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幅織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中分幅織機,中間分幅機構及中間供紗機構的位置固定不動,一臺織機只能織造特定幅寬的織物的不足,提供一種分幅織機,它包括中分幅機構及中間供紗機構,設置有移動裝置驅動所述的中分幅機構及所述的中間供紗機構同步移動,由于本實用新型的分幅織機,其設置有中分幅機構及中間供紗機構的移動裝置,所以可根據實際布幅的需要,調整織機中分幅機構及中間供紗機構的位置,滿足一織機織造多種幅寬規格織物的需求。
【專利說明】分幅織機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分幅織機,特別適用于帶有中間邊撐裝置的分幅織機。
【背景技術】
[0002]為了適應寬幅織機一機織雙幅或者織多幅的市場需求,咸陽經緯紡織機械有限公司自主開發生產的適用于寬幅織機的中分幅裝置,可用于ZA\GA\G系列噴氣織機,可實現寬幅織機一機織雙幅或多幅功能。多幅織機織出的布幅與單幅織機織出的布幅須具有相同的邊部結構,此結構需中分幅機構及中間供紗機構來完成。目前的分幅織機,其中分幅機構和中間供紗機構為固定的,所以只能織造布幅一定的織物。為了使每幅布幅符合設計的規格,多幅織機中分幅機構及中間供紗機構的位置須按布幅規格的需要進行調整。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中分幅織機,中間分幅機構及中間供紗機構的位置固定不動,一臺織機只能織造特定幅寬的織物的不足,提供一種能帶動中分幅機構及中間供紗機構移動,從而能織造多幅寬規格的織物的分幅織機。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的:
[0005]一種分幅織機,包括中分幅機構及中間供紗機構,設置有移動裝置驅動所述的中分幅機構及所述的中間供紗機構同步移動;
[0006]所述的移動裝置包括滑座及與所述滑座配合連接的滑塊,由連接板連接所述的滑塊和所述的中間供紗機構,由下臂連接所述的滑塊和所述的中分幅機構;
[0007]所述的滑座為梯形滑座,所述的滑塊設置有滑槽底壁一和滑槽底壁二,在所述的滑槽底壁二的頂端設置有內斜壁,所述內斜壁的斜邊由所述的滑槽底壁二頂部向滑槽內傾斜且與所述的梯形滑座的腰一配合連接,由所述滑座的梯形長邊與所述的滑塊的滑槽底壁一的端面和滑槽底壁二的端面配合連接;
[0008]所述的分幅織機,設置有至少一個固定塊,所述固定塊懸臂固定在所述的滑槽底壁二的外側,所述固定塊的懸臂端與所述滑座的腰二相對設置;
[0009]所述的連接板和所述的下臂分別通過連接座與所述的滑塊固定連接,所述的連接座呈“T”字型,由“T”型連接座的橫板與所述的滑塊的滑槽底固定連接,由所述“T”型連接座的豎板與所述的連接板和所述的下臂固定連接,從而實現所述的連接板和所述的下臂分別與所述的滑塊固定連接;
[0010]所述的連接板由平行設置的上連接臂和下連接臂通過斜臂固定連接組成,所述連接板通過所述下連接臂與所述的滑塊固定連接,通過上連接臂連接所述的中間供紗機構;
[0011]所述的滑塊為兩個,與所述的滑塊的數量相匹配,所述的連接板、連接座和下臂均為兩個,在每個所述的滑塊上設置有兩個所述的固定塊。
[0012]由于本實用新型的分幅織機,其設置有中分幅機構及中間供紗機構的移動裝置,該移動裝置由滑塊和滑座組成,中分幅機構及中間供紗機構通過連接板與滑塊連接,所以可根據實際布幅的需要,調整織機中分幅機構及中間供紗機構的位置,滿足一織機織造多種幅寬規格織物的需求。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圖1為本實用新型分幅織機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0014]圖2為本實用新型分幅織機移動裝置連接座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0015]圖3為本實用新型分幅織機移動裝置滑塊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0016]圖4為本實用新型分幅織機移動裝置連接板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0017]圖5為圖1中分幅織機移動裝置的左視圖示意圖。
[0018]附圖標記說明
[0019]1-方鋼2-墊塊3-滑座4-滑塊401-滑槽底402-滑槽底壁一 403-內斜壁404-滑槽底壁二 5-固定塊6-連接座601-橫板602-豎板7-連接板701-上連接臂702-斜臂703-下連接臂8-下臂9-邊撐上壓板10-腰一 11_中間供紗機構12-中分幅機構13-腰二
【具體實施方式】
[0020]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0021]如圖1-5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分幅織機,包括中分幅機構12和中間絞邊供紗機構,中間絞邊供紗機構簡稱中間供紗機構11。中分幅機構12包括成對設置的兩個中間邊撐裝置和中間分幅剪刀機構。
[0022]中間供紗機構11設置在織機方鋼I的上方,設置在一移動箱內;中分幅機構12設置在方鋼I的下方,由移動裝置調整中分幅機構12及中間供紗機構11的位置。該移動裝置由滑座3及與滑座3配合的滑塊4組成。滑座3固定在方鋼I上,中分幅機構12通過下臂8與滑塊4固定連接,中間供紗機構11通過連接板7與滑塊4固定連接。為了提高滑塊4與滑座3間滑動的流暢性,方便連接板7、下臂8與滑塊4的連接,連接板7及下臂8與滑塊4間均通過連接座6連接。該連接座6由橫板601和豎板602垂直連接組成,呈T字型,在橫板601和豎板602均設置連接孔,與在橫板601和豎板602上設置的連接孔相對應,在滑塊的槽底401和連接板7和下臂8上均設置有連接孔。安裝時,由連接板7及下臂8分別與豎板602固定連接,由滑塊4的滑槽底401與橫板601固定連接。
[0023]優選的,滑座3為梯形,在方鋼I上設置墊塊2,滑座3通過墊塊2與方鋼I固定連接。與梯形滑座3的橫截面結構相配合,滑塊4的滑槽底壁一 402和滑槽底壁二 404為直壁,在滑槽底壁一 402上設置內斜壁403,該內斜壁403由滑槽底壁一 402向滑槽的內側傾斜并與梯形滑座3的腰一 10相匹配。由滑座3的短底邊與墊塊2連接,滑座3的長底邊與滑塊4的滑槽底壁一 402的端面及滑槽底壁404的端面配合連接,滑座3的腰一 10與滑塊的內斜壁403配合連接。為了增加滑塊滑動的穩定性,設置有固定塊5,固定塊5設置在滑槽底壁二 404的外側面,在固定塊5和滑槽底壁404的外側面上均設有連接孔,固定塊5和滑槽底壁404通過連接孔連接,且固定塊5伸出到滑糟底壁二 404外面形成懸臂,固定塊5的懸臂端與滑座3的腰二 13相對。這樣設置滑塊和滑座的結構,可以防止滑塊在滑動過程中脫離滑座并滑動順暢。滑塊4、固定塊5及連接座6構成移動裝置的滑動構件。[0024]由于織機實際位置的限制,通常中間供紗機構11設置在織機的上方,所以連接板7設置成雙拐臂形,它具有兩個平行設置的連接臂,其中一個為上連接臂701,另一個為下連接臂703,上連接臂701和下連接臂703由斜臂702相連接,這樣,由上連接臂701與中分幅機構11固定連接,由下連接臂703與滑塊4固定連接,能保證滑塊滑動順暢。
[0025]使用時,為了滑動的順暢性和便于調整兩個中間邊撐裝置之間的位置,設置兩組滑動構件。墊塊2與現有織機的方鋼I固定連接,將滑座3設置在墊塊2上,兩個滑塊4分別與滑座3滑動配合連接,在每個滑塊4上設置一個固定塊5,固定塊的數量可根據實際情況而定,也可以是兩個或更多。每個滑塊4的滑槽底401固定連一接連接座6的橫板601,由每個連接座的豎板602連接一個下連接臂703,兩個連接板7的上連接臂701均連接中分幅機構11的箱體,這樣,將中分幅機構與移動裝置連接在一起,通過滑塊4在滑座3上的涓動,實現中間供紗機構位置可調整。通過兩個下臂8連接移動裝置和中間分幅機構12。由每個連接座的豎板602連接一下臂8的一端,每個下臂8的另一端連接中分幅機構12的邊撐上壓板9,這樣,將中分幅機構的兩個中邊撐裝置分別與移動裝置連接在一起,通過滑塊4在滑座3上的滑動,實現中間分幅機構12位置可調整。
[0026]設置兩個連接板7分別連接一滑動機構,可使中間供紗機構滑動更穩固,更順暢。
[0027]當需要移動中分幅機構12及中間供紗機構11時,驅動滑塊4延著滑座3移動到合適的位置,滑塊4將中分幅機及中間供紗機構11帶到相應適合的位置。
【權利要求】
1.一種分幅織機,包括中分幅機構(12)及中間供紗機構(11),其特征在于,設置有移動裝置驅動所述的中分幅機構(12)及所述的中間供紗機構(11)同步移動。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幅織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動裝置包括滑座(3)及與所述滑座(3)配合連接的滑塊(4),由連接板(7)連接所述的滑塊(2)和所述的中間供紗機構(11),由下臂⑶連接所述的滑塊⑵和所述的中分幅機構(12)。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分幅織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座(3)為梯形滑座,所述的滑塊(4)設置有滑槽底壁一(402)和滑槽底壁二(404),在所述的滑槽底壁二(404)的頂端設置有內斜壁(403),所述內斜壁(403)的斜邊由所述的滑槽底壁二(404)頂部向滑槽內傾斜且與所述的梯形滑座的腰一(10)配合連接,由所述滑座(3)的梯形長邊與所述的滑塊(4)的滑槽底壁一(402)的端面和滑槽底壁二(404)的端面配合連接。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分幅織機,其特征在于,設置有至少一個固定塊(5),所述固定塊(5)懸臂固定在所述的滑槽底壁二(404)的外側,所述固定塊(5)的懸臂端與所述滑座的腰二(13)相對設置。
5.如權利要求2或3或4任一項所述的分幅織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連接板(7)和所述的下臂(8)分別通過連接座(6)與所述的滑塊(4)固定連接,所述的連接座呈“T”字型,由“T”型連接座的橫板(601)與所述的滑塊⑷的滑槽底(401)固定連接,由所述“T”型連接座的豎板(602)與所述的連接板(7)和所述的下臂(8)固定連接,從而實現所述的連接板(7)和所述的下臂(8)分別與所述的滑塊(4)固定連接。
6.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分幅織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連接板(7)由平行設置的上連接臂(701)和下連接臂(703)通過斜臂(702)固定連接組成,所述連接板(7)通過所述下連接臂(703)與所述的滑塊(4)固定連接,通過上連接臂(701)連接所述的中間供紗機構(11)。
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分幅織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塊(4)為兩個,與所述的滑塊(4)的數量相匹配,所述的連接板(7)、連接座(6)和下臂(8)均為兩個,在每個所述的滑塊(4)上設置有兩個所述的固定塊(5)。
【文檔編號】D03J1/22GK203475070SQ201320534410
【公開日】2014年3月12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21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21日
【發明者】王榮軍, 李建昌, 常革聯 申請人:咸陽經緯紡織機械有限公司