗線與捆綁線之間不是很緊密的貼合在一起,這樣經編織物的抗拉伸強度不強,且在使用過程中,由于織物的整體結構性不強,織物容易產生變形,經編織物的使用壽命短。
發明內容針對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經編增強織物加熱擠壓機構,能夠對經編后的織物進行加熱擠壓,使經線方向、緯線方向的紗線與捆綁線之間粘合在一起,增強抗拉伸強度,織物的整體結構性強,使用過程中,織物不易變形,延長織物的使用壽命。實現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經編增強織物加熱擠壓機構,包括加熱輥,在加熱輥的上方設置有第一導向輥、第二導向輥,所述加熱輥位于第一導向輥、第二導向輥中間,所述加熱輥內設置有環形腔,環形腔內設置有對環形腔進行加熱的加熱器,環形腔內的高溫通過加熱輥本體釋放到加熱輥的外表面;以及位于加熱輥一側的第一擠壓輥,及位于第一擠壓輥上方的第二擠壓輥,在第一擠壓輥與第二擠壓輥之間具有小于織物厚度且可供織物通過的間隙。
`[0006]采用了上述方案,編織后的織物通過第一導向輥的過渡,從加熱輥上繞過,并經過第二導向輥導向出去,這樣織物經過由加熱輥進行加熱,使織物中經線方向、緯線方向的紗線與捆綁線之間粘合在一起,增強抗拉伸強度;另外加熱后的織物通過第一擠壓輥與第二擠壓輥之間的間隙,由第一擠壓輥、第二擠壓輥進行擠壓,再次增加織物中經線方向、緯線方向的紗線與捆綁線之間的粘結度;經過本實用新型加熱、擠壓后的織物,整體結構性強,織物不易變形,使用壽命長。進一步地,所述加熱器為密布在環形腔內的加熱絲,加熱絲通電后,產生熱量,使環形腔內的溫度升高,并通過加熱輥本體將環形腔內的高溫傳遞到加熱輥的外表面,對經過加熱輥外表面的織物進行加熱。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擠壓輥或/和第二擠壓輥內設置有用于存儲冷卻介質的冷卻腔;這樣可以對加熱后的織物進行冷卻,便于后序工作的開展。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參見圖1,經編增強織物加熱擠壓機構,包括加熱輥1,在加熱輥的上方設置有第一導向棍2、第二導向棍3,加熱棍I位于第一導向棍2、第二導向棍3中間,加熱棍I內設置有環形腔4,環形腔4內設置有對環形腔進行加熱的加熱器,加熱器為密布在環形腔內的加熱絲5,環形腔內的高溫通過加熱輥本體釋放到加熱輥的外表面;以及位于加熱輥I 一側的第一擠壓輥6,及位于第一擠壓輥上方的第二擠壓輥7,在第一擠壓輥與第二擠壓輥之間具有小于織物8厚度且可供織物通過的間隙。第一擠壓輥或/和第二擠壓輥內設置有用于存儲冷卻介質的冷卻腔9,擠壓輥上開設有與冷卻腔連通的貯入口 10,通過貯入口向冷卻腔內添加冷卻介質,冷 卻介質可以為冷卻液或冷卻氣體。
權利要求1.經編增強織物加熱擠壓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熱輥,在加熱輥的上方設置有第一導向棍、第二導向棍,所述加熱棍位于第一導向棍、第二導向棍中間,所述加熱棍內設置有環形腔,環形腔內設置有對環形腔進行加熱的加熱器,環形腔內的高溫通過加熱輥本體釋放到加熱輥的外表面;以及位于加熱輥一側的第一擠壓輥,及位于第一擠壓輥上方的第二擠壓輥,在第一擠壓輥與第二擠壓輥之間具有小于織物厚度且可供織物通過的間隙。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經編增強織物加熱擠壓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熱器為密布在環形腔內的加熱絲。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經編增強織物加熱擠壓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擠壓輥或/和第二擠壓輥內設置有 用于存儲冷卻介質的冷卻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對經編增強織物進行加熱擠壓的經編增強織物加熱擠壓機構,包括加熱輥,在加熱輥的上方設置有第一導向輥、第二導向輥,加熱輥位于第一導向輥、第二導向輥中間,所述加熱輥內設置有環形腔,環形腔內設置有對環形腔進行加熱的加熱器,環形腔內的高溫通過加熱輥本體釋放到加熱輥的外表面;以及位于加熱輥一側的第一擠壓輥,及位于第一擠壓輥上方的第二擠壓輥,在第一擠壓輥與第二擠壓輥之間具有小于織物厚度且可供織物通過的間隙。本實用新型能夠對經編后的織物進行加熱擠壓,使經線方向、緯線方向的紗線與捆綁線之間粘合在一起,增強抗拉伸強度,織物的整體結構性強,使用過程中,織物不易變形,延長織物的使用壽命。
文檔編號D06C7/02GK203113082SQ201320074570
公開日2013年8月7日 申請日期2013年2月18日 優先權日2013年2月18日
發明者談昆倫, 季小強 申請人:常州市宏發縱橫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